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2時至4時半,昆士蘭華文作家協會在Sunnybank Hills 圖書館會議室舉辦了一場以華文教育與親子關係為主題的座談會。 于钟宏會長主持座談會並做了主旨發言,傅曉燕副會長、協會秘書勱勵、會員維和、中伏、周暉等會友參加了座談會。此外,八位本地華人社區關心華文教育和親子關係的醫療、商業、教育等行業人士及學生也參加了座談會。 于钟宏先生首先發言,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重點介紹了中、英雙語教育在海外華人家庭中的可行性,中華傳統文化及價值觀(如《三字經》和《弟子規》等)對建立和諧親子關係及對孩子健康成長所能產生的積極而深遠影響。 隨後,十幾位與會者圍繞華文教育及傳統文化在海外華人家庭中的作用、華文教育對親子關係的正面影響、華文教育對華裔青少年成長及就業的影響、華人家庭中、西文化碰撞與互補以及父愛缺失可能對子女成長造成傷害等議題,展開了積極、熱烈的討論,分享了各自的相關經驗與體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周朗女士的兒子、十五歲的布市高中生James 在會上數次主動發言,他的中文水平及分享的獨特經歷,贏得了與會者的掌聲和稱讚。 作協前輩、澳洲知名作家洪丕柱先生等會友,因參加一場重要的歌唱演出而告假。但洪老師特地在作協微信群裡留言,對座談會的議題提出獨到而寶貴的建議:“其實這個議題是有很大意義的,華人家長都不希望母語在第二代喪失。但華文教育不僅難而且複雜,各方都在利用教材影響第二代,目前辦華文教育的不僅有一般的所謂華人小學,亦有教會寺院,所用材料有簡體和正體,有中共和台灣方面等或其他方向的教材。如何在孩子們學習華文時,既能繼承中華文化又不受政治宗教等灌輸,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周朗女士和董海梅女士不但帶下一代來參加座談會,還加入了協會,受到在座老會員們的歡迎。 座談會上大家談笑風生、暢所欲言、爭先分享,兩個半小時彷彿轉瞬即逝。與會者普遍反映收穫很大,意猶未盡。一位參加了座談會的母親會後深有感慨地表示:“今天很高興跟協會內外的朋友們一起討論中西文化親子關係,我意猶未盡,跟各位學到了很多,覺得自己做一個好媽媽路還很長,需要不斷學習,覺得只有自己成長了才能很好的教導孩子……” 座談會結束前,經協會秘書勱勵女士為大家抽獎,協會資深會員維和女士和來自台灣的陳醫師獲钟宏會長贈送書有其詩歌的畫片。 (中伏整理報導)
Category: 作协要闻
一次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滨聚会
一次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滨聚会 ——记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2017年首次户外聚会 2017年3月25日下午1时至5时许,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部分会员欢聚在Lota海滨公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烧烤野餐聚会。 多才多艺的会友们不仅带来了丰盛、可口的各色美食,还热情饱满的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知名作家、翻译家洪丕柱老师用意大利语为大家演唱了二首意大利歌剧, 他浑厚有力的男高音博得文友们一致喝彩。洪老师还把刊载自己作品的中英文书籍分赠会友。 作协两位能诗善画的女诗人春萍和雷玲,用中、英文联袂朗诵了春萍创作的诗歌《晚霞》和雷玲的英译版: 晚霞 文/春萍 四面霞點亮了天 點亮了心 燒紅了臉 西邊是燦爛 暈染了南天 東北有月亮 嬌嫩的粉藍 晚霞變換著 片刻消散 如生之短暫 這美麗的雲煙 我膜拜我驚豔 自然的神奇 讓生命溫暖莊嚴 Rosy sunsets 英译/雷玲 Rosy sunsets encompass me They Light…
洪丕柱老师主讲 卡夫卡《变形记》
2016年12月17日作协会议纪要 洪丕柱老师主讲 卡夫卡《变形记》 圣诞将至,作为圣诞节的献礼,洪老师主讲的卡夫卡与《变形记》,为作协会员们提供了一次非常专业的文学经典学习机会。 2016年12月17日下午1:30-4:30, 昆士兰州华文作家协会的十余位会员在SUNNYBANK HILLS 图书馆相聚一堂,在洪丕柱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学习卡夫卡《变形记》并在会后做了热烈讨论。 作为知名翻译家,作家,时事评论家,洪丕柱先生在华文创作领域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所出版发行的数部翻译作品,原创并获奖的小说,散文,杂文,和诗歌上,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华文作家协会廿余年的辛勤付出与奉献。身为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大洋洲副会长与昆士兰州名誉会长,洪老师在繁忙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精心准备了专业的PPT 介绍世界文学史上重量级的人物卡夫卡及其代表作。卡夫卡的手稿在1988年曾被拍出200万美金的高价,后被以斯列国家博物馆收藏,被誉为以斯列的国宝。洪老师从卡夫卡的出生地和时代背景,原生家庭中父亲的影响,犹太人的身份,法学博士的教育背景与政府小职员的职业生涯,个人罹患喉结核的健康状况,以及感情经历,对应《变形记》中主人翁变成丑陋无比的蟑螂一角,展开了全面和生动的剖析。写于1912年的《变形记》,却表达出了现代人100年来的普遍生存状态:孤独,隔绝,压抑,绝望,无助,虐待和疼痛,噩梦般的现实生活以及徒劳的挣扎。《变形记》以异化和看似荒诞的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以极其敏锐的细节描写,成为“超现实主义”的范本之一,并以“天气,门,扫帚,服装”等成为象征主义的杰出代表,笔者更以为,该作品启发了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 讲座的下半场,会员们在洪老师的引导下就《变形记》的现实意义,艺术手法等角度,做了别开生面的开放式讨论。江哲彦博士分别就犹太人被排斥和屠杀,以及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徒劳无益的独白做了精彩的分享;知名作家蓝湘女士就访问布拉格市卡夫卡故居时的冷清,提出了当代年轻人对卡夫卡的忽视,阐述了卡夫卡作品对人性中阴暗面的揭示力度之大,到了令人极度压抑的程度。笔者也提出,写于100年前的《变形记》喻示了其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各种社会灾难中人的绝望与无力,甚至当代“政治正确”前提下“被沉默的大多数”的无助与无奈,直指人心,具有寓言般的效果。于钟宏会长就“人异化为动物”结合《西游记》做了精彩分享。最后,洪丕柱老师也应笔者之邀,就现代艺术的走向和趋势,以音乐和绘画领域为例做了精辟的分析,江哲彦先生,蓝湘女士,李春萍女士,雷玲女士,彩云女士和于钟宏先生等先后做了真诚的分享,讨论专业而热烈,会员们意犹未尽之余,也一起期待着李晓蒂教授分享美国文学专题。 谢谢各位文友的关注和参与,圣诞快乐,明年再会! 报道:傅晓燕
昆华作协与澳中友协联合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简报
12月11日作协文化交流活动简报 今年适逢汤显祖(1550 – 1616)和莎士比亚(1564 – 1616)逝世400周年。12月11日(星期日)上午11点至下午1点半,澳中友好协会昆州分会与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假南布里斯本的台湾风味餐厅,联合举办了以纪念东西方两位伟大剧作家、诗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澳中友协会长Ross Gwyther 博士、Colin Mackerras教授、Howard Tebble先生等近20位会员,以及昆华作协会长于鍾宏先生、会员王欣女士、李凤梅女士、李春萍女士和先生、雷玲女士及徐中芙女士。 澳中友协全国会长Gwyther博士首先致辞,对昆华作协参与举办此次活动表示赞赏和感谢。随后,澳中友协成员,中国少数民族问题研究专家Mackerras 教授做了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专题报告 。Mackerras 教授从两位戏剧大师的生平、他们的人生境遇、创作年代的政治、经济背景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探讨,并就二人的文学成就、影响力、写作风格等做了简明扼要的对比。报告令与会者大开眼界,教授对汤显祖的研究和了解也令与会者深感钦佩。期间,教授还用中文朗读了一段汤显祖写在《牡丹亭》剧本中的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Mackerras 教授发音标准的普通话给与会者,特别是昆华作协的会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Mackerras教授报告结束后,昆华作协的于鍾宏会长应邀发表了约十五分钟的英文演讲,他首先对Mackerras教授的报告表示赞赏,并对澳中友协邀请昆华作协联合举办此次活动表示感谢。随后,鍾宏向与会者简要介绍了以《诗经》为起源的中国文学史,并重点提及唐、宋两代的诗歌和诗人、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和代表作,明、清的四大名著及作者,以及汤显祖和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鍾宏还特别用中、英文为大家朗诵了《牡丹亭》女主人公在第七出《闺塾》中学习的儒家经典——《诗经》里的《关雎》,令与会的西人朋友领略了三千年前中国古诗的魅力。最后,鍾宏还就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牡丹亭》两个戏剧做了分析和比较,得出“尽管人类存在种族和文化的差别,但追求愛和自由的人性却是普世(普适)的”结论。 鍾宏演讲之后,便到了本次活动的压轴戏——昆华作协会员代表的表演时段。首先是昆华作协的画家、诗人李春萍女士与夫君马克相伴出场,为与会的朋友们表演了精彩的诗朗诵——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 爱情诗(第116首):马克先朗诵英文,春萍接着朗诵中文,演绎了一场现代版“夫唱妇随”的爱情故事,令在场的听众感受到这对跨文化伉俪之间随婚姻相长的浓情蜜意。 春萍和夫君的表演结束后,昆华作协的才女、散文作家李凤梅女士闪亮登场。她表演的是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第十出“游园惊梦”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经典(昆曲)唱段: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凤梅的演唱优雅、婉转,韵味十足,令人在陶醉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亲眼目睹少女杜丽娘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 (上图右二为 Mackerras 教授) 春萍和夫君以及凤梅的精彩表演,为此次活动掀起了一个艺术欣赏的高潮。随后,澳中友协和昆华作协的朋友们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就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话题展开自由交谈。最后,活动在亲切、友好、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落下帷幕,两个协会的会员们意犹未尽,大家都期盼在不久的将来再次欢聚一堂。作协的雷玲和中芙两位位女士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她们虽然没有表演节目,但以自己的积极参与增添了作协的形象,也给同伴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
11月26日作協文学沙龙活動簡報
2016年11月26日昆華作協文学沙龙活動簡報 作者 江哲彦 2016年11月25日下午一點半到四點半在Sunnybank Hills圖書館會議室裡,昆華作協的會友們又一次歡聚一堂,參加了一场以漢語詩歌散文朗誦為主的文學沙龍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文友有協會創會會長蔣中元先生伉儷、前會長李曉蒂教授,他們的參與為活動增輝;有于鍾宏會長、傅曉燕副會長,以及多位文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昆士蘭台灣中心董幼文主任第一次作客協會的活動,並向各位蒞會的朋友贈送了印刷精美的2017年台灣風光月曆。 此次活動仍然分上下兩部分。上半場一開始,大家欣賞了董主任的表演,她聲情並茂地朗誦《台灣的心跳聲》,把眾人帶到了美麗的台灣島!這一首歌詞,曾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台灣館的主題曲,出自著名作詞人方文山之手: 許個願吧! 那長春藤攀上,生鏽的消防栓,像蝴蝶離不開,有花香的地方。 寧靜的小巷,一杯永和豆漿,在細細品嘗,恬淡的家鄉。 霓虹燈點亮,關於夜市的想像,孩子們捉迷藏,在找愛吃的糖, 昏黃的夕陽,龍山寺的老牆。我虔誠點著香,手拿一炷希望! 少一點傷痕,多一點的掌聲;少一點戰爭,多一點的單純; 認真用棒球魂,揮汗去體會青春,用心聽著,那台灣的心跳聲!… … 董主任表演完畢之後,鄰座的江哲彥博士深有感觸地表示,他最近剛看了一部台灣老電影,是著名導演李行的《街頭巷尾》,裡面的情形歷歷在目。哲彦說他小時候他父親教他第一首詩是張繼的《楓橋夜泊》,而且是用閩南語唸的,當時正值中國文革武鬥,全家躲到遠離塵囂的美麗的鼓浪嶼避亂,所以特別喜歡古典詩歌。在這次昆華作協的詩歌朗誦活動中,哲彥拿出自己用毛筆書寫的原創詩歌《憶昨日昆華作協歡聚卡蘭葦區公園》熱情地朗誦,受到與會文友的歡迎: 城裡月光燕歸來,貴妃醉酒鳳梅開。春萍激漾高原意,感恩扶起常太嵬。 香花夜色吟亨利,天下無敵偉剛哉。小瑛化作七仙女,董永濮師守家徘。 雷玲起舞建民隨,維姐翩躚似蝶徊。狀元惠信吉他催,彩雲詩炫魚兒魁。 鐘宏虎隊志摩躍,模仿詩仙展奇才。連郎寄語贈佳句,眾賢傾心賞怡懷。… … 哲彥還應大家的要求用閩南語朗誦了他自創的另一首詩《道熙》。接著,邁勵女士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怀念家乡大上海的詞《憶江南》,以及浪漫的爱情詩《花落的声音》: 我沉醉了,在美麗紛紛飛飛的藍花雨中,我看到他向我走來,擁我在他懷中。我感受到了, 他溫柔熱烈的愛,他寬闊的胸膛, 是我的依靠, 唱著我們的情歌手牽手我們走過這一生。 前副會長藍湘女士虽因它事未能參加活動,但特意委託前電視台主播維和女士朗誦了藍女士創作的詩歌《你在哪?》–写在马航 MH370 失联两周年: … …托个梦给我们吧,亲人,我们要带你们回家,无论你们在世界的哪座高山、哪片海洋。 托个梦给我们吧,亲人,山高水远,今生来世,你们永远永远在我们眼前,在我们心上! 接著,李春萍女士聲情並茂地朗誦了一阙充满人性關愛的原創《春天里》:…
9月24日作協文學沙龍活動报導
9月24日作協文學沙龍活動报導 作者:Lisa 繼9月17日作協舉辦中秋文友聚會活動之後,昆華作協的會友們再次聚集一堂,於9月24日下午一點半到四點半在Sunnybank Hills圖書館會議室,參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學沙龍活動。 參加本次活動的文友有協會創會會長蔣中元先生伉儷,一如既往光臨,為活動增輝; 有剛剛從海外歸來的洪丕柱老師,以及鐘宏會長和多位文友。
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资深作家洪丕柱先生获选南溟基金
九月十一日,在悉尼举办的南溟基金發佈會上, 我会理事、创会成员、知名作家、教育家及翻译家洪丕柱先生的新作《無處不在的文化》散文集, 获選南溟出版基金會的出版基金。洪先生本人已得到正式通知。 南溟出版基金會成立于2003年, 是一個審查華文文學作品是否有價值受資助出版的權威機構, 專門資助澳洲和新西蘭優秀華文文學作品的出版(包括電視劇本、 小說、報告文學、採訪、詩集、散文、隨筆、文學評論等不同形式) 。 该基金申請人數眾多, 要求也高。自2003年以來, 每年五月份開放申請一次,。14年来僅有20人獲選(每年一人或兩人或沒有人, 視作品質量而定)。 洪丕柱先生是获选该基金的第二十一人,也是昆士兰州第一人。
作协下半年活动通知
各位文友好! 作协活动通知 继上周六成功举办作协文友及家属中秋联欢聚会活动后, 今年下半年, 作协还将举办三场文学沙龙活动: 活动(一) 9月24日下午一点半至四点半在Sunnybank Hills 图书馆会议室, 举办文学沙龙活动: 上半场活动: 文学讲座 题目: 中国古典诗词之宋词讲座 主讲人: 濮贵新老师 与会者: 作协会员, 作协微信群友 下半场活动: 自由讨论 主题: 诗歌创作之我见 活动(二) 11月26日下午一点半至四点半在Sunnybank Hills 图书馆会议室, 举办文学沙龙活动: 主题: 会员原创诗歌/散文朗诵会 上半场活动: 朗诵自作诗词或短篇散文…
作协理事会成立
8月27日周六上午,作协管理委员会假新利班月亮咖啡厅召开管委会扩大会议。与会人员有会长鍾宏,副会长傅晓燕、秘书劢励、财务董瑞以及三位前任会长:洪丕柱、李晓蒂和韋鋼。 会上,鍾宏会长首先汇报了新一届管委会成立后,就今年下半年及明年所做的工作安排。随后,管委会经举手表决,选举产生了由洪丕柱、李晓蒂和韋鋼三位前会长组成的作协首届理事会。理事会的职能是辅助会长和副会长工作。
2016會長年度報告
各位同仁下午好。 很榮幸代表作協的管理委員會在這裡向大家簡要匯報一下這一年來的作協工作情況。主要是憑記憶回顧一下這一年所走過的路,可能會掛一漏萬,不周之處請大家原諒並補充。 首先我要感謝全體新老會員一年來的支持,沒有你們就沒有作協的今天。同時我也要著重感謝管理委員會成員,感謝大家的熱情、精誠團結和兢兢業業的工作。感謝副會長藍湘,她的社會活動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為作協舉辦的各種活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感謝財務董睿,認真細緻的工作使我們有限的資源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支配。感謝秘書黃邁勵,從安排會場、提醒會期到聯繫報紙刊登事宜,仔細周到,任勞任怨。 作協的會員人數在過去的一年裡有了明顯的增長。由於各種實際原因,作協的會員管理向來比較鬆散。以目前作協微信群人數加上不在群人數,作協總人數約50人左右。較之前一年約增長60%。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裡作協吸引了一批有才華的、高產的、熱情奔放的年輕作者,為作協注入了新鮮血液。 過去的一年裡,作協成功舉辦了一場詩歌討論會,兩場攝影講座,和一場音樂講座。作者來自不同的背景,作者有不同的工作,作者有不同的愛好。作協利用這一特點拓展了自己的活動空間,攝影講座和音樂講座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也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提升了作協的形象增進了社會對作協的了解。幾次活動所到人數都超出了我們的估計。 在舉辦大型活動時我們遇到了公共責任保險的問題,大家一起想辦法,討論了不同的方案。最後得到會外熱心人士黃建忠先生的支持,贊助協會$700,解決了協會一年內的公共責任保險需求。 過去的一年裡,在鐘宏及江哲彥等新會員的帶動下,作協掀起了詩歌熱。每天都有很多詩歌問世。還經常嘗試詩歌與攝影的結合、詩歌與繪畫的結合等不拘一格的文學藝術形式。 協會的網站自建立起一直起著為協會展示門戶和為會員提供發表空間的作用。在過去的一年裡網站經過了一次大的軟件升級和調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確保了資料的完好繼承。沒有丟失一篇文章。升級後版面也進行了更新和調整。資訊更加及時,更加便於閱讀。 我們的雙月電子期刊《昆州華文》,除個別時段因編輯個人時間安排等問題外,基本保持雙月發行的規律。感謝大家的踴躍投稿。感謝王欣自告奮勇加入編輯工作。王欣的參加為期刊編輯分擔了工作量。尤其在組稿方面比以前更加廣泛、數量更多。目前兩位編輯仍然在摸索一個更有效、更可靠、不受個人不便所影響的編輯模式。 在過去的一年中,作協成立了自己的微信群。現代科技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交流上的便利。目前作協微信群有群員41人。討論熱烈,作品不斷。沒有無關的轉載和話題。 在完成這些具體工作的同時,作協在過去的一年裡很好地繼承和保持了作協的優良傳統。堅守非政治性、非宗教性和非營利性的原則。堅持以文會友的初衷。堅持保障作者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文責自負的權益。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首先是在與文學創作有關的活動方面組織的不夠。協會會議不夠常規化。有幾次預訂的圖書館會議室退訂。 作協一直在努力出版一本會員作品集。感謝劉小英為這件事投入很多個人精力。但我們在過去的一年裡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作協的會員管理太過鬆散。入會手續、會費收集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難。需要改進。 這些都成了本屆管理委員會留待下一屆解決的問題。 在這個匯報結束之前,我要感謝協會的創會元老洪丕柱老師。洪老師是著名的高產作家。他用自己的高產寫作不斷激勵著大家去努力創作。洪老師不僅以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感染帶動大家,同時也為協會的運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協會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