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2022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这几天量子力学在微信群里变得火热起来。 突然想起来,我曾经做过一个量子力学实验而不自知。 在我的车里,两个座位之间,前后两个储藏盒,中间是放水杯的地方。话说前面一个储藏盒里面有两个USB接口。上面是一个可以横向滑动有液压装置的盖。推一下,它就会自动缓缓地关闭。 事情源于我认为USB在盒子里面不够方便。就买了一个第三方配件。这个配件是一个2厘米宽的条,上面有四个USB接口,而下方则有线缆驳接到盒里的两个USB。也就是把USB引到外面来了。这个条放在盒上面的一端。当盒盖滑过来就会顶在这个条上。看上去天衣无缝。只是盖板少滑动了两厘米谁也不知道而已。 问题来了。盒里有一个灯。在没有加这个配件时,我可以看到,在盒盖快要关起来的时候里面的灯就自动灭了。一打开灯就亮了。显然盒盖的开关触发灯的开关。但究竟在什么位置触发,我不确定。 加了这个配件之后,我需要确定的是,当盒盖盖上后(比原先少盖2厘米)里面的灯是否熄灭。如果不灭,24小时地亮着,那未免太浪费电。于是我就试着推那个盖子,同时观察里面的灯。每当我推开盖子,哪怕是一条细缝,就能看到里面的灯亮着。手一松盖子就盖严了。问题是,盖严了后里面的灯还是亮着的吗?也许就是最后那一点距离触发灯的开关呢?这个很重要。因为我要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这个第三方配件。 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打开手机的录像功能,将手机放进盒里,然后将盒盖打开再关上,反复几次。然后取出手机看录像。 这回确认了,当盖子关上的时候,灯确实灭掉了。 这事与量子力学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呀!盒里面的灯是亮还是不亮,这不就是薛定谔的猫吗? 薛定谔的猫在被观察之前处于叠加态,也就是死和活的叠加。当人打开盒子观察的那一霎那,猫的叠加态坍塌了。要么死,要么活,展现在人的面前。 我这里盒子里的灯与薛定谔的猫又不太一样。我的“观察”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手机录像间接地观察。这就带来一个更有趣的思考:灯的叠加态是什么时候坍塌的?是在手机记录的时候?还是在我回放手机视频的时候? 这个非常重要。他决定事物的状态是否真的与人的主观观察有关。如果是前者,也就是说在手机记录时灯的叠加态就坍塌了,那说明它根人的观察没关系。唯物论就可以继续存在下去。 一种合理的解释就是,灯的叠加态依然存在,因为没人直接去观测。而此时手机里记录的内容又处在叠加态,当你回放录像时它就坍塌了,因而你看到的视频只有一种情况,亮或不亮。 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当手机里记录的处于叠加态的信息在被人回放的时候坍塌,是否同时造成盒子里的灯的叠加态坍塌?如若不是,那盒子里的灯的状态是什么时候坍塌的,为何坍塌? 如果我把视频拷贝一百份,分别给一百个人,那么它肯定是在首先打开视频那个人看的时候坍塌。那么另外九十九份是不是也同时坍塌成同样的结果?是不是可以说,这一百份记录原本是处于“纠缠态”的,它们在某一个成员被触发后同时坍塌成同一个状态。 是这样的吗?
Category: 生活情趣
黄梅雨
昆士兰常年干旱。雨,自然就象征着生机、象征着希望。 可我小时候的雨则完全不同。那时的雨大抵象征着绵绵不断的忧愁。
昙花
小时候一直觉得昙花是那么神秘。听大人们说昙花非常稀少,一年只开一回,只在晚上开,而且时间很短,很快就凋谢。 一次,父母带我们去当地菱湖公园里的一个大型游园活动,说当晚有昙花开放。公园里人山人海,挤在一个两层的小楼前。昙花,则被放在二楼的阳台上,供大家敬仰观赏。 我们离的比较远。父亲把我扛在肩上,自然比别人高出一截,然而由于太远,还是看不清那个花盆。渐渐人们腿站累了、一直伸着的脖子也酸了,昙花还是不开。父母说,算了,人太多,回去吧。当我们走出一段后,忽听身后的人群高喊:要开了。。。。要开了!
小村之恋的拍摄
被誉为澳洲小邓丽君的 Vivien Lee (李卓纹)天生一副好歌喉,自幼师从名家,潜心钻研。2012年开始系统地研究学习邓丽君的唱法,并将其消化吸收,融化在血液里。所以她在演唱邓丽君的歌曲时,自然流畅,浑然一体,全无生硬模仿的痕迹。是我见过演唱邓丽君歌曲的歌手中最出色的一位。 因为中国央视纪念邓丽君逝世25周年的节目需要,我有幸为李卓纹小姐拍摄两首MV。从接到任务到缴稿只有四天时间。四天内要拍摄制作两个MV和一个自我介绍视频。压力可想而知。
常青李毅頌
把酒交杯尽开颜 恩爱如初人人羡 莫问当年谁宠谁 却道今日两不厌
四月的细雨
与你漫步 在博坦尼克大花园 蒙蒙的细雨 轻抚着飘香的空气 沁润着心田 碧波的水 卷曲在岸的怀抱 任那欢快的鸟儿溅起朵朵白色的玫瑰 竹林为你美丽的笑容摇拽 湖影婆娑 映射出你婀娜的身材 四处的花儿 纷纷为你盛开 阳光 牵着细雨的手 走过那长长的小木桥 我 陶醉在四月 那绵绵的细雨中
傍晚
就是那天的傍晚 微风 轻轻地吹过 那洒满金色晚霞的水面 带走了涟漪 还有,我的思绪 只留下 一条长长的陶醉 随风飘荡 啊。。。。 那个梦一般的 迷人的傍晚
牛油果
本人喜欢吃牛油果(Avacado)。除了蔬菜沙拉里要放牛油果外,每天早餐总是离不开一个或者半个大号的牛油果。味道清香,口感也非常好。 如此喜欢吃牛油果,是我自己也没想到的。记得第一次听说并且尝试这种特殊的绿色水果是在来澳洲后不久。一次在一个澳洲人家作客。饭后,大家开始吃水果沙拉。正吃着,主人好像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你吃过Avacado没有?我说从未听说过,别说吃了。主人听我说没吃过,就兴致勃勃地介绍说,这种水果很特别,他们非常喜欢。不过也有人欣赏不了它的特殊味道。说着就让夫人拿出几个牛油果,每个一切两半,每人分得半个。看上去肉质的确不错。有人还往上面撒盐。我觉得,既然是水果,盐还是免了吧。
开会
公司里每个月开一次管理会议。与会者为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各个部门经理共七人。 这个会每次都注定要成为马拉松会议。所以每次开会前都会有人说一下:今天速战速决,quick game is a good game。然而会一开起来就都忘了。
怀念袁氏行
(写于2007年4月) 直到上个星期四,我从未想过会说怀念袁氏行这样的话。 说实在的,那里面拥挤不堪,东西堆的到处都是。收银台的女售货员们也好像从来不会有笑脸。门口的停车场永远不会有空位。你哪怕只卖一盒豆腐,也要花半天时间找地方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