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對峙
洪丕柱

從6月初開始,中印邊境洞朗地區(在錫金和不丹之間,印度稱為道克蘭高地Doklam Plateau)發生了中印軍隊對峙(standoff)局面,中印邊境局勢再度緊張。日前《人民日報》說“有些印度政治人物在中印邊境軍事對峙中想要贏得國際支持而發出不負責任的言論。中國專家說中國在領土問題上不會做出妥協,但印度國家安全顧問來華開會為九月份的磚塊國家峰會做準備,可能會緩和緊張局勢。”目前各方在該地區前沿均陳兵六千。洞朗對峙使中印關係掉到了歷史最低點。
對峙的诱因是印軍發現中國軍隊為其哨所提供補給而在自己一側大規模建造公路,馬上越境進行干涉。既是在自己一側造路,對方怎麼管得著呢?因為印方說2012年雙方同意這個地區是需通過談判解決的地區,此前應保持原狀。造路就意味著中國企圖改變現狀,故感到受威脅。中方的反應是印軍此舉直接侵犯了中國主權,指責其為非法越界;並且中國認為中印的邊界爭端過去並不包括中段這部分邊界。
印度說,不丹宣稱對道克蘭/洞朗地區擁有主權,這段中不邊界並未劃定,中國卻拆除了不丹的哨所,可能已在不丹宣稱主權的地方興建了公路。不丹外交部對此提出抗議。中國同14個鄰國中的兩個,即印度和不丹至今尚未簽訂邊界條約。它同印度有3380公里的邊界,同不丹有470公里的邊界;而不丹同印度訂有條約,不丹的外交由印度導向(guidance),印度為不丹提供其四分之一的預算。故實際上這次印度承認是在按協議代表無力保衛自己邊界的不丹表達其對該地區保持原狀的訴求。
對於道克蘭/洞朗這個中印不三國交界處的地區(tri-junction area),印度為何對中方造路如此敏感並感到威脅呢?因為它對印度非常重要:從地圖上看它像一把尖刀插進印度的被稱為“雞頸”(chicken neck)的狹窄的斯里古麗走廊(Siliguri corridor);一旦切斷這條雞頸,印度的主要部分即同其東北七州失去聯繫。
這次對峙有一些稀奇的現象,雙方邊防軍均不動武,有時口頭辯論,有時戰士們一動不動地面對面坐著,一坐好多小時,還有一個視頻顯示雙方戰士都不帶武器,相互用身體推、拉或頂住對方不讓其進入其佔有區。看來雙方都謹慎地抑制不開第一槍,甚至不用拳頭,似乎一旦開槍或打架,情況就會不可收拾,馬上會爆發大戰。這個高原地區天氣惡劣,有時風大,即使是夏天,已是零下五度。在我看來雙方戰士都很辛苦!
不光對峙,雙方口水仗也打個不停。先是中國發出警告“界線即底線”。但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印軍對此底線毫不理睬,毫無撤退之意。然後中方提醒印度記住55年前的教訓。對此印方回答說印度已不是55年的印度了;中方又說中國也不是55年前的中國了。這個提醒其實是暗示1962年印度吃敗仗的那場邊境戰爭,雙方共死兩千多人(印度1383人,中國722人)。但印度譏笑中國曾試圖教訓越南,卻付出了慘重代價。
《印度時報》最近發表社論說喜馬拉雅山對峙“再次突出北京無視基於規則的全球秩序”(once again highlights Beijing’s lack of respect for a rules-based global order),“中國堅持印度必須在談判前先撤軍彰顯了北京同其鄰居扳手腕的癖好”(underlines Beijing’s propensity to arm-twist its neighbours);中國外長王毅要印軍老老實實地退出,印度外長斯瓦拉吉(Sushma Swaraj)則認為“雙方必須同時撤軍,討論解決辦法,印度堅持談判解決問題。”
在中國建軍90週年前,7月24日中國國防部吳大校(Colonel Wu Qian)在記者招待會上警告印度說“中國對捍衛其主權和安全的決心不可動搖;中國為此將不顧一切代價(at whatever cost)。”吳大校並提醒印度不要存僥倖之心並抱有任何幻想(do not push your luck and cling to any fantasies)。他說“撼山易憾解放軍難”(Shaking a mountain is easy, but shaking the PLA is hard)並預期中國將在該地區會增加兵力和軍事訓練作為對印方的回應。據《解放軍報》報道,從一個多月前對峙開始,中國軍隊在爭議地區附近開展了實彈演習(live-fire exercise)並運送數千噸軍事物資到另一個地點。對此印軍也增加了在邊境的軍事活動,印空軍司令哈諾(B S Dhanoa)元帥說,印度已準備好應付“任何可能發生的不測”(any eventuality)。
7月27到28日,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到北京參加磚塊五國(BRICS:巴西、俄國、印度、中國、南非)的安全論壇“國家安全顧問(NSA)會議”,這個會議是BRICS峰會例常的預備會議。他利用會議機會在28日會見了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面對面地討論邊境對峙問題,同時在習近平主席會見NSA代表時會見了習主席。印度傳媒說,其實會見並非討論問題,而是交換觀點,即雙方將問題攤在台上(put the issues on the table)但雙方都沒有降低戒備(lower its guard);正如《環球時報》所說,北京堅定要求以印度無條件地撤出中國領土作為雙方間任何有意義對話的先決條件。新德里應當拋棄幻想,多瓦爾對北京的訪問肯定不是按印度願望解決對峙的機會,BRICS國家安全顧問會議只是為峰會作準備的例會,並非討論中印邊境衝突的平台。
印度的態度顯示出它對中國高度的不信任並對中國的壓力絕不買賬。它認為中國是在圍堵印度,從緬甸到斯里蘭卡到巴基斯坦,它抱怨中國海軍增加在印度洋的活動;而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建立中巴經濟走廊、建造鐵路和瓜港都是針對它的(上週據路透社報道,巴總理沙里夫因涉嫌腐敗被巴最高法院裁定免職,因調查小組發現他擁有無法解釋的巨額資產;沙里夫說,我沒有貪污巴基斯坦人民一分錢,這些都是中國政府送的),它將巴基斯坦形容為恐怖孵化器(terror incubator)。《紐約時報》說很少有國家會勇於直接以軍事對抗中國的地區野心,所以印度的反應極其驚人:印度總理莫迪顯示他敢於輕視中國的願望和不顧其威脅(flout China’s wishes and ignore its threats)。四月份,不顧中國警告印度派一名高層官員陪同達賴喇嘛去西藏邊境。五月份,印度杯葛習近平主席創導的招牌項目“一帶一路”的會議,說習的計劃“無視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考慮(core concerns on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而邊境衝突發生時,莫迪訪問華盛頓,在印中爭奪對亞洲的影響中尋求特倫普的支持。
為了對抗中國圍堵,莫迪同越南聯盟,取得了英法、以色列和新加坡的支持,同緬甸、阿富汗和伊朗改善了關係,甚至取得了俄國的支持。印同美、日每年在印度洋舉行聯合海軍演習,澳洲很可能也會參加。莫迪深知印度的問題,加強了國內改革的力度,而他的改革針對問題,不躲躲閃閃,包括去年高難度的廢鈔令(廢除舊的500、1000盧比大鈔代之於新鈔以打擊腐敗)和今年用GST統一全國稅收的稅改。他上台時承諾為3.8億尚未用上電的人民供電,這項諾言基本實現,所以NASA晚間從空中所拍的地圖顯示印度全境已亮過中國東部地區。印度給人的印象是貧窮、文盲多、農村髒亂差、種姓制度(caste)、各州獨立性強,包括鐵路公路系統不能形成全國網絡。但近年來這些情況都在改變,2012年全國貧困人口已從以前的48%減少到21%;跨州的基建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港口和光纖網絡等正在實施;他推動製造業發展,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已將製造業遷往印度。7月20日前當選印度總統的考文德(Ram Nath Kowind)出身於貧困農民家庭,是第二位被選為總統的賤民(Dalit,種姓的最底層),顯示人們對種姓態度的轉變。
至於萬一開戰,結果會怎樣。不妨看看兩國力量對比:印度國土面積不到中國三分之一,近300萬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積超過中國,糧食自給還能出口,而中國不能;印度人口已超13億,幾年後就會超過中國,但人口結構優於中國因其25歲以下人口占56%,而中國人口拜一胎政策所賜已嚴重老齡化,年輕人比例大大降低;印度經濟總量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其“改革開放”比中國整整晚了20年,正在急起直追,目前經濟發展速度已超中國;印度軍費開支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2016年為560億美元對中國2157億美元的世界第二大軍事開支);印軍兵員數為世界第三,僅次於中美;軍事力量為世界第四,僅次於美俄中。中國於1964年第一次試核成功,印度在中國試核刺激下也開始發展核武,於1974年試核成功,僅比中國晚10年。海軍艦隻除2艘航母其他均低於中國,但足以控制整個印度洋以及通向大西洋的通道,當前中國國際貿易一半以上的運輸量需經印度洋,印度可以在此切斷中國來自中東的主要能源的通道和貿易通道。印度的軍事技術雖然尚無法同中國相比,但也有幾個殺手锏:全部自主研製的Agni5飛彈射程8000至10000公里,能覆蓋中國全境,是能攜帶2到10個可單獨導航的核彈頭的多重導航飛彈,很難攔截,目前正在試射威力更大的Agni6;同俄國共同開發的Brahmos是高精度的能從陸地、潛艇、飛機發射的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音速(速度2.8馬赫)巡航火箭;它已擁有反飛彈系統,而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以法才擁有反飛彈系統。
印度有發達的軟件業,有亞洲硅谷之稱和領先全球的軟件製造技術,被稱為世界辦公室。印度人有少花錢辦大事的傳統,比如很多優秀電影的拍攝成本很低;它的空間技術不亞於中國,已領先中國將飛船送上火星,但所花費用很省,目前它的火箭推進力已有發射載人飛船的能力。不久前澳洲簽訂了向印度供應鈾的協議。它同美國有分享軍事物流的協議,美國艦隻進入印度洋即可使用印度港口,這對想進入印度洋的中國艦隻是很不利的。
總體來說,中國實力明顯大超印度,但印度的力量也不容忽視。一旦開戰,第一打擊(first strike)肯定是中國贏面大;但若戰爭延長並擴大化,第二打擊(second strike)就難說了。印度的國際關係好過中國,它曾是不結盟國家領袖,因其是民主國家,主要民主國家都會站在印度一邊,還有經濟正在崛起並進行民主改革拋棄一黨專政而同中國在南海有爭執的越南;美國參院也已通過決議支持印度。
但不管如何,打起來一定會兩敗俱傷!印度同中國同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既是文明又是古國,應當和睦相處,以談判解決分歧,為世界做出榜樣才是!秀肌肉、揮拳頭、發狠言都不利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