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決定,你們作出的;壞的決定,我作出的”
洪丕柱
標題引述的這句話,也許讀者們會很難懂得它是什麽意思。
這句話是上週我們全院員工論壇上院長對全體員工說的: “Good decisions, you made them; poor decisions, I made them.”學院是個有七個院區、近四萬學生、七百多名全職員工的規模很大的學院。學院裏所有重要決定當然都是最高的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做出的。但往往,執委成員們在參與決策時,都會將他們從他們所負責的部門聽到的員工的意見反映到執委會議上。院長和執委們經過認真討論甚至辯論,才會對全院大事作出決定。
澳洲各級政府、議員們、各單位的領導最注意的是“傾聽”(listen),傾聽民情、傾聽單位裏職工們的意見、想法,不是挑自己喜歡的、同意的聼,而需要聼自己不喜歡的、不同意的。誰不傾聽,誰早晚會下臺,政府是這樣、議員是這樣、單位領導也是這樣。就我們學院來説,每年都有詳細的調查表(survey)收集員工意見,讓所有員工在網上填寫,然後保密地發送獨立的專家小組分析,找出單位存在的問題、強勢、弱點以及員工對領導的評價,供院長和執委在工作中、決策時作參考。
所以院長這句話的原意是,“如果學院做出了好的決定,這是你們的功勞,因爲是聽取了你們的意見的緣故;如果學院做出了糟糕的決定,那是我的責任,因爲是我自說自話未經傾聼而做出的。”哪怕院長要搞“改革開放”,也不是一個人突然異想天開、連自己也説不清要改革些什麽,就做出的決定;對一些改革措施,其可行性都要事先作仔細研究,仔細傾聽員工想法後才採取的。我對院長這句謙卑的話非常感動,相信那句話打動的,絕不只是我一個人,恐怕全院員工大多數都大大地被感動了。
民主國家的單位領導,總有這種聽取和尊重群衆意見、重視群衆智慧的傳統和敢於承擔責任風範。這應該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領導很少將功勞歸于自己,將責任推給別人或群衆。據我二十幾年在各政府學院工作的經歷所知,曾有學院院長為學院的問題引咎辭職的例子;去年崐大校長僅因未按規定招收了一位熟人的孩子進入其醫學院這樣的一件區區小事,事發後引咎辭職!
特別是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崐州新州長紐曼正在履行他的競選諾言,竭盡全力要減少州政府龐大的債務,儘早恢復本州經濟AAA級的信用,厲行節約,減少政府部門的開支。有些措施會影響政府部門員工的情緒,令有些人擔心是否會失去他們的職位。本院近來也減少了三十來名員工,有人傳言學院還會進一步裁員,所以整個學院處於“軍心”不穩的狀態,影響到工作情緒。在論壇上,院長澄清說,學院至今沒有裁掉任何一名正式的員工,減少的員工都是合同工,只是由於下一財政年預算緊縮,合同期滿後沒再延簽而已。學院知道每一名員工都是學院的財富,決不會以任何藉口隨便解雇、開除哪一名員工。為了説明員工們對學院的重要性,她說了標題所引述的那句話。
對比華人社區的某些社團、組織、協會,有的往往會處於會/團長的獨裁統治之下。他們會處心積慮想出一切辦法設法或通過玩弄權術,以保持自己在執委中的“多數”,並利用操縱這種“多數”來維持自己的地位,而不是通過作出得人心的決定、措施來獲得多數會/團員的真心支持。他們貪戀權位,用各種辦法操縱票數,使自己能在選舉中連任。他們絕不會為自己做出的一些不得人心的、招致惡劣後果的決定道歉、作自我檢查,更不會主動引咎辭職。有問題?那是那些“別有用心”的群衆引起的。他們設法控制會/團的“論壇”,不斷用自己的觀點對群衆進行洗腦,卻剝奪不同意見者講話的權利。會/團出現問題時,他們責怪群衆,或對敢於提出不同意見者進行排擠、報復、圍攻、“上綱上綫”、無情打擊,甚至開除他們的會/團籍,並會動用會/團的資金在報上登廣告讓社區都知道,將他們搞臭,企圖封住反對聲音。這種現象,據我所知,在悉尼、墨爾本的華社都曾有發生,是否是華人社團的通病呢?
究其文化根源,看來同中國文化中長期沒有民主思想有關。朝廷/政府的決策往往以皇帝/最高領袖的聖旨/最高指示下達,即只有他們有決策或作出決定的權力,賢明的也許會聼聼文武百官的意見;昏庸的獨斷獨行,或偏聼奸臣之言,對他們的錯誤決定,如果誰膽敢反對,就可能丟官丟腦袋。在地方政府那裏,州官之類也擁有地方的絕對權力,所以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說。
從個人層面上來說,這些會/團長也許從來沒有好好深入過主流社會、學習過主流文化。這也難怪他們,因爲他們的英文可能有限,有些基本上只是自己做做小生意,掙了點錢之後又想弄個會/團長/僑領當當,在社區出出名,所以凴自己過去在母國的一些做法,有些還是陳舊過時的做法,比如文革時的“大批判”或“階級鬥爭”那套來辦事。
真心希望華社的頭領們融入主流社會,學會民主作風,樹立敢於對會/團的問題承擔責任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