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世界

回憶同星雲大師的接觸 – 洪丕柱

文/洪丕柱

今天看新聞,得知星雲大師已經圓寂,享耆壽97歲。

星雲大師同昆州華文作家協會曾有一段關係,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回憶同這位大師的接觸。

記不確切在1995年的哪一天,昆華作協曾在布市佛光山中天寺同星雲大師搞過一次佛教同基督教的對話。會後,大師招待我們吃素齋,記得食物做得很不錯,先有一道精美的素湯,然後有幾道菜餚,放在每人面前的小碗裡,最後還有甜點。

閒聊中大師聽昆華老會長蔣中元先生說我們出版一份免費刊物《澳華月刊》已有數年,我們沒有專人拉廣告,故廣告不多經費相當困難,但仍堅持每月按時出版;工作人員都是作協會員,出版社就在蔣先生家,所有的設備從電腦、打印機、複印機等都是自備或自籌資金買的,我們是在業餘時間幹義務勞動,但仍堅持給每位作者發每千字10澳元的稿費,表明對作家勞動的尊重(那些能掙很多錢的華文報刊大多不發稿費)。大師聽了二話沒說,當即開了一張四千元的支票交給蔣先生,作為增送給作協的出版基金。我們當時都非常感動。

記得那年大師還在昆士蘭大學作過演講。講題好像是《佛教的真諦》。我們不少人去聽講以表支持。我是基督徒,當然不會關心或記得他講的有關佛教的內容,但我感興趣的是他本人也是一位作家,寫有大量散文和其他著作,而他也談到了自己的業餘寫作,談到曾編輯過期刊,以及在佛光山辦教育等內容。

我們當時就聽說國星雲大師身體不太好。別看他長得又高又大。那是他有心血管毛病和高血壓。聽說他後來還曾開過刀。後來又聽說過他生糖尿病、腎病(常要洗腎)等。不過在同他接觸中,他看上去他並不病容滿面,而是精神很好,這是我很佩服的。

1997年5月我以澳華副會長身份參加在墨爾本召開的第一屆大洋洲作協會議。昆華亦有會員參加。大會總議題是《文化跨越》,即中文在“海外”同當地文化的融合。參會者們以panel的形式就一些論題發表意見。與我在同一panel中的有陳耀南教授、龔鵬程校長和葉宋曼瑛博士。我們的議題是中華文化文學的世界觀,經介紹,龔校長原來是佛光大學校長。我才知道星雲大師的佛光山辦有佛光大學,這恐怕是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創新!我當時的看法是大師在佛光山的一些做法似乎是吸收了基督教的做法。昆州的一些教會辦幼兒園、小學、學院、養老院和醫院,教會學校都是名牌私校,我曾在教會學院教過書。澳洲亦有天主教辦的規模可觀在各州有分校的天主教大學。

大師的佛教理念是走到人間去,積極參與社會,而不是在深山修煉,故被稱為“人間佛教”。看來這是對佛教的積極貢獻,而基督教一貫就是“人間”的。

2001年我有機會到加州。洛杉磯的友人曾帶我去參觀加州的佛光山西來寺。加州比我們昆州大氣,那西來寺要比布市中天寺宏大得多。那天我們正好看到西來寺的和尚在那裡唱“卡拉OK”,即用類似於卡拉OK的形式,拿著手麥唱佛教的經文,曲調優美,個個唱得真切而動聽,使我大開眼界,同傳統的敲木魚唱“南無阿彌陀佛“那單調的誦經有天壤之別。我覺得這倒有點像基督教唱讚美詩,用動聽的曲調唱對主的崇拜和聖經教導的讚美那樣。

2011年的世華大會先後在中、台兩地舉行。世華先在在廣州的暨南大學開兩天會,並在廣州參觀了黃花崗等景點。然後會員們飛往廈門,坐旅遊大巴參觀漳州、泉州、華僑大學等地後飛往高雄開第二階段會議,而這個階段的會議經費全部由佛光山資助,因為星雲大師也是世華會員。飛抵高雄機場後即坐佛光山的旅遊大巴到達佛光山。當晚星雲大師宴請世華與會者。會上世華秘書長傅兆祥向大師頒發了世華終身成就獎。席間我走上星雲大師坐的前排向他作了自我介紹,說我就是多年前在中天寺同他作對話的昆州作協前會長,不知他是否還記得我們。我並告訴出席宴會的會員們星雲大師當時給本會出版的刊物慷慨捐贈四千澳元的事。

參會的世華作家們住進了佛光山自己的有600多個客房的佛光酒店,以後兩天的會議和用餐(早餐在酒店用)就在酒店附近的會場和可供四千人吃飯的大食堂。早餐時我發現有牛奶和奶酪!我即想起從前交過一位美麗的女友,她是虔誠的佛教徒,寫得一手好字,常去寺廟幫忙抄寫經文。我不計較她吃素。但建議她喝牛奶,她堅持說牛奶是葷的不能喝,我們就此分手。午餐我們在大食堂吃,每人都先有一碗湯,然後服務的僧人們給每人送上米飯和豐富的素菜,並拿著大盆不斷給食客添菜,最後是一道甜食:冰淇淋!我想這基本上是西餐的格式啊。

我看到那排隊進入食堂的眾多僧人,中間有不少黑人和白人,足見佛光山的國際影響。我想這也許是佛光山提供國際式午餐的原因吧。

有人說星雲是政治和尚,陳水扁當政時他稱讚陳;去大陸時他又稱讚習近平。本人不擬對此發表觀點。本文只是回憶自己同大師和佛光山接觸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