纏綿悱惻的橋段,林青霞與秦漢的經典組合,左宏元的譜曲配樂,鳳飛飛柔豔欲滴的淺唱, 共同織就搖逸在夜光杯裏的瓊瑤歲月。
聲色俱全,經久不衰。
她是初蕾,新嫩未染的芬芳。
晴朗郊外,她一身紅裳,靜如嬌花,動如脫兔。
他是志文,光華內斂的卷章。
碧樹蔭下,他挺挺紅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們融成一顆相思子,那日被他們相繼拾起的紅豆。
歷經幾鬥煎熬,幾鬥掙扎,幾鬥瘋狂,幾鬥酸痛,才得以恍悟,才得以留駐。
兒時看瓊瑤劇,不深入,不透徹,只是看俊美的男女主角,等看一個落定的結局。
長輩常說瓊瑤戲都是哭啊喊啊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得倒是貼切。
其實現實生活裏,當一段感情鋪開,又有哪一段能免去哭喊涕淚呢?
瓊瑤只是把感情放大再放大罷了,她用詩意的筆法把人人都有卻非人人都敢承認的一面淋漓盡致揮灑出來。強烈,不失真實。
倘若可以透過顯微鏡看一根感情神經,那看到的將是一群沸騰的微生物。
感情若一味地溫和平靜,未免太虛假。
雨婷一定不是志中想像的永遠溫柔,她是生病,病態的蒼白與柔弱。
她陷入感情的時候不也活潑跳躍嗎。
面對初蕾的到來,她若是一個正常人,豈能不回嘴不怒不鬧?她是病人,所以她暈過去了。
雨婷這個角色,被刻畫得不錯,怯生生地躲到男人背後,無力地倒下,都鮮明襯托出初蕾不示弱的個性,這恰恰是每個對感情執著熱烈的女子都具有的性格。
而面對倒在地上的雨婷,初蕾含淚酸酸地說,多麼嬌嫩多麼柔弱呵。這就是真女人真性情。
初蕾絕對不是沒有憐憫之心的,只是她當時也被情所傷,連她最崇拜的爸爸,都是有外遇的。
受傷的女人,不能示弱,她只是在保護自己,為了她的尊嚴與信念。
杜太太無疑是楚楚動人的。她怎麼不溫柔,怎麼不低聲細語,她根本沒有資格理直氣壯。愛上別人的丈夫,就算情不自禁,也該止於禮罷。
難道初蕾的母親不溫柔?只是他忘記了當初的溫柔罷。他說那種溫柔是每個男人的夢。可是他又怎麼知道多少女人的多少溫柔是被男人粉碎的。
難道初蕾不溫柔?她的嬌羞,她舉手投足間何處不溫柔。
溫柔是要在靜處觀看和欣賞的。
初蕾的不幸只是在於她一開始選擇了志中。而幸運的是,這種不幸很快就過去了。志文一直在她身後。
那個和她談杜甫與徐志摩的志文,懂得她鯨魚和沙漠的志文,會用絆倒她的木頭雕刻出她的樣子的志文。他才華橫溢又氣血方剛。他是會為她打架的。
我個人不喜的只是他一開始沒有堅持追初蕾,或許因為道德觀倫理觀,他在初蕾選擇了自己的弟弟之後,無奈地對著紅豆相思,卻也默默伴她左右,他看她,用熟悉了千年的目光,滿有溫柔憐惜與疼愛。
從前看瓊瑤戲,身邊的親友總嫌對白多,總說現實裏哪有這麼講話的。這些酸溜溜的臺詞,這無數肉麻的言語,不正是女人所喜悅的嗎。既然現實諸多顧慮與壓抑,就讓戲子去陳述這許許多多幾乎人人都想講卻講不出的話吧。
放眼天下小女子,能有幾個書寫愛情時不酸不癢呢?
所以當志中說“我要找回失去的你”“為你而留為你而走”等等溫情脈脈深情款款的話時,一定是震撼和暖人心的。
瓊瑤戲,就是千言萬語的。
影片中有兩個片段特別精巧。一是志文轉動小紅豆,轉出各種與初蕾一起嬉笑溫馨的鏡頭,真是手持紅豆幾摩挲,暗思千回不厭癡。二是那架讓志文受傷的機器,之前有平靜地出現過,似乎有些平靜背後總潛藏危機的意味,這個預兆的鏡頭用得很好。
最初的相思,最後的相守,唯一的紅豆。
一點相思,一顆紅豆,單單為你,只是為你,不為他,沒有她。
種種曲折,幸而有一個美滿的結局在守候。
片尾的色調是祥和的,初蕾是驚豔的。那顆紅豆,她頸前,是他親手為她輕繞,一個永不退色的紅紅如火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