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家境贫穷,虽不至于家徒四壁,但日子过的非常不宽裕,孩子出世后,母亲辞去华校教职,一心料理家务,做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父亲则在《黎明报》报馆任总编辑,文弱书生的父亲用他手中的笔,千辛万苦地养活我们一家人,印像中的爸爸,每天总是伏案执笔,有时写到更深夜半,当我们睡醒时,还看到他仍然在灯光下奋笔疾书,那时无知的我,根本不懂什么叫做生活?什么叫做经济来源?只常听父母低声交谈着如何平衡每月的收支,性情豁达开朗的父亲总是用一句“一枝草一点露”来安慰双眉深锁的母亲,而日子确实也是在那句神奇的话语带领之下,过了一年又一年。

      父母尽量节源开流,日常生活力求简单朴素,可是,每个月当父亲领了薪水,回家途中一定会拐进书店里买书,父亲坚持“穷不可穷掉孩子的教育”,给我们买的书,都是一本又一本描绘得非常精彩美丽的连环图,这也就是年幼时期的我,首次接触到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典文学。

      父亲本身爱阅读,也爱讲故事,每天吃了晚膳后,我们这些小箩卜头就会围坐在客厅里那张又大又长的书桌上赶紧做功课,家中定下的规矩是;家课搞好了,才可以做别的事请。至今我还记得,几乎是每个晚上,我翻开那些图文并茂的连环图,纠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可是一踏上小学三年级,父亲就不肯再给我讲故事了,理由是他工作很忙,他训练我要自己学习阅读,而我这个爱书的人,没法割舍那些引人入胜,饶有趣味的图画与情节,只得在明亮的灯光下,全神贯注去解剖那一粒又一粒奥秘的方块字,偶尔遇到晦涩的句子或生词时,才会捧着书本跑去请教父亲。

      家里的藏书越来越多,放在书桌上的连环图像小山一样地堆着,可惜好景不长,1962年,父亲的小报馆因政局动荡而被关闭,1965年9月30日,印尼又发生政变,这一连串事故,不但剥夺影响了我看书的机会,连华校也通通被封闭了。

      小小女孩的我,流着悲痛的眼泪,上完学校的“最后一课”,孤零零地带着一颗不知何去何从的心情独自走回家。

      可怜的父母得知孩子失学,显得比我们更难过,母亲整天唉声叹气,这一变故和打击使她身子瘦了一大圈,还好父亲是一棵坚强的大树,他全然负起亲自教育子女的工作。1969年,我们举家搬迁雅加达,那时,我已经不再跟父亲补习中文,我已能阅读许多厚厚的中外名著,父亲不辞劳苦地从四面八方借书给我,有《飘》、《基度山恩仇记》、《根》、《傲慢与偏见》、《老残游记》。。。。。等等。

      父母给我的爱,是那样的稳固和扎实,我虽没有受到很高的学校正规教育,但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成长在书堆里,“书”开拓了我心灵的世界和视野,让我能无远弗届与古今往来的人物打交道。“书”也造就了我写作的基楚,脑海里吸收的文化营养多了,思维就蠢蠢欲动,它幻化成我笔下悲欢离合的文字组合,诉说着我内心的情感和各种各样的故事


Deprecated: 文件 没有 comments.php 的主题 自版本 3.0.0 起已弃用,且没有可用的替代。 请在您的主题中包含一个 comments.php 模板。 in /home3/qcwrite1/public_html/home/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078

《 “书” 》 有 2 条评论

  1. 头像 lygpengq说道: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2. Felicia说道:

    Websites worth visiting…

    […]here are some links to sites that we link to because we think they are worth visitin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