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悟张爱玲 (一)
生活琐事感想之二 姜葱清蒸鱼
姜葱清蒸鱼
好友Michelle想吃中国饭店的姜葱清蒸鱼,乍一听,心未动,嘴回答:Easy!
随口无意一问:Why?
“嘿,以前倒从未觉得吃清蒸鱼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每次从新加坡回来探亲,都会带我们去中国饭店吃清蒸鱼,那是我最爱吃的,特别是汤汁,味道那个鲜美啊!可现在这么简单的享受也变得办不到了,我绝不会一个人到中国饭店吃清蒸鱼,而他也再不会带着孩子们和我一起去中国饭店。。。。。。”
Michelle和她的先生正在办离婚,两个孩子按星期跟父母住,家里养的两条狗也跟着孩子们两处跑。财产的分配还未定夺,孩子们的归属还未解决。
可是Michelle的订婚戒指已被先生要求算在共有财产里。暗自照她告诉我的价值算了算,够吃上百次清蒸鱼了。
昨天和Michelle去中国城吃清蒸鱼,看着她尝了第一口后,陶醉地微微闭上眼睛,我的心动了一下,嗫嚅着说:“是这个味道吧?”
鱼还是那个味道,一起吃鱼的人却不同了。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活琐事感想
一座城市的风花雪月
跟朋友Vernon聊天,他问:为什么很想去的一个城市,亲眼见到以后往往会失望?
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此时此刻的城市,并且通常是所谓的旅游景点;在人头攒动的环境中,争抢着最佳摄影镜头,我们无法感受这个城市真正动人的地方,而一座城市风花雪夜的往事总是藏在它的深巷里,街角处,老宅子,地下室,酒吧,咖啡厅;而那些会让你流连忘返的地方,总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需要长时间的居住才能感受暗香的浮动,闻到特殊的味道。比如上海。。。。。。
至于一座城市的现在,恐怕都大同小异, 走在街上,看到的是一样的世界品牌专卖店,一样的麦当劳标志,一样上下班高潮时拥挤的地铁,甚至表情一样的人群。
Vernon回答:大概是吧。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看电视剧“张爱玲”
我曾答应你 会把这个电视剧的结尾告诉你.原以为你对旧时小资女人的怨文愁句不感兴趣, 但最近收到你的信, 看到了满纸的张爱玲, 那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引用得无懈可击, 真是被“漫山遍野”地感动了.
刚才你来电话时, 我正看着凄惨的结尾.同你说话时,竞不由自主地用着张爱玲的口气跟你说话, 放下电话自己都吓了一跳, 赶紧跑到外面的阳光里,抖掉身上的阴郁.
我自小就有这个毛病, 看书或看电影会走进里面去, 灵魂在那里游荡, 有时几日找不到自己. 上小学时,学校组织看一部反映西藏奴隶受压迫的故事片, 晚上躺在床上,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被蹂躏殴打的小女奴,吓得惊魂不散,把自己紧紧地裹在被窝里,等母亲听到我的呻吟,走进我的房间时,我已经浑身是汗满眼是泪了.那晚我发高烧了.
上中学时, 有一年放暑假, 借来高尔基的自传小说“童年,” 一边看一边觉得周围的环境变得阴森起来, 仿佛高尔基那脾气暴戾的外祖父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 那几天老觉得情绪低落, 好像自己就是那个郁郁寡欢的小高尔基.
至于把自己想象成漂亮多情的女主人公, 青春期的自己也未能逃脱这样的“俗气。” 文革时大陆不准放映外国影片,但能看到一些所谓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片子. 当时有一部叫《创伤》的阿尔巴尼亚电影, 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家都涌去看这部片子, 因为其中的少妇维拉十分摩登漂亮. 才十几岁的我居然模仿她走路昂首挺胸的样子, 我表哥就带头叫我“维拉”妹妹, 那段时间, 只要我一出现, 一群男孩就会大声叫我“维拉妹妹,” 自己真是有些得意忘形的感觉, 但还得装出听而不闻的样子, 否则就失去了风度.
好了, 话归正传. 告诉你这部电视剧的结尾.
场景之一, 胡兰成在逃跑前对他的女友小周说:“我一定会回来接你的, 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还长着呢!” 他把张爱玲给他的钱和衣物等都留给了小周.也许大难临头, 他一时糊涂, 忘了自己是张爱玲丈夫的身份.
场景之二, 爱玲冒着危险, 做船去温州胡躲藏的地方看他, “那就是兰成的家啊!” 爱屋及乌的她却不知自己的丈夫又有了新欢.但胡对爱玲并非没有旧情, 倒是爱玲坚持要胡在她和小周之间作一个选择. 胡执意不肯, 理由是那样会亵渎了他对爱玲感情的珍贵. 仍然深爱着胡的爱玲遂作出分手的决定, 他们在凄雨凉风中无言而别.
场景之三, 抗战结束了, 爱玲因同胡的关系受到挤压, 创作和出版骤减, 1949年以后更是寸步难行. 她决定去国外生活.
场景之四, 在美国的张爱玲生活拮据, 精神萎靡. 年轻时小气吝啬的毛病到了老年变得令人讨厌. 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患有洁癖, 性情怪异和不近人情的亚裔女人.她住的公寓几近脏乱, 堆满杂物. 那个时髦华彩, 我行我素, 才华横溢的张爱玲不复存在了.1998年的某一天, 一代文骄张爱玲躺在地上的海绵垫子上, 悄然无声地离开了这个永远留着她辉煌笔迹的世界.
(现实)场景之五, 我虚无地坐在那里, 找不到自己, 找不到同现实的联系.想到要把结尾告诉你, 就写下了这段文字.
因为你懂, 所以我写.
母亲节给妈妈的信
亲爱的妈妈: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到了。昨天朋友来电话,问有什么活动,回答得有些凄凉:好像不觉得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可今早一睁眼,立即想到“今天是母亲节!”
但还是没有觉得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想到的是您。对我来说,母亲节就是您的节日。
妈,一直觉得做母亲好难,好辛苦,每每遇到不顺,总是想到您生前常说的话: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当我半夜三更起身劝说女儿早点睡觉时,我不由地想到了您,而女儿不耐烦的言情,让我想到了那时的自己;当我满地追着女儿吃东西时,我又想到了您,而女儿的不情愿也让我想到了那时的自己;我不自觉地对女儿重复着您以前常对我们说的话,常常一出口就是“你奶奶说。。。。。。”
妈,即使在当时我心里都很清楚,世上不会有第二个人对我如此挂心,那首歌不就是这么唱得吗?“世上只有妈妈好。”
妈,您上了年纪后,特别是我定居国外以后,多次在别人眼前抱怨我不孝顺,您最不满意的是我每次回上海好像都不是为了探望您,而是跟朋友同学聚会。 有几次您见到我都没有表示出正常的欣喜, 但是每次我离开时, 您都坚持送到楼下,身体实在不行时,您会站在咱家八楼走廊上,努力从窗台探出头,用力地朝下挥手,而我却不敢往上看,以最快的速度钻进车子,一路难过不已。
妈,如果您现在还在,回到上海时,我可能仍然会每天往外跑,晚上回家悄悄地躲着您,生怕看到您不满的表情;而您也一定会怀着对我的“不满,”依然吩咐庭香第二天早上去菜市场多买一些我喜欢吃的菜; 半夜里依然会进到我的房间,看看我盖的是否够暖和;吃早饭时,依然会挑一个最大的鸡蛋,放在我的碗里。。。。。。
妈,您的爱带着沉重,带着埋怨, 带着啰嗦,但这份爱是无可替代的,因为这是母亲的爱,是我心里永远的,真正的温馨。
母亲节快乐,妈妈!!!
生活的完整性
这几天开始看沈从文的“长河,”看看放放,沈先生的书写的都是过日子的事,且都是平常百姓的故事,但看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其中包含的历史民俗,方言土语,加上他自己独特的表达,真是需要“清心寡欲”的阅读心情相伴, 才可细细品尝, 进入享受的心境。
摘录下面一段,自己很倾心的文字和民情:
当地大多数女子有在体力与情感两方面,都可称为健康纯良的农家妇,需要的不是认识几百字来讨论妇女问题,倒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系的常识和信仰,如种牛痘,治疟疾,以及与家事有关收成有关的种种。对于儿女的寿夭,尚完全付之于自然淘汰。对于橘柚,虽从经验上已知接枝选种,情感上却还相信每在岁暮年末,用糖汁灌溉橘树根株,一面用童男童女在树下回答:“甜了吗?”“甜了!”下年结果即可望味道转甜。一切生活都混合经验与迷信,因此单独凭经验可望得到的进步,无迷信搀杂期间,便不容易接受。但同类迷信,在这种农家妇女也有一点好处,即是把生活装点得不十分枯燥,青春期女性神经病即较少。不论他们过得日子如何平凡而单纯,在生命中依然有一种幻异情感,或凭传说故事,引导到一个美丽而温柔的仙境里去,或信天委命,来抵抗这种不幸。迷信另一种形式,表现于行为,如敬神演戏,朝山拜佛,对于大多数女子,更可排泄她们蕴蓄被压抑的情感,转换一年到头的疲劳,尤其见得重要必需。
这样的可爱的“迷信,”文革中已被铲除殆尽,现今恐怕已被恢复。人的本性虽可被一时压抑,却不可被永远摧毁;更何况是这种人类赖以生存的“本根。”鲁迅先生早就对此有言:“本根剥丧,神气旁皇。”没有了根,便惶惶不可终日。
这样的“迷信”是处于特殊文化和生活背景中人的生存需要,不然他们的生活的完整性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他们的情感,信仰和精神的支撑就会垮掉,他们的生命状态就会异化。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生活的完整性内容。生活的完整性是人类在漫长的生存历史中建立起来的,这种完整性既体现在仪式,礼仪,风俗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沈从文先生那时就注意到,一些迷信的方式可以让女人发泄她们被压抑的情感,把她们的生活装点得不那么枯燥。
本人由此想到的是:
1. 生活的完整性从宏观上可以大到一个民族或一个文化和语言的特殊群体,微观上可以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人。“我的生活的完整性是什么呢?”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当你的日常生活规律受到挑战时,你为什么会不安甚至愤怒呢?那就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你的生活的完整性!为什么你每天一定要喝一杯咖啡或是泡几杯茶呢?因为这个看似随意的习惯却成了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了那一杯咖啡和几杯茶,你就会感到不完整,不适意,“今天好像缺了什么。。。。。。” 四川人有盛暑吃火锅的爱好,台湾人有泡温泉的习惯,香港人对饮茶独有情钟。。。。。。我本人的生活完整性中可以没有咖啡,没有茶; 也完全可以与火锅和饮茶“形同陌物,”但绝对不能没有挚爱亲朋和书籍电影!
2. 每个人都需要有生活的“转换剂,”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农家女靠的是那些可爱且浪漫的“迷信”来维持与吃喝同样重要的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很现代的说法,那时的农家女不会对此有自觉,但她们灵魂里有原始的需求),那我们这些所谓的现代人靠什么呢?用“纷乱”来形容我们的生活不会显得过分,“繁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内容,“压力”与我们同起同眠;抗忧郁的药物也许一时能帮我们转换情绪和心境,但却成不了我们永远的良师益友。黑暗中一抹欣喜的亮光在哪儿?沙漠里一捧救命的水藏在哪里?荆棘丛中从何处踏出一条羊肠小道?可怜的现代人!可怜的我们!
亲爱的读者,你的生活完整妈?你的“转换剂”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