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花语唱南瀛 –昆华作协“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审美”讲座侧记

2019年 8月17日下午时分,两月一度的昆华作协讲座在Sunnybannk Hills图书馆会议室如期举行。20余名协会成员及诗歌爱好者汇聚一堂,静心聆听了主讲人燕紫女士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审美》的主题演讲。讲座现场红花烂漫,气氛温馨,低吟浅唱,诗意融融。

燕紫首先引述了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对于诗的要素的观点。诗是情景交融,音律与意象的完美统一。并结合国学大师王国维及西方文艺史观的共同论点阐述:诗是隐藏的艺术。而具体到现代汉语百年历史,中国新诗的定义是”以白话诗为基础,结合西方现代诗的模式,并对中国古体诗(韵律)有所吸收的诗歌形式。

接下来主讲者进入中国现代诗歌的讲述主题。从1918年以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为代表的现代新诗的初露头角,到之后的“五四“新诗运动,郭沫若、戴望舒等湖畔诗人(二十年代)的自由诗派及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以及二十世纪30年代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派“艾青、牛汉、曾卓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40年代穆旦、郑敏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食指、北岛、顾城、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群“,80年代中后期以海子为代表的”神性写作“,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脉络做了大致的概括与梳理。并结合各自诗派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雨巷》、)《再别康桥》、《死水》、《断章》、《故园六咏》、《从前慢》、《回答》、《致橡树》等等),做了简要的介绍,让听讲者可以粗略了解不同时期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

在中国现代诗歌的进程中,主讲者不可回避的涉及到了1956-1965黄金时代的台湾现代派代表诗人哑弦、洛夫、余光中、郑愁予以及之后的席慕容,也大略介绍了台湾诗人的诗歌名篇。在讲座过程中,有文友兴之所至,即兴吟唱了胡适的诗作《希望》、和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她》,浅淡的忧郁,轻松的热烈。

整个讲座精彩纷呈,余韵悠悠。著名书画家孟刚老师做了关于“天才与孤独”的即兴发言,让人印象深刻。主讲嘉宾,昆华作协现任会长,一身朱红色汉风裙装的80后美女燕紫女士,脱稿朗诵了诗人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诗人的孤独与忧伤,做了个人的深度解读与阐释。

短短四个小时倏忽而过,本次讲座在主讲者吟诵女诗人余秀华的诗作《我爱你》的款款情意中,安静地结束了。在南半球的这样一个平静的冬天,一群汉语文字的热爱者,他们内在的情怀与宁静诗歌,余韵悠悠。

文:力夫
2019.8.17 夜 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