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雜文

  • 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贵妃她们真的很美丽吗?(杂文)

    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贵妃她们真的很美丽吗?(杂文)

    江哲彦 作

    人们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按照年代的顺序排列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不过,人们常常却把美女的名次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的顺序来排。为什么?没有人能知道。

    这么多年来,没有看到任何美女们生前的画像,只有一些文学作品对四大美女的描写,而且这些文学作品,也不见得描写得非常详细,好像最出名的要算白居易的《长恨歌》对杨贵妃的描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如此等等。

    现在要谈谈西施与貂蝉,她们分别是先秦和汉末的女子。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色相去完成政治任务!王昭君的美丽,更加让人难于相信。她可以说是深宫怨妇,自告奋勇,远嫁塞外,也是要完成睦邻友好的外交使命。

    这样一来,一个女子的美丽就是能惊动权势人物,麻醉他们,直至工作的对象精神上被瓦解,让派遣她们的人达到政治目的。这些权势人物,有的掌握千军万马,有的武艺高强,天下无敌。他们要什么样的女子应该说都可以办得到。就凭这点,她们就让人相信了,是历史上最美丽的女子。不过,原来人们口碑的美人,好像都是让人相信必须牺牲某些宝贵的东西才能达到的!有一点必须提一下,富态的杨贵妃真的美丽到“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程度吗?年纪大的唐玄宗会不会看走眼了?她会不会是后世人们以为“安史之乱”而被杀才让人混入最美女子群里的“掺沙子”分子?

    (于2017年1月5日)

  • 真相太贵了!(杂文)

     真相太贵了!(杂文)

    江哲彦 作

    2017年元旦前,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在深圳为人们描绘了几只“黑天鹅”。其中一只就是“后真相时代”,因为真相太贵了!

    是啊,曹雪芹就曾提到,“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甚至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历来如此,君不见司马迁记历史也有偏颇?不然,西施的结局怎么没有明确呢?

    西施是华人心目中最美丽的女子,可是又有谁见过呢?能描述西施的美丽,恐怕就是通过“东施效颦”来反正了,因为有人要模仿她心口疼的美丽模样,并没有提到西施的身高是多少,三围是多少,痣在脸上的坐标,皮肤的色度,腿有多长,… … 这一切的一切,造成了海内外华人,自有电影、电视以来拍出了多少部不同形象的西施,一个个都美若天仙,其实又有谁见过美丽的天仙呢?

    就在罗振宇在凭空描绘 “黑天鹅”之前,微信群里有个老同学问了我两个问题,一是说为什么华人很早到达澳洲却不侵占澳洲?据我所知,华人的沉船是在现在的北澳领地海域,所以我就说,应该是他们上了岸,发现到处都是鳄鱼和毒蛇,所以离开了,真的运气不好。她又说为什么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中国人不对外殖民?不知道她是在谴责西方帝国主义殖民,还是要褒扬中华民族是不欺负弱小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我当时只想到,应该是永乐大帝朱棣为了追查朱允炆的下落,才派郑和出国的。

    过了几天,我仔细一想,应该不仅仅是因为明帝国这个国家机密吧?首先,皇上派遣一个太监出海,没让他殖民,他若是殖民了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吗?郑和是太监啊,皇上没叫他殖民,他敢吗?

    华夏文明高度发达,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不像英国,气候不好,只能养几只羊,又没有茶喝。还有,外国的伙食那么难吃,郑和一帮人肯定要回中国。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郑和本人看到外国美女也无能为力。

    中国人在周边的缅甸、泰国可以住些人,其它地方就住不了,阿拉伯那么干燥,非洲那么炎热,怎么受得了呢?

    还有啊,人家皇上给的钱不够,就是发现金矿银矿,也没办法修路建基础设施,把宝贝运回来,那就没戏了。

    再说,中国人智力不够,没达到英国人那样统治人的能力。你跟人家讲仁义道德,人家又不懂,把你杀了,是不是?看看周边的高丽、交趾,只能靠武力。

    还有啊,英国人认为他们是把文明传到世界各地。中国人比较实在,没必要吃饱撑着,而且皇上深谙“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刚好最好。

    另外,中国人不重视科技,武器落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干什么?考个官做。搞科研干什么?虽然有四大发明,但是,当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在神州大地发生。

    再说,英国人是有宗教的精神支柱,还认为他们是传扬上帝的福音,拯救野蛮人。中国人没有统一的宗教,儒释道三合一,皇上就信自己。

    更重要的是,中国皇帝从明朝起就禁止对外贸易,如果陶朱公多了,民间藏富了,是要造反了吗?

    郑和到底是为什么到印度洋转了几圈就又回去了?不清楚,嗨,真相太贵了!咱老百姓,还是洗洗睡了。

     

    (于2017年1月4日)

  • 尋芳

    江哲彥 作

    孟夏蝶尋芳,
    忽見百花煌。
    蹁躚繞葩飛,
    不思歸故鄉。
    (201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