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是当代文明的定盘星 ————洪丕柱教授“文艺复兴”重要讲座纪实 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通识系列讲座 2022年8月26日晚,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系列专家讲座于布里斯班Sunnybank hills图书馆会议厅如期举行,诸多昆州文友以及海内外的文化爱好者莅临现场,或者通过Zoom视频在线的形式,参与了这次活动。本次活动是昆士兰作协名誉主席洪丕柱教授亲自 “现场说法” ,以洪教授的威望和号召力,本次活动果然不同以往。不仅作协成员踊跃参加,由蓝湘女士和著名声乐家吴青山先生率领的小烛光合唱团也悉数报名;不仅如此,北京之家协会会长夏晓燕,美国著名生化教授张广生等巨擘大咖也到场助兴。毋庸讳言,洪教授的讲座现场真是群贤毕至,名家荟萃。似乎正印证了洪教授的讲座开篇名画——拉斐尔的《雅典学园》:那晚Sunnybank hills图书馆,不正是昆州的 “雅典学园” 吗? 洪丕柱,散文作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1942年7月23日出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于上海师大数学系和上海教育学院外文系,曾多次参加有影响的全国性学术活动,被多所大学聘为副教授。80年代抵澳之后就读于QUT和格里菲斯大学并获荣誉硕士学位,在澳洲教育界和文化界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著有多部重量级的学术书籍,获得多所澳洲大学的荣誉硕士学位。洪教授以他渊博的学识,广博的胸襟,儒雅的外表,是昆州华人协会当之无愧的“文胆”。在洪教授的讲座之中,大家才知道洪教授的家学渊源,不仅在文化领域颇有建树,在书画、艺术等领域也不遑多让。能够在当晚聆听洪教授讲座,真是吾等年轻后辈的荣幸。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洪教授为何要大谈特谈文艺复兴?因为文艺复兴才是当代世界文明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的定盘星,洪教授说道,若无文艺复兴,则没有当代文明,“万古如黑夜”似乎都不夸张。洪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中世纪的历史,从西罗马帝国于476年被蛮族所灭,直到文艺复兴的新星冉冉兴起,1000年的人类文明,在中世纪的动荡中徘徊不定。洪教授特意提到了英语中Vandalism这个词,就是“破坏,毁灭”之意,而这个词的词源,就来自当时南下罗马帝国的一支——汪达尔人,这股日耳曼部落急具破坏能力,到处烧杀抢掠狼奔豕突,对当时的西罗马帝国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所以这个后人就把汪达尔演化为破坏之意。洪教授学问深厚,果然是一位老成持重的语言学家。 我们谈到中世纪,往往就用“黑暗的中世纪”一言以蔽之,而洪教授指出,中世纪并非只有“黑暗”,而也有“光明”,首先基督教文明最终得以确立,而基督教文化无论如何仍然是当今世纪的主流。并且伴随着教权和王权的相互争夺,以及十字军等战争文明的兴起,科学技术也渐渐步入正轨,而为了发展科技,巩固教会的思想地位,牛津剑桥巴黎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建。而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等哲学神学大家也降生于世。若没有中世纪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基础,就不会有文艺复兴的蓬勃发展。 洪教授继续分析了文艺复兴在亚平宁半岛上兴起的原因:首先意大利城邦林立,小国寡民,各等小城共和国相互竞争,求才若渴;并且当时的意大利垄断了地中海的贸易,工商业极其发达,才能“保暖而思淫欲”,对艺术和文学的追求最大化;黑死病的肆虐,严重破坏了封建经济,导致僧少粥多,社会上出现了大批的自由民,更加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奥斯曼土耳其攻灭了拜占庭帝国,来自希腊的各等专业学者纷纷来意大利避难,带来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大批古文明的知识蓝本。如此一来,文艺复兴终于在意大利如火如荼的兴盛起来。 洪教授分门别类,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文艺复兴的成就。在文学方面,洪教授重点讲述了三巨头: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十日谈》。其中但丁和薄伽丘,大家比较熟悉,而彼特拉克对于一般非历史文学爱好者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彼特拉克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人文主义之父”和“十四行诗之父”,正是彼特拉克的影响,才让佛罗伦萨大放异彩,经过美帝奇家族的大力渲染,文艺复兴走出了佛罗伦萨,扩展到整个意大利,冲破阿尔卑斯山,照耀全欧洲。 在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是西方绘画和雕塑史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中世纪时期,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线条粗糙,人物造型凝重呆滞的祭坛画,而从文艺复兴开始,艺术家在作品中赋予了“人”的精神,使得人物和构图立刻鲜活了起来。无论是乔托、卡拉瓦乔和安吉列科,还是威尼斯画派的提香、丁托列托等人,文艺复兴涌现了西方美术史上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系列名画。洪教授重点讲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三圣,其中对米开朗基罗更是尊敬有加。希望大家可以去梵蒂冈的西斯廷圣母院,以及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得窥大师们的作品全貌。当时花田君驻足良久,“凭轩涕泗流”。 在科学方面,洪老师主要讲述了天文学的发展,世人如何从“地心说”过渡到“日心说”(虽然也不对,但是很大进步)。托勒密的地心说在中世纪深入人心,被教会加持为正统,随着研究的深入,从哥白尼开始,历经布鲁诺、开普勒和伽利略等科学家的悉心观察,耐心演算,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终于将科学精神植入了人类的文明之中,从而为牛顿的诞生铺平道路。 在地理方面,洪老师讲述了航海大发现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意义。由于奥斯曼帝国封堵了海上丝绸之路,西欧诸国急于寻找海上贸易通道。西班牙双王终于在1492年攻灭格兰纳达,统一西班牙,国力强盛,资助哥伦布航海,这才发现新大陆。而达伽马、麦哲伦的等人的航行,让欧洲人的视野更加广阔。尤为提到的是,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和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先后发现了澳洲和新西兰等广阔海域,并且由库克船长为代表的的英国人,将文明的火种耕种于澳新大陆上,这才有我们澳洲繁荣富裕的今天。地理大发现不仅为西方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最大的文明意义,就是实现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达到人类史上第一次的全球化。若无文艺复兴,哪有人类的今天? 而文艺复兴的大力发展,在思想领域也实现了“思想解放”,宗教改革运动终于爆发。洪教授重点讲述了马丁路德改革。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95条信纲”,主张因信称义,人可以上帝自主交流,和天主教决裂,继而加尔文在瑞士遥相呼应,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终于诞生,而最后英国的亨利八世为了方便离婚,并且大权独揽,也判离天主教,创建圣公会,教权王权一把抓,基督教的教派分化最终定型。新教徒信仰更加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这为日后美国的诞生和繁荣写下谶语;而天主教为了应付新教改革,也出现方济会和耶稣会这样的改革组织,不再贪污腐化,也稳住了其基本盘。虽然宗教改革之后,欧洲的宗教战争愈演愈烈两百年,但是其历史意义,宛如摩西点石成泉,功不可没。 洪老师不仅专注于意大利,还分析了文艺复兴对北方民族的影响,在英国诞生了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在荷兰出现了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和哲学家伊拉斯谟,在法国诞生了拉伯雷的《巨人传》和蒙恬的散文。在绘画领域更是群雄璀璨,涌现出弗兰德斯画派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德国的丢勒、勃鲁盖尔,尼德兰的扬·凡·艾克兄弟等大师,在欧洲各地都可以看到他们的真迹。这些艺术领域的大师过度到巴洛克时期,这也正是洪老师日后讲座的主要内容,请大家敬请期待洪老师未来的精彩演绎。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人类的思想高度得到飞升,西方生产力更是得到飞跃,社会欣欣向荣,科技蓄势待发,基督教战胜穆斯林成为世界霸主。政权稳定,百姓安居,才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创立条件。洪老师早些时间的启蒙运动讲座,金句频频,高潮迭起,希望大家可以在视频网站上点击收听。 在讲座结束之后,大家踊跃提问,洪教授都给了精辟的解答。整个讲座历时3小时,大家都不知疲倦,流连忘返,求知若渴。所有人意犹未尽,期待着下一次更加精彩的讲座活动。 ————文:花田君 2022年8月28日晨于澳洲忘言草舍
Category: 作协要闻
从希腊的历史发展中,看欧洲文明的孕育与演变 ~花田君 “希腊文明与当代世界” 昆华作协通识系列讲座
2022年7月30日晚,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系列讲座在布里斯班Sunnybank Hills图书馆会议室如期举行。诸多作协会员和海内外的文学爱好者,以现场或线上的形式,参与了这次活动。 花田君,本名田野,字良之,号留仙居士。北京80后一枚。满族镶蓝旗。酷爱历史、政治和宗教研究,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古代史,以及基督教史都有深入涉猎。他作为一名热爱生活的自由行者,酷爱旅游和美食,走遍41 国,留下游记诗文数篇,在报刊杂志多有发表。 对于他的博学多闻,作协会长燕紫女士早有耳闻,于是一再邀约,终于在这个冬日的夜晚,成功举办这次讲座。 在长达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花田君以一句“俗语说言必谈希腊,希腊文明对西方乃至世界到底有多么深远的影响呢?”开场,从历史、地理、宗教、政治、种族、艺术、文化、战争、神话、哲学、数学与科学、文学、戏剧、民主制度和美食等诸多的方面,对希腊以及整个欧洲的历史演变,做了精彩绝伦的演绎。 他以深入浅出的幽默语言,细细道来这个伟大国度数千年来波澜壮阔的变化,讲述了希腊文明诞生出的人类智慧结晶,在各个方面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此外,他还从广度和深度两个不同的维度,剖析了希腊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与其它国度,如中国等的区别,以及这一切的原因。 “西方文明的两大基石,是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文明,和以两河流域为代表的希伯来文明。希腊,恰恰是这两者最完美的结合体。”由此,我们或许才理解了,希腊文明如此独特和重要的根源所在。在花田君看开,“希腊文明带给世界的,是一种方法论,而非一成不变的、古板的对事物的总结。”正因为它是具有生命力的,可以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希腊文明逐渐成为了一种精神,“自由的精神”。 以自由精神为主导,一代又一代的希腊人,才能够从文明的各个层面和角度,发展出如浪涛般不断向前奔涌着的宝贵知识财富。 地理上的特点,让希腊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也促成了各方面的交流、侵犯、融合与迭代,在冲突和贸易的反反复复牵制中,利益与发展最终孕育出平等的概念,并逐渐形成了民主自由的概念与制度。 于是,希腊便在富足与昌盛、被侵略与压迫、政治制度改革与重建、文明融合与扩散的循环中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改变。入侵者最终被同化,希腊文明逐渐成为了引领整个欧洲文明的基石。那些一个又一个曾经闪耀着光芒的帝国,被更年轻的力量取代。于是,如古风时代、古典文明时期、泛希腊化时期、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这些曾经辉煌的真实存在,变成了书页,而我们只能从故纸堆里去寻找心灵上的震撼。 希腊的历史,也是基督教的历史,当然了,基督教的发展始于此,却如脱缰野马般,演变成了后来的样子。 几十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在花田君激昂的演讲中被一张张翻动着,与会现场鸦雀无声,庞大的知识量,让每个人都屏住呼吸,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汹涌澎湃的历史当中。 历史的演变讲解完毕后,花田君的话锋一转,展开了下半段的分享。他列举了大量的史料,从多个维度介绍了希腊璀璨的文明内核。他讲到了贯穿西方文明重要发展脉络的希腊神话,那些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的寓言式神话故事;他讲到了富于理想主义的希腊雕刻艺术,其极度追求真实与细节的风格,对于欧洲艺术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他特别谈到了古希腊哲学,强调那是在古希腊灿若星海的文化遗址中,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花田君还谈到了古希腊在数学和科学上的成就,不仅仅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基石,也为西方文明在之后的岁月中得以迅猛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同样介绍了希腊文化带给后世巨大精神财富的历史学、文学与诗歌、戏剧,等等。 在花田君的娓娓道来中,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人物,如同复活了一般,从听众的面前微笑着走过。他们是哲学巨贤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帕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数学理论的奠基人欧几里得、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物理学创始阿基米德、世界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 之后,花田君与在座的听众一起探讨了古希腊民主制度的优缺点,其出现的必然性和对整个世界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最后,热爱生活的花田君还特意和大家分享了他喜爱的希腊美食,谈到了他在希腊旅行中几个有趣的小片段,进一步勾起了听众对那个遥远的神秘国度的向往。 在花田君讲述的整个过程中,昆华作协前任会长洪丕柱先生给予了必要的补充,让这次分享更加完善和准确。 整个讲座在欢乐的气氛中一直进行到晚上9点,购物中心即将闭关,活动也不得不结束。所有人都意犹未尽,也期待着下一次更精彩的活动! 通讯稿:经年鲤
昆士蘭華文作協與絕銫澳洲藝術對話
[dflip id=”1764″ ][/dflip]
讲座《我的创作之旅》(视频)
《我的创作之旅》 主讲:练美嘉 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主办 大头影业摄制
讲座《启蒙运动及其对欧洲文学艺术的推进》(视频)
《启蒙运动及其对欧洲文学艺术的推进》 主讲:洪丕柱 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主办 大头影业摄制
启蒙运动和欧洲文化艺术进步 – 洪丕柱
启蒙运动和欧洲文化艺术进步 – 洪丕柱 报道:紫悦 2021年10月23日周六下午12点半到3点半,在新利班山图书馆,昆士蘭華文作家協會举办了定期的文學講座。为了让更多人能聆听此次講座,首次开启了zoom实况转播。讲座参加者近二十余人,我也有幸参加了本次讲座。講員是曾擔任過昆士蘭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和大洋洲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的著名作家、翻譯家和語言學家洪丕柱先生。 本次讲座的题目是启蒙运动和欧洲文化艺术进步。众说周知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并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洪先生由浅入深,从启蒙运动名称,来历,主要宗旨,背景,发源地等基本常识开始讲起。接下来阐述了统治者们(Catherine II Russia Frederick II)对启蒙运动的态度和对其所统治国家社会进步的影响。讲座分别介绍了当时欧洲各国和北美启蒙运动,包括其中涌现的大量的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和他们对建造理性,自由,人权,平等,民主,法制社会的影响。其中特别列举了讓-雅克·盧梭 和维克多·雨果这两位思想和文学巨匠。最后讲座概括了启蒙运动中人们对知识,文学,报刊,杂志,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和音乐的渴求。 洪先生知识渊博,博古通今,侃侃而谈,声情并茂,不乏幽默和歌声。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论述精辟。在短短三个小时之内涵盖了大量的历史和人文信息。在座的古诗词专家丁明志老师评论说 “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对认识和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行为观念,乃至价值取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讲座后会长,会员们和参加者又饶有兴趣地对洪先生提了一些相关问题并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其中一个讨论的热点是“中国有没有启蒙运动?中国社会进步需不需要启蒙运动?发展科学是否是社会进步的全部?”会场讨论积极热烈,最后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止住话题。 全体参加者感谢洪先生带病仍为我们传授解惑。衷心祝洪先生多多保重,能尽快摆脱病痛,为我们提供·更多精彩讲座。 周红 (笔名紫悦),1966年文革初期出生于东北沈阳,获得电子工程本科和自动控制硕士学位,优秀毕业生。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为了追求理想,在获得OPRS全额奖学金后,1997年只身来到澳大利亚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曾任博士后,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正值事业平步青云之际,再次为了理想离职。现定居布里斯班。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依柳望前川。时人不识紫心悦,将谓偷闲补少年。
讲座《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审美》(视频)
《中国现代诗的发展与审美》 主讲:燕紫 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主办 大头影业摄制
精彩的一课-记洪丕柱《英国诗歌简史》
精彩一課 作者:蓝湘 8月26日上週末下午1点到三点,在新利班山图书馆,本人有幸出席了昆士蘭華文作家協會舉辦的文學講座,獲益匪淺! 昆士蘭華文作協在本地不算大社團,然而其28年的歷史,在昆州堪稱悠久。會長換了幾代,成員亦不斷接力。在現今五光十色瞬間萬變的社會中,代代作協人甘心寂寞,筆耕不倦, 勤奮守護著心中那片樂土。作協有自己建立多年的網站和電子期刊,會員們的作品在那兒百花齊放。 作協也定期舉辦文學講座,此次講座的題目是“英國詩歌簡史“,講員是著名作家、翻譯家和語言學家洪丕柱老師。洪老師早年分別畢業於中國兩所大學的數學系和外文系,曾被國內多所大學聘為副教授。後又分別在澳兩所大學獲得閱讀學和第二語文教育的碩士,畢業後任澳大利亞開放學院高級講師,並在中國和澳大利亞發表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還先後擔任過昆士蘭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和大洋洲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 洪老師那天給我們上了非常精彩的一堂課 !英國的詩歌和文藝復興為什麼出現得晚,十四行詩同義大利十六行詩什麼關聯、及其各自的押韻格式,中世紀的英文為什麼難讀費解、又是誰開創用現代英語寫作的先河?等等… 大學英語系課上忽略的,沒想到幾十年後在這裡補上了… 講座不僅談英國詩歌歷史,更兼顧介紹了英國幾百年各個時期的歷史背景、社會狀況包括政治、戰爭、宗教、戲劇等等,包羅萬象,融會貫通,順手拈來,如數家珍,如同帶領我們走過這幾百年的歷史通道… 講座引進各個時期不朽的詩篇,配上精彩當場翻譯,一下子拉近了我們同數百年前的文學巨匠的距離,人類對美的感受,可以如此貼近! … 而Samuel Johnson 先生和他的字典的事跡震撼人心,怎麼能夠想像在牛津英語辭典問世之前,在英語世界通用了150 多年的大辭典,幾乎由一個人獨力編著完成、為此他耗盡了畢生心血 … 兩個多小時眨眼就過去了,聽眾依然沈浸在詩歌的夢境中。”To be , or not to be” 莎士比亞仍在發問… “The Child is the father…
讲座《英国诗歌简史》(视频)
《英国诗歌简史》 主讲:洪丕柱 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主办 大头影业摄制 B站(国内):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64y1h76D
昆华作协举办《中国文学之美》讲座
由于疫情的阻隔,期待已久的昆士兰作家协会的讲座终于再次拉开大幕。2021年6月26日,在新利班山图书馆,由作协会长,诗作经常见诸报端的著名80后诗人燕紫女士,为作协同仁带来精彩纷呈的——“《中国文学之美》,从《诗经》到魏晋风骨”的公开课。为2021年上半年划上一个诗情画意的句点。昆州华文作协成员纷纷到场,昆州华人移民史权威学者粟明鲜博士意外现身,特意来捧场。昆华作协名誉会长洪丕柱教授,小烛光合唱团团长蓝湘女士,昆华作协前会长阮霞女士,以及慕名而来的文艺爱好者,大家济济一堂,畅所欲言,并且各种蔬果佳肴,杯盘罗列,大家一边倾听诗经楚辞的芳菲玲珑,一边感受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一边回味佳肴美馔的唇齿留香,真有竹林七贤曲水流觞,以诗文指点天下的韵味,此乃一场别开生面,寓教于乐的公开课。燕紫女士不仅诗文底蕴可圈可点,对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更是深邃独到。燕紫从《诗经》脍炙人口的《关雎》谈起,深入浅出,由浅入深,不仅将诗经中的浪漫情怀带给在座听众,更是勾勒出一幅浓墨重彩的,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大地上生活的动人的人文地理画卷。燕紫向大家指出,《诗经》和“楚辞”代表着当时中国南北方不同的文化,而象征着南方文明结晶的楚辞,以屈原宋玉为代表,更是将中国文学推向了高度,赋予了中国文学浪漫奇幻的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殿堂瑰宝。自汉代以来,脱胎于庙堂之中的“乐府诗”以现实主义为基准,留下一系列优秀的佳作,而在民间继续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更是塑造了《陌上桑》《长歌行》这样的名篇,让后世叹服。不仅如此,汉代将中国的散文推向新的高峰,文字绮丽,气度不凡,一时间洛阳纸贵,让后人顶礼膜拜的《子虚赋》《二都赋》等就是其杰出代表。自汉室衰微,全国丧乱,从三国到西晋一统,不仅战争频仍,朝堂之内的争斗更是令人胆寒,于是则诞生了以“竹林七贤”为首的士大夫文学和以三曹为首的建安风骨。二者一个文字豁达缥缈,一个豪迈多情,就好像两道擎天柱柱,将中国文学托起一个新的高峰。而五胡乱华,国破家亡,衣冠南渡,东晋偏安,更是让以陶渊明谢灵运为首的山水文人,在文字中得到灵魂的升华。燕紫小姐对陶渊明青睐有加,对陶氏名篇如数家珍,背诵起来朗朗上口,让人佩服。昆州作协的成员纷纷表示,如今大家偏居澳大利亚,安乐布里斯班,真和陶氏诗文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相当契合。原来心远地自偏,“古之人不余欺也”。讲座在燕紫小姐清澈婉转的《桃花源记》的背诵声中结束,作协同仁都是流连忘返,沉浸在中国文字的曼妙之中,久久不愿离去,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像这样高质量的公开课,每个月都能如期举行。这真是“围炉客座倾诗语,举杯闲话论文章”。 —花田君 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