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黨內訌加劇,藤總理黯然下台
洪丕柱

人們說,政界24小時可能很長,足以改變一切這話不假,上週五就是這樣!
上週二(21日)早上九點,國會裡自由黨會議廳裡正在開該黨眾參議員的例常會議。藤博總理忽然對議員們說:今天我要將領袖和總理職位空出來,供想要挑戰的站出來挑戰。話音未落,一位前排大將便舉手願意挑戰總理位置。眾人一看,是內務、移民和邊境保護部長彼得⦁達頓。達頓是藤博政府內第三號人物,與副領袖碧霄蒲、財長莫里森同為藤博的左膀右臂。他2001年當選國會議員,從2004年起就是霍華德聯盟黨政府的部長,直到霍華德被工黨陸克文擊敗,然後又在艾博德奪回政府後任部長,到藤博奪權後繼續任部長,做過衛生部長和移民部長等。
黨鞭馬里諾(Nola Marino)宣佈表決結果:達頓以35:48票敗落,1票棄權、1人病假。就是說,如果達頓再多拿7票,總理就是他的了,而他的支持者認為他能得到43票!
近幾周來,自由黨內部矛盾擴大並顯現出來,議員們對藤博的全國能源保障(National energy guarantee)等政策意見不一,藤博做了讓步從計劃的立法中抽掉了減排目標,黨內反對者們仍感不滿,很多議員反對總理的政策,甚至到了反叛的程度,反對聲較大的包括前總理艾博德。達頓同艾博德還有金融部長考門同屬自由黨內右翼,即較保守的一派,有人將他看作是艾博德的傳聲筒,因為艾博德說話藤博永遠不會聽。另外,幾週前五個選區的補選工黨大勝,提高了蕭登的威望。這些可能都影響聯盟黨的民調支持率:上週到了45:55落後工黨10點的程度,如果目前舉行大選,聯盟黨可能丟失20席,雖然藤博的個人威望仍以46:38領先蕭登,但差距也已縮小。
近三年前,藤博以民調連續30次落後工黨為藉口,突然發動“宮廷政變”挑戰艾博德,成功地奪取了他的總理職位,當時比分是54:44,因艾博德贏得大選時自由黨增加了很多議席。次年他帶領聯盟黨僅以一席多數勉強贏得大選。但他奪權後的38次民調聯盟黨都落後工黨,最近落後比分更加拉開,自然引起黨內恐慌。
所以達頓在敗落後說,他對藤博並無敵意(no animosity),他同總理一直有很好的、富有成效的工作關係;他此舉是為了黨好,要永遠不讓蕭登成為總理,他為自己非利己的動機感到驕傲;他認為蕭登當權對澳洲來說會是個災難,而自己有辦法阻止工黨進一步擴大領先,能比藤博更好地領導聯盟黨取得下次大選勝利。敗落後,他主動請辭部長職務,坐到後排,說尊重結果,全力支持總理和內閣。儘管藤博口頭上依然挽留他。藤博說:他是我國首任內務、移民和邊境保衛部長,他的工作很出色(outstanding)我要感謝他,他說因為挑戰了我的領導地位,不適合再留在內閣,所以提出辭職。
達頓是布斯本北部迪克森(Dickson)選區的議員,所以得到昆州議員們的支持。但迪克森對他來說是個只有1.6%優勢的邊際選區。達頓挑戰後,他辦公室的玻璃門窗就在半夜被搗毀,閉路電視顯示有四名穿套頭衫的人用磚塊砸他的辦公室。
投票支持達頓的前排議員和部長有五名也向藤博遞交了辭呈:國際開發部長菲拉芳蒂-威爾斯(Concetta Fierravanti-Wells)在辭呈中批評自由黨過快地左轉,保守黨的基層群眾覺得他們的聲音已被侵蝕(eroded),他們要我們確保在內閣會議桌上有保守聲音她希望達頓替換碧霄蒲作為黨的副領袖來增加黨的穩定還有助理財長蘇卡(Michael Sukkar)、網路安全部長泰勒(Angus Taylor)、公民服務部長冀南(Michael Keenan)和總理助理部長麥格拉斯(James McGrath)。麥格拉斯參議員2015年在扳倒艾博德時是藤博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但為了團結,治療創傷繼續前進,藤博沒接受他們的辭呈。他接下來得對內閣重新洗牌,財長莫里森暫時兼管該部直到內閣洗牌結束。
傳媒認為達頓可能還會再次挑戰,因為此次挑戰前藤博聽到風聲,馬上行動,使達頓措手不及。達頓在堪培拉對傳媒說他會努力工作,確保聯盟黨再次當選,“我想明確地說我支持總理並明確支持政府的政策,”小生意部長朗迪(Craig Laundy)警告說如果黨內內鬥,那麼選民投票時就會丟棄我們,自由黨會像一個灌了鉛的氣球一樣掉落;我們應當專注對選民來說是重要的事情。
其實18日達頓還發推特誓言支持總理,拒絕批評藤博政府,說他清楚地支持總理和政府政策的立場並未轉變20日,昆州自民黨主席司本思(Gary Spence)號召昆州議員們捨棄藤博支持達頓不過後來他否認曾這麼說過,他說“我不宜公開作此評論,我也沒有發過個人電子郵件這麼說過。當然作為黨主席,我一直都會同議員們作私人談話。我的看法只是我的看法。”
蕭登利用自由黨內訌在議會攻擊藤博說“我不知道他如何假裝在治國,他的後排每人都同他權力一樣大”(即後排造反不聽他的)。在目前情況下 ,自由黨的公司法減稅立法無法通過參院,這對澳洲經濟是不利的,而如果工黨上台,代表工會利益的蕭登不會對生意很友善(比如週末加班工資)。澳洲人應當看到特倫普的減稅使美國經濟發展加速,GDP增速達4.1%,失業猛減,工人工資增加!
達頓雖說支持藤博,但還沒死心,第二天便四處活動召集力量,週四更明確提出要再次挑戰。本來議會在週四休會,到9月10日復會,藤總理要在此期間參加在巴新舉行的APEC峰會。但樹欲靜而風不止,週四下午藤總理終於放狠話說:如果在週五上午,想挑戰者能收集到過半數(即43人)簽名,那麼週五中午所有想挑戰者的都能參選新領袖,我不再參加,誰贏了就是總理,我退休,退出議會和政壇。他說,我一貫認為,一位總理如果輸了,就不應再留在議會裡,為新人施政讓路。明耳人一聽就知道他是在指責艾博德。為了平衡達頓,親藤博派的大將也提出參加挑戰,免得總理大權被達頓搶走:週四下午,副領袖、外長碧霄蒲和財長莫里森聲明加入挑戰者隊伍。
週五上午達頓交出了43名議員的簽名。中午,藤博宣佈黨內選舉新領袖,他退出。第一輪投票,碧霄蒲被淘汰。第二輪投票,莫里森以45:40勝了達頓!有人認為達頓大意失荊州,他以為簽名的43人都會投他的票,但莫里森的參選拉走了部分支持他的人!我猜想,碧、莫參選可能是同藤博私下商定的,因為他們參加能分散達頓的選票。藤博很聰明,如果不這樣作,即週五仍是他同達頓對決,他會輸定。
傳媒評論這也許是更好的結果,因為莫里森手上沒有藤博的血,即他不是將藤博拉下馬的人,藤博是自己先表明退出的,這樣黨內對立情緒可能會少一些。如果達頓贏了,人們會認為是他“謀殺”了藤博,因為他一開始就想搞掉藤博,他得花很多努力消除藤博支持者的敵意才能將黨團結起來。
        莫里森任命佛雷登堡( Josh Frydenberg)為副手。為了給選民以新形象,而不是藤博換湯不換藥的延續,成為澳洲第30位總理的莫里森對全國發表演說稱他和他的團隊為新一代領袖(new generation leadership),是站在你們老百姓這邊的on your side),做對澳洲正確的事(do what is right for Australia),誓言要共同將議會和國家帶回正路(bringing parliament and the nation back together)“我的計劃是為這個國家,為一個更強大的澳洲、更安全的社區,保持澳洲經濟繁榮、確保澳洲人依賴的基本事項……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面臨很多挑戰,我們會克服挑戰,就像我們一貫的那樣”。他避免回答為何黨會拋棄他的領袖,只是說你們看到的這兩位(他和佛雷德堡)並未做這事。他說目前最迫切的是應對新州和昆州旱災,解決農民的困難,不考慮新的大選。
這就是說下屆大選仍會按原定在明年五月左右進行。對莫里森來說,他得花時間團結黨內各派力量,治愈分裂的傷痕,制定吸引選民的政策並推銷這些政策,向選民顯示自已和自由黨能代表選民利益,他還要面臨藤博退出後的補選。
此前,藤博也對傳媒做了告別講話,他以刻薄(scathing)的語言指責達頓。他說“像今天的日子也許讓你們感到驚奇,但我對澳洲的未來仍是樂觀積極的”。他說澳洲人會對過去一週發生的事感到驚奇並驚駭得目瞪口呆(dumbstruck),達頓和艾博德和其他人故意從政府內部攻擊它,要讓它垮臺。他說他是被一個有強大傳媒聲音支持的決意的叛亂(determined insurgency)搞下台的,但他的同事們投票以忠誠(loyalty)壓倒了不忠(disloyalty),“本週的動亂是由肇事者製造的,肇事者們故意的毀壞行動沒有因前內務部長達頓的當選而得逞。我不久便會離開議會,如我一直明確講過的,這不是秘密”。 他講話時,太太、女兒和孫兒女們在身邊,他說:我們澳洲人首先應專注的是這些孩子們。
我覺得藤博這番話再次顯示了他氣量小的性格:將黨內分為忠於和不忠於他的兩派,而不是以政見來區別(較保守和較左傾的),這對忠於他的莫里森今後要同不忠於他的達頓等搞好團結增加了困難;而不忠於他的有40人之多!艾博德在黨內搞掉藤博後至少還給了他一個前排職位,勝選後讓他當了傳媒部長;而藤博搞掉艾博德後一直提防艾東山再起,將他扔在後排不理不睬;如果他能給艾一個部長職位,對團結應是有好處的。另外,我讀到有評論說,雖然公正地說藤博很努力,也滿有政績,特別在經濟和創造百萬工作職位上,但他是個實用主義者(pragmatism),因此政策常搖擺不定,從同性婚姻到氣候改變到能源到移民,使政治上中到中右的自由黨變得左傾(達頓和艾博德等是堅定反同性婚姻和減碳指標的。達頓的落選使澳洲左傾政治組織GetUp!很高興),招致黨內右翼的不滿,早年就有右翼保守的博納底參議員退出,組建澳洲保守黨,另外還有一些保守的昆州議員也曾考慮過退出。天主教背景較強的國家黨議員中好些也對他不滿。
        自由黨內訌和以黨內選舉來改變民選總理的做法使選民氣憤,這對自由黨是不利的。在推特上我看到好多不滿的評論說,選民感到好像大選時的投票並不重要;選民應當在下屆大選向自由黨發出一個強烈信息,防止這樣的領袖變更再次發生,等等。老資格的電臺政評家瓊斯說挑戰領袖引會引起信用問題。另外國家黨也不高興,原來兩黨聯盟的協議也可能會修改,因為該聯盟協議是藤博同國家黨前領袖喬伊斯簽訂的。不過我覺得雖然執政黨換領袖會讓選民不高興,但這裡也有澳洲選舉法的問題,因為它規定大選獲勝的那個黨的領袖是總理,並沒有說執政黨不能換領袖,這樣,如果領袖換了,總理也就換了。因此這樣的事從基廷到吉拉德到陸克文到藤博自己都做過!
在氣候變化、排碳指標和堅決反對建造水庫等問題上,綠黨等左派勢力影響日增,導致乾旱造成農民極困難的處境;還有移民等問題,自由黨和代表農民利益的國家黨應有自己主張,比如達頓主張緊縮移民,認為移民過高使各州基建無法“趕上”(catch up)人口增長的需要。我認為達頓有理,澳洲人口增長過快,基建跟不上,悉尼、墨爾本、布斯本都可明顯感到,墨爾本今年丟失蟬聯7年的世界最宜居城市,原因交通擁塞房價高企、環境退化等。另外,澳洲是世界上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墨累母親河經常斷流!澳洲最多只能養活四千多萬人,但30年來已增長了近千萬,人口已超2500萬!
今天看到外長碧霄蒲宣佈將退出政壇。莫里斯面臨黨的重建和治國問題,看他的能耐了!
附:近22年來的澳洲總理:
霍華德1996年3月-2007年12月
陸克文2007年12月-2010年6月
吉拉德2010年6月- 2013年6月
陸克文2013年6月-2013年9月
艾博德2013年9月-2015年9月
藤博     2015年9月 – 2018年8月
莫里森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