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read(): read of 8192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1 Is a directory in /home3/qcwrite1/public_html/home/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583
金色布拉格掠影 – 蓝湘随笔

金色布拉格掠影

那年春天,大兒子來電話,問我想不想與他同行去法國。他作為澳大利亞派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青年代表,正要到該組織在巴黎的總部開會。承他相邀,我儘快安排好工作,便欣然動身。

我們決定提前幾天先去捷克,看看它被聯合國列入歷史文化遺產的首都布拉格古城和鄉間古堡。

提起布拉格,立刻想起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中的情景:美麗如畫的地方,手無寸鐵的人們, 絕望無助地面對坦克和無休止的迫害, 掙扎著探索人生意義…… 而我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個古老而活潑的城市。 滿城紅瓦屋頂上白鴿飛翔,滿街遊客談笑風生。我不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抵達當夜,兒子一位朋友來電話。她目前在柏林工作,聽說我們到了布拉格, 說也想來看看。 第二天一早,背著個雙肩包就到了,說才幾個鐘頭的火車。 路上已在網上訂了布拉格背包遊客中心的床位,10 歐元一晚。 我不由得感嘆: 世界在這代人眼裡,真是越來越小了。在世界村穿州過府, 聽起來像去鄰家串門那麼簡單。

 

孩子們建議我們租腳踏車遊覽布拉格。旅遊公司給了我們三輛嶄新的山地自行車, 上下坡可以換檔,不費力。更得感謝那位能說英德捷幾國語言的導遊, 領著我們三人穿街過巷, 又自由又快捷。

 

捷克在中世紀曾是中歐的中心, 布拉格曾是歐洲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 然而, 捷克似乎又是一個先知先覺因而注定要多災多難的國家。 它十五世紀初的宗教改革比歐洲早了一百多年。 當時布拉格大學校長胡斯,因反對教會的腐敗被燒死。隨後的宗教征戰,更使國家陷入長期的孤立和災難。歷史上, 捷克曾先後受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統治, 二戰中又有德军入侵。 1948 年, 捷克成立了共產黨政府。1968 年,這個政府又先知先覺地發動了 “布拉格之春” – “人性社會主義” 改革運動。 但短暫的春天轉眼便被蘇軍的坦克輾碎。 國家再次墬入黑暗, 又是漫漫二十年。 有這麼坎坷的歷史,我以為一定會看到很多殘牆斷壁,憑弔一個又一個古蹟的廢墟。 幸而我是大錯特錯了。

 

眼前的布拉格是一個美麗祥和千姿百態的都市。 城市建在延綿的山丘上, 寬闊的伏特瓦河緩緩流淌穿過。 各種文化帶來的建築,聳立在河流的兩岸。似乎各時代的建築大師都對布拉格情有獨鍾,又好像全世界的建築精粹在這兒有一場跨時代的競賽。無數座哥特式的尖塔鐘樓, 在藍天下熠熠生輝, 矜持而驕傲。 夕陽中鐘聲此起彼落, 低沉而悠揚。裝飾華麗的巴洛克大廈也無處不在,那躍動的雕塑,或挺立在牆邊樓頂, 或從建築裡急奔而出。 卻又有古羅馬式的圓形教堂和雄偉的石柱, 陪襯著簡潔抽象的現代建築。 伏特瓦河上有十幾座古色古香的石橋, 其中建於六百多年前的查理大橋最為特別。 寬寬的石板行人橋的兩旁, 矗立著三十座兩米多高的人物雕塑。 每一座都是一段聖經故事。 精細傳神,栩栩如生。穿過大橋的路直通山頂的布拉格城堡。 這座城堡始建於八世紀。 經過六百多年不知多少代人的嘔心瀝血, 才建成今天的規模。 一千二百多年了, 它一直是捷克歷代政府的首府。 城堡的博物館裡, 陳列著歷代皇家的無數奇異珍寶。 旁邊的聖維特大教堂美輪美奐。 外面是雄偉壯麗的尖塔扶壁, 裡面卻高大寬敞得動人心魄。 市中心的古城廣場是布拉格的心臟。 風格各異的建築並排圍坐在廣場四周, 彷彿在爭奇鬥艷, 又輪流著訴說千百年的故事。 鐘塔上, 有一座舉世聞名的古鐘。 鐘面上太陽是繞著地球轉的。 入夜後每到整點,鐘聲中, 十二個生動精緻的小人走出來, 大模大樣地挨個走過場。 我來之前聽說, 幾百年前因為鐘造得太完美了,為了讓它永遠舉世無雙, 當局竟然弄瞎了工匠的眼睛。 到了布拉格後,沒再聽說這段歷史,可能誰都不忍心再揭開那悲慘的一頁。

 

我起初不明白: 這滿城的優雅建築和走不完的博物館裡的藝術珍品, 是怎麼歷經浩劫而保存完好的? 捷克人說,最近六百年,布拉格躲過了歷代戰火的摧殘。 二戰中, 希特勒未下令轟炸布拉格。有人說是由於他的祖母出生於布拉格, 也有人說是他自己在布拉格住過。 總之, 布拉格是歐洲極少數未受德軍轟炸的國家首都。1968 年,蘇軍突襲入侵。 有大學生在廣場自焚抗議, 引起全世界的同情。面對柔弱的軀體, 蘇軍終究沒敢出動飛機大砲。 躲過了人為的破壞, 這些人類共有的文化珍寶, 才留到今天。

 

一百二十萬人口的布拉格, 每年有五六十萬的國外遊客。 街上人來人往, 熱熱鬧鬧, 好像天天都在過節。 捷克人認為他們的啤酒世界第一,到處是酒館。 餐廳裡也總是人多, 無論男女坐下都先來一大杯啤酒。 捷克人熱愛音樂和藝術。 這兒是 “新世界交響曲” 的作曲德伏夏克的故鄉, 也是莫札特居住和指揮過的地方。米蘭昆德拉說過: “如果一個捷克人沒有音樂怎麼辦? 這樣, 作為捷克人的意義便煙消雲散!” 如今, 每年五月的 “布拉格之春” 音樂會吸引了全世界的音樂家。而不僅是在大劇院的表演, 即使是街頭巷尾民間藝術家的小樂隊或無伴奏重唱,也都水準不凡。被打動了的聽眾們也很投入, 常常曲間演員和聽眾一塊兒開懷大笑。 我們在那兒的時候, 每晚在不同的劇場, 共有十幾場表演同時上演。 有歌劇, 舞劇, 音樂會等等, 還有一種捷克獨有的叫做 “黑光” 的啞劇。 我們看了芭蕾 “卡門” 和歌劇 “托斯卡” 。 演員中有不少是從歐洲各地請來的名角, 伴奏的是六七十人的樂團。 然而票價卻很低廉, 只有澳洲的一半。 後來才聽說, 很多藝術行為在捷克都得到政府的大力資助。 這使人想起上世紀末共產黨政府結束後, 捷克人民主選舉了一位著名的作家當國家總統,而且連任了十多年。 至今談起來, 捷克人依然懷念他, 說他 “英明而仁慈”。

接著兩天,我們乘車來到捷克的鄉下。 幾小時的車程, 就快到德國和奧地利的邊境了。 在那兒我們遊覽了幾百年前建的古堡。 即使今天來看, 他們依然算得上豪華舒適。 舖著木地板的舞廳被水晶弔燈和彩色玻璃打扮得珠光寶氣, 能容納兩百人的劇場能在後台用機械操縱更換佈景。 而時間, 似乎在這靜止了。青山綠水,河渠環繞, 古鎮白鸽, 石板小道,和幾百年前大概沒有什麼不同。連路邊小小店舖裡的人,也依然不緊不慢地做著已經做了幾百年的水晶項鍊和提線木偶。

 

短短幾天, 我們都被這個國家深深地吸引了。 那麼豐富的文化, 卻有過這麼悲慘的命運; 而在那悲慘的歲月中,竟然保住了豐富的文化。 這太不可思議了! 我默默祈祝: 讓那痛苦的過去永遠過去吧, 讓捷克人永遠在音樂聲中開懷暢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