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名言:“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这是电脑网络虚拟世界的写照。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你可以塑造一个虚拟人生。而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抑或是条狗,都已经不重要。虚拟世界可以与真实世界脱离。

什么是虚拟世界?不妨先来看看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人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归结到“感受”,所谓喜努哀乐。比如战场上的士兵,看到自己的战友牺牲,他会悲伤、愤怒;当他消灭敌人时,他会兴奋、激动。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就是这样,有失败有成功、有苦有甜、有酸有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所有这些感受都“得来不易”。它需要时间、空间、努力、奋斗、以及实实在在的物质代价。

而在虚拟世界,通过模拟的环境和活动,你同样可以获得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却不需付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代价。在战争游戏中,你不需要真的牺牲战友,也不需要真的杀死敌人,却能获得类似的感受。甚至可以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感受。比如你可以身怀绝技、甚至死而后生。

虚拟世界的特点就是在“子虚乌有”的情况下,使人获得各种酷似真实甚至超现实的感受,从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可人为什么要追求“感受”?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篇博士论文能回答的了。 不管怎么说,反正人就是非常注重感受。乃至于不惜欺骗自己,来获得各种“虚假”的感受。

这无形中否定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主义说,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而我们看到的分明是:意识是第一性的,在虚拟世界,意识可以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意识是原因,意识是目的。

当然今天的虚拟世界还很低级。比如我们还无法吃“虚拟饭”而产生“肚子饱”的感觉。倘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完全生活在虚拟世界,获得我们需要的所有感觉……那将会是什么样?是不是灵魂也不再需要依附于躯体?

电脑的发达,推动了虚拟世界的发展。今天的虚拟世界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虚拟人生。有些人在网络中通过各种形式,如论坛、聊天室、博客等,来塑造自己的虚拟人生。 你可以很容易地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你想做男的就是男的,想做女的就是女的。当然,如果虚实不分,当虚拟人还俗的时候可能就露馅了。于是纯情少女发现自己虚拟世界中的白马王子在现实生活中竟是一个劣迹斑斑的老头。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人在网络上都是从事虚拟活动。很多人的网络活动只是现实生活的延伸。有的甚至完全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大规模角色游戏(Massively multius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比如战争类的在线游戏,参加游戏的人成千上万,分布世界各地。他们组成各种军队,有军衔、有级别。他们协同作战,几乎与真实的战争差不多。据说在那些“战斗”中,还出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很多人为此不思饭香,乐此不疲。

虚拟社会。在网络上模仿现实社会,却与现实社会完全分开。人们在里面“生活”、交友、买“地”、盖“房子”、做生意,甚至“结婚”过日子…….总之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活动,在虚拟社会中应有尽有。这样的虚拟社会,比较著名的比如“第二生命”(Second Life),目前已经有三百三十万成员。最近瑞典政府还在“第二人生”的虚拟世界里设立了“大使馆”。

图为Second Life虚拟世界里的一家虚拟报纸《Second Life Herald》在庆祝两周年生日

如此看来,虚拟世界似乎虚无缥缈。其实作为一种技术,它也可以直接用来造福现实生活,而不仅仅是追求感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飞行员的虚拟训练环境。虚拟的驾驶座舱与真的一模一样。学员不用上天就可以获得飞行经验。

然而,虚拟世界的不断兴旺,正在实实在在地向人们揭示:人的精神需求是何等的重要。而这种精神需求到底是什么?它最终是一种生理需要吗?或者是人们目前还不知道的一种超物质的力量?

这使我想起那个著名的医学实验:科学家在老鼠的脑中发现了“快乐中枢”。于是他们在老鼠丘脑下部安上电极并连接到一个杠杆上。只要老鼠压杠杆,电流就刺激老鼠的中枢神经。 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老鼠拼命地按杠杆,以获得快感。按杠杆的频率高达每小时8000次。并且连续按动十几小时,直到精疲力竭。

呜呼,“幸福”不应该是这样“创造”的啊!

========================
本文发表于《华商周报》第327期 09/0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