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洪丁友如女士

最近遇見文友洪丕柱先生, 从他那里得知他所敬爱的母親丁友如女士逝世的消息, 不禁叹惜, 不勝唏噓.

洪丁友如女士於月前於墨尔本安息主怀, 享年96岁, 这位德高望重宅心仁厚飽经忧患的女性渡过了她漫长而充满智慧的一生, 她一生人留下的一步步脚印可供人们借鑑学習, 她是我崇敬的一位大姐姐.

她生於1917年, 那以后的数十年母国頻遭忧患, 計有八年抗日战争, 党派內战, 二十多年內的多亇运动和轰轰烈烈的文革, 友如姐的家是在文革中受害很深重的家庭, 其夫因受惊中风亡故, 她自己竟被罗织莫須有的罪名而被批斗挨打受辱, 还被下放农場做苦工, 使她一身得病, 並因过度受惊而留下精神创伤. 在文革中发生的打砸搶, 武斗, 人流串联, 知青上山下乡等等驚世駭俗的社会紊乱中, 死伤了千千万万的人, 其中多是年青有為的, 友如姐的小兒子洪丕棟就是其中的一亇, 他是上海中学高中的高材生, 在文革中上山下乡, 后死於安徽淮北, 痛失爱子使友如姐深受打击, 这种刻骨銘心的伤痛使她引恨至老年.

她年青時毕业於武進高等女師范学院, 先后在数校任教, 工作認真出色, 多次被評為劳模, 三八红旗手和先進工作者, 並作為发展入党的对象, 但在文革的歪风斜雨中, 她的这些成績被一扫而尽, 反而变成了牛鬼蛇神, 她好似从天上掉了下来, 万念俱灰, 心如止水, 說什么她也不想重振精神再战江湖, 所以运动后期经上级改正对她的錯誤处理, 恢复名誉, 並要求她重返教职, 她却坚拒, 由此可見她做人的自尊及自信的骨气.

在她的苦心孤詣及諄諄教导下, 膝下幸存的三子都是出类拔萃的高知專业人士, 长子洪丕謨教授是上海的知名人士, 学者兼书法家, 三子洪丕森居墨尔本, 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画家, 曾在世界多地举办画展, 次子洪丕柱是布里斯班的一位才子, 文与艺俱有优異表現, 能写能唱, 学識广博, 其写作題材丰富, 是多产作家, 文中時有真知灼見, 关心時事, 並敢於針砭時弊, 曾任昆士兰华文作協会长等职, 又在一所科技学院任教, 多次赴外地和大陆各省市諸多学院讲学.

友如姐於94年7月来澳定居, 以后的几年她在三亇儿子家輪流居住, 她很喜欢澳洲的新鲜空气和温暖气候, 最使人感到轻松愉悅的是这里的政治民主自由, 在这里能得到过去和現在在中国大陆得不到的各种资訊. 她在澳洲安居简出, 种花, 种菜, 看報, 讀书和写作, 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 她持家勤俭, 对人充满愛心, 她爱丈夫, 爱子女, 克苦自己, 困难時期开飧時将魚肉让给家人, 而让自己啃骨头, 她对逝去的一亇儿媳迪姍满怀慈愛, 还撰写專文悼念她.

友如姐头脑清晰, 感情充沛, 文思敏捷, 是一位有情有义的才女,2002年她将过去撰写的数十篇短文结集出版, 书名是 [难以忘却的怀念], 书中篇篇文章都是她的肺腑之言, 她觀察入微, 将心比心, 分析有情有理, 言之有物, 文筆细緻, 使人讀之不禁感叹, 不禁追忆那如煙的往事, 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值得一讀的好书.

她於05年移居墨市的三子丕森家治病, 后因患柏金森氏病致生活不能自理, 於07年住進老人护理院, 以后一直在那里养病, 情况時好時坏, 但还算穩定, 蒙主恩賜又延寿数年, 这段期间每逢長休假日丕柱必由布市飛去墨市探望並陪侍慈母多日, 他一貫事親至孝, 慈母应享安慰了.

当02年 [难以忘却的怀念 ] 出版后, 丕柱就将此书贈送给我, 经我用心品讀后, 有感於友如女士的品德及文才, 於是怀着敬羨的心情我去拜訪了这位慈祥的母親, 見到她的親切和靄的笑容, 听到她的有教养有爱心的言談, 使我如沐春风, 惜相識恨晚, 以后每逢圣誕我都致卡问候, 但因她在墨市, 未能晤面, 我们曾通信, 她在信中誇贊和鼓励我, 因我们彼此都有过去在大陆文革時期的冤屈遭遇, 她說我们是惺惺相惜的姐妹, 有好多相同的经历, 共同的感情和語言, 說不完, 道不尽, 忘不了的前尘往事……

友如姐於10年前受浸归主, 她是一位虔敬的基督徒.

友如姐, 您現在已完全解除了尘世的煩扰, 您在天家, 在主怀静静安息吧 !

以下两首对联係摘自陳耀南教授编著的 [福音对联300首 ], 我以此作為送给友如姐的輓联 :

(一) 逝如斯乎     幸归主里                                        (二) 所行留範斯世

得其所哉     永在爱中                                                此去無愧於神

昭 君 自有千秋在

在我中华文化数千年来传下的史迹记载中保留着极为丰富的具有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布里斯班梁焕松先生于04年初所开办的”艺文雅集”中国文学读书会正是追索和展示那一页页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平台,经过八九年来坚持不懈的开课巳学过了约160多篇文章,同学增至四五十人,出席稳定.今年以来学习元曲,主讲人是董沛霖老师和何就鹏老师,董老师继二月份主讲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的散曲”窦娥冤”之后,于六月又开始主讲另一位元曲家马致远的”汉宫秋”,何就鹏老师则主讲了元散曲的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

历史故事中有许许多多的忠君爱国,智勇双全的英雄豪杰和忠贞英烈不亚须眉的女中翘楚,每当读到有关这些人物的代表作品,除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外,还因这些人物的德行品性及高尚情操等而触动自己深思,本人感到应该学习历史,学习古人,遗憾的是自己领悟智力有限,又未多用功夫,实在有负老师辛苦备课的一番苦心.

近时学习”汉宫秋”,即是学习”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本来”昭君和番”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我还是想知前因后果及细节,所以在听课前翻出数年前梁焕松夫人Iris送给我的一本”王昭君”来细读了一遍,因而对昭君和番故事的始末有更详细的了解.本书由擅写历史小说也是著名的红学家誉满海峡两岸的作者高阳所著,着重描叙造成昭君不幸的前因后果,并涉及汉宫的形形色色,书中描写生动,辞句优美,擅用成语典故.

故事内容:昭君为良家女,天生丽质,聪慧过人,擅弹琵琶,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自被选入后,因不愿贿赂画工毛延寿,毛使坏,丑化其像,致使昭君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6年,汉匈边界时起狼烟,关系紧张,双方为交恶所累,意欲求和养元,番王单于呼韩邪入汉访元帝,恳称”愿为汉家婿,请求汉女和亲,元帝于宫内寻女,圣召下达,无人敢应,昭君得知,倔性顿起,决然应召.

出塞前,昭君得见元帝,元帝惊其美貌聪慧,赞其大义,欲留在身边为妃,昭君抒明义理情怀,终於说服元帝,毅然决然出塞和番.以后她于匈奴单于庭中,为呼韩邪宠爱有加,接受匈习,传播汉习,辅王辅幼,给匈奴阵营带来了和平,安宁和兴旺的生活,直至呼韩邪去世,又遵从匈奴习俗,移嫁给呼韩邪前妻之子,生儿育女,终生致力于汉匈和亲.昭君年五十卒于单于庭,匈奴为她筑起了高高的坟冢,冢上芳草长绿,称为”青冢”.

昭君和番是西汉时期惊天动地的一个大事件,自她和番之后,首先使汉匈两族在生活习俗上有了沟通,起到了融合和调和的作用,最主要的影响是使两族间结束了战争,两族和睦,国泰民安,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长达五六十年之久.

学习昭君出塞,不得不令人要想到她作为一介古代女子,弱质纤纤,怎生有此勇气,单身远赴荒漠滚滚的蛮匈之境,举目无亲,伴着个既老且丑的呼韩邪一生一世,岂不是个噩梦!这直是不敢想像的事,她居然做到了,这使我不禁汗颜,回想自己年青时代从城市到农村,哪怕是短暂的,也非出于自觉自愿,差别何其大! 再者还要学习她的识大体,深明大义的品质,她敢于牺牲自己的终生以成全两族人民的和平生活.因此昭君的故事能遗传千秋万代,这个题材成为古今许多文学作品的素材,如以下:

杜甫: “一去紫台连朔汉,独留青冢向黄昏.”

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

杜牧: “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白居易: “王昭君二首”

王安石: “明妃曲”

翦伯赞长诗: “游昭君墓”

近代在中,港,台还有许多相关的影视作品,就不细录了.

樂 韻 悠 悠 伴 我 眠

茫茫人海,諸般境遇,人一生中會有一些機遇,有幸和不幸,一般會說是命運註定的,實則是有一位全能的神在安排人們的命運.我慶幸並感恩在少年時代進讀一所教會女中,當時只因喜愛此校地處山間幽谷的環境,全無考慮到宗教信仰的事,後來事實証明,經過三年在此校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以及靈性修養的培育,結果不僅是改变了我一個人,而是我們畢業生班90%的同学都受洗成為基督徒,這真是始料不及的.

此校不但是我蒙恩接受信仰的啟蒙地,還授給我各学科知識,使我日後在激烈競争中順利升讀名牌大学,更使我受益一生的是在德育方面的循循善誘,將÷些做人的優良品德的種子植入我們心中,經過時日是會發芽開花的,那就是:善良,誠實,愛心,助人,刻苦耐勞等,我無掩飾地承認自己曾馴服接受這些優良品種,但是否開花結果呢,或多或少吧.經過數十寒暑之後,每當回憶起此校和我所敬愛的校長,總是心存感恩.

在此文中我想談談音樂對我的影响,我是想藉此文和大家分享一種老年的消閑樂趣,就是聽音樂,其實這並非新鮮事,只是希望愛好音樂的朋友可借鑑我的一點經驗.

中学時代我是住校的,每早晚有集會禱告,要唱普天頌讚詩歌,我們還和隣校一個男中合組唱詩班.每晚上自習之前的休息時間,在宿舍院內必播放古典音樂,我和其他願聽的同学靜坐在院內四周,我總是況醉在美妙的旋律中,閉眼沉思幻想,超脫神往,真是最高享受,這種愛好從此成為了我一生的÷種興趣.

時光荏苒,我巳進入晚年,雖然之前數十年我受到無神論的影响,但並未能摧毁我的信仰,如今有幸生活在這個自由民主的国家,我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祝福.我一貫喜歡閱讀,但限於眼力,又担心失聰,人生苦短,應争朝夕,只有更加勤力,但勤力又限於精力,於是回味起音樂的魅力,想起聽音樂是最好的休息,我將家中原有的CD光碟集中起來,又承好友譚婉華帶給我許多光碟.去秋我赴港時去過香港的幾家書局選購CD,一次在商務印書舘喜獲幾套由百利唱片公司制作的21世紀中国音樂欣賞的精品系列,都是名家演繹的經典名曲,共四套,有民族器樂,輕音樂,管弦樂和中国古典樂曲,共計有百余首.我如獲至宝,後交空郵寄回澳洲.

我也喜聽宗教音樂,我有數年來到過我教會宣講福音的多位牧師和歌星所制作的CD,我喜聽蕭東山牧師的薩克斯風吹奏,尤其那首”奇異恩典”的歌詞非常觸動我心,代表我的心聲,歌詞前两句是:何等恩友慈仁救主,負我罪愆担我憂;(我邊唱邊感恩)

接着两句歌詞是:何等權利能將萬事,帶到耶穌座前求;(邊唱邊感自豪), 宗教音樂感人至深,許多樂曲不但旋律优美,歌詞還特別觸動人心,所以我認為每次崇拜開始必須唱幾首詩歌以抒發感情.

我尤喜聽小提琴演奏,有樂隊伴奏更好,小提琴音色優美,加上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幽雅旋律,直使人百聽不厭.我也有一些西洋古典樂曲的CD,準備慢慢欣賞,有貝多芬,韓德爾,柴可夫斯基,蕭邦等人的名曲(masterpieces).我自知不能很好欣賞那些名曲,但總可挑選一些自己喜歡的或熟習的來聽.總之,聽音樂是適合所有人的最好的休息,有的樂曲如輕歌妙韻,使人心曠神逸,浮想聯翩,有的樂曲幽怨婉轉,扣人心弦,使人百感交集,黯然神傷,我每於臨睡前聽着賞心的輕音樂,就會排除雜念

而悠悠入夢了.願將我的這點經驗奉献給讀者朋友們.

論 賭 博 貽 害 世 人

我一直想談談賭博這個問題,因為睹博貽害世人至深,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黄,睹,毒,煙,酒…,可說都是人生致命之害,甚至還可導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場.但基於世俗放縱睹博這個惡習,不但不加管治,反而認為它是一種可怡情的娛樂方式,更基於它可帶給國庫及博彩業巨大收益而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倡導,如今世界上大城市都設有casino,除名聞瑕爾的美國的拉斯維加斯賭城外,更有中國的澳門在原有博彩城市的基礎上興建了好幾個建築宏偉装飾豪華的casino,其中以The Venetian Macao-Resort-Hotel最為壯觀,引人注目,內部尤如宮殿,金碧輝煌,賭廳層層深邃,廣濶無邊,場內擺滿賭台,賭台四周或坐或立擠滿了睹客,在玩着那些我不明白的遊戲,在場內中心地帶還廣置老虎機供愛好者和休閑人士去投注,入場賭客,川流不息,總之這一切塲內景象使我這個參觀者如入大觀園,大開眼界,嘆為觀止.

在澳州,賭博業也極興盛,賽馬博彩(TAB)遍及大小城鎮,並在每年的11月初特設墨爾本杯大賽,發放巨額彩金,吸引了嗜賭人士都不放過這個良機而參與投注.澳洲除大城市均設有豪華賭場外,各中小城市的俱樂部和酒吧等場所均設置若干老虎機,雖說每次的投注額不大,但玩的時間長,小,樂此不疲,輸錢也可能很多,現澳洲政府已開始正視老虎機為害的問題,並正討論改革方案,最早提出改革方案的是塔省獨立議員

Andrew Wilkie ,他的方案是要求政府嚴格限制大注賭徒的賭注額,採用一個博彩卡,事先設定損失的最高限額,當限額一滿即停止再玩.而對小注賭徒則限於每注1元,

但澳洲的博彩業基於他們的利益而對Andrew Wilkie的方案大力反擊,全面否定.

目前吉拉德政府正在考慮採取1元賭注和有限止損的混合方案,並繼續和各方面協商,尋求妥協.

筆者認為僅解决老虎機的問題是遠遠不够的,這不能解决睹博的根本問題,看來這個根本的問題也是不可能由政府來解决的.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賭博的規律,為何說

“10有9輸”?因為賭者皆有貪念,並有僥倖心,總認為必勝,一旦勝了,還想乘勢再戰,貪大追多,但賭運往往是要逆轉的,要轉勝為敗,這一敗可不服氣,不甘心,務要撈本,不捨收手,就這樣輸輸贏贏,進進出出,由於要贏多,要撈本,就是不走,直到泥足深陷,流盡最後一滴血才無奈地垂頭喪氣地走了.筆者回憶上世紀居港的十多年間,時聞有港人去澳門豪睹,輸盡並負債纍纍,最後跳樓自盡之事,甚至還有睹者被高利貸者押回港要脅家人還債之事,這是自食惡果,連累家人,聞之令人又恨又嘆.

筆者自幼即和賭博之事無緣,無興趣,見過有親友因賭輸盡家業等情,深為嘆惜,引以為戒,並對賭博深惡痛絕.這種惡習是由於人的貪心,懶惰,投機取巧,想不勞而獲,損人利己等惡念而形成,是不能指望外力的干與如政府的法規等來解决的,而是要改革人性,改革人腦,只有依靠心理輔導,道德教育和宗教信仰的潛移默化來解决.主要是重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最後筆者衷誠地奉勸嗜賭人士一定戒除這種惡習,改变人生追求的目標,我們要追求精神上,灵性上的富足,生活够用就要滿足,不要貪心,不要再去賭博了,這樣你就可脫离痛苦和煩惱,心境自然就有平安喜樂. 請讀两段聖經:

提摩太前書6:10 貪財是万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离了眞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剌透了.

路加福音12:15 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

賭 博 誘 惑 乘 人 之 貪

近日由信箱中取出兩份來自工黨政府的重要資料,一份是來自昆州州長Anna

Bligh的有關如何應付各種自然災害的告昆州人民書,並附有一份印刷設計精緻內容豐富詳盡的防備各種災害的指示大綱,這是一份很及時及實用的保護人身及財產安全的必讀資料.另一份資料則是來自Moreton社區Graham Perrett代表工黨有關本區的經濟公報,以A2的大篇幅全幅報道本區的賭博問題,詳述本區賭博現象,嚴重危害及解决辦法等等.

當我手持两份公報,邊走邊流覽其中內容,心中充滿喜悅和感激,想到賭博這個貽害眾生的老大難的問題終於被嚴肅地提出來了,太好了!要重視,要有反應啊!於是當晚我坐下來仔細閱讀了這份公報,不禁聯想到澳洲政府才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是真正關心人民切身利益的,這两份公報說明了他們能在緊要時刻提出問題及解决措施,而不是像有的國家政府打着為人民服務的幌子,實則是頑固地維護本身的既得權益,養尊處優,享受特權,循私舞弊,中飽私囊,潛移財產甚至最後潛逃海外…,想及此,我的心不寒而慄,想到權力在人們手中竟有如此魔力,既可做好事,也可做壞事,回想我也曾經歷過一段政府權力做好事的時期,那種感覺很好,社會公平,人心舒暢…,可惜好景巳不再.我有幸余生之年能生活在澳大利亞這個真正有民主自由的國度.我愛澳大利亞,我珍惜我的晚年.

澳洲吉拉德政府近時巳指出老虎機的賭博問題,這份Moreton社區經濟公報是派送到每家每户的,其中提到昆州及我社區消耗於打機的金錢數目平均每天是五百萬元,每分鐘是三千五百元.關於控制打機的辦法,可採取事先預限一涸消耗數目,或設電子警告信号,或限制提款機的提款數目等.公報中還列出一些誘人賭機的謊言鬼計必須識破等.最後强調指出,賭博的代價是可怕的,驚人的,我社區每年要輸去47億元,而在這驚人數字後還隱藏着嗜睹者最終必陷於道德墮落,精神淪喪和經濟拮据,家庭破碎的悲慘境况.据近日報載工黨承諾必定要改革老虎機,這當然好,但這僅是解决老虎機的問題啊,無人能解决整個睹博的問題,現代世界時興一種潮流就是大城市必設賭塲以添繁華,全球多個國家都唯恐不及如近年新加坡新建了豪華賭塲,又澳門在原有數個賭場的基地上又增建了一些大賭場,其規模愈來愈大,設備裝修愈來愈豪華,而賭客也愈來愈多,熈熈攘攘,川流不息,有一個”威尼斯人”賭場( Venetian

Casino)如皇宮,如城堡之雄偉壯麗,內部層層深入,四望無際,滿目金壁輝煌,滿場賭桌數不勝數,賭客聚精會神玩他們的賭技,名目繁多,恕我無知,不能列舉.這是一個貪欲橫流的場所,据心理分析賭博的規律是: 凡賭博者皆望得勝,由於貪念,小勝希大勝,大勝再希大勝,如此繼續不停.如若失手,則不甘心,定要撈本,可能一再失手,只得死守頑抗,於是愈賭愈大,不可收拾,大敗為止.這樣賭法,有人送掉家產,甚至有人送了性命, 唉! 何苦來哉! 想必嗜睹者輸多贏少,必陷於頹然喪氣精神抑郁性情浮燥的病態,精神極為空虛,悲觀失望….

我在此想誠意奉勸嗜賭的同胞不要去玩這種殺人不見血的遊戲吧,不如戒除賭癮,改变生活方式去參加一些正當的娛樂,不要存貪念,香港有俚語謂:”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冇時莫强求”,要有精神食粮,可去教堂唱唱詩歌,聽聽証道,交交朋友,他們會如親兄妹一樣關心愛護你,像是一個温暖的家庭,你一定很願意去的,願意去接受一個共同的信仰,就是信耶穌,世間許許多多人信仰耶穌,其中也有許多罪人因信仰耶穌就重塑了生命而得救了, 約翰福音10:10 “耶穌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這里所指的生命是有意義的,是只可在榮耀 神的生活方式中(當然不能去睹博)才可能有的,信耶穌,就可得到豐盛的生命啊! 所以說,人自己解决不了

賭博問題,但通過信仰 神,就可解决睹博問題.

港 澳 拾 穗 一 籮 籮

我珍惜人生中的每一次相聚,也惋惜人生中的每一次別离,人生本是一塲聚而後散的筵席,生离死別是觸動人性情懷的憾事,但却是人人皆不可免的人生環節,我此生深有感受.我居澳二十年了,先母在世時我每隔一兩年就和先夫同回中國大陸去和她相聚一两月,自02年和03年先母和先夫相繼去世後,我就走得少些,上次是08年去京觀奧運,至今巳過了三年,因很想念在港的兒媳孫一家,於是於八月中獨自上路返港,我平素不願服老,出門必挺起精神,下機時我决意揹上行囊自己步行那長距离的機場出境通道,但最後還是不拂國泰航空公司好意獲派輪椅相送,一路順利.

香港天氣燠熱難受,空氣混濁,都屬預料中.市面雖繁榮,但貧富懸殊,失業率高,物價不斷上漲,講國語的人增多.每次在港,我必逛書店,這次我也去過商務,中華,三聯及天地圖書等大書店,在那里翻看新書及挑選想買的書.在港時也不忘買些小禮品作為手信送給澳洲教會的姊妹們.

今次在港,還和居港的諸親友晤面或茶叙,彼此都感嵗月逼人,相聚彌足珍貴.我的一個居住北京的妹妹也於此時來港探我,我兩姐妹親情深厚,海內海外,緊密聯繫,有喜同喜,有難同當,我慶幸並歡迎她來港.我兩精心安排日程,她的一位居港好友是我两敬佩的女中強人,友情數十年不減,尤殷殷款待我們,相談甚歡,臨別相約再見.我又陪舍妹遊覧購物,走過港九許多地方.值得一提的使我們感到滿意的一個節目是每晚都有的樂韻幻彩耀香江的播演,我們在一個晚上的晚飧後去到尖沙咀星光大道觀賞維港海峽兩岸夜景,一邊等待這個節目,到八時正節目開始,香江兩岸突然鐘聲樂聲齊鳴,並播放出参加這節目的两岸數十座高厦的名稱,同於此時這所有高厦頂端放射出總數約數十道強烈光束搖幌閃耀於夜空中,配合着宏亮的樂聲節奏震憾着夜空,氣勢雄偉,激動人心,此情景延續約20分鍾結束.此節目充分展示了香港這個東方明珠的夜景,陪襯上輝煌燦爛的燈光倒映於海水中,閃閃波影,海峽上還盪漾着大小遊艇,此番夜景,有聲有色,十分迷人,因而得到香港遊客的高度讚賞.

我們另一行動計划是去澳門Macao一遊,澳門近數年躍居國際賭城之列,好奇心驅使我們前去參觀參觀,在澳門兩天,我們看過几個casino,都是走馬觀花,其中只有威尼斯人賭場給人印象深刻,它全盤倣效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城的格式建成,踏入賭城,只見金光閃閃的殿堂及廊柱,豪華的通道一層層深入,深不見底,四望無際,頭頂如自然天空,場中賭桌林立,賭客圍滿周圍,聚精會神地玩着各種game,我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場面,使我感到惊奇,疑幻疑真,不敢相信這是現實,不禁要問:哪里來的這麽多人?看他們玩,應都是有錢的,哪里來的這麽多錢?他們來這里消磨時間,消耗金錢……,這是多麽無聊的低級的生活格式,我痛恨賭博,因為我認為在賭博背後隱藏着人性的淪落,家庭的破碎,社會的敗壞…,賭博使人愈賭愈窮,得益的是最上層,賭場是罪惡的渊藪,加上這地方煙霧彌漫,空氣惡濁,我們匆匆离去這地方.

香港的電視節目內容豐富多彩,八月下旬港市新聞節目的一個主要內容是關於港大学生質疑警方的保安權力過大.事緣8月18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强到港大慶祝校慶講演,當晚警衛森嚴,保安升級,以致將進行抗議的学生禁錮於後樓梯等情况,因此使学生大為不滿,事後追究校方及警方安排不當的責任,港大同学連續多日舉行抗議活動,甚至因此事還触發了要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的討論,如言論和表達自由,傳媒的採訪權利等,我的看法是香港應維護自由民主,市民不願見到警權濫用武力壓制人民.為了保護一個副總理而過度擴大保安措施而打壓抗議学生,勢必引起下層的反抗.

又香港近時政壇大事為双英(即唐英年和梁振英)積極準備競選下屆香港特首,他們辭去現任職務全力投入競選活動中.

在港期間和親友接觸是一個難得的宝貴時機,為了做一點宣教工作,也為了真心關愛親友,我向他們亣紹我的澳洲生活及親身感受,當然要提到宗教信仰的必要性,要提到信仰使自己改变人生觀,得到新生命,尤其是受到教會的牧養和關懐從而使自己身心靈都得到平安喜樂等等益處.我這番誠心誠意的說話是讓他們分享我的感受並能接受我的引導和對他們的希望.為了奉行信仰自由的原則,我也不願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只是感到尤其在香港要使這些街上熙熙攘攘,生活庸庸碌碌的香港人靜坐談心思過是很難实現的奢想.

舍妹停港两周後返京,我開始想念澳洲的清新空氣,涼爽舒適的氣候,也想念教會的兄弟姐妹和在澳洲的家人,於是提早返澳.回澳之日是乘夜机,吾兒Steve送我去机場,在机場和他共進晚飱,待辦妥check in手績後,他离去.當晚國泰公司亦遣

人用輪椅送我上机,一路平安返澳.

有 女 涵 儀 慰 嚴 慈 徐 欣

近年來在新利班浸信會國語組團契的餐叙活動中我注意到一位表現突出的姐妹,她是那麼熱情為大家準備餐食,每次赴會約有三四十人,雖然有些兄弟姐妹也會自帶一份食物來,但教會仍需做出充分的供應.主食有米飯,粥,粉,麵,餃,菜餚有各種肉類,魚,蝦及蔬果等等,一應俱全.烹調有煮,炒,蒸,煲.炸等工序.採購食料及準備工作必須提早一兩日進行,到最後開餐之前是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功夫的.這位姐妹是一位熱心兼能幹的主廚,她就像蒲媽媽一樣樂滋滋地在廚房操作她那主婦似的熟練的廚藝,最後擺上餐桌的菜餚既豐盛又美味而獲得大家的讚賞,餐後她還收碟洗碗,不遺余力,她之所以這樣熱情而勤力是因為她知道這是在為教會宣揚福音,為接待來自各方的兄弟姐妹而出力,是她的虔敬的信仰及寬宏的愛心在促使她如此珍視這份敬獻給父神的事工. (以上提到的蒲媽媽是VCD”彼岸”一系列故事中的人物,是在美國一個教會熱情而勤力供應饍食的老人.)

之前我只知這位姐妹的英文名是Louisa,由於好奇心我在最近的一次餐後問她的中文姓名,當她回說”蔣涵儀”時,我不禁驚想這不就是姜文愛女的姓名嗎,難道她就是……,及時就証實了我的想法,我不禁大喜,一陣親切感,因為姜文教授在生時曾是我的好友,是我崇敬的姐妹,現在我從涵儀身上又見到了姜文教授的影子.

到今年8月25日是姜文教授安息主懷的八周年,八年來我還時常想起她.現在我又翻開我曾寫的一篇悼念她的小文,發表在19/09/2003布市移民鏡報上,其中一段我寫道:姜文女士是布里斯本市聞名的銀髮族女中強人,是德才兼備胸懷大志的社會活動家和教育工作者,是退而不休為教會奉献自己晚年的虔誠教徒,是才華出眾的旅遊寫作家,是熱情洋溢,樂於助人的大眾的好朋友,又是悉心培育子女成材的既嚴且慈的母親,她的一生嚴格要求自己,学而不倦,性格倔强,對人熱誠豪爽,熱愛生活,生前的她就像是一隻生龍活虎,他常對我說:”要活就要動嘛!” 可惜她一生過度勞累終致倒下不起.

如今見到她的愛女繼承了她的儀範,涵儀信仰虔誠,樂觀進取,熱情助人,為教會事工不遺余力,能幹又肯幹,在家中又是好母親,,,,想姜文教授在天國必為有此愛女而感欣慰,同時涵儀亦不愧為昆士籣華文作家協會前輩蔣中元先生之愛女,因家教良好嚴謹,子女都成家立業為社會賢良棟材,令人欽羨.

含 飴 回 顧 母 親 節

剛過去的這個母親節那天,我在教堂做過崇拜之後,接下來和兩位老友共餐,互叙情懷,快樂無比,這種友情交融的快慰也不遜於和子女共聚的温馨,這種友情是數+年積累的真誠的交情,是共同經歷過苦與樂的莫逆的交情,也是我孤寂老年的最大慰藉,也是我天上的父賜給我安排給我的厚愛,我感恩.

六年前的這一天,也正好是五月八日,是我從另一個教堂轉到新利班浸信會的首日,我對那天的記憶猶新,同樣是陽光普照,花鳥悅目的爽秋季節,我首次步入我生疏的這個教堂時,立即因那温馨而熱情的氣氛而感到+分惊喜,在接待台前我填寫了我的資料,一位接待的姊妹給我戴上一朵鮮花,然後我逕自勇敢地走向左邊的前面第二排坐下,我十分欣賞這個教會崇拜的安排,在安靜下來禱告之後,先要唱幾首聖詩,唱歌是在向父神訴心曲,是屬靈的話語,優美的歌詞和曲調能够激起參拜者的感情.當天還有主日学的小朋友上台向母親献唱,崇拜中還有讀經講道献捐等.崇拜散會後,主內老姐姐姚婆婆走過來招呼我,又有Edward廖弟兄來邀請我享當日的愛宴……懷着感恩的心情,我想我已找到我屬靈的家了.

再回顧今年的母親節,2011年的5月8日,這一天喜事重重,外孫女Shirley由外埠工作回來和我同度節日,兒子Steve由香港來電祝賀,昆華作恊會友黄邁勵夫婦應邀來我教會參加崇拜,最使我感欣喜的是我的一對老友夫婦,都是七上八下的年紀,從老遠的Gold  Coast內陸駕車近两小時來我教堂崇拜,我真羨慕他們的朝氣篷勃和對信仰的執着,他們是第三次來我教堂了.那一天教堂也循例準備了一大籃鮮花,同工

Joyce姊妹熱情地招呼我的朋友,並親手給我們戴上花,崇拜開始的幾首唱詩的歌詞曲調很優美動人,我的朋支邊唱邊泣,我也很感動.那天是譚紹球傳道証道,講題是”公義”(第一講),這個講題要講四至五講,要講”何謂公義”,”為何要行公義”,”如何行公義”

等,譚傳道引用的經文很豐富,講解有綱目,有條理,也結合實際做見証,聽他講道我不會瞌睡.崇拜結朿後大家互致問候,交流情况,尤其是對新來的朋友更示以熱情的歡迎和殷切的問候.

會後老友夫婦邀我到”鏡花緣”餐館共餐,舉箸前,朋友說話表示選在這個節日和我共餐是有持別意義的,好像我們都是和母親在一起同樣的温馨和愉快,我心領神會朋友對我的厚愛,我想我們都巳是老而失母的人了,我們今天一同慶祝母親節,也要緬懷我們的母親,同時也要做好我們作為母親的脚色.

我的這位老友和我的先夫是印尼華僑,他們的父母有數十年的交情,又是鄰居,两家非常親密,朋友和我的先夫童年時玩在一起,青年時代先後飄洋過海投向新中国的懷抱,朋友的两兄两妹先後來到澳洲,後來有的是醫生,有的是社會活動家,有的是餐館東主,都很富有成功.再說我的先夫,他本是一個温馴忠厚的人,但在人生前程的方向這件大事上,他叛逆了他父母要他去澳洲的安排而毅然决然奔向北京,他們两人在北京完成大学学業後參加工作,但後來国內的政治变幻使他們的遭遇,也像千千萬萬熱血的炎黄子孫一樣的傷心和失望,終於在上世紀70年代先後走向回歸路.

50年代中我結婚後和朋友相識於北京,至今己近六十年.我家於70年代中期移居香港,90年代初再移民來澳洲,朋友一家亦於70年代後期經香港移民來澳.在澳這些年我們两家常相往來,多數是朋友夫婦駕車來帶領我夫婦遊覽布市許多個名勝風景,或去山林觀賞瀑布,或去海邊野餐,緬懷往事,盡興而歸,我的先夫故去後,朋友夫婦仍時來我處探望我,有時一同飲茶或吃飯,我時常感到友情的温暖.

當我最後結束這篇拙文時,我想指出這個母親節的快慰以及我整個老年生活的平安和喜樂都是源於信仰,因為有教會牧養我,有主內的弟兄姐妹愛護我,當然我也很愛他們.整個六年來,除了08年赴京觀看奥運離開澳洲两月外,我沒有中斷過恆常的週日崇拜,以後我要專心聽講道,加多讀經和祈禱,多向親友宣教,我要做一個人老心不老,老當益善的人.

剛過去的這個母親節那天,我在教堂做過崇拜之後,接下來和兩位老友共餐,互叙情懷,快樂無比,這種友情交融的快慰也不遜於和子女共聚的温馨,這種友情是數+年積累的真誠的交情,是共同經歷過苦與樂的莫逆的交情,也是我孤寂老年的最大慰藉,也是我天上的父賜給我安排給我的厚愛,我感恩.

六年前的這一天,也正好是五月八日,是我從另一個教堂轉到新利班浸信會的首日,我對那天的記憶猶新,同樣是陽光普照,花鳥悅目的爽秋季節,我首次步入我生疏的這個教堂時,立即因那温馨而熱情的氣氛而感到+分惊喜,在接待台前我填寫了我的資料,一位接待的姊妹給我戴上一朵鮮花,然後我逕自勇敢地走向左邊的前面第二排坐下,我十分欣賞這個教會崇拜的安排,在安靜下來禱告之後,先要唱幾首聖詩,唱歌是在向父神訴心曲,是屬靈的話語,優美的歌詞和曲調能够激起參拜者的感情.當天還有主日学的小朋友上台向母親献唱,崇拜中還有讀經講道献捐等.崇拜散會後,主內老姐姐姚婆婆走過來招呼我,又有Edward廖弟兄來邀請我享當日的愛宴……懷着感恩的心情,我想我已找到我屬靈的家了.

再回顧今年的母親節,2011年的58,這一天喜事重重,外孫女Shirley由外埠工作回來和我同度節日,兒子Steve由香港來電祝賀,昆華作恊會友黄邁勵夫婦應邀來我教會參加崇拜,最使我感欣喜的是我的一對老友夫婦,都是七上八下的年紀,從老遠的Gold Coast內陸駕車近两小時來我教堂崇拜,我真羨慕他們的朝氣篷勃和對信仰的執着,他們是第三次來我教堂了.那一天教堂也循例準備了一大籃鮮花,同工

Joyce姊妹熱情地招呼我的朋友,並親手給我們戴上花,崇拜開始的幾首唱詩的歌詞曲調很優美動人,我的朋支邊唱邊泣,我也很感動.那天是譚紹球傳道証道,講題是公義”(第一講),這個講題要講四至五講,要講何謂公義”,”為何要行公義”,”如何行公義

,譚傳道引用的經文很豐富,講解有綱目,有條理,也結合實際做見証,聽他講道我不會瞌睡.崇拜結朿後大家互致問候,交流情况,尤其是對新來的朋友更示以熱情的歡迎和殷切的問候.

會後老友夫婦邀我到鏡花緣餐館共餐,舉箸前,朋友說話表示選在這個節日和我共餐是有持別意義的,好像我們都是和母親在一起同樣的温馨和愉快,我心領神會朋友對我的厚愛,我想我們都巳是老而失母的人了,我們今天一同慶祝母親節,也要緬懷我們的母親,同時也要做好我們作為母親的脚色.

我的這位老友和我的先夫是印尼華僑,他們的父母有數十年的交情,又是鄰居,两家非常親密,朋友和我的先夫童年時玩在一起,青年時代先後飄洋過海投向新中国的懷抱,朋友的两兄两妹先後來到澳洲,後來有的是醫生,有的是社會活動家,有的是餐館東主,都很富有成功.再說我的先夫,他本是一個温馴忠厚的人,但在人生前程的方向這件大事上,他叛逆了他父母要他去澳洲的安排而毅然决然奔向北京,他們两人在北京完成大学学業後參加工作,但後來国內的政治变幻使他們的遭遇,也像千千萬萬熱血的炎黄子孫一樣的傷心和失望,終於在上世紀70年代先後走向回歸路.

50年代中我結婚後和朋友相識於北京,至今己近六十年.我家於70年代中期移居香港,90年代初再移民來澳洲,朋友一家亦於70年代後期經香港移民來澳.在澳這些年我們两家常相往來,多數是朋友夫婦駕車來帶領我夫婦遊覽布市許多個名勝風景,或去山林觀賞瀑布,或去海邊野餐,緬懷往事,盡興而歸,我的先夫故去後,朋友夫婦仍時來我處探望我,有時一同飲茶或吃飯,我時常感到友情的温暖.

當我最後結束這篇拙文時,我想指出這個母親節的快慰以及我整個老年生活的平安和喜樂都是源於信仰,因為有教會牧養我,主內的弟兄姐妹愛護我,當然我也很愛他們.整個六年來,除了08年赴京觀看奥運離開澳洲两月外,我沒有中斷過恆常的週日崇拜,以後我要專心聽講道,加多讀經和祈禱,多向親友宣教,我要做一個人老心不老,老當益善的人.

讀 “合 唱” 兩 文 的 聯 想

          最近先後讀過姚恭明君及洪丕柱君两篇鴻文(“中老年学合唱”及”也談合唱”),有些感想也想談談,只因在布市有很多中老年人参加合唱團,作為一個高齡人的我很希望這種文藝活動能真正帶給參加者豐富的生活內容及愉快的精神滿足感.我在青年及中年時代曾多次參加教會的唱詩班及学校的合唱團,當然也有一些合唱團員的体會.我們布市這些年來已陸續增加了一些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合唱團,每逢節日或賑災義演都必定有合唱登台演出,演出都很受歡迎,要知道他們台上幾分鐘,台下幾十小時功啊!新利班浸信会(SDBC)教堂也有一個小型的合唱隊,每於宗教節日或特別崇拜都有演出很成功的合唱,合唱隊的指揮是劉小華姊妹,她的音樂造詣高,聲樂也好,歌聲柔亮,指揮合唱勝任愉快,每次她有節目,都由她的先生甘德明弟兄担任鋼琴伴奏,真慶幸我教堂人才濟濟.

         我十分同意姚洪两君有關合唱的精闢的中肯的意見,實屬內行之見,要辦好一個合唱團實非易事,指揮和團員是两個方面,都要好,才有好的演出效果,團員是一個群体,而且這些非專業性的合唱團的團員又常是流動性的,水平又參差不齊,這真是難為了指揮.以下我想先重復强調一下對團員的要求: 1)最主要的是每個人要對合唱團負責,整個合唱好是建基於每個團員的,要求自己不是濫竽充數而是正視自己的積極作用.

2)排練及演出時要看指揮,這就要求每個人要事先熟習練唱的歌曲,唱好自己的聲部,只有每個聲部唱好了,才能有好的和聲.要求看指揮是要和指揮配合,每個人都跟從指揮的手勢和指揮的眼神和身体動作來唱.3)演唱時帶耳朵,聽着其他聲部一起唱,絕對禁止突出個人的聲音,以求大同.寫至此我回憶中学時代一位同学音色怪怪的,唱歌扁着嗓子,每次演出合唱時,其他人均擔心害怕她突出聲來,她身旁的人只好用手肘觸示她,提醒她.

         至於合唱團的指揮,他應有相當豐富的音樂,聲樂及合唱的知識和經驗,並有指揮技能,即要具有音樂的一定修養,對所指揮的歌曲要理解,知道如何表達,處理及技巧問題.實際的指揮經驗很重要,他們在指揮中必須手,耳,腦同時並用,在熟記指揮的樂譜或歌曲的基礎上要有高度靈敏度的聽力,要用一双手及身体語言(主要包括面部表情)

來指揮各個聲部,所以這是一種集腦力和体力的高級勞動的組合啊!我們布市的幾個主要的合唱團的多次演出都很成功,計有洪丕柱先生担任指揮的昆士蘭愛樂陽光合唱團,常青老師担任指揮的中天合唱團,吳青山老師担任指揮的小燭光合唱團,王珍兒女士担任指揮的昆士蘭聖樂團,還有藍斐先生也多次担任指揮合唱……我慶幸並敬佩以上各位指揮人才,也許因我孤陋寡聞,尚有許多藏龍卧虎潛居布市,希望他們今後有機會在我市舞台上一顯身手,使在澳大利亞這塊我們移居我們歸化的土地上生長出寓意自由民主的芳香之花,以具有輝煌燦爛歷史的中国文化來豐富這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亞的文化生活.

         走筆至此,我憶起一位上世紀50—90年代中国的一位交响樂團指揮李德倫先生,他是新中国培養的第一位樂團指揮,52-53年他去前蘇聯莫斯科音樂学院深造之前曾在北京外語学院俄語系留学生部我任教的班上学習,那段時間,我們在教室朝夕相處,李先生的奮讀精神令我敬佩,一個像他這樣具有指揮交響樂團的潛質和禀賦的人,對於記憶和領悟外語自然是超越常人,学習成績拔尖.從蘇聯学完歸国後一直担任中央樂團交响樂團藝術指導及常任指揮,曾多次帶團到美歐各国演出.在70-90年代間我有两次見到他,一次是在73年夏,當時我在哈尔濱工業大学任教,他們樂團去哈舉辦一場哈尓濱之夏音樂會,那次他贈送給我两張音樂會門票,我們曾在樂團駐居的北方大厦會晤交談.又在86年冬,當時我在香港,李先生當時自美国返來經香港小住,有一天香港的”樂友社”邀請李先生座談,我去參加了,甫一見面,李先生大聲招呼我”徐老師”,他的記憶力之好使我大吃一驚,在那次座談會上他神采奕奕,爽朗健談,暢談他三十佘年的指揮心得及西方交响樂那些年在国內開展的情况,當時他巳帮助成立了內蒙古,山東及北京等地的幾個交响樂團,使中国樂壇重放異彩.那天座談會後,我曾陪他在香港大會堂餐廳共進晚餐.

         李德倫先生作為一個交响樂團的指揮,他所指揮的對象不是開口唱歌的人,而是操縱着各種樂器的人,合唱團只有幾個聲部,交响樂團有很多種樂器(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種),因而指揮的難度更大,李先生能勝任,而且享譽全国和歐美,是中国樂壇的驕傲八.李先生約於90年代後期辭世,想起他的奮進的精神及在樂壇的功蹟我永遠懷念他.

記 STRETTON PARK 太極晨運隊之崛起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有着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燦的明珠.太極拳是武術中的主要拳種之一,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運動方式,並且還具有修養身心,防病治病,益壽延年的神奇功能,長期練習可將人們的心理健康,處世哲學,生活情趣融在一起,進入此境者,樂此不疲,為了推廣這項運動,筆者想在這篇小文中介紹在我們身邊的一支異軍突起的太極晨運隊.

打開文章繼續閱讀 . . .

環 保 英 幗 志 可 嘉

        地球是人類及一切生物安居的家園,數年來地球上的災難頻繁深重,嚴重破壞生存環境,我等豈能等閒視之.環保人人有責,但在人們心中普遍存有一些消極想法,如認為地球上我等渺小如蟻民,以螳臂之力何能擋災;又認為人生如過客,何必理會身後事,因而感到無力,無奈而逍遙於環保活動之外.肯定這些想法是錯誤的,必須糾正,搶救地球,刻不容緩,為了我們自己及我們的子孫後代,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打開文章繼續閱讀 . . .

回憶和南開校友同度的嵗月 (續篇)

        為了重温我們青春年華的友情,為了重遊我們曾相聚的舊地,2002年秋我們相約再聚南京,滿懷興奮雀躍的心情,將路途勞頓視作等閑,幼章和我各自從美国和澳大利亞起程,嫻樂和其華分別由天津和北京動身,四位银髮老人精神奕奕地重臨這六朝金粉之地的古都南京,這個經五十余年後的重逢帶給我們的喜悅,歡樂和滿足真是難以言表.

打開文章繼續閱讀 . . .

回憶和南開校友同度的嵗月

        近日嫻樂在長途通話中為”四五形影”終刊号向我徵稿,我雖非南開人,但我數十年來就對南開学校存有敬慕之感,並和一些南開校友保持了數十年的友情,尤其近數年來我還是”四五形影”的忠實讀者,現面臨”形影”停刊之前夕,不覺依依不捨,我怎能不對我的南開好友以及在京津的辛勞編寫印發”形影”的南開朋友們表示我衷心的感謝和敬意呢!

        我是重慶人,童年及少年時代在重慶度過,中学就讀於私立教會学校”懿訓女中”,當時我以未入讀渝市最好最享盛名的南開中学引以為憾.中学畢業後考取中央大学,當時尚有三位懿訓同学考入中大,但我們四人都在不同的院系,每天上下課要獨自奔走於廣濶的校園,既陌生,又孤寂,於是我選擇了两位和我同系的南開校友喻嫻樂和屠幼章,和她們結伴上下課堂,甚至和她們及另數位南開校友潘其華龎懿等同室住宿,即粵語所謂的和她們”埋堆”,就這樣我和喻屠两位学友同食同住同上課達三年余之久,直至49年春我們正屆畢業,南京形勢動盪不安,学校停課,此後我們被迫分散了.

打開文章繼續閱讀 . . .

平 安 過 渡 本 命 年

          我愛兔子,尤其因為兔年是我的本命年,於是對這種温馴的小動物就更多了一份憐愛,但我平生有兩件事是間接傷害了兔子,一是在我童年時穿過一件兔皮襖,那是當我初上小学時母親特請裁縫師傅為我縫製的,面料是紅色綢緞,穿在身上暖暖的,我還愛用手順毛輕撫那雪白的薄薄軟軟的皮毛,那時的我絲毫未曾想到那是從一種小動物身上剝下來的皮毛啊! 另一件事是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初大陸飢荒年,當時三餐不飽,休談營養,當時我在產後,我家保姆憐我身体虛弱,她從鄉下搞來一隻兔子肉烹給我食,真罪過啊!我竟吃了這小動物的肉,後來每當想起我穿兔皮吃兔肉的事就會感到很羞愧.

     一直以來我還是很憐愛兔子的,並感到自己的性格也和兔子的性格有些相似,今年初感謝我教會同工JOYCE姊妹,她竟知道我屬兔,特意送我一套精緻的兔年掛曆,我將之掛于床頭的墙上,晨昏可見,此掛曆是由布市的 TIN WONG OPTOMETRIST 的

打開文章繼續閱讀 . . .

新 書 新 書 邀 共 賞

        近獲陳耀南教授惠贈新書两冊:”讀書教學記神恩”和”福音對聯300首”,两書內容精彩,装幀優美,圖文並茂,我迫不及待展讀,慶幸能及時讀到好書,心思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故願在此向各位讀者推薦.

        “讀書教學記神恩”實是陳教授的自傳,記載了他的前半生近七十年的經歷,內容分為幾個階段:有與養母相依為命的寂苦的童年生活,有由小學中學大學以至碩士博士的漫長的苦讀嵗月,有供職階段先教中學後教大學的輾轉過程,其間也有獲得貴人青睞的傳奇幸遇,有來澳後仍是讀書寫作教學不休止追求學問的現實生活,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是他經過長期恩想醞釀由不信到遲疑不决到决志信主的內心坦述,這些篇幅是他誠懇而虛心地向讀者陳述有關他的心靈昇華的真知灼見.

打開文章繼續閱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