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我见
–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香港年会命题论文
作者: 傅晓燕(昆州华文作协副会长)
“民以食为天”,说到养生,首先想到的是膳食和营养。中医也讲究“食补”甚于“药补”,如何吃得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膳食就是摄入足够的营养。营养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合理膳食,应当是以上七种成分的摄入量呈金字塔结构:水分最多,其次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我们每天的膳食中经常缺乏的是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中, 但是水果蔬菜在长距离的运输和冷藏之后,维生素和矿物质往往就流失掉了。加上二战后农业大量使用氮磷钾化肥,使得土壤越来越贫瘠,根本没有足够的营养。土壤和水质又受到农药的严重污染,重金属和化学物质残留,真的令我们不敢轻易开口吃水果蔬菜。所以,适量地补充一些片剂的营养品,未尝不可。 一些名贵的传统补品,例如花胶,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多肽成分,是人体比较匮乏的,经过消化分解后成为人体必须摄入的8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人参含有人参皂苷,而价格比黄金还贵重的虫草,其有效成分,至今不明。
养生不仅包括合理膳食,还包括适量运动,以及良好的心态。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心跳,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还会产生多巴胺等令人心情愉悦的化学物质,可以缓解忧郁症,提高机体免疫力。过量运动产生运动损伤,但运动过少肯定不利于新陈代谢。至于运动的方式,东西方文化中颇有差异。 东方崇尚“太极拳”等缓慢的运动, 而西方则建议跟随健身教练的安排,有重点地进行器械运动。 我在过去两年里学习太极拳,自我感觉运动量不够,所以去健身房进行腹肌和臂上肌的训练就成为首选。我的阿姨已经年逾70,仍然保持着优美的身型,这和她终身进行舞蹈训练大有关系。我阿姨甚至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任何一种常见的老年型症状,可见,运动是至为重要的保健方式。
良好的心态,可以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由此影响血压,心跳,呼吸,消化,排泄等不受自主意识支配的人体活动。中医讲究“医病先医心’,“心病还须心药医”.可见,很多疾病其实是由不良情绪所导致的。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疾病,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下,往往会得消化道疾病。症状包括,腹胀,胸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会有神经性痉挛。笔者曾是这种胃病的患者,深受其苦。 唯有自我调节生活和工作状态,放松心情,方可痊愈。 另外,失眠症往往和精神紧张有关,忧郁症的主要原因也是精神和心理负担。 一个人发怒时,心跳变快,血压升高,肾上腺激素激增等一系列的变化,迅速使机体处于高度紧张和戒备的状态,体内细胞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自由基损伤是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形象地比喻发怒时产生的毒素,含量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圣经上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喜乐所产生的巨大精神能量,至今仍然是热门的研究方向。
中医最早系统地阐述了,所谓“气“与”机体“的关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高兴过度就会伤“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就是讲他数十年寒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这就是中医所谓“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另外,过度喜悦能引起心跳加快,头目眩晕而不能自控,某些心脏病人亦可因过度兴奋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喜乐当适度。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过度会走向反面。
“怒”,指人因事未遂,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现象。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当人犯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三国时代的周瑜因生气吐血而亡,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偶然发生。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最好的办法是尽量戒怒,因为这对人对己有益。古今养生家和医家都非常重视对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的调摄,以此作为健身益寿或治疗疾病、促进药效的手段。
《黄帝内经》总结出“恬淡虚无”的调摄法,指出人们若能保持愉悦安静,虚怀若谷的精神面貌,遇到意外事件能正确处理,“自解”,“自语”,“自悟”,才能颐养真气,却病增寿。
许多种疾病与其说是与膳食,运动有关,不如说,归根结底是和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有关,和他的灵魂状态有关。 最新关于长寿的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健康和长寿法则。在参加社交活动时适量饮酒的人,比滴酒不沾的人更多长寿;有良性的社交圈子的人比独身的人普遍长寿。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人的情绪处于良性循环中, 有助于身心健康。很多成功人士,直到70多岁还在工作,工作带给人的成就感,能够激发人体的许多有益激素,利于整体心理状态和健康水平。
良好的人际关系,体现了一个人被接纳被关爱的程度。 生病的人往往不是缺乏食物营养,乃是缺乏精神的滋养,亦即“关爱“。
近代西方精神治疗领域,也更加注重心灵状态对疾病的影响。比如,在《爱能治愈》这本书里, 明确指出,结肠癌对应的是对饥饿与贫穷的深层恐惧,过度收集不舍得丢弃。我母亲1958年出生在河南农村,正值所谓的 “三年自然灾害 “。刚刚会爬的孩子,机灵地绕过了饥饿到近乎绝望的老祖父,而这本该慈爱的老人正要用拐杖把孙女打死吃掉,她爬到了大路沟里,被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捡了去,带到吃大锅饭的集体食堂里报了户口,这就算是添了一口人了。 而外婆放工回来,不见了女儿,四处寻找,终于在食堂里寻到了。那家说把孩子给俺吧,俺们没孩子稀罕这妮儿。外婆说,俺家也稀罕这妮儿呢,为了能养活她,后边生下来的几个都扔了。于是要了回来,不管怎么穷,母亲总是争气,想尽办法去挣钱读书。假期里割草,堆成草垛,开学前卖了草就可以交学费了。 至于要步行七八里地提着干粮上学也不在话下。可是母亲的胃病就是这样落下的,一想到红薯面馒头,就会有呕吐般的条件反射。对饥饿的深刻记忆,使得母亲特别爱惜食物,爱惜家里的任何破烂宝贝。 许多该丢掉的物件,比如说我的旧衣服,我收拾了两大包准备捐掉,母亲看见了坚决不准,说留着不定哪天有用,或者给老家的亲戚也行。于是,杂七杂八的各种物件渐渐堆积了不少,我还得留着有限的空间存放这些东西。这就是母亲的原生家庭所导致的根深蒂固的恐惧,对食物匮乏的恐惧,以至于她连排便都认为是对体能的消耗,而宁愿留存两三天,便秘是几十年来的正常状态。从我懂得生理卫生开始,我就为母亲的便秘担心,提醒她多吃高纤维食物,可惜,女儿改变不了母亲,她终于得了结肠癌。现在她才明白,房间要整洁就要及时丢掉垃圾;人体也需要及时排出代谢残渣,才能保持通畅和健康。
而乳腺疾病则多与气结于胸有关。 肝气郁结,导致乳腺的增生或者结节。许多思虑过多的女士,不懂得派遣胸中的闷气,一个人承担工作,家务,教育子女,照顾老人等诸多责任,甚至还要妥当处理丈夫的冷淡和外遇。东西方传统价值观念都要求女性温柔忍耐,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压力,抑郁甚至愤懑,都只能独自消化。 但是这个将“不愉快”消化掉的过程,消耗的能量和气息,就都积存在胸部。越是隐忍而有担当的女性,越需要将压力和抑郁迅速地疏解掉,否则,乳腺疾病就找上身来。 女人,不是因为你委曲求全你才值得被爱,相反,你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你具备生命的全部尊严和权利,如果你不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尊重自己的情感需要,如何指望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呢?你要爱自己,就要告诉对方你不喜欢被这样对待。所以,乳房所代表的暗语其实是:表达女人的诉求,活出女性的自我,爱自己,才能持续地把爱给予身边的人。如果你珍爱乳房,首先就要珍爱自己,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你值得被爱,因为你是上帝独一无二的创造。
另外,乐于奉献的成功布道家和伟人,因为从事的神圣事业而激发出内在的潜能。基于信仰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使他们能够克服自身缺陷和困难,从而超越自我,达到高于常人的能量等级,影响他人,改变环境,甚至引导社会的潮流。没有四肢的尼克 胡哲,不仅生活完全自理,还学会了游泳,冲浪,读书,演讲,一个命运的弃儿突破了种种“不可能”,用他的亲身经历见证上帝奇妙的大能,引领亿万人鼓起生活的勇气。这种超乎常人的精神境界,常常使他们有更充足的能量,也有更充沛的体力。所谓“得道高人”,大德之人长寿,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性格,人际关系,工作和信仰所产生的作用甚至比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更重要。合理膳食可以提供均衡搭配的营养,适量运动促进新陈代谢,而综合性的心理因素在调节内分泌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养生,就是“营养”和“生活”,只有摄入了足够的膳食和精神养料,加上合理的生活方式,运动,工作,社会交往,和精神状态综合调理,才能健康长寿,走过富有品质的生命历程。
晓燕2016年10月10日于昆州布里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