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便与同事兼好友Alex一起兴奋地憧憬着新的一年,谈着我们必须要好好地约会一下。去哪里好呢?Alex眼睛一亮,心花怒放地说,“I’ll bring you to the dump! (我带你去垃圾场!)” 哇!垃圾场! “我相信澳洲的垃圾场是全世界最棒的垃圾场!要看一个国家好不好,就去看它的垃圾场。我最喜爱去垃圾场,是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啊!” 她又补充道,面带陶醉的微笑,把我的心思瞬间也拉进了所有和垃圾有关的联想里。哦,垃圾,无处不在的垃圾!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人会对垃圾堆存在某种一往情深的千千结的话,那么我应该算是其中的一个了。或许,只因为儿时妈妈信口的一句玩笑话。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 每当抒情地唱起这首歌,朱明瑛的美妙嗓音如同依然萦绕在耳畔。然而,真实情况是:小时候,妈妈对我讲,“你是垃圾堆里捡来的。” 对此,我一向深信不疑。不但是相信,而且是快乐地相信着。直到有一天,有位好事的邻居阿姨闲来逗我玩,问起了那个古老的话题,“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当然知道啦!我是垃圾堆里捡来的。” 不想那阿姨居然失声大笑,“你妈妈那是骗你的啦!你怎么可能是垃圾堆里捡来的!” “我就是垃圾堆里捡来的!我妈妈亲口告诉我的!我妈妈才不会骗我!”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垃圾堆就是我故乡。如果当时的我可以高歌一曲的话,那么我想我会这么唱:“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垃圾堆就是我故乡,垃圾堆边出生,垃圾堆里成长。垃圾堆啊垃圾堆,是我生活的地方……”
因此,垃圾堆,在我的心目中,甚至与人类的起源息息相关。毕竟,在许多的故事里,主人翁往往是以襁褓的形象出现在某个垃圾堆里,等待被某个无巧不成书正好路过的善良之人发现并捡去开始一把屎一把尿动人坎坷的抚养历程的。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有垃圾。任何生活的启动,必要产生垃圾。垃圾,生生不息的垃圾!与人类最亲密的,可以是垃圾。更何况,现实生活中从来不乏在垃圾里淘金的拾荒一族。作家三毛不正是以她别出心裁的拾荒在沙漠里布置出了个风花雪月的家吗?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人也像我一样时常做着不切实际的拾荒梦呢。说它不切实际,是因为拾荒作为一个职业,自古就没有被看好。小时候常听大人说的励志名言就是:“不好好读书的话,长大了就当个捡垃圾的。”可见以拾荒为职业,已是人们观念中不可逆转的人生失败之象征。既是这样,拾荒的喜好便往往被从光明正大转为地下,从理想中的行业转为偶尔的荒唐白日梦。
在童年的记忆里,与垃圾最和睦共处的就是在外婆的家,那个叫做流传的乡村。
垃圾,各种废弃物的统称。
垃圾,比喻腐朽没落的思想、言论、作品等,也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垃圾,还可以有千百种更加详细的定义和解说。比如,垃圾食品,喂养出无数患糖尿病肥胖症的可怜人类;又比如,垃圾文学,喂养出许多浑浑噩噩不思觉醒的灵魂。中国当代文学新动向还有垃圾写作。垃圾诗派还涌现了一批垃圾诗、低诗歌及屁诗歌等。这些,且先不去论它。
如果说,垃圾是各种没有价值的东西之统称,那么,在外婆家的时候,所见到的许多垃圾,又似乎不能算是垃圾。因为,似乎所有废弃物的归宿都表明了它们也还是可用之物。比如,各种朽木粪土,都可派上用场。朽木与各种干草禾秸,必做燃料烧火做饭,灰烬归回田野还是宝贵的天然养分。人类粪池里的浪打浪,是挑去做肥料的,牛粪是可以用来培植蘑菇的。遇见正在运输粪便的乡亲们,是不可以掩鼻而过的,大人们说这样有鄙视之嫌是不尊重不礼貌。唯一允许的是暗地里屏住呼吸稍稍加快脚步。小朋友若是在泥地上随处大便也是从容的,完事后对着不远处正在虎视眈眈的那条狗吆喝一声,狗便颠颠地跑来,直接将那团还冒着热气的黄金通过口舌咽喉送入肠道里去,末了还不忘将原处舔个干净,不留痕迹地打理得妥妥当当,然后心满意足地继续闲逛,幸运的话很快可以找到下一个就地方便的小主人,又可饱餐一顿。那样的一幕,是不适合让现在对着宠物百般娇惯的人们看到的。天地之间,人类波澜不惊地产生着各种垃圾,又不紧不慢地通过各种途径化解了垃圾。剩饭剩菜就倒给牲口,在牲口身上长出骨肉长出膘;菜皮果皮哪里来再扔回哪里去,重新成为土地的滋养。在那里,每一处的土地,似乎都是肥沃的。劳作的人们,污首垢面,胃口极佳,几乎不见哪个肥胖的。那个时候,无法想象人类的垃圾会包括核废料。
长大些回到城里家中,开始上学,认了字,在街上随便逛,都可以看到“禁止乱扔垃圾”、“严禁随地吐痰”、“严禁随地大小便”等等“严禁随地……”的字眼。所有这些被严禁的事情,在乡下都是天经地义无人干涉的。怪不得农民进城,总是没有家的感觉。只是,许多城里人即便在这样的环境里年日已久,却似乎也只有在忽略各种“严禁”的同时才能体验到当家做主人的感觉。无论这样“禁止”的字眼如何地四处可见,人们对这些字眼已经有了顽强的抗体似的,依然是“随地”我行我素:顺手抛出的果皮瓜子壳有若天女散花;口中吐出的痰干脆利落掷地有声。至于身边小朋友需要找厕所了,厕所总似乎在那遥远得可望不可及的地方,总不如就地解决来的及时稳妥。在那份淡定里,流露出的实在是不假思索根深蒂固的潇洒自在啊!那个年代如此种种的社会现象,不希望良心受责备的人是可以找到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的。毕竟,那个时候公共场所实在难得看见方便民众的垃圾桶和果皮箱啊,厕所的状况也是极其不妙,不但数量稀少而且通常是臭飘万里,令人找到了一阵欢喜,要进去又望而却步。
所有这些见惯不怪的城市丛林法则其实不足为奇,人们或许会在不断地重复陋习之时因着自己生活品质受了影响而慢慢摸索出一套改良措施,最终杜绝乱扔乱倒的现象吧。真正让我至今回想起仍无法释然的,是一种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垃圾。那样的垃圾,就像被敌军埋下的地雷一样,可能出现在任何大街小巷,防不胜防。大人总是要特别嘱咐,交代对那种垃圾,不但要有识别的能力,而且一定要小心远避。那是某种被刻意倒在人来人往的繁忙地段的药渣。倒的人满怀期望地盼着每一个不小心踩到的人,都能多多少少带走一些正在服药的病人身上的病气,患者身上的病便可转移到对此全然无知的无辜路人身上。对于倒此垃圾的人,只要家里的病人病好了,便是皆大欢喜,至于踩到了药渣的路人真的因此生病,那是无关紧要的了。且不论这样的迷信是否灵验,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反射出来的自私本性,是多么令人感觉细思极恐啊!那种渴望病得痊愈的期望,本是无可厚非的,却因着盼望病能转嫁路人而成了对路人的咒诅。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属灵黑暗!自古以来,多少人因怕死而成了罪的奴仆。这些人,可悲,可怜,却似乎寻不到更好的出路,令人明明知道不好,却又不忍心去指出来,去责备。而觉得不好的人,或许哪天在无望中也学了这一套,并且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作用下,将此陋习代代相传。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最最可怕的,是有一天,自己也不知不觉地被潜移默化了。这样隐隐约约的战战兢兢,是在接受了耶稣基督之后,才得以释放。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希伯来书2:14-15) 那个倾倒药渣的记忆,不再是困惑,一辈子不可能去做的了。因为,“只可祝福,不可咒诅。”
快乐的童年,伴着垃圾,我们茁壮地成长!虽然无处不在的垃圾就在身边,但是我们蹦跳着仰望太阳,义无反顾向日葵一般地成长。我们在成长里,学习清理垃圾。
转眼,世界已经不一样。留意一下现在的垃圾,把蔬果瓜皮倒在花园里之后,竟然发现各种包装在日常垃圾中所占的比例名列前茅。
日渐增多的塑料袋,饮料瓶以及一次性包装袋正让澳洲以及全世界的环境面临挑战。
去年,澳洲实行“限塑令”政策。从2018年7月1日起,昆州和西澳将禁止主要零售商使用一次性轻质塑料袋,使各州向澳大利亚首都领地(ACT),南澳和塔州看齐。但是,也有人担忧未来购物者依然可以在大多数超市买到更厚、更耐用的塑料袋,而厚塑料袋对环境可能更糟。为了真正解决购物袋的困扰,世界各国近年来推出了一些塑料袋替代产品和发明成果,其中包括美国的玉米淀粉基塑料袋,英国的完全分解塑料袋,泰国的纳米手提布袋,比利时的记录顾客使用次数的购物袋,日本的包装布(风吕敷),以及中国的可折叠蓝车和纸质环保袋。
购物袋的改进固然是为环保添砖加瓦,但是,真正解决无处不在的垃圾之弊病,实在是全民的努力。
曾经,人类以为大千世界任我扔。于是乎,连人类征服地球的辉煌欲望也不可避免地遗留下了烂摊子。在高海拔的喜马拉雅山之巅,拥有惊人肺活量的雪巴人清理了半世纪以来攀登埃弗勒斯峰的探险队所留下的垃圾。他们捡到三百多个氧气瓶,还有重达五百磅的帐篷、食物残渣等各种登山废弃物。最早的垃圾年份是1952年。
曾经,人类常以为海洋“大肚能容”,往往有什么不要的就随意一丢,让海洋施展自行清理的能力,甚至有时还把垃圾场也设在海边。其实,根据美国海洋废弃物研究指出,有60%到80%的海洋废弃物来自陆地,因此要有效管理海洋废弃物,势必要由陆上的管制先行做起。我们既然有能力让垃圾在山巅,海滨,洋底处处留情,就当尽力终结这些对地球无所不在的人为残害。
在澳洲,每年三月份的第一个周日是“Clean Up Australia Day(澳洲清洁日)”,全澳各地的数十万民众志愿者都会集中在各个清扫点(全澳7000多个清扫点),一同清理上万吨生活垃圾。(澳洲清洁日活动创办于1990年,发起人则是澳洲著名航海家Ian Kiernan)。能够清理出上万吨垃圾,实在是令人惊叹的成就,但也看出人类中乱扔乱倒已经是到了什么程度。
“Jane! 快告诉我你什么时候会有空!我们一起去垃圾场!” Alex已经激动到必须以拥抱来表达期待了。从过年前到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了我们见面时的问候语了。转眼,一月份很快会过去。“Jane,必须是这个月哦!这个月我先生才会在家帮我看宝贝,我才可以带你去哦!” 好的好的,这个月。这个月好忙的,但是,垃圾场的无穷魅力在等待。这是个四星级的垃圾场,会是个美好的约会地点。
哦,垃圾,无处不在的垃圾!
在某个剧本里,或许,会有这样一句台词,“如果你爱我,就带我去垃圾场吧!”
而不是,“带我去看大海。”
好,就这样。
如果你爱我,就带我去垃圾场。
如果我爱你,就和你去垃圾场。
如果我们相爱,就相约在垃圾场。
在垃圾场,我们可以一起发呆。
在垃圾场,我们可以思考人生。
在垃圾场,我们可以心心相印。
在垃圾场,我们可以感觉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