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漫談 傅金枝
  • 善良是一種能力 立言
  • 搶鹽風波 大衛王
  • 公信力的缺失—-中國搶鹽風潮的背後 何輿懷
  • 故園風雨後,霍華德城堡(一) 薇薇
  • 過好每一天 相信人 珂珂
  • 《蓮》第十七章撮合姻緣 何學威
  • 蒂阿瑙螢火洞 黃玉書

 

放射性漫談 傅金枝

日本的大地震、海嘯,以及又進一步引起的核洩漏事故,給附近的居民帶來了災難,也在全世界人民中引起了恐慌。

核洩漏將反應堆中大量的帶有放射性的物質洩露出來,散發到周圍的環境中,散發到土地上、空氣中、水中,並隨著水流、風散發到各地甚至全世界。

放射性物質對人的危害是因為這些物質能輻射出對人體有害的射線來。這些射線就像子彈一樣,給人的細胞組織造成損傷,引起或誘發如白血病、癌症等各種病變。放射線還破壞生殖細胞的遺傳物質,導致胎兒畸變等等。

人只要近距離的接觸放射性物質,便會受到這些物質所發出來的各種射線的傷害。更為嚴重的是漂浮在空氣中的放射性塵埃通過呼吸進入人的呼吸道,或是人喝了被放射性污染的水,吃了被污染的素菜、食品,喝了被污染的牛、羊排出的奶等等,都會對人的內部器官造成傷害。這種放射性物質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的體內,甚至進一步被人吸收進入人體的某些組織,如此給人造成的傷害,比起外部照射所造成的傷害要嚴重得多。

防止外部照射的辦法是距離和阻擋。遠離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質是最簡單有效的保護方式。而必須與放射性接觸的人員,則可設阻擋層阻擋,阻擋的效果與阻擋層物質的密度成正比,因此鉛磚最好,水泥層的效果也不錯。

防止內部照射的方法就是想法別吃進去,喝進去,呼吸進去。如果你住所附近有了核洩漏事故,你首先關閉門窗,別讓漂浮在空氣中的放射性塵埃進入你的建築物。再就是把好你的嘴,首先注意的是飲水和蔬菜。而長期來說,在放射性環境中長出的糧食,在放射性水中生活的魚類,吃了被污染的草的牛、羊擠出的奶等等,這些食品也都會帶有放射性。

放射性還有一個特點,即A放射性元素在衰變時放出射線的同時,它就變成也具有放射性的元素B,然後B再發出射線同時變成放射性元素C,之後變成D,變成E……直到變成一個穩定性同位素為止。

放射性對於人體的危害還有累積的效果。即假如某人今天受到某個劑量的照射,明天又受到某個劑量的照射,則他所受到的傷害是這兩天劑量的疊加。

躲避放射性最有效的辦法是,當你聽說你的附近有核洩漏事故,就立刻上外地轉移,並且要看一看風向,最好迎著風走。如果你離不開,也要設法把老婆孩子轉移出去。尤其是許多國家的政府,總是習慣性地隱瞞事故,實情讓人難以把握。人們也就只好走為上,到外地避一避風頭,弄清情況後再作定奪。

實際上人們大可不必談核色變。我說一說下面的事實,就會使你的心情大為放鬆。

其實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無時無刻不是生活在放射性的環境之中。一個避不開的放射源便是宇宙射線,這些天外來客一部分原自太陽的核過程,另一些則來自更為遙遠的宇宙空間的星球爆炸和其他宇宙演化過程。這些宇宙射線不僅直接傷及人類,還將撞擊地球上的物質,並使之成為放射性物質。

另一個更為嚴重的事實是,放射性物質存在於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物質之中:土壤中,岩石中,海水中,空氣中,各種植物、動物的機體中,甚至我們自己身體的各種組織中。

以鈾元素為例,鈾除與一些元素共生並富集形成鈾礦外,還廣泛地分佈在地殼和海水中。在此先說明,天然鈾中兩種同位素U235和U238,都是有放射性的。 花崗岩中鈾的含量很高,每噸花崗岩中含有鈾達3.5克。你如果使用花崗岩作地板,做檯面,則肯定要受到放射性的輻射。土壤中鈾的含量也不少,則以土壤為原料的製成品,磚瓦,陶瓷製品等都有鈾的放射性。尤其在陶瓷製品最外層的彩釉中,所含的鈾元素尤其多。你想想,在人們生活的環境中,到處都有鈾元素,這放射性的危害,你躲得開麼?

還有一個十分嚇人的資料:海水中鈾的含量並不算高,每噸3.3毫克,比花崗岩少了一千倍,但由於地球上海水的量實在是太大了,於是算下來全世界海水中所含有的鈾元素總量,共有45億噸!

這次日本地震、海嘯導致的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所有的放射性物質全都出來,總共也就那麼一、二百噸。並且這些反應堆中的裝料,不管是尚未參加核反應的鈾,還是反應後的生成物,其放射性的強烈程度和性質,與天然鈾相比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差別。核洩漏事故發生後,核污染物質主要的還是要散落到附近,這肯定會給周圍的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可是如果散發到世界各地,經過稀釋,其影響也就微乎其微了。

有報導說在遠離日本的美國,和中國南方某地,已經測到了從日本飄浮來的放射性物質。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現在的檢測技術發展太快了,測量儀器的靈敏度和精度已經很高。因此極微量的放射性塵埃也逃不過檢測儀器的眼睛。這些塵埃即使能檢測出來,但距離能對人構成危害,還差得很遠。即使生活在離日本不很遠的中國,也不會有什麼影響。至於生活在南太平洋的新西蘭,更不必緊張了。

—————————————————————————————————————-

善良是一種能力 立言

永傑兄發來文友王先生的一篇文章,談到讀報讀到“三人行”專欄,遂有感而發。

那一期“三人行”拙作的題目是《贏德才是真贏》,除《中文先驅報》外,在好友毛芃主辦的“同人網”(http://www.e2020.co.nz)我的博客上也全文發表,結果拋磚引玉,三位文友跟帖評論,對拙文不及之處提出了精闢的見解,也照錄如下:

Nantai:

立言舉的紐國幼稚教育一例很值得思考。

離開了中華民族目前所處的現實狀態,談大贏贏德,很可能只是空談。

Teacher Zhang:

值得拜讀之佳作!作者不愧名為「立言」!教育是風格的培養,是素質的培養,德育才是素質之最!風格與素質養成了,智育乃水到渠成之事。

gapfiller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老子《道德經》三十八

除這三位外,還有網友給了拙文鮮花與握手,表示贊同。為對各位文友表示謝意,我也跟帖說:

謝謝各位文友垂愛!

一介書生,一隻禿筆,能糾正道德江河日下於萬一也是妄想。但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的家裡做起,須知人不能改變人,但能影響人。借林妹妹一句話:我為的是我的心。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可與之爭。有贏德之心,故天下無敵。

道德是個大話題,尤其在當今,更是個十分沉重的話題。作為一名基督徒,深知自己不過是世間罪人中的一個,上帝要我們在這末世的時代“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是彼此相愛”,並沒有給我指責別人的權利。道德很多時候是無形的,但在突發事件面前,往往會凸顯出來。前不久發生的日本大地震和海嘯、核洩漏,使人頓悟自身的渺小和卑微以外,更讓人領悟出什麼叫道德。具體到受災的草民,守秩序,不吵鬧,雖然失去家園,啼饑號寒,但沒有人多拿一份食物;東京交通癱瘓,上千萬人口的大都市,沒有人喧嘩擁擠,也不見權貴、富豪車輛搶道,這就是一個民族的道德,是他們自己行出來的,使一切的讚譽和說教都顯得蒼白。

道德的力量是強大的,高尚的道德源于善良。劉亞洲中將在一篇名為《宗教信仰與民族命運》的文章中寫道:

“善良不是一種願望,而是一種能力。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一個人的道德高低也許不重要,一個民族的道德高低就重要了。一個官員的道德高低也許不重要,一個執政集團的道德高低就很重要了。好人可能錯用壞人,但是壞人絕對不會錯用好人。我們對幹部進行這麼多考核,但翻開幹部履歷考察表,居然沒有一條是對幹部的人性道德進行考核的標準。這促使我們的幹部不必對下,更不必對自己承擔什麼道德義務,只要‘唯上’就路路皆通。

今天,中國一切問題都指向制度,而一切制度的問題都指向文化,而一切文化的問題都指向宗教。道德就是文化。道德是不是宗教的一種表現形式呢?我還在思索這個問題。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有許多值得商榷和改善之處。民族性就是道德。宗教決定了文化,文化決定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性格決定了民族的命運。舉反腐敗為例。懲治腐敗並不能根除腐敗。建立完善的社會制度是一種辦法,但根本的辦法還是要從文化入手。”

善良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人人都有,就看你是否能行出來。所以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是說真正有道德的人是用不著道德標準的,因為他只要把他自己的內在行出來就是了。聖經說:“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真理總是簡單的,關鍵是能不能行出來。

搶 鹽 風 波 (日本大地震系列二)——大衛王

姐電話裏聲音急促,說門外隔壁大嫂狂喊她,趕緊搶鹽去,晚了,真不趕趟了!

搶鹽?有沒搞錯?!

聼過搶包的搶錢的,也聼過搶糧的,可愣沒聽説過搶鹽的!

搶包大都是黑惡勢力猖獗,公安吃乾飯的地段,經常有披頭散發者驚慌失措當街狂喊:搶人啦,搶包啦!搶錢啦!

只是這搶和搶糧搶鹽有著本質的區別,區別在於姐說的這搶,是拿錢買的人多手多而東西有限,誰手快誰先得的意思,特別是東西缺貨斷檔時,你拽一角我拽一角互相角力,這“搶”字便更能説明問題。

俺只納悶,搶啥不好?非搶鹽?鹽能儅飯吃?

姐跑前忘不了叮囑俺,別不信邪,快!趕緊去超市買鹽去,省得中國搶鹽風刮到你們新西蘭……

說完還真扔了話筒。

俺知道這囘俺可真是無“鹽”以對了!

俺那小地方的人向來遲鈍,大地方的人恐怕早就先下手為強 “鹽”陣已待,“鹽淨”鶴望了,俺那裏才靈醒才動彈“鹽”不由衷,“鹽”多必失了。

果然,回家打開電腦一看,這囘咱中國人真瘋了,真真“鹽”無不盡了!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這省到那省,從沿海到內地,從大地方到小地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這兩天就幹一件事:“搶鹽”。

瘋了價般你爭我奪,你奪我搶,看誰身手敏捷,看誰門路通天,看誰錢多膽壯。看過網友直傳的畫面:湖北某地長蛇隊伍在鹽業公司門前堆成螞蟻,頭前有人已被密密麻麻擠上窗臺。後邊隊伍在各種搶鹽車輛前繞成麻花直排到大馬路上,又將所有行駛車輛堵得水洩不通。看來有人天不亮就趕去商店門前排隊,大家一下子恢復了當年搶購的老傳統。另一幅照片更是邪乎,畫面下方全是林立的手臂,大夥擠得一塌糊塗,有手腳敏捷者已攀爬到貨架頂部,正扒拉袋子往下丟,活像穀倉裏亂趵的雞,下邊的手臂是一群接活的雞脖子。

大夥不要命搶得各地碘鹽紛紛告急,搶得商店鹽檔斷檔,搶得各地官員叫苦不迭,忙著電視辟謠,搶得國人形象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爲此,竟有人搶鹽命搶丟了——一位騎自行車搶鹽者和一位開汽車搶鹽者,當街慌不擇路狹路相逢,開車人撞死了騎車人,終釀成搶鹽史上一大“杯具”。

大夥只一個目的,那就是聽説鹽中有碘,碘能防碘,也就是能防最近日本大地震震壞的核電厰的核煙雲,這核煙雲飃過來裏頭有輻射碘。

於是就真有人信這天方夜譚,這幾天真就吃碘鹽吃得太多,生生吃死了!有人說吃死的,有人說齁死的。

得!不管是吃死的還是齁死的,這消息無論如何聼完了,讓人頭皮發炸,心裏不由得一陣悲涼。

這世界咱中國人咋活得恁累恁背氣?一有風吹草動,咱先自炸了窩。

想當年啥啥都搶,搶肉,搶糧,排隊,插隊,是咱揮之不去的夢靨。那時市面上沒有咱不搶購的東西。後來終於改革開放富裕了,腰包鼓了卻日子過得並不安穩。非典來了搶板藍根,豬流感來了搶醋搶綠豆,前些年搶彩電,現在搶大蒜,搶房子,甚至出國越界到香港澳門搶奶粉。這次一個短信後直搶得各地食鹽斷了檔。

日本發生了大地震,日本的核電厰震壞了核機組,日本東京測的了微量核輻射,日本人沒咋地,該幹啥還幹啥。怎麽隔著一條大海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民衆卻恐慌得不得了?人人談核色變,跟狼來了屁股後頭緊著追攆一個樣?

不知打哪聼得消息,碘可以防輻射,於是,藥店碘片全部斷檔搶光光不說,連所有含碘或帶碘的藥品也一掃而空,推而廣之含碘的碘鹽頓時也身價百倍,商店鹽沒了,被踏破鉄鞋的民衆一窩蜂搶得一干二淨。據説鹽搶光了連鹽、碘相關的醬油、海帶,也生生搶斷了檔。

只一天工夫,咱中華大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嘎嘎角角,到處都是搶鹽的隊伍,到處都是搶碘鹽的人。

人們甚至隔空打炮,隔著幾千里地互相打著招呼,甚至遠隔重洋的打招呼:咋還不動窩啊,晚了可真無“鹽”以對了!

無“鹽”以對?爲什麽?是什麽讓民衆恐慌到無“鹽”以對?害百姓如此,我們的官員才應該無言以對無顏見江東父老!

這怎麽看怎麽像放大了多少倍的兩年前“杞人憂天”的翻版。

那一年那一天,過去的杞國後人、現在的杞縣人,由於一個核輻射短信,令幾十萬杞縣人撒丫子跑空了城,演繹了新版杞人憂天傾的活鬧劇。

這囘又是核輻射的短信滿天飛,儘管沒把北京上海跑空城,可衆人的慌亂一點不亞於當初聽到風吹草動就滿世界亂跑的杞縣人!

爲什麽一而再、再而三國人出現這種荒唐事?爲什麽大震下日本人沒咋的,我們先自驚慌失措,成了驚弓之鳥?

網上有人評論說是咱中國人素質太差,也有人說這充分反映了政府公信力太差。要俺說這是幾十年各種資訊對民衆隱瞞隱匿隱藏太多的縂爆發;是這些年假話、假貨、假東西太多太濫,讓人忍無可忍只好相信自己的自救行爲的縂爆發;是公眾對環境惡化,對自身安全狀況極度憂慮、焦慮、以及相關知識、資訊嚴重匱乏的縂爆發。

如果我們的官員,通過這次搶鹽風波仍不吸取教訓,仍不改變思維,改變作風,改變以人爲本嚴重缺失的制度,遇事仍想捂住蓋住,無視公衆知情權,那麽註定這樣的荒唐事,只能越來越多愈演愈烈。

真不知中國人下一個恐慌是什麽?規模有多大?會是個什麽樣子?

2011年3月20日

下邊擇錄一些段子: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謠“鹽”四起、“鹽”過其實、無“鹽”以對。

日本人地震沒死,海嘯沒死,核輻射沒死,結果聽說大洋彼岸的中國人瘋搶食鹽後,全部笑死……

買了兩包。鹹著也是鹹著。我承認這屬於行為藝術,在一個發言時不時被遮罩的地方,總戒言,大家就怕哪天也戒鹽。

搶板藍根和搶鹽沒區別,搶鹽跟搶房沒區別,當下午安慰了廣大市民近期油價不會漲,淩晨就漲。剛剛鄭重宣佈房價得到有效控制但買個包子時,房價一下子漲了一千元,闢謠就比傳謠的作用還要優質。

今天各大超市鹹魚攤位邊上增加了多位保安,以防止隨意舔魚的行為。保安氣憤的說:“昨天好好的一堆大鹹魚,今天硬是被舔成了淡水魚。”

世上最痛苦的是什麼?輻射沒來,鹽沒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麼?輻射來了,鹽不好使;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麼?錢都買鹽了,沒錢買米了;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麼?人都鹹死了,鹽還沒用完!

大核民族沒有慌 鹽荒子孫先自亂。

震在日本,痛在中國。看到大家這麼辛苦的傳謠造謠搶碘片搶食鹽,才知道真正的災區是在中國啊……

公信力的缺失

——中國搶鹽風潮的背後 何與懷

有一本書叫《什麼是公信力》,作者道格拉斯·費韋爾說:“我不知道公信力是什麼,但失去了它就能感覺到它的存在。”

這次被千萬線民譏諷為“日本出事,中國淪陷”的既荒唐又可悲的搶鹽風潮,就很讓人強烈地感到什麼東西真的丟失了。

所謂“日本出事”是3月11日的大地震,所謂“中國淪陷”是說日本大地震之後中國各地民眾不信政府卻聽信謠言,為“防治核輻射”瘋狂搶購食鹽以及一切和鹽沾邊的東西。“淪陷”奇景多多。例如武漢有個郭先生,花高價買了整整一萬三千斤食鹽,如今想退退不掉,想賣賣不出。如果自己留著吃,按照世衛組織推薦,成人每人每天攝入食鹽量不超過五克計算,家裡的六噸多食鹽,他一人要吃三千五百六十一年。

這是網路裡流傳最廣的一個故事。笑者罵者覺得不可思議者問道:進入資訊通達的二十一世紀,為什麼會發生這樣毫無科學根據的全民哄搶現象?“日本是大核民族,中國是鹽慌子孫”,這是搶鹽風潮後,網上最流行的段子。此外還有好些讓人笑彎腰的段子。如這副對聯:“日本人在核輻射中等待碘鹽,中國人搶碘鹽以等待核輻射。”真是:“核出此鹽”“妖鹽惑眾”“鹽而無信”“無鹽以對”!不過笑歸笑,如果你嚴肅思考一下,可能是欲哭無淚。

有論者發現一個隱秘的中國,即人心中隱秘的江湖中國。有消息稱,此次蔓延各地的食鹽搶購風潮,就是遊資炒作出來的。遊資大量買入鹽業股收盤後到浙江各地搶鹽,隨即散佈謠言。這樣的事,近年來在中國其實已不新鮮,從“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油你漲”、“玉米瘋”、“糖高宗”、“蘋什麼”,到如今“鹽王爺”,基本都是一個路數。所有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鬧劇,背後都有推手,有地下利益鏈條驅動。論者進一步考察歷史,指出,這個人心中隱秘的江湖中國,從白蓮教、太平天國、義和團一路走來,成就了“文革”,成就了今天形形色色的傳銷,及形形色色的成功學。近年來一系列的遊資惡性炒作事件,只不過是其在市場領域的簡單複製而己。

惡性炒作就是造謠。有一條著名的謠言公式:謠言的能量=謠言對於受眾的重要性×謠言證據的含糊性\公眾對謠言的批判能力。有論者認為,在中國,公眾批判能力過弱、因缺乏安全感導致謠言的重要性加強,都是引致謠言能量巨大的原因。於是危機心理的壓力伴隨謠言的引導,在“鹽”上釋放,越演越烈。但公眾為何有此表現?中央電視臺製片人崔永元不同意居高臨下的批評。他在微博上說:“把搶鹽風潮完全歸錯於公眾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危機應對能力和科學常識,我不同意。因為它同樣說明政府缺乏危機預判能力、危機處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缺乏一言九鼎的誠信形象。”

缺乏誠信!崔永元講得太對了。這段時間,不少人都針對這次“日本<javascript:;>出事,中國淪陷”的現象,討論中日兩個民族的文明素質及民族性。討論中提到魯迅提到柏楊——魯迅對中國民族劣根性挖掘最深,柏楊直接痛斥“醜陋的中國人”。這次地震<javascript:;>顯示日中民族質素優劣有目共睹,應對了魯迅、柏楊的批判。但一個民族的民族性包括其中的劣根性是如何形成的呢?論者指出民族生存的地理環境、民族的歷史,和長期的社會生活<javascript:;>形態都是形成的因素。

中國人比較缺少危機意識,總是心存僥倖,遇到天災人禍,不管別人,也管不了那許多,自己則以“逃”為上計,逃荒流徙,反正疆土遼闊,總有生路。從中國歷史來說,兩千多年沿傳至今的專制傳統使中國老百姓習慣于全方位的樣樣都管的專制統治。由於缺乏體現個體之間的互助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公民社會機制,許多人只能在服從與鑽營中求生,或以依附掌權者求得出頭之日,或成為欺詐拐騙到處鑽空子的“刁民”。有些論者喜歡談論什麼“禮儀之邦”,卻不懂正是長期專制統治使中國社會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以誠信、自覺為基礎的“禮儀之邦”。時至今天,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政府對民眾的信任,人與人的互信,極其破碎。

年前,中共中央理論刊物《求是》旗下的《小康》雜誌和新浪網聯合進行了一次相當規模的專就信用指數的民意調查。根據這個調查,最值得信任的五個群體是農民、宗教工作者、性工作者、軍人和學生,而科學家、教師和政府官員的可信度都比上述群體低得多,但是高於房地產開發商、秘書和演藝人員。調查中,接近90%的受訪者對官方資料表示“絕對是假的,從來都不信”。他們寧肯信妓女,也不信官員。中國官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就此發表社論說:這樣的一個名單既讓人震驚也令人尷尬。“在無恥盛行之際,我們經常不知道信任誰好。”

這是各種原因的必然結果。不要說那些抹煞歷史歪曲歷史的大事了,只說近年來,“華南虎事件”、“躲貓貓事件”、“七十碼案”、“鄧玉嬌案”、“石首衝突”、“釣魚執法”……等等個案,既體現有關官員缺乏公信力,又使其公信力進一步下降。還有“被自殺”、“被就業”、“被自願”、“被富裕”、“被同意”、“被迷路”……等種種“被XX”現象;還有假煙、假酒、假藥、假證件、假學歷、假奶粉(後來成毒奶粉)……氾濫,以及婚托、醫托、官托、網托、房托、學托、藥托、商托……之類的“拉托”大行其道。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全都出問題——民間有一個發洩的極端說法:“除了騙子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論者指出,在這樣社會環境下,也許就那麼三五夥人,幕後稍加鼓噪,即可平地起風雷,引爆一場迅速席捲全國的鬧劇。目前多數民眾得經濟增長之利,生活尚在提升之中,而人心已如此脆弱,如出現經濟下滑之類的非常時期,又當如何,真讓人不敢設想。

沒有互信的社會,各種成本都極大。就政府來說,由於無時無處不在的社會危機,當局不得不高度緊張,使用所有資源“維穩”。中國財政部今年3月5日公佈公共安全領域預算也就是“維穩”經費為6,244億元人民幣,該數字比2010增加了21.5%,且超出2011軍費預算6,011億元。而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此次“兩會”上說:“中國實現全民免費醫療每年需花費1,600億元人民幣,目前中國不具備這個經濟實力。”三個數字相比,不能不使人大為感歎!香港的鳳凰衛視台評論說,今日中國已是維穩費用高於軍費,內憂大大高於外患,而造成這一險境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把人民政府放在人民的對立面”。

許多論者都說,如果中國社會需要構建長治久安的防護體系,那麼最好的防護體系就是建立在自治與合作基礎上的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的公民精神。但公民精神需要從日常的公民生活中發育成長,這樣才會最終潛移默化為每個公民的本能。以日本作為例子。八十年前日本金融危機之日也是趁亂打劫者活躍之時;戰敗後經濟不景氣,犯罪也極其猖獗。根本的轉捩點是上個世紀中葉的憲政轉型,日本的公民社會至此破冰。從那時到現在,一代代日本人,孩提時代就在不斷學習自治與合作。因此即使大難猝然降臨,妖言惑眾在日本仍沒有空間,天地錯亂而人心不亂。

“國之命,在人心。”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後的記者招待會上講出這句至理名言,當為各級政府官員的座右銘。

————————————————————————————–

故園風雨後,霍華德城堡 (一) 薇薇

E·M·福斯特(1879—1970年)有一部小說《霍華德莊園》(Howards End),描寫的是一處霍華德別業,與約克城郊的霍華德城堡(Castle Howard)沒有關係。福斯特畢業於劍橋國王學院,是英國近代著名文學家,曾被看好將會成為湯瑪斯·哈代之後最偉大的英國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可惜,福斯特於1924年出版小說《印度之旅》後就擱筆了,一生只有六部小說傳世。1992年根據小說拍攝的非常出色的電影《霍華德莊園》(又譯《此情可問天》),當然也不是在霍華德城堡取景。

牛津赫特福德學院畢業的伊芙琳·沃(1903—1966年)另有一部小說《故園風雨後》(Brideshead Revisited,1945年)是以霍華德城堡為背景的,1981年英國Granada廣播公司出品的11集電視連續劇,以及2008年的同名電影都是在霍華德城堡拍攝,BBC廣播公司主席喬治·霍華德男爵正是霍華德城堡的主人,其家族已在城堡居住300餘年。

英格蘭綠野,雲卷麥飛,碧草茵茵,霍華德城堡的健拔線條勾破天際。雖名為“城堡”,實則是一處莊園,佇立於一馬平川之境,顯然不是軍事要塞,也沒有防禦功能:沒有護城河,沒有碉堡塔樓,沒有吊橋和地牢,因此城堡毫無凝重之感,不覺殺戮之氣,只有明媚與雄偉,她的典雅秀美與壯麗恢弘相得益彰。霍華德城堡距古城約克15英里於咫尺之間,占地幅員廣闊在一萬英畝之上。城堡始建於1699年,巴羅克式建築是設計師范布勒爵士的代表作,與范布勒爵士的另一個輝煌設計,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出生地布蘭姆宮,以及德比郡德文公爵家族的查沃茲莊園,並稱英國最美麗最著名的三大名苑豪宅。

“淒風苦雨中,多少繁華如夢,曾經萬紫千紅,隨風吹落。”二戰期間,飽受戰火硝煙摧殘的英國已不復昔日容顏,大英帝國的輝煌已徹底暗淡。上尉查理斯·瑞德隨軍重返霍華德城堡,那座大廈將作為戰時指揮部。沒有人知道他曾在此間生活過,熟悉霍華德堡的每一處景致,知曉每一塊石頭,那裡有他的青春、歡愉、愛和美。沒有人在他紳士般平靜的面容下看到什麼,即使他胸中波濤洶湧。面對國破山河在,故園風雨後,查理斯只能回憶,緬懷那逝水華年。

霍華德城堡被良田美湖環繞,獵場村莊、森林花園、教堂陵墓、雕塑噴泉,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與美輪美奐的建築,形成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集成典範。城堡面北朝南,兩翼向東西延伸。英式長窗上部弧形曲線的柔美平衡了華廈的剛健氣韻,正中高高聳立的聖彼得大教堂式的拱頂最是氣宇軒昂。玻璃桃花心木門半開,風度矜持的老管家侍立,大廳高達70英尺的圓形頂棚,是義大利名畫家Giovanni Antonio Pellegrini的手筆,繪有古希臘神話故事,四季之神、太陽神之子、戰車,洛可哥風格的繪畫和雕塑裝飾極盡繁複,整個大廳金碧輝煌,奪人眼目。

“驀然回首中,歡愛宛如雲煙,似水年華流走,不留影蹤。”20年前在牛津結識了塞巴蒂安,查理斯的牛津生活才算正式開始,才有了真正的意義。19歲的塞巴斯蒂安是1923年牛津新生中最漂亮最引人注目的青年,這位侯爵之子整日抱著大大的泰迪熊穿行於牛津校園,查理斯當然見過他灑脫不拘的身影。來自不同的學校,就讀於不同的學院,本來無緣結識,塞巴斯蒂安偏偏醉酒嘔吐於查理斯寢室的窗前,是命運之手的安排,還是欲望之神的考驗?是獲取甜蜜,還是走向苦難?

“他是迷人的,帶著女性美,這是一種極端年輕的美,高唱著情歌,遇到頭一陣寒風就凋謝了。”書中這樣描寫塞巴斯蒂安。莫要以為英國青年的女性美是翹著蘭花指,扭著腰肢,擠眉弄眼的惺惺作態,他們的秀美是濃濃的書卷氣中帶著純真率性,是晚熟的少年依然作著童年之夢。兩位朋友之間的凝聚力太強烈了,以至周圍的友人都漸漸退散了。牛津的甜美鐘聲,柔波蕩漾的河上泛舟,古雅校園的形影相隨,霍華德堡的花開花落,縱情恣意的歡笑,威尼斯的潺潺流水,岡朵拉的搖曳如夢,青春透明如美酒,暢飲到最後一滴。

霍華德城堡的房間非常多,共有145間,無法一一參觀領略,再說並不悉數開放。現任屋主西蒙·霍華德一家四口仍然不時居住其中,西蒙·霍華德也承認不曾進入過所有房間。 霍華德家族的地位何其顯赫,號稱英國第二大家族,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十一世紀,祖上是諾福克公爵一世。霍華德家族信奉羅馬天主教,居住于霍華德城堡的只是整個霍華德家族的分支,是諾福克公爵四世幼子卡萊爾伯爵的後代,家族的主體仍然世襲公爵稱號,另居別處城堡和莊園,今天領導英國上議院的就是諾福克公爵18世—愛德華·霍華德。

“這紛紛飛花已墜落,往日深情早已成空,這流水悠悠匆匆過,誰能將它片刻挽留。”

塞巴斯蒂安的家庭表面溫馨迷人,實則是宗教的牢籠。塞巴斯蒂安的母親,一位篤信天主教,風度高貴、氣派不凡的美婦人,以天主教的清規戒律和自己頑固的虔誠,統治著家族成員,讓每個人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在原罪的陰影下生活。她的丈夫痛恨她,於一戰之後,與情婦定居在威尼斯,再也不肯踏上英倫國土。她的兒子塞巴斯蒂安厭惡她,想要掙脫她的桎梏,卻始終無法逃脫她的束縛,於是沉醉於酒精烈焰,自甘沉淪,後來逃到北非,整日在酒精中混混沌沌地活著,走向自我放逐、自我毀滅之路。

注: 文中引用粵語歌曲《水中花》,娃娃作詞。

——————————————————————————————————-

過好每一天 珂珂

相信人

不信神的人, 就會相信人了嗎?

你病了之後, 誰是你最相信的人? 當然是醫生. 醫生叫你最好不要吃這吃那, 你一定不會去亂吃. 醫生叫你最好運動, 平時連階梯都想開車開上去不願意多走一步的你, 一定會乖乖地去做運動.

為甚麼? 當然是為了你自己的身體.

當你違反了交通規則, 被員警捉到了, 你一定會老老實實地站在他面前, 說盡好話並且連生道歉. 因為你知道他那時就是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

說不好就可以給你開一張大罰單.

去餐館吃飯時, 你會相信服務生的介紹.

去買房子時, 總會認為地產經紀的’專業’意見很重要.

犯了官非時, 當然就相信律師是你的唯一救星.

有的人, 想要賺錢時, 就去求財神.

也有的人, 在徬徨時, 去找算命先生指點迷律.

人與其說是相信人, 還不如說是自然和不自然地屈從權威的指引, 在反覆求證無誤後, 才會多出一份信任來.

人與人的互信是人的本能, 但也是非常脆弱的. 有求於人時, 就更加無可奈何地期許有可以信任的人. 當然, 也有卑鄙的人利用了人家的信任, 去做傷害他人的事情. 難道上了當之後, 就不再相信任何人了嗎?

你不是住在深山老林之中, 不可以做到完全的無求於人的. 不論上了多少次當, 還是要在吸取教訓後, 繼續前行. 人是活在群體的社會中, 我們被朋友、家人的信任網包圍著, 才是我們能夠繼續前行的最大動力.

相信誰, 是你自己的選擇. 選擇了, 就不要抱有後悔的機會. 直到有到了有結果的時候, 事實才能得到證實。

———————————————————————

《蓮》第十七章 撮合姻緣 何學威

6、世事難料

妙音陪著碧姬一起來到太子宮,桃葉隨行。得樂迎接道:“奴才給碧妃娘娘請安,給二公主請安!”碧姬道:“起來吧。”妙音問道:“你們家殿下呢?”得樂回稟道:“回稟公主,太子在王后娘娘處,還沒回來。”碧姬問道:“何時回宮?”得樂道:“這奴才可說不準,奴才一會去看看。”碧姬道:“妙音,妳去王后宮,順便告訴妙梁,我來過,叫他明日上我那兒,妳陪妙梁一塊去,我做幾樣可口的點心等妳去嘗。”妙音道:“碧妃娘娘,您就別費心款待我們,我陪妙梁明兒准去就是。”碧姬道:“那好,一道走吧。”

專供王后飲食的小灶廚下,傭人們各忙各的事情,灶上蒸煮著各種食物,熱氣騰騰。蓮站在案前,她將銀耳和黑木耳一齊放進一隻瓦缽裏,倒入一些涼水又倒入一些熱水浸泡起來,然後數了十顆蓮子放在一隻碗內也用溫水浸泡了起來,這時,妙梁闖了進來,徑直朝蓮走去。

傭人們慌得一個接一個喊:“奴婢給太子殿下請安!”妙梁一邊不耐煩地揮手一邊說:“不用。”

蓮做得很專心,猛一抬頭,發現妙梁來了,很不自在說道:“殿下,你怎麼來啦?”妙梁道:“聽說妙善在此為母后熬制藥膳,我來看看,能幫上什麼忙?”蓮催促他說:“不用費心,你去母后身邊吧,我熬好藥羹就來。”妙梁賴著不走道:“我看妳熬制如何?”蓮為難道:“這兒,無甚好看。”妙梁道:“藥食同源,此中也有學問。”蓮說:“倒是藥補不如食補,王后的身體宜於食補,較為平和。”妙梁很有耐心地問道:“妳現在如何配置母后的藥膳呢?”蓮認真答道:“我以百合為主,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經,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這也是母后的經常症狀。配伍生熟地、麥冬、貝母等對由於思慮過多所致的虛煩驚悸、心情煩躁、夜寐不寧、食欲不振等具有良效。”

妙梁看見浸泡的白、黑木耳又好奇問道:“妳這拿來做甚?”蓮道:“加進藥羹裏可以潤肺溫補,先要蒸一下才好。”妙梁說:“我拿來蒸!”

妙梁說完就往蒸籠裏投放。

蓮急了說道:“還不能蒸。”妙梁不解道:“為何?”蓮道:“木耳均要去蒂洗淨方好入膳。”妙梁道:“噢,原來如此,我來為之。”

妙梁熱心將白黑木耳洗得亂七八糟,蒂子也找不准,一頓亂摘,傭人們看著不敢吱聲,竊竊私語,暗自發笑,因為太子幹活實為王宮奇聞,真正著急得是蓮。

蓮制止道:“太子放下吧,你那樣洗不行,我來。”

妙梁放下手中的木耳又來搶蓮手中的蓮子:“那我來摘蓮子。”

妙梁將十顆蓮子的芯都去掉。

蓮慌忙喊:“不能去芯!”妙梁這下急了:“為何又不對?”蓮告知:“蓮芯是清心明目的,不要去掉。”妙梁有些無可奈何道:“噢,妳的學問真多,讓我束手無策。”蓮說:“不是我的學問多,而是藥膳的歷史淵遠綿長,深藏機理。”妙梁道:“記得《後漢書.列女傳》中有:“母親調藥膳思情篤密”這樣的字句,今日倒是有幾許體會,不知我這男兒還能做什麼?”蓮道:“你就不如站在此照看一下灶上的稀粥,其中的梗米是大補之藥。”妙梁悟道:“那我們每日吃飯也便是大補。”蓮回道:“極是,人之身體保健,吃好適量米飯糜粥是至關重要的根本。”妙梁道:“好,讓妙梁來管好這至關重要的根本。”

妙梁的話猶未了,稀粥開了,澎出來,妙梁慌忙去端,不慎打翻粥缽,還燙傷了手,稀粥澆在火上,騰地燒起來,明火與煙霧一齊冒起來。廚下的傭人們這下真的慌了手腳,用水澆火的、搶端粥缽的、抹灶臺上稀粥的、給妙梁問安的,一時如同救火,只有蓮著急抓起妙梁的手察看傷勢,喚道:“師傅,請快拿些醬醋來。”

一廚子趕快一手提罐醬油一手提一罐醋。蓮扶住妙梁的手,吩咐:“快倒上。”醬油和醋一起澆往妙梁燙紅的手腕上。妙梁自嘲寬慰道:“這不成了紅燒豬蹄!”廚子道:“殿下,燙成紅蝦一般,您還高興。”妙梁正瞅著身旁的蓮直樂。

蓮對廚子道:“師傅,煩您再熬一缽白粥,要用文火熬至汁稠,味濃、粑爛,我進去為太子包裹一下再來。”廚子道:“妳去吧,這兒交給我們。”

蓮陪著妙梁離開廚下,妙梁情緒倒是很高。蓮關切問他:“疼嗎?”只見妙梁笑嘻嘻地答道:“不疼,沒事!”

此時,王后在寢宮內憂心忡忡地跟霓裳說話:“妙善今後的去處,煞費思量;要不然,麻煩的事只會越來越多。”霓裳說:“可也是啊,尋思趕快給她找個姑爺。”王后道:“妳也這樣想?”霓裳試探說:“我看太子挺喜歡妙善。”王后道:“如何?”霓裳說:“可否收做太子妃?”王后道:“看來妳有私心?”霓裳說:“王后娘娘,為何如此猜度霓裳?”王后道:“讓妙善做太子妃,妳是否覺得心更安一些?”霓裳挑明道:“奴婢反倒以為是您的心思。”

王后這時的心思真的被霓裳說中:“既要維護三公主的權益,又要擺脫妙善已經遇到和將要遇到的麻煩,做太子妃還真是最佳選擇。”王后於是表白道:“我要如此主張,也只給她找個歸屬。”霓裳說:“娘娘,恕奴婢直言,今生今世,無法讓妙善當回公主,讓她做了太子妃,也稱得上是上上策,還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王后不無憂慮道:“世事難料啊。”霓裳問道:“何出此言?”王后道:“妙善心思難猜。”霓裳說:“娘娘,但願天遂人願。”

妙梁手上纏著白紗走了進來,後面跟著蓮。王后見狀一驚道:“為何如此?”妙梁掩飾道:“一不留神,摔地擦傷。”王后問身後的蓮:“妳給他包紮的?”蓮說:“嗯。”王后:“傷口不要礙事?”蓮:“無大礙。”王后心疼地說:“妙善,累了兩天啦,陪我坐坐,歇一會兒,我好多了。”妙梁道:“母后,您真的好多啦?”王后道:“母后騙你做什麼?”妙梁道:“那就好。”

王后問道:“你大姐呢?”妙梁回復:“早回宮了,大駙馬昨日早朝主動請纓,明日出征邊關,她要為他準備行裝。”王后道:“噢,不是上次已經彌戰休兵了嗎?”妙梁道:“胡漢之爭何時了,這次聽說是一個叫尼利漢的統領,十萬鐵騎壓境,仁山姐夫擔子不輕。”

蓮和霓裳一直關注王后母子的對話,不時交換一下眼神,然後又相互避開,繼續聽著下文。

王后道:“妙梁,你記得明日親自出城,代我送大駙馬出征,叫他保重,早日得勝班師,以免親人掛念。”

王后說著眼睛紅了一圈,蓮背過身去,用讓人難以察覺的速度輕輕抹去了眼角的一顆淚花,回身遇見霓裳斜覓過來的眼光,蓮垂下了動人的眼簾。

妙梁道:“母后放心,孩兒會去送他。”王后道:“每次聽見出征,為娘總是心跳不已,你父王早年沒有少打仗,總是離多聚少,什麼時候可以真正安居樂業,戰亂消弭就好囉。”妙梁安慰道:“母后,您別擔憂,姐夫會平安無事的。”王后道:“將士全都平安無事最好。”

蓮道:“妙善去看百合羹好了沒有。”

大家看著蓮離開的背影。

妙梁追去說道:“我也去。”王后喊道:“妙梁,你的手。

惠靈頓分會來稿

——————————————————————————————————————

蒂 阿 瑙 螢 火 蟲 洞

作者 黃玉書 ( 惠靈頓分會 )

離開新西蘭女皇鎮(Queenstown),沿著南島西岸走,南下到

Te Anau去。中午時分,來到了Te Anau鎮,這也是我們要在此居停三晚四天的旅途重鎮。驅車前往鎮中心,要找餐館食午餐。遠處一大幅牆上,標寫〝中國城酒家〞幾個大字,我們認定它就是我們要找的食飯地方了。來到該〝城〞門口,嚇然見到兩座特大的陶瓷獅子蹲在門口地上,似是在迎客。我把身邊的幾位團友請了進去。

我們要了一桌,點了幾個廣東小菜,在此午膳。其中一道,椒鹽蝦,蝦是剝殼的,油炸的,不像我們平常食到連殼乾身的,椒鹽味濃的椒鹽蝦。老闆娘解釋,那是為迎合西人口味。真無奈!我告訴她、您們可以效仿英國唐人餐館的做法:企堂寫菜單後,通知廚房:是人食的 (唐人) ! 或是鬼食的(西人)!讓廚師知道對不同的食客而用不同的烹飪法。老闆娘笑答:所言極是。她顯出似乎很樂於接受意見的樣子,予人好感。老闆娘問我們到過〝蒂阿瑙〞看過〝螢光蟲洞〞了嗎?我告訴她,今天晚上才去也。

晚餐,大夥在〝中國城〞食團體套餐,食得頗滿意。在這個享有〝世界步行之都〞國際美譽的旅遊城—Te Anau,它人口只有三千多,但中國餐館郤有兩家,可見其遊客之多;中國訪客不少。我們兩次進餐,都遇上亞裔食客。還見到一桌食客全是女將,我們還以為誤闖〝女兒國〞哩!餐後,有團友評價其水準不及大埠的唐人餐館。言之有理,名廚高手都雲集大埠,在小埠能食到中國餐,已是幸事也。

晚上8時許,我們一行16人到〝蒂阿瑙〞去看瑩火蟲洞。在蒂阿瑙湖碼頭,乘渡輪到對岸去。航程不遠,約45分鐘吧。到了看螢火蟲的山洞入口處,進去時,見到已有不少遊客在等待觀看有關影片。那裡有免費茶水招待,喝茶喝咖啡的人真也不少啊!

看完影片,再看展覽室,對這個奇特的景點有了丁點兒的瞭解。此岩洞被認為是在一萬二千年內形成;1948年被勞森、伯羅斯發現。此後,被開發了,接待遊客參觀。1986年被列入為世界遺產地區。

我們開始進洞了!四週黑漆漆的;灰濛濛的,只見身旁盡是嶙峋拔峭的山巒,婉約雃緻;拔地擎天一柱,高不可攀。我們走的路,只能容一人通過,狹窄無比,曲折迂迴,需小心奕奕。有幾處路段,岩石壓頂,要彎腰低頭通過。眼前不但見到奇形怪狀的峭壁;更聽到震耳欲聾的水流聲;水流四濺,常常灑落在遊人身上;頭頂滴水,遊人被淋,乃常事也。我們走的路是用金屬架托起的,很安全。洞裡,分幾個觀景區:大壩、花崗岩巨石、大教堂、螢火蟲洞穴…此處說的大教堂,是指有一處大山洞,高度達20公尺,手電筒的光都無法照到其頂部。它的形成是被千百年的流水沖雕而形成的。其實它是峭壁而已,不是真教堂啊!移步換景,步行時常常見到不同的景觀,崖壁崢嶸高聳;水流聲如萬馬奔騰般韾過不停;腳底下水花四濺,奔騰不息;看到瀑布,旋渦,蔚為奇觀。中國廣東省肇慶七星岩洞,是靜態美;今晚看到的岩洞,則是動態美啊!進洞後,您會感覺到頭上腳下無處不在動啊!

快將乘坐小船進螢光蟲洞穴了,那時剛好有一隻船靠岸,全船人離船後,洋人導遊,引領我們上船,剛好全團16人夠座。洞內伸手不見五指,黑漆一團,視覺上只感覺到已進入了〝黑洞〞,那時,甚麼也看不到。看影片時,遊人已被告知,在洞內,不准說話,要保持寧靜,因為螢光蟲怕聲響。我們默默地,睜開雙目,注視著眼前可能出現的景象。我留意到,船在緩緩地向前移動,它靠甚麼做動力呢?,在靜寂的黑洞中,我隱隱約約發現了洋人導遊,在用手拉扯架在洞穴中的繩子,他拉扯,船在走。原來如此,用這辦法,一點兒聲響都沒有,船似乎在水中滑行,聽不到機動聲、也聽不到人力撐漿聲。那時,死一般的靜寂,只感覺船在動,希望奇跡盡快出現。

頭頂上,前方洞頂上,露出了一大遍,一大遍的點點火光,它閃閃發亮,我們看到螢火蟲了!大家很興奮!船仍在向前滑行,可甚麼也看不到了。不久,前方,又遇上了!似是億萬盞聖誕燈在發光,丁點兒,聚成一大遍、一大遍,螢光蟲發出亮眼的藍光,宛如天上數不盡的繁星般,美極了!

據說,螢火蟲越餓,螢光越強。它的主要天敵是盲蜘蛛。若空氣的濕度不夠,螢火蟲就會乾枯死亡;它們以捕食受其光引誘的昆蟲為生。如果食物缺乏,螢火蟲居住太擁擠的話,它們也會吞食同類。

遊罷,只見碼頭上又迎來了一批遊客,其時已是晚上十時多了,暮色凝重,夜幕低垂了,但尚可看見週圍景物,此處,日照時間較長。

回到住處—Aden Motel Te Anau時已是深夜十一時多了。

以文會友編制

穆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