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潘岑丽馨姊妹並悟人生                                                                       徐  欣
今天在教堂听聞潘姊妹去世的消息, 如雷震耳, 不胜惊異, 不胜悲傷, 就在几天前的上亇周日, 我们一同參加本堂谭绍球傳道
按立牧師的仪式之后, 潘姊妹及其儿媳 Fai执意要送我回家, 在車上我們还有交談, 当日她的狀态一切都很正常, 哪会想到几日之后她就悄悄走了.
潘姊妹可說是我在本堂最融洽相处的姊妹之一, 约在11年以來, 我们恒常在主日崇拜的空歇時間見面, 雖然沒有熱烈的拥抱, 而只是互相握手不放, 或是互相貼头攬肩 (因我一耳失聰 ), 亲切問好, 如有時間, 还会聊一下家常. 她有五亇孙儿女, 我有三亇孙儿女, 她的一亇孙儿和我的一亇孙儿前儿年在讀Brisbane State High時都获市頒发的奖状, 目前两亇孙儿又都同在昆大修讀牙科.
潘姊妹為人朴实忠厚, 言語不多, 但所說都是真心实話, 我们很快就投緣了, 我见她家孙儿多, 势必要多操劳家务, 並在園地栽种蔬果, 身心負担不轾, 數年前曾中風病倒一段時日, 有幸蒙恩恢复健康, 我从心里一向就很同情她, 但也无力相助, 由於彼此巳有姊妹之情, 間或也互贈送少許衣物食品等等, 彼此也都乐於收受, 礼轻情义重, 我们两人是惺惺相惜的.
这兩天我一合眼, 她的纯朴忠厚的形象就出现了, 那显得蒼白的面庞, 灰白的長長的直犮, 渾厚的表情….,才七十多岁, 从此我失去一位有十年情誼的姊妹, 我会永远怀念她.
近几年來我有几位同輩親友先后离世, 古云: 黯然銷魂者, 唯别而已矣 ! 诚然, 生离死別是世間最悲痛的事, 但又是无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我们应有节制, 做到臨悲而不过傷. 甚至对於自己的生死也要釋然, 古人陶渊明有詩云: “  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 应尽便須尽, 无复独多虑. “当然, 作為基督徒, 有永生的盼望, 憑自己一生的清白和对神的信心, 就不必畏懼死亡了.    我要感谢父神對我的鴻恩厚愛赐我享有高年 (今年是米字寿年 ), 回顾我的前半生命途多舛, 生於乱世, 家庭及亇人均遭受許多不幸的災难, 往事不堪回首就不回首吧, 还是来看眼前, 我要珍惜今生余下的時日, 做自己想做的事, 满足自己的生活, 吃什么, 穿什么, 玩什么, 都要随意, 尤要注意保护身体健康, 亲友們从电脑传送許多保健资料, 我又转送给一些親友, 当然还有其它资料, 我也坚持阅讀報纸, 关注国内外大事及新闻, 至於每天生活上的事也是不可或缺的. 但最后我要强調的一点是人生, 特别是人到老年应该有一亇宗教信仰, 因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或危急之時, 总要求靠外力, 有了信仰, 在心中就有了依靠, 藉着祷告, 就有了盼望, 有了力量, 心中踏实, 从而解除烦恼. 这即是說, 宗教具有安定人心的力量, 信仰是一股无形的力量, 能使身心得以安定.                                                                                                                                                                                                                                                                              以上是我對信仰的一点心得 . 至於如何保持信仰呢 ? 除了恆常參加教堂敬拜, 还应時常親近自己信仰的神, 祷告要多而真誠, 此外还应多讀圣经, 圣经中的语言及教导都是神所默許的, 是举世最宝贵的经典,我需要好好补讀圣经,所以坚持在教堂的主日学查经班学刁,刘小华姊妹負责主持这亇班的学习,她的圣经知識丰富,每課准备很充分,选材也很适合,讲述詳细,学习深入,结合实際,这亇学习对我有益有用,但目前此班人數不多,我盼望更多的人安排時間來此学习,让我们共享圣经中神的教益,不学就真是走宝了。  (  29 / 03 / 2015 )

怀念潘岑丽馨姊妹並悟人生                                                                       徐  欣      今天在教堂听聞潘姊妹去世的消息, 如雷震耳, 不胜惊異, 不胜悲傷, 就在几天前的上亇周日, 我们一同參加本堂谭绍球傳道按立牧師的仪式之后, 潘姊妹及其儿媳 Fai执意要送我回家, 在車上我們还有交談, 当日她的狀态一切都很正常, 哪会想到几日之后她就悄悄走了.      潘姊妹可說是我在本堂最融洽相处的姊妹之一, 约在11年以來, 我们恒常在主日崇拜的空歇時間見面, 雖然沒有熱烈的拥抱, 而只是互相握手不放, 或是互相貼头攬肩 (因我一耳失聰 ), 亲切問好, 如有時間, 还会聊一下家常. 她有五亇孙儿女, 我有三亇孙儿女, 她的一亇孙儿和我的一亇孙儿前儿年在讀Brisbane State High時都获市頒发的奖状, 目前两亇孙儿又都同在昆大修讀牙科.      潘姊妹為人朴实忠厚, 言語不多, 但所說都是真心实話, 我们很快就投緣了, 我见她家孙儿多, 势必要多操劳家务, 並在園地栽种蔬果, 身心負担不轾, 數年前曾中風病倒一段時日, 有幸蒙恩恢复健康, 我从心里一向就很同情她, 但也无力相助, 由於彼此巳有姊妹之情, 間或也互贈送少許衣物食品等等, 彼此也都乐於收受, 礼轻情义重, 我们两人是惺惺相惜的.      这兩天我一合眼, 她的纯朴忠厚的形象就出现了, 那显得蒼白的面庞, 灰白的長長的直犮, 渾厚的表情….,才七十多岁, 从此我失去一位有十年情誼的姊妹, 我会永远怀念她.      近几年來我有几位同輩親友先后离世, 古云: 黯然銷魂者, 唯别而已矣 ! 诚然, 生离死別是世間最悲痛的事, 但又是无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我们应有节制, 做到臨悲而不过傷. 甚至对於自己的生死也要釋然, 古人陶渊明有詩云: “  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 应尽便須尽, 无复独多虑. “当然, 作為基督徒, 有永生的盼望, 憑自己一生的清白和对神的信心, 就不必畏懼死亡了.    我要感谢父神對我的鴻恩厚愛赐我享有高年 (今年是米字寿年 ), 回顾我的前半生命途多舛, 生於乱世, 家庭及亇人均遭受許多不幸的災难, 往事不堪回首就不回首吧, 还是来看眼前, 我要珍惜今生余下的時日, 做自己想做的事, 满足自己的生活, 吃什么, 穿什么, 玩什么, 都要随意, 尤要注意保护身体健康, 亲友們从电脑传送許多保健资料, 我又转送给一些親友, 当然还有其它资料, 我也坚持阅讀報纸, 关注国内外大事及新闻, 至於每天生活上的事也是不可或缺的. 但最后我要强調的一点是人生, 特别是人到老年应该有一亇宗教信仰, 因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或危急之時, 总要求靠外力, 有了信仰, 在心中就有了依靠, 藉着祷告, 就有了盼望, 有了力量, 心中踏实, 从而解除烦恼. 这即是說, 宗教具有安定人心的力量, 信仰是一股无形的力量, 能使身心得以安定.                                                                                                                                                                                                                                                                              以上是我對信仰的一点心得 . 至於如何保持信仰呢 ? 除了恆常參加教堂敬拜, 还应時常親近自己信仰的神, 祷告要多而真誠, 此外还应多讀圣经, 圣经中的语言及教导都是神所默許的, 是举世最宝贵的经典,我需要好好补讀圣经,所以坚持在教堂的主日学查经班学刁,刘小华姊妹負责主持这亇班的学习,她的圣经知識丰富,每課准备很充分,选材也很适合,讲述詳细,学习深入,结合实際,这亇学习对我有益有用,但目前此班人數不多,我盼望更多的人安排時間來此学习,让我们共享圣经中神的教益,不学就真是走宝了。  (  29 / 03 / 2015 )

;                                                           記一位哈佛接納的英才                                                          徐  欣
据最新的世界级大学評比公佈, 美国哈佛大学排名第一, 在哈佛曾誕生了八位美国总统, 这是当今世界享有盛名的, 也是全美最难入讀的学府.
最近得知我的一亇姨孫被哈佛接納為科研学者, 进入此校的科研所, 他巳於月前抵校報到. 这是2014年圣诞节前我多得到的一亇大好信息, 欣喜之余, 不禁想到这位姨孫的成長过程具有典型性, 他是一亇資貭聰穎又勤奋努力的全优生, 由小, 中, 大学, 碩士, 博士, 博士后, 一路学习优异, 捷報頻傳, 但其成功非僥倖, 沒有捷徑和窃门, 是一步一脚印, 是锐意进取孜孜追求达到目的始罢休, 所以他的成長经驗是可借鑑的, 写出来或可嘉惠后学, 或可對一般父母輩培育子女有所啟迪, 就让我所知来写写吧.
姨孫啸天 (化名 ),27岁, 出生於上海一亇教育世家, 他自幼聰明睿智, 記得在他童年時代, 我去上海探親, 曾听过他流暢地背誦整本童話故事, 琅琅上口, 我不禁嘖啧称奇. 他少年時代还練得一手书法, 用筆含蓄朴素, 平实端庄, 曾贈我” 寿”,” 鶴” 等吉祥祝辞, 並曾代我书写一幅祝賀” 艺文雅集” 讀书会成立四周年的对联. 他高中阶段对数学化学生物尤有兴趣, 以最高分考入复旦大学數学院, 经过艰辛努力, 大二時获一等奖学金, 大三時成績获全A, 总排名次进入班级前数名, 又曾參加全国大学生數学建模竞賽而得到上海賽区一等奖, 並因此得到代表复旦參加美國大学生數学建模竞賽的資格. 大学后期他担任班级学习委員和宣傳委員, 他尽力帮助学习困难同学, 並从中也鍛练了自己的數学应用能力. 他对应用数学矢志不渝, 勤練习题每至深夜, 他的成绩自是脫穎出众, 毕业后被推选赴英国深造, 在英数年经名師指导, 边学边教, 更在科研中提出了他的真知灼見, 先后写出多篇论文, 並被推薦到国际科研会议发表, 他曾到多國的论文发佈会上讲演. 自此他的学术成就備受矚目, 為英美及中国所垂青而力争他前去发展, 最后是哈佛成功迎得他于归於該校的科研所.
他現是麻省总医院的計算神经影像研究室和马丁諾斯生物医学影像中心的研究学者, 也是哈佛医学院及麻省总医院人类基因研究中心的精神病学和神经进化基因部门的研究学者. 作為博士后学者, 他也是麻省理工学院, 哈佛研究所以及斯坦利精神病学研究中心的会員.
他目前的科研重点在於开发全新的數学模式和寻求统計学的途徑以期达到解决脑像学及影像基因学中所产生的問題.
他取得的学位有: 英国沃里克大学的計算机学Ph.D, 中国复旦大学的应用数学Ph.D和中国复旦大学的數学及应用数学理学士B.S.
他曾在下列国家发表论文作公开演讲: 美國波士頓及西雅图, 英国利兹大学及约克大学, 西班牙, 中國北京.
最后我試提出关於姨孫在过去的学习中他所具有的优点如下:
得天独厚, 资质聰颖, 記忆力和理解力都强, 自幼就有人生理想, 他說他熱爱祖国, 立志長大后要从事科研, 所以他愛学习, 他具有这种自发的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是他学习的推动力.
他自小学学习书法就显出了独特的天资, 曾得到上海市和全国的許多奖項. 他回忆说因练书法, 培养了他日后学习中的坚持, 耐心和恒心, 並培养了他性格静定, 全神贯注, 心无旁鶩, 淡定, 稳重等等优点, 使他日后学习获益.
他在学习中习惯独立思考, 自力更生解决困难, 所以从小到大沒有請过补习老師. 反而因他一貫学习优秀, 他总是邦助别人学习.
一亇良好的开端很重要, 自幼学习就好, 就是底蘊深厚, 坚实稳固, 則日后的学习就会保守所获成績坚持不懈地較為顺利.
学习环境好, 家中环境安静舒适, 所讀中学大学皆是名校, 精英荟萃, 在如斯环境是有压力的, 不可妄自菲薄, 姨孫自是一向要强的.
学习時間保証, 他善於利用時間, 如晚上在家只看电視新闻, 其它节目一概免看, 以保証更多時間学习.
父母是深諳教育的人士, 对其子自有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影响. 姨孫童年時期母陪伴学习指导阅讀, 啟发並培养了他的阅讀兴趣以及靜定平和謙遜的性格. 当姨孫少年及青年時期, 其父或阅讀或備課常伴他夜讀,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 总之父母是在默默地支持他和适時地鼓励他. 看来父母对他的影响巳很明显的在他身上展現出来了. 姨孫很幸运, 他具備了以上多項优点, 但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努力, 他現尚未到达而立之年, 前途未可限量, 我祝愿他:  青云直上  鵬程万里.

;                                                           記一位哈佛接納的英才                                                          徐  欣        据最新的世界级大学評比公佈, 美国哈佛大学排名第一, 在哈佛曾誕生了八位美国总统, 这是当今世界享有盛名的, 也是全美最难入讀的学府.        最近得知我的一亇姨孫被哈佛接納為科研学者, 进入此校的科研所, 他巳於月前抵校報到. 这是2014年圣诞节前我多得到的一亇大好信息, 欣喜之余, 不禁想到这位姨孫的成長过程具有典型性, 他是一亇資貭聰穎又勤奋努力的全优生, 由小, 中, 大学, 碩士, 博士, 博士后, 一路学习优异, 捷報頻傳, 但其成功非僥倖, 沒有捷徑和窃门, 是一步一脚印, 是锐意进取孜孜追求达到目的始罢休, 所以他的成長经驗是可借鑑的, 写出来或可嘉惠后学, 或可對一般父母輩培育子女有所啟迪, 就让我所知来写写吧.        姨孫啸天 (化名 ),27岁, 出生於上海一亇教育世家, 他自幼聰明睿智, 記得在他童年時代, 我去上海探親, 曾听过他流暢地背誦整本童話故事, 琅琅上口, 我不禁嘖啧称奇. 他少年時代还練得一手书法, 用筆含蓄朴素, 平实端庄, 曾贈我” 寿”,” 鶴” 等吉祥祝辞, 並曾代我书写一幅祝賀” 艺文雅集” 讀书会成立四周年的对联. 他高中阶段对数学化学生物尤有兴趣, 以最高分考入复旦大学數学院, 经过艰辛努力, 大二時获一等奖学金, 大三時成績获全A, 总排名次进入班级前数名, 又曾參加全国大学生數学建模竞賽而得到上海賽区一等奖, 並因此得到代表复旦參加美國大学生數学建模竞賽的資格. 大学后期他担任班级学习委員和宣傳委員, 他尽力帮助学习困难同学, 並从中也鍛练了自己的數学应用能力. 他对应用数学矢志不渝, 勤練习题每至深夜, 他的成绩自是脫穎出众, 毕业后被推选赴英国深造, 在英数年经名師指导, 边学边教, 更在科研中提出了他的真知灼見, 先后写出多篇论文, 並被推薦到国际科研会议发表, 他曾到多國的论文发佈会上讲演. 自此他的学术成就備受矚目, 為英美及中国所垂青而力争他前去发展, 最后是哈佛成功迎得他于归於該校的科研所.        他現是麻省总医院的計算神经影像研究室和马丁諾斯生物医学影像中心的研究学者, 也是哈佛医学院及麻省总医院人类基因研究中心的精神病学和神经进化基因部门的研究学者. 作為博士后学者, 他也是麻省理工学院, 哈佛研究所以及斯坦利精神病学研究中心的会員.        他目前的科研重点在於开发全新的數学模式和寻求统計学的途徑以期达到解决脑像学及影像基因学中所产生的問題.        他取得的学位有: 英国沃里克大学的計算机学Ph.D, 中国复旦大学的应用数学Ph.D和中国复旦大学的數学及应用数学理学士B.S.        他曾在下列国家发表论文作公开演讲: 美國波士頓及西雅图, 英国利兹大学及约克大学, 西班牙, 中國北京.        最后我試提出关於姨孫在过去的学习中他所具有的优点如下:得天独厚, 资质聰颖, 記忆力和理解力都强, 自幼就有人生理想, 他說他熱爱祖国, 立志長大后要从事科研, 所以他愛学习, 他具有这种自发的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是他学习的推动力.他自小学学习书法就显出了独特的天资, 曾得到上海市和全国的許多奖項. 他回忆说因练书法, 培养了他日后学习中的坚持, 耐心和恒心, 並培养了他性格静定, 全神贯注, 心无旁鶩, 淡定, 稳重等等优点, 使他日后学习获益.他在学习中习惯独立思考, 自力更生解决困难, 所以从小到大沒有請过补习老師. 反而因他一貫学习优秀, 他总是邦助别人学习.一亇良好的开端很重要, 自幼学习就好, 就是底蘊深厚, 坚实稳固, 則日后的学习就会保守所获成績坚持不懈地較為顺利.学习环境好, 家中环境安静舒适, 所讀中学大学皆是名校, 精英荟萃, 在如斯环境是有压力的, 不可妄自菲薄, 姨孫自是一向要强的.学习時間保証, 他善於利用時間, 如晚上在家只看电視新闻, 其它节目一概免看, 以保証更多時間学习.父母是深諳教育的人士, 对其子自有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影响. 姨孫童年時期母陪伴学习指导阅讀, 啟发並培养了他的阅讀兴趣以及靜定平和謙遜的性格. 当姨孫少年及青年時期, 其父或阅讀或備課常伴他夜讀,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 总之父母是在默默地支持他和适時地鼓励他. 看来父母对他的影响巳很明显的在他身上展現出来了. 姨孫很幸运, 他具備了以上多項优点, 但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努力, 他現尚未到达而立之年, 前途未可限量, 我祝愿他:  青云直上  鵬程万里.

难忘安郁琛姐妹                                                            徐  欣
參加过安郁琛姐妹的追思会后心境一直未平靜, 总感到对她有深深歉意, 在她重病期間我仅是用过电話探病, 却未親身前去, 及至她移居頤康园, 我事后得知, 曾計划等年尾再去看她並賀新年, 可是願未償, 空留恨, 惟願以这篇拙文来表达我的哀思和追忆一些往事吧.
上世紀60年代初我从北京外院转到哈尔滨工大建工学院任教, 当時郁琛在黑龙江大学任教, 我們同在一亇城市却无缘相识. 但终於我們的缘份是在30年后的海外来实現的,70年代我家移居香港,90年代又移民来澳洲, 郁琛一家当時也移民来澳洲, 我們都住在布里斯班,90年代后期我开始从本市報刊上讀到郁琛的文章, 文如其人, 文筆生动, 热情, 內容丰富多釆, 得知她和我都是建國后首屆学习俄語科班出身的教師, 既是同行, 又有哈市故土之情, 因而对他們夫妇二人 (其夫君是鍾鼎老師) 自然产生了親切感. 在哈市我們有許多共同的朋友, 在布市我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朋友.  03年冬我将先夫的骨灰安葬於 Beenleigh  Cemetery之后, 一天我准備前去扫墓, 好友司徒珍要求同去, 並對我說安郁琛夫妇也准備随同前去, 我当時既惊喜, 又感恩, 想到有这么多友人陪着我去扫墓, 使我这亇未亡人来到先夫墓前不致太孤寂, 他们的愛心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盛情难却啊, 那一天郁琛夫妇和司徒珍还攜帶了几束花供在墓前, 我們还在碑后摄影留念. 回程途中我們又同去茶楼飲茶, 当時郁琛靠近我坐並又劝勉我一番, 我深感她的关怀, 那天是我和他们夫妇的初次相交, 一股暖流安撫我, 一見如故,事后我曾撰短文 “相识恨晚” 刊於04年5月的” 桥” 生活月刊.
以后我们有多次或見靣或共聚: 在一起飲茶共飧, 有2-3次是同觀看” 小燭光” 合唱团的演出, 在医院看病相逢等等場合, 我也曾請他们来家作客, 一次我和司徒珍去他們家作客受到主人悉心的接待, 事先用有蓋的精緻瓷杯沏好的绿茶, 飧桌上摆放着几盘各种新鲜出炉的燒腊, 主人热情招待, 客人食指大动, 一飧侃侃交談, 如沐春風, 不禁感到” 同是天涯寄居客, 相见何必曾相識”, 客人告别之時, 鈡老師还将他事先烙好的一大包葱油餅送给我, 說是带回給我的孙儿的手信, 由此可見锺安两位老师对人的敦厚及热情.
讀了郁琛的小傳, 更清楚知道她的家庭出身及童年少年時代的艰苦境况, 这也磨練了她的性格: 倔強, 正直, 敢说敢為, 这种性格也就促使她在57年鳴放中冒出头来, 实是出於对党的愛护, 结果却遭受到无情的打击和不白之冤, 蒙冤受迫害达20年之久, 並連累了全家, 雖然到78年被平反了, 但20年漫漫岁月所遭受的精神及身体之苦是不可能也无法受到补償的, 那亇罪孽深重的時代害苦了, 甚至害死了許許多多的热心爱党的好人,我佩服郁琛姐妹的倔强及勇敢的性格, 我对她的不平遭遇深表同情, 因而在我們相交的十年以来彼此是惺惺相惜的. 郁琛姐妹在生時有一亇福气, 就是她有一亇愛护她的忠实的夫君,60年来他们夫妇二人鶼鲽情深, 最是难得可贵. 她在祖籍国高校的教学以及繙译工作所做出的成绩, 以及来澳洲后共发表300多篇文章, 这些成績是她可告慰於祖國, 母校, 家庭和親朋好友的, 郁琛姐妹这一生是坎坷的, 辛苦的, 但也是光荣的, 有光輝成就的. 最后她决志归於全能的慈悲的父神, 走向神, 進入与神合一的永恆生命, 去到天上荣美的家乡,郁琛姐妹, 你在天国安息吧!

难忘安郁琛姐妹                                                            徐  欣        參加过安郁琛姐妹的追思会后心境一直未平靜, 总感到对她有深深歉意, 在她重病期間我仅是用过电話探病, 却未親身前去, 及至她移居頤康园, 我事后得知, 曾計划等年尾再去看她並賀新年, 可是願未償, 空留恨, 惟願以这篇拙文来表达我的哀思和追忆一些往事吧.        上世紀60年代初我从北京外院转到哈尔滨工大建工学院任教, 当時郁琛在黑龙江大学任教, 我們同在一亇城市却无缘相识. 但终於我們的缘份是在30年后的海外来实現的,70年代我家移居香港,90年代又移民来澳洲, 郁琛一家当時也移民来澳洲, 我們都住在布里斯班,90年代后期我开始从本市報刊上讀到郁琛的文章, 文如其人, 文筆生动, 热情, 內容丰富多釆, 得知她和我都是建國后首屆学习俄語科班出身的教師, 既是同行, 又有哈市故土之情, 因而对他們夫妇二人 (其夫君是鍾鼎老師) 自然产生了親切感. 在哈市我們有許多共同的朋友, 在布市我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朋友.  03年冬我将先夫的骨灰安葬於 Beenleigh  Cemetery之后, 一天我准備前去扫墓, 好友司徒珍要求同去, 並對我說安郁琛夫妇也准備随同前去, 我当時既惊喜, 又感恩, 想到有这么多友人陪着我去扫墓, 使我这亇未亡人来到先夫墓前不致太孤寂, 他们的愛心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盛情难却啊, 那一天郁琛夫妇和司徒珍还攜帶了几束花供在墓前, 我們还在碑后摄影留念. 回程途中我們又同去茶楼飲茶, 当時郁琛靠近我坐並又劝勉我一番, 我深感她的关怀, 那天是我和他们夫妇的初次相交, 一股暖流安撫我, 一見如故,事后我曾撰短文 “相识恨晚” 刊於04年5月的” 桥” 生活月刊.        以后我们有多次或見靣或共聚: 在一起飲茶共飧, 有2-3次是同觀看” 小燭光” 合唱团的演出, 在医院看病相逢等等場合, 我也曾請他们来家作客, 一次我和司徒珍去他們家作客受到主人悉心的接待, 事先用有蓋的精緻瓷杯沏好的绿茶, 飧桌上摆放着几盘各种新鲜出炉的燒腊, 主人热情招待, 客人食指大动, 一飧侃侃交談, 如沐春風, 不禁感到” 同是天涯寄居客, 相见何必曾相識”, 客人告别之時, 鈡老師还将他事先烙好的一大包葱油餅送给我, 說是带回給我的孙儿的手信, 由此可見锺安两位老师对人的敦厚及热情.        讀了郁琛的小傳, 更清楚知道她的家庭出身及童年少年時代的艰苦境况, 这也磨練了她的性格: 倔強, 正直, 敢说敢為, 这种性格也就促使她在57年鳴放中冒出头来, 实是出於对党的愛护, 结果却遭受到无情的打击和不白之冤, 蒙冤受迫害达20年之久, 並連累了全家, 雖然到78年被平反了, 但20年漫漫岁月所遭受的精神及身体之苦是不可能也无法受到补償的, 那亇罪孽深重的時代害苦了, 甚至害死了許許多多的热心爱党的好人,我佩服郁琛姐妹的倔强及勇敢的性格, 我对她的不平遭遇深表同情, 因而在我們相交的十年以来彼此是惺惺相惜的. 郁琛姐妹在生時有一亇福气, 就是她有一亇愛护她的忠实的夫君,60年来他们夫妇二人鶼鲽情深, 最是难得可贵. 她在祖籍国高校的教学以及繙译工作所做出的成绩, 以及来澳洲后共发表300多篇文章, 这些成績是她可告慰於祖國, 母校, 家庭和親朋好友的, 郁琛姐妹这一生是坎坷的, 辛苦的, 但也是光荣的, 有光輝成就的. 最后她决志归於全能的慈悲的父神, 走向神, 進入与神合一的永恆生命, 去到天上荣美的家乡,郁琛姐妹, 你在天国安息吧!

布里斯班之春                                                                          徐  欣

我住在布里斯班巳快20年了, 享受着这里的天朗气清惠風和暢的自然气候以及生活中的先進的城市建設, 这些年来 我並敏锐地感觉到市政建設在各方面的变化, 尤其是面对G20峰会将於本年11月在本市召开, 可以說” 一会激起千层浪”, 布里斯班河波澜壮闊再也宁靜不下来了, 在市長Graham Quirk的領导下正在突飞猛进密锣緊鼓地展开各方面的建設以期展示这一亇新兴的充滿动力的創意城市. 我在本文中仅将我近数年来親眼所见和所知的新的城建项目列举如下, 至於我未見未知的項目应是还有许多, 以下提到的只不过是本市的一鳞半爪的变化而巳.

一.   改建装修市政厅( City  Hall ). 市政厅是澳大利亚最富麗堂皇的建筑之一, 是本市的座标, 座落於市中心, 前有喬治广場, 周囲有草坪灌木和树林, 环境优美, 这里是召开市政会议和設宴的場所, 也是一些大型文艺演出的舞台, 我於数年前曾在此听过一場粵曲演出和一場” 小燭光” 合唱团的演出. 此市政厅历经三年的大規模整修, 於年前重新开放, 市府大刀阔斧地整修它, 因為它代表了本市的门面建筑.

二.   南岸公園遊乐場 (South Bank Parklands).  此处是举办大型露天活动或嘉年华会的場地, 是規模庞大的文化中心, 在此汇聚了許多文化艺术場館, 有美朮館, 慱物館, 图书館, 剧院, 音乐厅, 艺术表演中心, 音乐学院等等, 这里是昆士兰州的人文薈萃中心, 在它的周边还兴建了風格新颖的飯店和高級公寓. 近時市長还公佈了一项新計划, 就是从3月起整修南岸的 Streets Beach , 使布市中心擁有游泳沙滩而自豪, 使这块旅遊勝地做好了展示我们城市资产的准备. 去 Streets   Beach的遊客可在此区域使用市府的免費无線网路, 此為市府在今年初为了提升此地作為主要休閑目的地而推出的.

三.   橋樑. 布里斯班河蜿蜒穿过市中心, 桥是一种特殊的建筑艺术, 每当我乘車經过布河上空的桥樑時, 都要東西張望河上那几座桥樑的艺术美姿, 布里斯班河上共约有15座桥, 但有些桥看不見也未經过, 看得見的有 Story Bridge, Victoria Bridge, Captain  Cook Bridge, Go Between Bridge 等, 还有去机場的桥    Gateway Bridge, 所有这些桥樑都是布里斯班河的驕傲, 因為每座桥所展現的一種建筑艺术点綴在这条河上而使河变得更加嫵媚.

四.   市郊的鉄路网络. 布市市郊的鉄路四通八达, 运行顺利, 多年来我这亇不会駕车的老人得以充分地享受了它的便利, 举凡我去 city, 去 China town, 或去 BeenleighCemetery扫先夫墓都常乘坐火车. 數年前市府完成了由Salisbury至Kuraby数站的站台改建工程, 使这些站台煥然一新, 設備完善, 方便乘客, 每到夜里, 站台灯光明亮如晝, 竟使我感觉到这是否浪費了电力, 夜里乘客少, 站台冷静, 也許強烈的光亮可起到治安的作用.

五.   公路. 公路的改建及扩建工程应是多不勝數, 但因我不能都见到, 我只能见到我常经过的地区的一些工程, 如Mains Rd 和 Kessels Rd交界路口的扩建加邃道是很大的工程, 又如Millers Rd 和 Underwood Rd 交界路口的扩建, Padstow Rd和 Warrigal Rd交界路口的改建. 还有 Hellawell Rd 靠近Jackson Rd路口那段路的扩建等.

六.   中国城(唐人街), 也称华丽区(Fortitude Valley ). 这些年来市府耗費了大量资金數度改建中國城, 当然是一次比一次好, 現在的中國城是既古典, 又艳丽, 頗具民族風貌. 这里有許

多唐飧館, 酒吧, 紅灯区, 沙龙, 新商場, 周末还有露天集市, 遊客如鲫.

七  南郊的Sunnybank, 这亇被称為” 小香港”,” 小台北” 被亚洲人尤其是华人寵愛而兴旺发达的市場, 我发现这里是不需由市府規划建設而是自动自由地由商家发展起来的, 如今这地区有全球全中国的百味餐館, 超市, 商店, 亚洲食品应有尽有, 还有多姿彩的娱乐場所, 我看我們华人与Sunnybank可說是互相依赖, 至少我家是这樣, 家用食品全取於此, 每於节日或周末竟难覓一亇泊车位, 由此可想其繁盛之情狀.

以上仅是我近些年来所窺见到的布市的一些變化, 这些改進是市府運筹帷幄致力於建設我市的成果, 因我所见有局限, 很片面, 总的建設成就应是宏伟得多. 随着G20峰会的臨近, 時令也正要迎接和暖的春天, 澳大利亚人民充滿热情滿怀愛心欢迎G20峰会客人的到来, 我也怀着兴奋的心情企盼着那一天, 预感到这可爱的整装出陣的布里斯班将被全世所瞩目, 所讚賞, 而我们人人        不也同沾荣誉嗎 !

最新消息: 市長宣佈為本市服务行业人员所开的” 布里斯班欢迎世界” 的培訓計划巳经完成, 此計划是要求所有服务人员通力协作, 要以开放的姿态, 友善的笑容和丰富的本地知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团及领导人. 由此消息可见我市領导是多么的苦心孤詣想办法来迎接布里斯班这亇不平凡的春天, 不但有了硬裝备, 还要軟装备, 即要展示布里斯班是一亇友好而熱情的城市. 最后我在此祝愿並祈求父神保守我布里斯班, 使我們的准备工作进行顺利, 使G20峰会开得圓滿成功.

一張生日卡的啟思                                                                              徐  欣

收到生日卡本是平常事, 但一張来自联邦议员的贺生卡可使我感到意外和喜悅, 手握此卡, 脑海不禁浮出唐詩” 烏衣巷” 七言绝句中的” 旧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又想此卡” 豈止賀生咁简單 ! “果然这張卡开啟了我沉寂多時的思绪. 原來送卡的这位议員是和我有过一纸之缘的, 这要从头說起.

自从年前迁居之后, 就对这亇新环境怀着好奇和关愛的心情, 因為这里将是我朝夕相处的活动中心, 自然就产生了一种归属感, 並以古人刘禹锡陋室铭詩自慰, 詩云:”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 有龙則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我 雖感陋室的交通稍有不便, 但非主要, 也就释怀了.

迁居后某日, 收到來自一位代表本社区的參议员 (Jim  Chalmers MP ) 给我的一封充满熱情的信, 他欢迎我这亇新住户, 並介绍了他自己和他的家庭以及他對本区犮展建设的規划等, 此信的主要目的是要求我给予 feedback, 信中附有一張很詳細的表格 (community  views ) , 出於对新社区的归屬感和责任感我很認真並詳細地填写了表格寄回给他, 应该就是因為有过这一次联系使他有过印象才会给我寄生日卡的. 毕竟不是每亇社员都会对社区認真地提出意见, 他会認為这是对他的工作的支持而受他欢迎的, 而 我認為这是我應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 我想他作為一位联邦议員有着極其繁重的工作, 雖然他寄这張生日卡可看作是政壇官员联系群众的一种艺术(或作方式), 但世间事是礼多人不怪的, 他煞有介事地给社员送上生日卡可显見他的细心愛心和钜細靡遺的办事精神. 在澳洲政壇有許多这樣正直熱诚的官員, 給我印象深的还有布里斯班的市長Graham  Quirk, 这些年来布市的发展是和他的执行市政建设的宏图规划分不开的, 以下詳談一下今日的布市 (我将另文介紹親見的布市各方面的变化):

我自移居澳洲二十餘年来, 住过雪梨及新州內陸的Dubbo市, 迁來布市也巳二十年了, 布市是一亇太平洋港口城市, 是昆士兰州政治中心, 有一条布里斯班河蜿蜒流过市中心, 因而造就了此市具有風景优美的宁静水域, 气候属亚热帶, 舒适宜人, 人口兩百多万, 是澳洲第三大城市, 是人文薈萃之都, 市府經常举办國際年会和运动賽事, 这是一亇新兴的國際都市, 正朝着多元化全球化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頒佈了 “創意国度: 联邦文化政策 “,据此政策布市是要发展” 創意产业”,03年市府明确了創意产业的内涵是先以数字媒体和设计為主的产业領域,06年頒佈了” 布市2026年远期愿景規划”, 明确了” 創意城市” 的发展目标, 倡导艺朮文化和其他創意.2014年6月市府发佈了24份新城市規划概况, 以便於居民和产业利益相关者瞭解这些規划. 市府在本年7–12月举行6次会议給市民提供与市府官员面对面交流有关2014年城市规划的平台, 这說明了市府是充分的犮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将於本年手11月在布市举行的G20峰会 ( G20 Asia Pacific Cities Summit ) 距今只有三亇月了, 这是一亇举世矚目可使我市蜚声全球, 声誉鵲起的時机, 在市長Graham   Quirk领导的市府的工作正在密鑼緊鼓地准备迎接这次会议, 作為2014年G20峰会的主办城市, 将在布里斯班汇聚一批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領袖, 領导全球对話, 来探討人们愿望的核心问題, 市長說: “举办这次会议对布里斯班来說是千載难逢的好机会, 布市可借此机会豋上21世纪新兴国際都市的舞台, 並占据一席之地.” 作為布市一市民, 我怀着驕傲和荣幸的心情引頸企盼这亇峰会的顺利召开.

静静听      輕輕听                                                                               徐   欣

本文想談談有关听力及耳鳴的問題. 听覺衰老是一种生理現象, 許多老人自覺有不同程度的耳聋, 无法听清对方的說話, 只好請求对方重复, 或是答非所問, 这樣在社交中会引起很大的不便.

除耳聋外, 约半数老人还患耳鳴, 耳鳴是一种主觀的感覺, 患者自觉在耳内或头內有一种声响, 如蟬鳴的sh sh声, 或如机器声, 铃声等, 其实这声响並不存在於客觀环境中, 有人的耳鳴是间歇性的, 有人是持续性的, 响度因人因時而异, 总之是一种很令人心煩的症狀, 首先最好是請西医检查一下, 包括听觉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 还可再作其他有关的心血管內分泌及脑部扫描等, 但不幸的是治疗不易, 中西医的治疗效果都很有限, 西药多是鎮静剂神經营养剂等, 中医则建议服如牛黃清心丸, 六味地黃丸等補腎的药及採取飲食调理等. 許多人的耳鳴是經久不癒的, 時日既久, 在无奈之下, 也就相安无事处之泰然了. 我的情况即如此, 约在20年前右耳開始耳鳴, 初時很惊恐, 做了一系列检查, 结果不甚了了, 只有忍受, 逐漸适应这头腔内煩人的沙沙声. 大约过了10年, 这只耳鳴的右耳就漸失聰了, 失聰之后仍有耳鳴持續不断, 現习已為常, 只好自我安慰說:” 只要活着就不錯哪 ! “

雖說听觉衰老是生理必然, 我们仍要像保护眼力一樣保护耳朵的听力, 如要防止久闻噪音, 因噪音可致人耳聋, 还有一些口服葯和注射葯, 如阿司匹林, 奎宁以及某些抗生素是对内耳有毒性作用的, 后果会引起耳鳴或耳聋, 要小心使用. 真想不到耳朵除有听覺功能外, 还有展示人体健康的神奇功能, 据说有經驗的老中医对病人望診時可从耳朵外部探知病情.

澳洲公民或永居人士取得Concession   card后就可免费佩戴助听器 Hearing   aid (每年仍要交维护費), 但我总覺戴助听器的作用不甚理想, 不願用它, 反正我还有一只好耳可為我用呢. 我想我们一生做人的知识增长全靠眼耳兩亇感官的功能, 所謂” 耳闻目见”, 所以必須好好爱护和使用眼耳, 我平生鍾意阅读, 阅讀使我增长知识, 同樣耳闻也很重要, 因為在许多場合是仅仅用耳的, 如听各种演讲, 听课, 听讲道, 听电話, 听音乐以及社交活动与人交談等, 我常是作一亇耐心的聆听者, 我不因一耳失聰而誤了社交活动和求知欲望, 我可用好耳接听电話, 我的在中國大陆的亲友和在美國的两位朋友煲起电話粥来滔滔不绝, 永不仃口, 我总是静静听, 輕輕听. 还有我現有的澳洲的朋友, 也有特別健談的, 我也是耐心靜听, 这也是一种应有的礼貎吧. 还有每逢教堂崇拜我也必豎起我的好耳專心聆听牧師或長老的証道, 我感譵神保畄我的一耳听力, 使我生活尚有信心, 不致感到孤寂, 我特別爱唱一首圣詩, 喜欢这首詩歌的詞和調, 詞如下:

輕輕听, 我要輕輕听, 我要側耳听我主声音. 輕輕听, 衪在輕輕听, 我的牧人認得我声音. 祢是大牧者, 生命的主宰, 我一生只听随主声音. 祢是大牧者, 生命的主宰, 我的牧人認得我声音.

讚  人   类   智   慧   勞   動                                                         徐   欣

圣经創世纪讲神創造天地万物, 並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 神赐福给人类, 要他们生养众多, 並治理这地, 神賦予人类智慧, 因此自有人类以来, 地球就在不断变化, 在地球上出現了許多惊人的奇迹, 它们代表了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和文明社会的进步标帜, 遺留至今的世界伟大工程最著名的有埃及的金字塔, 它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是用二百多万块大石建成, 其神奇的建筑工程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力. 本文主要讚頌中国的一些建设成就, 如万里长城是世界最长的人造建筑, 它建於春秋战国, 秦统一中国后联成万里长城, 明清两代又曾大規模修筑, 它被称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又如北京的故宫是最大的古建筑群, 三峡水利工程也可称為近代中国的伟大工程.

以下就我今生數十年親身经历所見到的一些城市的令人刮目相看的变化来和大家分享, 首先来看重庆, 它是我童年及少年時代所居的故土, 它是一亇有峻山大江環绕, 有秀峰丽水包围的被譽為天府之国的四川的商城, 在我童年時代, 那里只有小街冷巷, 市中心的被称為  “精神堡壘” (此乃民国時代的称謂,49年后叫” 解放碑” ) 的文化标志却是一点不精神, 很是矮小, 民用建筑是平房和两三层高的楼房, 渡江沒有桥樑, 輪船也少, 多是乘一叶扁舟, 当小舟迂風浪飄盪在漲水季节的江面上是惊险万状的, 陆地交通工具的汽車很少, 多靠人力, 有人力拉車(黃包車) 和人力抬的轎子和乡下的滑竿…总之一切都很落后. 但到四五十年之后我重回去探親時, 却是别有天地, 城区鱗次櫛比高耸入云的大厦, 馬路上汽車奔馳, 人流涌动, 商业兴盛, 長江和嘉陵江架起了多条大橋, 山城的夜景迷人, 重庆現是中国的一亇直轄市了, 是西南地区最繁盛的大商埠.

又来看看深圳, 上世纪70年代我家由大陆移居香港時經过深圳, 只見那里冷冷清清, 十足一亇小城模样, 以后的十余年也常由港去那里採购或是办事, 眼見那里突飛猛進的变化, 因為根据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深圳是作為首亇特区城市的样版, 当然是享尽中央的所有优待了, 两年前我又去过深圳, 逛过那里东门的商业步行街, 夜市商业极為兴盛, 人流熙熙攘攘.

香港更是人间最大的奇蹟, 因為百年以来它由一亇小小漁村變化成一亇蜚声国际的商业大都会, 这純是人為的变化啊! 1842年鴉片战争后香港被割让给英国, 实行殖民统治, 直到1997年回归中国, 由轉口港发展為工商业城市, 经济发展特别迅速, 很快成為亞洲大都会及国际金融中心, 連續20年獲得 “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稱号, 香港的科技也跻身世界前列, 赤镴角的国际机場获选為20世纪10大建筑之一, 香港是中国的驕傲, 我此生也和香港结下了一段缘,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全家移居香港, 在港一住十余年, 生活安定, 工作順心, 一切都无束缚, 自由自在, 因此我爱香港. 港回归16年来巳是由第四屆特区政府治理, 我真希望香港在野的民主力量能影响並左右到特区政府而争取到全民选举, 不知何年何月北京才会放过香港呢.

至於澳门, 也是由一亇臨海的小城市被打造成一亇国际化的賭城, 在那里娛乐事业极為发达,先后兴建了許多豪华瑰丽的賭場酒店, 分別矗立於港口和半島上, 有的酒店外形设计独特誇張, 金光闪闪, 倒影於海水中, 倍添風光, 这里招攬了世界各地的遊人和賭客, 其中又以 “威尼斯人” 酒店賭場最為豪华壮丽, 听说澳门政府因有豐厚的賭博税收而每年发放银纸给市民, 这当然受到市民的欢迎. 又听說賭客多由大陆去到那里, 我是从来不参與賭搏的人, 但現在世界各地賭風熾盛, 在中下阰层有许多問题賭徒,这到底是好事还是不好呢 ?    現巳由香港珠海澳门联合开始建港珠澳大桥, 这也是一亇宏伟的桥樑工程, 它将使港澳联结更方便而促进双方在商业及旅遊业方面的发展. 以上列举了几亇城市说明中国人民有智慧憑劳动創造出奇蹟, 此乃神爱世人的恩賜.

圣经 出 埃及记35:35 耶和华使他们的心满有智慧, 能作各样的工.

詩篇111:10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以下談談我觀察建屋所得的一点見識, 近年余以来, 我家也在地球上小小小的一块土地上建造了一幢楼房,     為了学习建屋的一般知识, 同時也是出於关心自家物业的建造情况, 在整亇建造过程中我時不時去工地看看, 这期間曾遭迂大大小小許多问題, 在此不便细述, 总之使当事人担心困扰, 在精神上和財力上受到損失. 经年余终於建成, 之后又為搬迁忙碌, 感謝神恩賜主內多位弟兄大力帮助终於喬迁大吉, 至今已住进新屋数月了.

由於新居地段是新开发区, 周围都有新屋在建造, 於是我又有机会可觀察到建房的整亇过程, 我想在此嚕囌一下, 雖然是纸上談兵, 但总覺是学到一些新知識, 不妨写出和大家分享, 可能有些地方記忆不清.

買賣开始, 訂好合同(Contract), 办好貸款(Loan), 缴付定金(Deposit), 双方完成买卖交接手续(Settlement) 之后, 开始五亇階段的建屋工程:  1)Base 打地基  2)Frame 搭架子 3)Enclosed 封屋頂  4)Fixing  安装  5)Practical  Completion  完成室內所用各項工程.        建屋款項分五段交付, 於每段完成之后交付.

建造开始, 根据設計图样在地下安装给排水管道, 然后平整地面, 浇灌混凝土地基, 然后根据图样搭架子, 然后封屋頂, 蓋瓦, 然后砌墻磚, 然后在屋內上空根据事先制訂好的設計装設电线, 室內有隔板要油漆或粉刷, 要舖地磚或地毯, 装好门窗, 装廚房流理台及炉灶, 装浴室廁所等等, 至於室外还要平地, 鋪車路, 草皮等等, 這許許多多的工种是分段判包给專业工匠来完成的, 因此分别負责, 工程质量有保証.  各段工程中其实还有許多细微的作业是我未注意到的, 因此不能說明.

箴言24: 3  房屋因智慧建造, 又因聰明立稳.

24:5   智慧人大有能力, 有知识的人力上加力.

通过这段時期親身接触建房使我增加这方面的感性知识, 感到建房是巨大且複杂的工程, 建造一幢高楼是要由许多工程師和工匠投入不可計数的脑力和体力的劳动, 他们的聰明智慧都是創造宇宙的神所賦予的. 人类憑智慧改建地球已創出許多宏伟的工程, 我们今天的生活, 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很丰富, 很舒適, 很方便, 实在应该感到滿足和感恩, 感謝全能的慈悲的父神.

节日話送礼

談到送礼, 我脑

中不断湧現甚多的回忆和感想,身為一亇87岁的老人,也賺得了一些人生经驗吧,对於送礼这回事,有很多故事值得回顾和反省,有感慨,也有心得,想得愈多愈深,若有所悟,於是写出此文.

从童年說起,那時见到父親小心地將纸帀封入红紙封,並在封上写好 “寿仪”或 “祝敬”等賀辞,我就懂得了他这是在准備送礼.此外,我在家中也见到还有其它形形色色的物品作為礼物 如食品,衣物及其它各出心裁的礼品,只要是送礼人选中的实物都可作為礼物. 童年及少年時代的我只是作為受礼人,每逢自己生日,長輩生日及各亇节日都会收到紅包或是其它礼物,那亇時代背景是中华民国,当其時送礼的習俗滲透人们的生活,是很自然的感情互动的方式.至共产政权時代,这种送礼的風气就很快消失了,因政府倡导吐故納新,視礼仪為旧俗,到了文革時代,更是来亇天翻地覆大乱套,旧礼节一概废除,加之物资贫乏,生活艰苦,国人再也旡心旡力顾及人情礼节之事了,甚至視送礼為歪風邪气而有所忌諱,我记得一次為感謝一位朋友办事送给她几合食品,他為了表示作为国家干部的清廉而将礼物退还给我, 我雖然感到有点尷尬, 但也无可厚非.

文革后期我家移居香港,香港社会凨气異於大陆,人情味濃重,重視礼节,礼尚往来,我也自然随風易俗,記得还未到过年必提早到银行換取新币以作封紅包之用,到了大年初一,全家盛装兴高采烈赴親友家拜年,互派红包,喜气洋洋,除派发紅包给幼輩外,还扩及家中的仆佣,司机,住宅服务人員等等,向他们表示致謝及祝福,这种皆大欢喜的場面是人们感情的自然流露.

自上世纪90年来澳洲至今,我仍保持这种礼节,是出於感情,是愛心,是关坏,是感謝,是同情,是…,总之是自然的心态, 送礼是我心甘情願,我乐意.我有三亇住在香港的孙儿女,每逢年节还给他们邮寄红包.                                   我回忆自中年時代至今这约四十年的过程中,我親手编织了数十件绒线衣和背心作為礼物送给親友,多是用休息時间甚至深夜加工的,这当然是我送出的珍貴的礼物,因為我不惜費錢,費力,費心机和時间,最后我所得到的是愉快,是感情的滿足,因為我的礼物也可使对方愉快.

当然送礼也是需要費心思的,我也曾送过一次使受礼人终生难忘的礼物,是在大陆文革時代送给一位年长教師的生日礼物,是两条手帕,我在上面分别繡上祝福的短語: “心与岁紅”和”青春长在”,那是我出於真誠的友情於夜半織成的,想不到这兩条手帕她保存了四十年,及至2003年她病重卧床我去探望她時,她还向我提起这两条手帕.

在襖洲的圣誕新年期间是万众欢騰的送礼旺季,人们怀着思念,问候,感恩和祝福的心願送岀礼粅,是表达对对方的关爱,从而增進感情.因目前人们巳不看重物貭,而是在乎彼此间的真誠实意,所以送礼的方式也可昇华為其它种种方式了,如拜訪,彼此陪伴,或飲茶,或吃飯,或同遊等等,但我認为送礼这种习俗能延續至今,是因人情不能泯灭,是有其丰富内涵的,不能免除.                                                            我今生收到的最珍貴最使我感到幸福的礼物是主耶稣揀选了我作祂的信徒,使我在数十年人生旅途中有了一亇坚定的信仰和指路明灯,到了老年有堅固的磐石作为依靠,有日益兴盛的教会是我的属灵大家庭,有众多的主內兄弟姐妹关愛我,我何其荣幸收到如此珍貴的礼物.

我愈往深层想到送礼,就不禁悟到神送給世人的一份大礼,圣经约翰福音3:16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賜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差遣愛子道成肉身降世代罪,為了拯救世人.我们应该感謝神,从心里承認衪是独一真神,相信衪,並决志作

祂的信徒.我們应毫不迟疑接受这份人生最珍貴的大礼.

我又悟到我们做人就是要有乐於助人服务於人的精神,将自己比作一件礼物, 来到世上从物貭上,精神上做到”施比受更為有福”,这樣的人是有情有义的人,也必是快乐的人.

热誠祝贺小烛光合唱团建团十周年

欣逢小燭光合唱团建团十周年之庆, 我作為一亇该团的长年粉絲和擁躉, 我通过电話对該团創始人吳清山老師作了一次访问, 因而对該团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演出活动有了进一步的瞭解.

吳清山老師於1960年從印尼返国, 就学於天津音乐学院, 主修钢琴, 五年毕业.70年代初期到香港, 曾在多所教会事奉, 担任司琴, 為詩班及合唱团以及独唱伴奏, 多年来积累了各种节目的伴奏经验, 並熟习了諸多圣诗及中外艺术名曲. 本世纪初来到澳洲布市, 初在房角石教会事奉, 他一向信仰虔誠, 感谢神恩, 願以一己之长 (從事音乐教学及钢琴伴奏的心得和经验 )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 遂於03年9月组织十余人成立合唱小组, 除練唱圣詩外, 也練唱中外艺术名曲, 当時巳有何立元, 洪燕, 胡泊, 曹婉娴, 譚婉华, 黃志远, 洪丕柱等人參加演唱, 自此以后, 合唱团逐年成长, 計有多次正式演出如下:

03年11月, 有一次讚美音乐会, 是該团的初試啼声, 演出順利成功.

04年11月, 又有感恩音乐会, 所收奉献半数捐献房角石教会的中文堂及英文堂, 半数支持宣教事工.

05年東南亚印尼等地发生海嘯之后, 該团积极參与賑災义演, 所收奉献捐贈世界宣明会. 又在当年的耶稣受难节及复活节组织了同唱受难复活音乐会, 並邀請其它教会詩班參与.

06年曾在新利班浸信会大堂演出, 当晚觀众济济一堂, 座无虛席.

08年曾在布市city的市议会大堂演出, 場面壯觀, 演唱节目博得觀众讚赏.

09年及10年当昆省遭受水災之难, 該团曾积极參与赈災筹款义演.

11年及12年的圣誕节及受难节都有组织音乐演唱崇拜.

除每年节日的正式演出外, 还於每年的年初, 年中及圣誕节去一些老人院义务演唱, 用歌声帶给長者快乐.

今年(2013) 該团定於11月份有一次庆祝建团十周年的演出, 敬請关注广告通知.

吳老師继而介绍該团現有团員二十多人, 有老中青, 多是业余參加, 他们当中有博士, 教授, 医生, 画家等高知人士, 都是酷爱唱歌的发烧友, 他们每周練唱一次, 接着吳老師又談到該团的发展計划是: 1) 培養团員合唱及独唱的兴趣, 並提高音乐修养及品德, 要求演出貭量保持优良.

2) 常年公开演出, 參加市內和国内的节日文艺活动, 定期慰问老人院及參与有关賑災的义务演出.

听完吳老師的以上談話, 加上自己对該团的一貫印象, 我認為小燭光合唱团是一亇有组织有領导, 德艺並重有发展前途的音乐团体, 核心領导都有共同的志向和奉献精神, 其中並有优秀的文艺人才, 团員都对音乐艺术有追求, 對声乐有功底, 有造詣, 並有演出的经验, 在亇人品貭方面都具有爱心, 热情, 团结合作及好公义的精神, 他们的演出都是在吳老師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导下不惜時间和精力多次排練以保证較高的艺术水平而出台演出的, 首十年該团就已呈現出可觀的成绩, 让小燭光的光芒和煦, 温馨地暖照人间, 今后的十年将是处於布里斯班市蓬勃发展的大局面下更加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 我相信並祝願小燭光合唱团发展壮大, 支支燭光如天上明星灿爛闪烁於澳大利亚上空.

以下追記小燭光合唱团的一次独唱音乐会实况:

今年6月19日晚我应邀去听赏这次独唱会, 一亇多钟头我陶醉於悅耳怡神的歌声中, 每完一曲, 如梦初醒, 我不得不拜服於音乐的这种強烈的感染力, 它能触动人的心灵深处, 使人闻声而心從之, 可以这么说, 喜欢唱歌的人是制造快乐的传播快乐的人, 喜欢听歌的人是情感丰富的是热爱文艺的人. 当晚參加独唱的有 GuiDo (布市意大利合唱团团長), 吳嘉惠, 吳子明, 何立元, 洪丕柱, 黃静妍, 黃志远, 周胜利共八人, 三位女声, 五位男声, 所唱曲目含中外艺朮名曲, 民歌及歌剧等, 女声优雅柔情, 男声激情豪放, 音色优美, 富有感情, 他们都是爱好唱歌並有一定声乐功底甚至有較高声乐造詣的人, 他们共唱了16首歌曲, 所有歌曲都是由吳老師担任钢琴伴奏的, 其中有几首的伴奏曲譜, 如” 黃河頌”,” 春花秋月”,” 你就是幸福”” 我们就是中国” 是吳老師写成的. 当所有独唱节目完毕后, 听众却仍沉醉於歌声琴声中, 不欲退場, 於是趁兴欢迎吳老師演奏钢琴, 不負众望, 吳老師彈奏一曲旋律动听热情奔放的” 我们就是中国”, 琴声高昂, 乐音如火花四射, 正如白居易古詩” 琵琶行” 中所写” 大絃嘈嘈如急雨, 小絃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杂彈, 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一曲纯熟精湛的琴艺将听众情绪掀至高潮, 博得了高度讚賞的喝彩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最后, 為了誇讚小燭光合唱团的精彩演出及吳清山老師的高超琴艺, 我敬献一首打油拙詩如下:

小小燭光若明星,                  青山競秀水流縈,

绕樑三日訴心声;                 一曲琴音颂神恩.

难  忘  哈  尔  滨

哈尔滨是我中年時期住过16年的城市, 那段時期正是中国大陸風起云湧动盪不安的上世纪60年代, 我在那里的生活和工作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说是苦乐參半吧, 所乐者是我的教学工作順利和有成绩, 由於我是建国后首屆从北京外國語学院俄語系毕业的科班出身的外語教師, 曾接受严格的德智全面教育, 使我在日后的工作中 常获得学生及領导的讚許和表揚, 並选拔我入研究生班进修接受苏联学者专家的課程. 所乐者还在於我的人事关係良好, 許多共事的老师, 教过的学生以及鄰居等都是我的朋友, 和其中部分人甚至维持了长达近四十年的友誼, 至今还魚雁不断, 以电話电邮相通. 人都有感性的一面, 友誼如无声的潤物雨露滲透心田, 又如温熙的阳光暖遍全身, 我以此感到欣慰. 至於那時的受苦首先是生活的清苦,60年代全國人民都苦, 但尤其在哈尔滨, 加上天寒地冻, 无油无肉无糖, 粮还受限, 真是饥寒交迫的岁月, 但只要还有一口气活着就挺着吧. 更大的苦莫过於当代知识分子共受的冤曲, 一批批年老体弱的高知分子也被派遣下乡劳动或去农村插队, 文革后期我家也曾下乡插队, 所受生活中的困苦及精神上的委曲我只好視為我人生的磨煉, 一言难尽, 就不在此細述了.

本文仅就哈尔滨的風光及城市建筑特色和各位读者分享:

一) 哈尔滨之缘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 是东北地区政经文化交通中心, 是中國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更是國际聞名的冰雪文化旅遊热点城市. 那里气候寒冷, 冬季延长约达半年之久, 最低气温约在—30C-40C度. 整亇50年代我在北京外院(今北京外語大学) 任教, 至60年代初, 因領导照顧我和丈夫团聚而調派我到哈尓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后在此校任教达15年之久, 对哈市由陌生而熟习, 由畏寒而漸适应. 在那悠悠的十余年中经历了两派对立冲突的文革, 我是一亇易受感情冲动的人, 经不起時代的挑衅, 不甘沉默而參加了一派的活动, 当時年壯气盛, 义愤填膺, 以為自己是在坚持真理维护正义呢, 殊不知实是幼稚无聊荒唐巳極, 現在想来更是可笑.

二) 爱上哈尔滨  熟习哈尔滨后漸漸爱上了这亇城市, 爱它的自然風光, 因它地处黑龙江省的林海雪原之中, 冬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飄的冰雪城市, 人们利用了这天赐的自然资源, 结合科技及雕琢艺朮将冰雪打造成各种建筑物以及形态万千玲珑剔透的各种艺朮品. 自上世紀80年代还创办了國际冰雪节, 节日期間组织冰灯遊園会, 雪雕遊園会, 高山滑雪, 冰雪摄影展, 冰上婚礼等活动, 每年吸引遊客达百余万人. 我家住哈時尚未发展成这么大規模的冰雪艺术活动, 只是在市內的兆麟公园有冰灯会, 当兩亇年幼子女穿插奔跑於數幢冰建筑之中時, 欢乐兴奋, 奔跑不仃, 不感到寒冷的气温了. 尤其是当夜幕降臨, 这亇灯光璀璨的冰雪世界真是神奇瑰丽美不胜收呵!

在哈市可在家觀賞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和白雪皚皚的树木和街景, 但冬天要走出去可要小心, 踩到初雪或光滑的积雪很易跌倒, 来亇朝天卧, 我有多次这痛苦的經驗.

我还特別喜欢哈尓滨之夏, 尤因夏季為時短暫而珍惜它, 因夏季涼爽而成為避暑勝地, 屆時花卉怒放, 瓜果上市, 松花江畔以及太阳島遊人如鯽, 全家老幼游泳戯水為乐, 还有来自全國各地以及年青健壮的國际遊客. 我家也多次去江边游水, 並带全套野飧食品去太阳島開飧.

哈市还是一亇音乐城市, 年青人喜玩乐器, 如小提琴, 手風琴, 走在街上到处可闻琴声, 我的女儿从小习手風琴, 並请到哈師院音乐系的名師教授. 还有北京的中央乐团也常到哈市来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当時該交响乐团的指揮是李德倫先生, 他是50年代初留学苏联前在我教的俄語班学习, 李先生尊師重道, 不忘记我这亇老師, 每次来哈演出都要送票给我.

三) 重遊旧地  永别親人     70年代中我家移居香港,90年代初又移民来澳洲. 至本世紀03年秋, 算起来是離開哈市26年了, 我和先夫怀旧情切, 决定重臨故地探望老友, 於是風麈仆仆也兴致勃勃来到久違的哈市, 当時得到20余位老友的热烈欢迎, 他们攜花去車站接送, 安排聚飧, 陪同出遊, 摄影留念, 我和先夫又親赴各家拜訪暢敘别况, 这樣紧密安排時間忙碌了十来天, 最后離別之前我和先夫又設宴感谢老友们. 这一次哈尔滨之旅是还了我和先夫的心愿, 但万料不到这是我先夫的末日之旅, 他在那以后的杭州旅途中因中風昏倒於西子湖畔, 再也未醒过来. 这一位20世纪中叶滿怀赤誠之心飄洋过海奔向袒国的华僑青年终於最后溘然长逝於祖国怀抱.

四) 城市的建筑特色  哈市地处北疆, 越过国境就是旧時的帝俄,1917年俄國10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 当時一些俄國贵族就越过国境逃亡到哈尔滨住下来, 所以我在那里的街道上和哈市的老百貨商店(秋林公司) 時常見到一些白俄老人和他们的后代. 哈市是一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現代化城市, 其建筑风格是欧式的, 古典复兴主义的, 我当時任教的哈工大建工学院就位於一幢古老的巴洛克式宏偉建筑中, 这座庞然大物, 历經近百年风雨仍異常牢固,03年秋我和先夫回哈時曾再次親臨該樓, 往事湧現於脑中, 唯人事巳全非, 不胜感叹. 哈市富有特色的代表性建筑有几百座, 教堂建筑多是哥特式风格的, 首推圣索非亚大教堂, 它处於市中心, 气势宏伟.

结束本文前想談一点感想: 转眼我居哈的年代距今巳近半亇世紀了, 但我难忘文革岁月中那些烽烽火火和紛紛扰扰的往事. 在文革后期感到身心極為疲乏, 又感自己及子女的前途一片迷茫, 經过慎重考虑, 我和先生最后决定申請移居香港, 这在当時被认為是忤逆的事, 但我们堅持, 因知中央政策准許归国华侨来去自由, 三年后終於成行. 到港后生活及工作雖然繁忙, 但思想及心情是绝对自由舒暢, 有如脫韁之馬, 或如解纜之舟, 这种追求變換住地我认為应是属於一种人权吧.

90年代初又一次移民来到澳洲, 这是地球上的一片相对的净土, 一亇自由美丽的國家, 我衷心感謝全能的上帝, 他在我青年時代就接納了我, 后因政局变化经过多年挫折, 但最終我又重归他的怀抱, 原來上帝与我同行, 指引我的道路, 帶我的人生路越走越光明. 我深感人生有一亇信仰, 如信仰耶穌基督, 就有了依靠的磐石, 有了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 藉着祈祷和圣經的啟示就之能正確對待世間的煩恼, 将煩恼化為喜乐, 尤其是老年人更应珍惜晚年的岁月建立宗教信仰以增添人生的喜乐. 詩篇28:7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 是我的盾牌, 我心中倚靠衪, 就得邦助.

.

难忘哈尔滨

http://qcwriters.com/home/yanchu27

沉痛悼念洪丁友如女士

最近遇見文友洪丕柱先生, 从他那里得知他所敬爱的母親丁友如女士逝世的消息, 不禁叹惜, 不勝唏噓.

洪丁友如女士於月前於墨尔本安息主怀, 享年96岁, 这位德高望重宅心仁厚飽经忧患的女性渡过了她漫长而充满智慧的一生, 她一生人留下的一步步脚印可供人们借鑑学習, 她是我崇敬的一位大姐姐.

她生於1917年, 那以后的数十年母国頻遭忧患, 計有八年抗日战争, 党派內战, 二十多年內的多亇运动和轰轰烈烈的文革, 友如姐的家是在文革中受害很深重的家庭, 其夫因受惊中风亡故, 她自己竟被罗织莫須有的罪名而被批斗挨打受辱, 还被下放农場做苦工, 使她一身得病, 並因过度受惊而留下精神创伤. 在文革中发生的打砸搶, 武斗, 人流串联, 知青上山下乡等等驚世駭俗的社会紊乱中, 死伤了千千万万的人, 其中多是年青有為的, 友如姐的小兒子洪丕棟就是其中的一亇, 他是上海中学高中的高材生, 在文革中上山下乡, 后死於安徽淮北, 痛失爱子使友如姐深受打击, 这种刻骨銘心的伤痛使她引恨至老年.

她年青時毕业於武進高等女師范学院, 先后在数校任教, 工作認真出色, 多次被評為劳模, 三八红旗手和先進工作者, 並作為发展入党的对象, 但在文革的歪风斜雨中, 她的这些成績被一扫而尽, 反而变成了牛鬼蛇神, 她好似从天上掉了下来, 万念俱灰, 心如止水, 說什么她也不想重振精神再战江湖, 所以运动后期经上级改正对她的錯誤处理, 恢复名誉, 並要求她重返教职, 她却坚拒, 由此可見她做人的自尊及自信的骨气.

在她的苦心孤詣及諄諄教导下, 膝下幸存的三子都是出类拔萃的高知專业人士, 长子洪丕謨教授是上海的知名人士, 学者兼书法家, 三子洪丕森居墨尔本, 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画家, 曾在世界多地举办画展, 次子洪丕柱是布里斯班的一位才子, 文与艺俱有优異表現, 能写能唱, 学識广博, 其写作題材丰富, 是多产作家, 文中時有真知灼見, 关心時事, 並敢於針砭時弊, 曾任昆士兰华文作協会长等职, 又在一所科技学院任教, 多次赴外地和大陆各省市諸多学院讲学.

友如姐於94年7月来澳定居, 以后的几年她在三亇儿子家輪流居住, 她很喜欢澳洲的新鲜空气和温暖气候, 最使人感到轻松愉悅的是这里的政治民主自由, 在这里能得到过去和現在在中国大陆得不到的各种资訊. 她在澳洲安居简出, 种花, 种菜, 看報, 讀书和写作, 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 她持家勤俭, 对人充满愛心, 她爱丈夫, 爱子女, 克苦自己, 困难時期开飧時将魚肉让给家人, 而让自己啃骨头, 她对逝去的一亇儿媳迪姍满怀慈愛, 还撰写專文悼念她.

友如姐头脑清晰, 感情充沛, 文思敏捷, 是一位有情有义的才女,2002年她将过去撰写的数十篇短文结集出版, 书名是 [难以忘却的怀念], 书中篇篇文章都是她的肺腑之言, 她觀察入微, 将心比心, 分析有情有理, 言之有物, 文筆细緻, 使人讀之不禁感叹, 不禁追忆那如煙的往事, 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值得一讀的好书.

她於05年移居墨市的三子丕森家治病, 后因患柏金森氏病致生活不能自理, 於07年住進老人护理院, 以后一直在那里养病, 情况時好時坏, 但还算穩定, 蒙主恩賜又延寿数年, 这段期间每逢長休假日丕柱必由布市飛去墨市探望並陪侍慈母多日, 他一貫事親至孝, 慈母应享安慰了.

当02年 [难以忘却的怀念 ] 出版后, 丕柱就将此书贈送给我, 经我用心品讀后, 有感於友如女士的品德及文才, 於是怀着敬羨的心情我去拜訪了这位慈祥的母親, 見到她的親切和靄的笑容, 听到她的有教养有爱心的言談, 使我如沐春风, 惜相識恨晚, 以后每逢圣誕我都致卡问候, 但因她在墨市, 未能晤面, 我们曾通信, 她在信中誇贊和鼓励我, 因我们彼此都有过去在大陆文革時期的冤屈遭遇, 她說我们是惺惺相惜的姐妹, 有好多相同的经历, 共同的感情和語言, 說不完, 道不尽, 忘不了的前尘往事……

友如姐於10年前受浸归主, 她是一位虔敬的基督徒.

友如姐, 您現在已完全解除了尘世的煩扰, 您在天家, 在主怀静静安息吧 !

以下两首对联係摘自陳耀南教授编著的 [福音对联300首 ], 我以此作為送给友如姐的輓联 :

(一) 逝如斯乎     幸归主里                                        (二) 所行留範斯世

得其所哉     永在爱中                                                此去無愧於神

故 人託梦近清明 (扫墓有感)

時近清明雨纷纷, 梦訪故人淚涔涔;  还待墓前静静語, 君須羨我主同行.

我生於一亇礼教传统的家庭, 在孩童時代每逢清明节日必随祖母及父母到乡下拜祭祖墓, 缅怀祖先, 慎终追遠, 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 千百年来成為衡量倫理道德及行為規范的标准.

3月11日黎明時分还在酣睡中得一梦, 梦見自己踏雪急行, 来到一座楼前, 进门上楼, 穿过走廊, 进入一间多人寝室, 走近一角落的床前, 见到先夫坐在床头, 一如他一贯的神情, 默视, 安詳, 指示我坐在床尾, 我坐下…,此時我醒过来, 梦境十分清晰, 旋即悟及巳有8亇月未去扫墓了, 近畤心中正嘀咕不安, 故得此梦.

翌日晨起, 見天朗氣清, 一扫久雨郁闷的心情, 决意前去扫墓, 墓地在Beenleigh鎮, 乘火車半小時,

再行经两三条街, 全程约80分钟可达. 計自先夫离世近十年以来, 我已前去扫墓20余次, 有数次是由女兒驾車孙儿女同行前去, 一次是有好友鍾鼎安郁琛夫妇及司徒珍女士伴我前去, 友人攜花多束獻在墓前之款款情意使我永远铭感; 又一次是由好友譚婉华女士陪我前去, 又坐火車, 又頂着烈日行路, 我十分感激她不計耗費時间及精力的此种热情及友情, 得此好友, 我要感恩. 多次扫墓是我單独前往, 除享受和故人相处私語之情外, 并視作远足之旅鍛煉身体, 行已為常了.

Beenleigh  Cemetery 墓地广袤, 肅穆宁静, 只有兩三園工正在打草, 一排排墳墓排列整齐, 白色或黑色的墓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光亮, 各色纸花雖多巳腿色, 但因其陪襯在寂静的墓地而使墓地增添了一点世俗的温情和热鬧, 对这块暮园我有一种特别的親切感, 非只因我的先夫長眠於此, 还因这里也将是我化作灰烬的長眠地, 但我相信我的灵魂必归天国.

近十年來这亇墓园增多了許多新墓, 鄰近先夫墓有一新墓, 从墓埤上的像片看, 是一亇年方十五而卒翩翩英俊的西人美少年, 在墓身下方一块碑石刻字吸引我的注意, 那是親人用血淚结晶刻下的哀思, 原文如下:Gone too soon!  Always in our thoughts,  Forever in our  hearts.  If  tears  could

build  a  stairway,  and    memories  a  lane,   I’d  walk   right  up  to  Heaven  and  bring  you  Home

again.  我佇立此墓前凝思良久, 思及人世滄桑及岁月之无情, 不噤噓唏. 誠然 , 生命於人只有一次, 我们当珍惜生命, 延长寿命, 但要明白, 人生的意义或价値並不在於享寿的长短, 主要的是在於享灵性的高寿, 即是要有基督信仰, 修养灵性, 如此必会享受到主赐的平安喜乐, 自然就会享世间的高寿, 同時也会得到灵性的永生, 所以我们要信仰耶穌基督以提高人生价徝, 請讀以下经文:

路加福音10:27-28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愛主你的神, 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耶稣說, 你这样行, 就必得永生.

箴言  14:27   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 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網罗.

约翰福音  10:27-28  我的羊听我的声音, 我也認识他们, 他们也跟着我, 我又赐给他们永生, 他们永不滅亡, 誰也不能從我手里把他们夺去.

陈 耀 南 教 授 杂 文 集 [六 情 百 记 ] 倾 述 人 生 喜 怒 哀 乐

香港大学荣休教授陈耀南倾毕生精力钻研中国历史文化,学识渊博,著述累积达五十余集 (全部

书名於本文后细列 ),堪称为跨20-21世纪的一位华夏文化界才子,一位国学大师,他在教育界春

风化雨数十载,移居澳洲后仍孜孜不倦创办南洲国学社,广纳贤士分班授课.陈教授幼年身世孤苦,

仅靠养父母扶育成人,可能是他天生神赋颖慧资质,加之勤奋好学,於青少年时代学业优越,并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他为人正义,爱恨分明,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举例说,他关心时事,如近时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之争,他也关心香港,如移居澳洲后仍勤读香港报纸,近时很关心香港学校开设国民教育科之争议等等.他授课竭力,以致累到声嘶,声带长了息肉而不得不做手术.

新书”六情百记”之命名是因人有喜怒哀乐爱恶六情,书中共集一百篇文章,这本杂文集分为六个部分,计有:港澳之经历,对艺文之兴趣,对人物之感怀,对邦国之感情,观世之感触以及对信仰之省悟.通过篇篇文字可感受他对人生世情各个方面的深度思虑,他的文笔锋利,大胆针贬时弊,时而严肃,时而诙谐,笔者在阅读中不禁莞尔多次.读毕之后归纳此书具有以下特点:1)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其行文既非文言,也非白话,总之表达简洁明快. 2)每篇文章独立而有一定的内容,且有一个经精心设计的标题.文内阐述观点,深入浅出,又引经据典,说理使人信服.3)经作者精心按照内容将这百篇文章分编为六大类,使阅读更加明快.因为这百篇文章的确多姿多彩,反映了作者数十年来广博的阅历及其深思熟虑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据笔者所知,陈耀南教授勤於用脑,且勤於笔耕,於港於澳他未停过为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其所撰写文字实难以计数也. 4)作者更以基督信仰来面对琉璃多彩的世界,他感悟到信仰於世人的重要性,除了以文字宣扬主道外,他也时常受聘到海外各埠证道,劝人仰赖基督真神.  总之,此书实好书,易读,有趣,有益.

最后,我将陈耀南教授经已出版问世的所有著作的书名罗列於下,企盼朋友们选读以共享读书之乐,如有需要,可联络我: 3423 7590

1)      文化学术类:  典籍英华(上下)  , 文哲漫谈, 魏源研究(一,二版),  学求与心术,  中国文化引论与导读,  中国文化对谈录(一,续版),  陈耀南读孔子, 陈耀南读孙子,  陈耀南读老子.

2)      语言研究类:  应用文概说,  汉语逻辑学,  中国语文通论,  轻谈浅说,  书面中文的本质应用,中学生文学精读:古文,   诗联与朗诵,  中国人的沟通艺术.

3)      文学论述类: 清代骈文通义,  文镜与文心,  文心雕龙论集,  古文今读(上下),  唐宋八大家, 唐诗新赏(上下),  陈耀南读杜诗.

4)      诗文创作类: 东瀛诗草,  不报文科,  以古为鉴,  刮目相看记,  碧海长城,  有物无物,  情是何物,  放笔庄谐雅俗间,  命运与文化,  鸿爪雪泥袋鼠邦,  平生道路九羊肠,  晨光清景,  读中文看世界,   敝帚珍留五十年.

5)      宗教信仰类: 先入为主与先入为主,  以心为心共倾心,孝道心,  中华三教与基督福音,  从自力到神力,  蒙恩学道献心声,  信仰的拔河,  福音对联三百首,  传道书与中国思想,  读书教学记神恩,  王者智慧:箴言新析与儒道教勉,   六情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