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元宵 海外的春节
( 谨以此文致谢所有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繁荣海外华人传统节日做出贡献的团体与个人!)
有朋友问我元宵节过得可好?答曰:吃了三顿汤圆,中午和作家协会的众位才子才女们在李春萍女士家里赏画、品茶,共享了黑芝麻汤圆,下午孩子放学回家,身为母亲的我给儿子煮了花生汤圆做点心,到了晚上,旗袍会教练民国湖北名门闺秀、武昌起义英雄之后、71岁的刘静安女士,亲手煮了一锅糯米甜酒桂花汤圆,慰劳爱乐阳光合唱团,我们在家里提前享受了。
这个中国年从初一的饺子到十五的汤圆,至此,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晚饭后,我拉着儿子的小手,在布里斯班皎洁的月光下,踏着草尖上的露珠,漫步在儿子的童年里,也漫步在我对童年的回忆里…
故乡的月亮曾经比这里更大更圆,最重要的是,元宵节这天有一年中最浪漫的事,那就是赏花灯……十二生肖各种动物灯齐齐亮相,这猴年应是以猴子唱主角,然后就是西游记各个人物灯,红楼梦里的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水浒传里的李逵探母、宋江杀惜,三国演义里的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 还有各种民间传说,诙谐有趣的故事也都是花灯的题材;更多的是新科技新设计的现代彩灯,旋转着历史上的故事和人物,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灯展集中在贯穿南阳古城东西的新华路以及人民路公园门口那一段,那是南都古城法国梧桐最茂密的两条主干道,五颜六色的花灯装饰得一棵棵大树上下一片:红彤彤亮闪闪,非“火树银花、亦真亦幻”无以准确描述… 除了正月十五元宵灯盏的美轮美奂,正月十六的花车展览对大人孩子都有最强烈的吸引力。
我那时大约十岁,弟弟应该是八岁半,父母一人牵着一个孩子,逛在公园前门的龙墙那一段。弟弟吹“琉璃不得儿”,我没有;我有新买的《中国神话传说》,也很宝贝…琉璃不得儿是玻璃做的一种乐器,男孩子们喜欢吹,可惜玩不到一个小时,就都破了,所以说“琉璃不得儿,自(只)玩一会儿; 掏钱买俩, 一会儿就打 (碎)”。小孩子们在节日里最大的乐趣除了新玩意儿,还有各种零食,大麻花、油炸麻叶儿、米花糕做成一个个小圆球然后用红线串成串儿叫做“花戏台儿”、现买现吹的糖人、冰糖葫芦、棉花糖、彩色圈圈糖、各种炒法和口味的瓜子、甘蔗应有尽有,我们一概是在看灯这天喂饱了馋虫过足了嘴瘾… 那时节听大人说了无数遍元宵节丢孩子的消息,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会不会也给密密麻麻的人群挤丢了,因为无论如何想象不出:怎么才能回到亲生父母的怀抱,会经历怎样的冒险,不管平时有再大的委屈,都不想在这天走丢。要再过四年,就是十四岁那年,我才读到红楼梦。甄英莲在元宵之夜看社火花灯时被拐,后来卖给薛蟠做丫头名唤香菱,再后来被薛蟠的悍妇夏金桂害死…想想小时候那么多次看灯都没有被拐走,庆幸啊……
舞龙游行队伍从下午两点开始,我们一早就找了最佳位置翘首以待。来了来了,锣鼓喧天,未见人影先闻其声,然后看到一条人龙从西边远远地走来,越来越响,越来越近。踩高跷的在最前面,一人身穿宋代长袍,带着大头娃娃面具头盔,脚上绑着一米多高的木棍,一边大摇大摆朝前走,一边做几个滑稽动作,还不时地扭几下大秧歌,别提多潇洒可爱了……这样的高跷队伍大概有五六个人组成,每个人的高跷长短不一,矮的有半米,高的接近两米,已经是危险之极了,真不知道这人如何走完游行全程… 还有武术队,舞龙队,舞狮队,各色各样的花车展览,猪八戒背媳妇儿、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也有的单位明显敷衍:花车扎得花里胡哨但毫无新意,花车上站了一群单位的员工打着公司的大牌子,纯粹就是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拜年来了……
我们一家最关注的是舞龙舞狮,因为我的堂哥是武术队的,他在舞龙舞狮时常常大显身手,当然没有一身好武艺也是舞不出一只威武雄壮活灵活现的狮子来的…醒狮在前,长龙在后。一条长板凳,狮子一跃而起,跳将上去,然后前蹄奋起站在板凳上,这个动作要求扮演后腿的人抱起扮演前腿的人,坚持30秒然后猛滴跳回窄凳上,并且一只狮子前后腿平衡;更难的是两只狮子在一条长凳子上共同戏耍一颗大珠,篇幅有限不多描述… 那舞龙的队伍长得看不到尾,只看见龙头张牙舞爪,又见龙身此起彼伏,若隐若现,没有二三十人完美配合不能把一条长龙舞得活灵活现,热血沸腾……我们挤在人缝里,从大人大腿的缝隙里往里看,往里边钻,怕丢了自己又不时挤回来抓住父母的衣角。不一会儿又怕错过了三打白骨精,重新挤进内里…
那空前的盛况,至今留在我的记忆里。回过头来,才发现:光阴似烟花,一瞬间,居然就看尽了人世繁华;而怀念,正如长河之水,一转身,我已浪迹海角天涯……
古老的南阳,春秋时就是百里奚的故乡,先后出过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等彪炳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人物。牛郎织女的传说据考证源自南阳白河两岸,刘备三顾茅庐是在南阳的卧龙岗上……汉代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可以准确预测地震,而数千年来,南阳却从未发生过屋倒人亡的大地震,风水宝地可见一斑。南阳三面环山是秦岭的余脉,一面临水汇入长江,是中国版图的最中心位置,也是南北交界的分水岭,是一代霸主楚庄王入主中原的门户,也是有为之君夺取荆楚的要塞。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只因马谡大意失街亭,乃南阳郡也。90年代初期,富庶的南阳盆地不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且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全国知名的防爆电机厂,二极管厂,卧龙玉液酒精厂,国家级采棉基地的棉纺厂,群英会卷烟集团,仲景制药厂,宛西制药厂等等。当时私有化进程还没有实施到民风淳朴的南阳地区。 一年一度的盛大灯展游行,各个企业和事业单位当然都得各显神通竭尽所能地表现才艺与实力,来娱乐父老乡亲、黎民百姓……到了1996年以后,白河游览区改造完成,元宵节的灯展就被河心月亮岛上的焰火表演所取代。再也没有元宵灯展和民俗活动的游行,怕是和企业改制以后凝聚力的减弱不无关系……
此后看过悉尼的新年焰火燃放,背景是举世闻名的歌剧院和海港大桥,可那焰火却没有南阳卧龙大桥上的元宵焰火花样繁多新奇灿烂。看完悉尼的焰火,我才知道故乡的焰火原来已经足够辉煌,且举世无双……或许因了我对故乡白河的深情回望,我才更喜欢白河的元宵焰火;或许因为小时候看完灯展要写“观灯有感”, 我才如此钟情于题材丰富的花灯和踩高跷的大头娃娃…
来澳洲的前两年过节相当寂寥,曾经听过一位广东老阿姨说华人是“圣诞诞不起来,中国年年不起来”,当时的情景大抵如此。 布里斯本的华人社团自2012年以来举办中国节以庆祝农历新年。 今年的中国节活动刚好选在了正月十三,元宵节前的周六来进行。 华人社团五花八门,彼此之间窝里斗是我们自己心中永远的痛。但是中国节活动连续举办了五年,办到了乔治国王广场,大秧歌、广场舞、最炫民族风和爱我中华的舞步,随着游行的队伍扭遍了布里斯班主城区的大街小巷。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华人的农历新年中国节活动给这个城市增添了一道更亮丽的风景线,给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带来东方古老的文明,为塑造澳大利亚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无怪乎那么多来往车辆让行,行人驻目了。
所以,虽然身在他乡,但有饺子有汤圆吃,还有国际基督教会年三十儿晚上的盛大爱宴;有华文作协古体诗的韵律和现代诗的磅礴,又有爱乐阳光合唱团的“母亲啊母亲,把我的奶名儿叫”;有清新甜美的茉莉花唱响市政厅的新春音乐会,也有北京之家把旗袍秀搬到了最大的洋人教会舞台上;连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都请来了专业级的中国醒狮表演慰问华人客户,更有热情奔放的大秧歌扭到了女王大街,扭到了元宵前的中国节。我,一个最最普通的海外华人,背井离乡在南半球的布里斯班,仍然感同故乡!
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喜欢上春节和元宵,喜欢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浸润,然后认同自己做为澳大利亚人的身份与来自中国血脉传承的根…..
南阳紫燕丙申猴年正月十六
草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