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一号桥

1980年代,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普通邮票《民居》,全套共计21张,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老百姓住宅的主要特征通过邮票表现出来,方寸之间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生活习惯人们的住房文化。 其中面值为50分的那一枚是四川民居,是一片背山面江、高低不同、错落有致、有延伸阳台、阳光照进门窗的斜顶青瓦木竹墙面颜色土灰的房屋。

当时求学在成都,集邮是爱好,在《集邮》杂志上读到:这枚面值为50分叫做四川民居的普通邮票,设计思路主要来源于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一号桥边居民住房的现状。作为在成都的重庆人,对于中国邮政将重庆老百姓的现实住房作为四川民居邮票设计蓝本的选择,是很欣慰的。 当时邮寄一封信,只需要面值8分的邮票,而面值50分的邮票对于学生而言基本用不上,购买这样的无实用意义的邮票,无异于购买“奢侈品”。 可是,我还是在成都春熙路邮局购买了一枚面值50分的四川民居邮票,常拿着这枚邮票在同学中“显摆”,“神侃”重庆的吊脚楼、抗战房、穿逗结构,兆璧墙(竹编抹上石灰),将老百姓自搭自建的安全系数不高的吊脚阳台(如今应列为违章建筑)的竹木棍棒栏杆美其名曰“美人靠”的原生态,赞誉为勤劳勇敢的重庆人民的创造发明,然后就开始同学间“成都、重庆谁优谁劣”的口水仗。尽管当时成都的人民南路已经延伸到火车南站,在1980年代,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现代化是不言而喻的。

也就是在那个年代,我在成都观看了由巴金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寒夜》。这个发生在重庆的故事,以重庆为外景地拍摄,由当时的一流明星,准确地说应称为电影表演艺术家许还山、潘虹主演的电影,对当时正在筑梦的我们契合度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潘虹出演的曾树生因为婆媳不合和老公胆小重病而犹豫着是否跟随年轻的银行经理私奔去争取更加美好的生活,在一号桥上徘徊,背景衬着那片我熟悉的吊脚楼、抗战房的情景,深深地印入我的心里。

我在向同学们炫耀重庆的文化资本时,突然感觉到一号桥边那片老旧的民居建筑仅仅是破旧吗?

它是否有一种特别的文化,是否有一种时代变迁后建筑文化的传承,它不应只是破旧穷的符号,它反映出了重庆建筑的地方特征和建筑特色。

邮票在使用一号桥、电影在拍摄一号桥,为什么它叫做一号桥?我不得而知。

但我判断一号桥绝不是重庆市的第一座公路桥,也不是那个年代最高大上的桥。当时我们没有地标或名片的概念,却感觉到这个地方值得“到此一游”。

暑假回到重庆,当时的女朋友就在一号桥仿照电影拍摄的角度,为我拍摄下了“心中的一号桥”彩色照片。

在我以后的工作经历中,一号桥与我有了更近的距离,我了解到抗战陪都时期,一号桥附近是水码头,码头边有一条街叫做红十字街,这条街的全部税收用于红十字会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工作。我曾与同事多次去那里“寻根”,可是已经没有了痕迹。老婆的单位也迁移到一号桥,她在那里工作到退休。 以后,一号桥下建起了嘉陵江滨江路,一号桥边那片曾是《四川民居》邮票创作蓝本的,富有山城特色的吊脚楼、抗战房民居被拆除了,组成这片民居的丁字口、磨子巷、吉星巷、杜家巷、安乐洞等地名也随之消失。为了适应新的城市发展,一号桥也进行了改建,桥的位置有所挪动,桥的路面由双向两车道扩展为四车道,我感觉到了一号桥从来没有间断过的繁忙和辉煌,那片消失的一号桥山城民居‘蓝本’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三十年过去了,女朋友成为了老婆和孩子的妈,儿子也到了当年的我那个年纪而远走高飞了,那张见证对重庆美好情感和甜蜜爱情的“心中的一号桥”彩色照片,也不知什么时候被老婆翻拍成了数码照片,保存在手机里,在我的人生节点上 “秀” 在朋友圈。

那些在一号桥工作的年轻朋友看见后,惊艳的不是我曾经的美好青春,而是一号桥的时代变迁和重庆发展的一日千里。

 

13/04/201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