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倫普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
洪丕柱

據路透社報道,12月6日,特倫普總統不顧很多國家的警告,逆轉了美國幾十年的政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國家。這個歷史性的決定使人們普遍恐懼會進一步加劇中東的動蕩和暴力。但特倫普說這是實現他的大選諾言。據我觀察,特倫普對自己的大選承諾很認真對待,從廢除奧巴馬醫保、造墻、將就業職位帶回美國、打擊非法移民、嚴控對美國有威脅的穆斯林人口佔大多數的國家的入境簽證、減稅,直到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雖然好多承諾,如廢除奧巴馬醫保,因民主黨甚至共和黨中某些人(如馬凱參議員)的反對而無法實現,或遭到環保分子、自由主義者和左派傳媒的反對、遊行、抗議、攻擊、批判,但他仍不動搖。我冷眼旁觀,上任一年後,他並沒有變成politician式的滑頭總統,依然不顧政治正確性。耶路撒冷就是一個例子:政治正確性使所有的美國總統、歐盟領導人等,明知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也不敢承認,甚至在柯林頓時代的1995年,美國國會曾宣稱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並擬就1999年前將美國大使館搬去耶路撒冷的計劃,但在小布殊時代卻沒有執行。怕什麼?怕中東動亂、怕回教世界威脅、怕世界和平受影響。所以特倫普此舉真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勇氣。反對者們批評總統此舉將煽起中東的緊張局勢,使這個地區變得更不穩定。但美國強大的猶太人社區對總統的舉動表示支持。
這就是我們的今日的世界!特倫普的決定僅僅是尊重歷史和現實(聖經中就有耶路撒冷的地圖,我手邊近年中國出版的世界地圖冊中就將耶路撒冷標成以色列首都),就得付出極大的代價,被罵得狗血淋頭。人們已經因種種原因不敢說真話,特別是政客們,比如不敢直言同性婚姻有違人性,所以我很尊敬那些少數仍然敢於在議會裡投反對票或棄權票的議員。記得從前昆州議會有一名華人工黨基督徒議員,在同性婚姻的投票中不遵循黨的立場,說他將上帝放在黨上面。今天這樣的議員恐怕不多了。今天的世界是誰發出最大的、最壓倒人的鬧聲或威脅聲,大家就不敢得罪他或只得遷就他!特倫普至少敢於將奧巴馬的政治正確性產物“Happy Holiday”的白宮聖誕卡改回為“Merry Christmas”。這對美國基督徒來說意味深長。
特倫普在白宮說,他的政府將會開始把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去耶路撒冷的過程,這可能會花上好幾年時間。他說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也是穆斯林的聖地,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平談判中最棘手障礙之一。他說,“我覺得現在是正式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時候了。這是從前的總統在大選時都作過的一項重要許諾,但他們都沒有實現它。今天我實現了它。”他說此前他已同五個主要回教國的領袖打過招呼。
他還說耶路撒冷必須繼續保持其為伊斯蘭、基督教和猶太教三大宗教的聖地(holy site)的地位。拖延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對達成和平毫無益處。他說他的決定標誌著開始用一個新方法(new approach)來解決棘手的以巴衝突”,並堅持華盛頓在該地區追求達成和平方案的意向。
以色列認為耶城是它永恆而不可分割的首都,要求各國大使館都搬到該城。巴勒斯坦要求該城的東部成為獨立的巴勒斯坦國的首都。但東部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被以色列佔領,雖然國際上並未承認以色列對它的佔領。
以色列總理內登亞胡稱讚特倫普的決定,說特倫普的聲明是“歷史性的里程碑”,是個有勇氣而公正的決定,他敦促其他國家也這樣做。他說,任何同巴勒斯坦和平談判的協議必須包括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條款。他說特倫普的名字將被高舉(be held aloft),同其他同耶路撒冷的光輝歷史相聯繫的名字以及我們的人民一起。毫無疑問,當美國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的時候,甚至此前,很多大使館將會遷到耶路撒冷。時候到了!
但巴勒斯坦威脅說,特倫普的行動將意味著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同死神接吻(kiss of death),他們的看法是,巴勒斯坦國的領土應包括1967年被以色列佔領的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東部。巴勒斯坦各組織舉行集會抗議,焚燒特倫普的畫像和以色列國旗,並號召進行總打擊(general strike)。巴勒斯坦教育部長宣佈學校放假一天,讓加沙、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的高中和大學師生參加集會。..
好戰的武裝組織哈馬斯的領袖哈尼耶(Ismail Haniyeh)譴責特倫普的決定無視巴勒斯坦人的感情,他在聲明中說巴勒斯坦人民知道“如何適當地回應對他們的感情和聖所的忽視。”他號召對以色列/錫安仇敵(Zionist enemy)發起新起義(new uprising/intifada),“讓12月8日祈禱日成為憤怒的一天(day of rage)和對佔領者起義的第一天”。哈馬斯的起義號召得到在黎巴嫩的真主黨的支持。
哈尼耶號召受西方支持的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退出同以色列的和談并抵制特倫普政府。阿巴斯的助手,法塔赫高級官員基德瓦(Naser Al-Qidwa)敦促巴拉斯坦人民發起抗議,但要求他們在抗議集會中保持平靜。
“起義”這個詞阿拉伯文是intifada。哈馬斯在1980年代的起義的做法同2000年後的做法不同:以前主要是扔石塊,現在是用自殺炸手殺害數以百計的以色列人。哈馬斯在加沙和西岸已獲得了巴勒斯坦議會選舉的勝利,成了這些地區的執政者。哈馬斯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權;而以色列和美國將哈馬斯作為恐怖組織。從2007年至今,哈馬斯已對以色列發動了三次戰爭。
以色列武裝部隊已加強在西岸的力量,增派若干戰鬥營和增援部隊,以備可能的事態發展。7日在西岸和加沙的集會中,抗議一度失控,在西岸城市西伯榮(Hebron)和阿爾比來(Al-Bireh),數千抗議者高呼“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國的首都”並向以軍扔石塊、焚燒街壘。以軍以催淚彈和橡皮子彈還擊,造成17名抗議者受傷。加沙亦有數千巴勒斯坦人集會,高呼“美國去死!傻瓜特倫普去死!”,他們焚燒輪胎並向以色列發射火箭。
可以預料,阿拉伯世界的反應是強烈的。薩爾門國王(King Salman)和他兒子,儲君賓⦁薩爾門王子(Mohammad Bin Salman)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室加入了反對特倫普決定的隊伍。國王說他“曾警告特倫普總統別採取這樣的步驟。我們繼續表達對美國政府這一決定的深切遺憾(deep regret),因為它是不正當和不負責的。”雖然沙烏地阿拉伯同美國以及賓⦁薩爾門王子同特倫普的關係很好。
土耳其總統安德溫說他也曾警告過將美國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是超越了穆斯林的紅線(red line)。他譴責特倫普將中東扔進了“火環(ring of fire)”。巴基斯坦政府批評特倫普的決定是國際法治和準則的嚴重的挫折(setback)。
美國的盟國法英等也對特倫普此舉持批評態度。英國外交大臣莊森說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無濟於事(not helpful)。世界現在要看特倫普發表如何解決中東問題的嚴肅聲明。”法國總統馬克龍說特倫普對耶路撒冷的做法令人遺憾(regrettable)。歐盟外交政策首領莫格里尼(Federica Mogherini)說歐盟的立場是統一而明確的,“我們相信唯一現實的解決以巴對抗的方案是基於耶路撒冷是兩國的首都。”
教宗方濟各號召尊敬耶路撒冷的現狀(status quo),中俄也表示關注。俄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批評了特倫普的行動,外交部副部長“號召有關各方控制自己的能招致危險而不可控制後果的行動(actions that risk dangerous and uncontrollable consequences)。”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實現和平的唯一辦法是兩國方案並使耶路撒冷成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的首都,應該通過直接的談判來解決,舍此沒有其他選擇。安理會可能在週五開會要論決定。我仍繼續在關注事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