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啊,黄金!
洪丕柱
世人都愛黄金,這是不用説的了。為了勸世人不要過於迷戀黄金,就有了《點金術》這樣的寓言:一位非常愛金子的國王求神授他點金之術,神答應了他的請求,於是國王的手觸到的東西都變成金子,國王大喜。忽然他女兒來到,國王高興地擁抱她,不料她也變成金人(真的成了千金小姐)。雖然如此,現實生活中,拜金者仍然很多。您只要看一下語言裏所充滿的帶金字或用金字表達高貴的詞語和事物就知道了:金牌、金婚、金碟、金鞋、金嗓子、金鑾殿、黄金時間、黄金時代、金碧輝煌、金字招牌、金玉良言…,連理應慈悲为懷的佛陀菩薩,為了讓他們顯靈,也要替他們塑造金身來令他們開心。中西神话中很多故事也同金或金的東西有關,腦子裏立馬冒出来的就有希臘神话金羊毛、金蘋果等。
黄金把人們從歐洲吸引到美國加州。中國人,特别是廣東和沿海省份的人也緊緊跟上。美國的黄金快淘完了,淘金者們又在十九世紀中期湧來澳洲,中國人亦緊隨不捨,儘管遭到先來的白人的白眼、歧視和不公對待,他們還是忍气吞聲,跑到被白人廢棄的礦上,用加倍的氣力、時間和堅韌,在看來已經没什麽可淘的地方再淘出金來。
這就是歷史上的淘金熱,後來中國人把美國的三藩市和澳洲的墨爾本分别稱爲舊金山和新金山(其實金礦城在巴拉辣特、班迪戈等地)。這裡面的血汗、艱辛、痛苦、生離死别的故事講也講不完。淘到了金的幸運的泥腿農民,和考中狀元的讀書人一樣,衣錦榮歸,蓋屋、買地、娶姨太,榮宗燿祖,就像今天當上大官的人辦公司、買M套房、包N奶一樣。
上世纪中期前後,美國成了金元帝國,世界一哥,黄金儲備世界最多,美金採用金本位制,幣值同黄金挂鈎,可以直接換成黄金,硬得很,故有所謂硬通貨之稱。可是慢慢地,經濟發展使貨幣流通量大大增加。紙幣是可以不斷、大量印刷的,成本大大低於“等值”的黄金,黄金卻不能,開採成本反而隨著礦源稀缺而越來越高,每年全球產量僅有有限的幾百噸而已。加上現代還有所谓M2量化貨幣寬鬆的金融政策(這個很難懂的術語,説白了就是多印錢),更進一步推高了金價,直到接近每盎司2000美元的最高點。所以金本位早已失靈,世界各種貨幣的幣值就同美元挂鈎,至今還没有一種貨幣可以取代。
這大約就是爲什麽很多國家的人,特别是中國人,大多把藏黄金視爲金科玉律,把黄金視爲安全和家產保值的重大工具。好多人一有了錢,就喜歡把錢換成黄金藏起來,邏輯很簡單:黄金藏起來不會壞,紙幣會霉爛或被蟲子蛀蝕。黄金藏起來,今後價值會上升,紙幣藏起來,幾年後價值就會掉很多。
從前有錢的中國人常把黄金藏在罎子裏,埋在後花園,對誰也不講。但一旦老太爺然中風失語,後輩就是挖遍後花園,可能再也找不到這壜黄金。於是就有這樣的寓言:一位老爸臨死前對兒子們說他把金子埋在家裏的地裏了,話還没說完就咽氣了,於是兒子們拿了鋤頭去地裏翻,想找到老爸藏的金子,可是翻来翻去也挖不到老爸的金子,地既翻透,只能種上莊稼,结果莊稼長得很好,兒子們從此悟出老爸的用意,年年耕種不息,慢慢變得富裕起來。
雖然世上誰都愛黄金,可最愛黄金的民族却是中國人和印度人,尤以中國人爲甚,你如果不服,看看咱中國人的名字、商店牌号甚至食品名字吧:名字叫金根、金寳、金榮、金英、金妹、金娣、金鳳等的人無數,商號/店鋪名或商品名也有叫金滿樓、金龍、金煇、金皇宫、黄金酒家、金福、金獅牌、金牛牌等等的。過年的時候,我們把裏面包着肉糜的蛋餃叫成金元寳,因其顔色形狀都像金元寳,把沾了玉米粉的糯米糰子叫金糰,還有金針菜、金針菇、金柑等。現在巴西、俄國、印度、中國、南非崛起,把它們的首字母拼起來就是BRICS,接近“磚塊”這個英文詞,中國人卻把這磚塊翻譯成了“金磚五國”,我不知道這個金字是哪裏來的?也算凸現了中國人對金的特殊愛好吧。在西人名字或者西人飯店、商店中,我至今還没有聽説過類似的帶gold的。至於商號,我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一個:高盛,即Goldman Sachs,名字裏算是帶了個gold,其他就想不出了。
中印這兩大民族之愛金,原因還不完全一樣:印度人除了將黄金用於個人裝飾,也用作禮物送人,特别是作爲同定親、婚嫁有關的聘禮。中國人除此之外,還將黄金作爲炫富工具,以及家產保值工具。您常可看到有些中國人頸上掛條重甸甸黄澄澄金燦燦粗大的足金項鏈,若說是為了裝飾,其實一點也不美,反顯得俗不可耐,看來炫富思想超過裝飾的目的。掛這樣項鏈的西人比較少見。我極少光顧珠寶首飾店,但有幾次陪中國來客去澳洲珠寶首飾店買首飾,中國朋友發現那裏没有24K金的首飾(我還不知道呢),多是18K金的,他們不太喜歡。問我為何,我張口結舌。我真的很無知,只能胡猜亂想,大概澳洲人買金首飾時打扮、裝飾、求美的考量超過炫富、保值的心態吧。
去年下半年以來,隨着美國經濟走强和美元上升,國際市場上出現做空黄金的趨勢,諸如高盛等大國際投資銀行亦開始看空黄金,造成金價如自由落體持續下跌,到今年四月份已掉到每盎司1400多美元,掉了近三分之一。這對愛黄金的中國人和印度人來説可是個大好消息、大好機會。於是他們逆流而上,蜂擁、瘋狂搶購黄金。特别是中國,金鋪、珠寶首飾店從天亮起就排起長隊,人們不管三七二十一,是金的東西就搶購,也不問價,店員從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直搶到黄金首飾店斷貨,全國出售的黄金數以百噸計。不過奇怪的是金鋪生意雖旺、人氣雖足,據説利潤並不好,甚至下跌!
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印兩國人民搶購黄金的熱情,奇跡般地違抗地心吸力,將金價推高不少,每盎司逼近1500美元。可是好景不長,地心吸力最終壓垮了中國人腰包的奮力抵抗,金價再掉百多美元,到每盎司1300多美元,而且還在跌跌不休。據較悲觀的金融機構或銀行如瑞士信貸估計,未來一年金價可能再掉20%到每盎司1100美元,五年后最終可能跌穿每盎司1000美元,低於成本價(1100美元)。可憐中國人買的黄金被套牢,金鋪前又出現門可羅雀的景象,那少數幾隻金雀不是來買金而是來賣金的,想將所購進的金首飾或黄金返賣給金鋪,因爲銀行已不再回收金首飾了,而當鋪更糟,它們把返購的金子價壓到¥250/克以下,如果抵押給當鋪,當鋪還要每月加收利息!買的時候興高采烈地搶,返賣卻割肉般的犯心絞痛病了:金首飾每克掉¥90(因爲首飾有做工,返賣時做工的價錢就失去了,金鋪是將它當金子來回收的。即是麵包賣麵粉價。即使是金子,返賣時每克也會掉¥20,因爲買和賣,人家都收手續費,兩次手續費相加就是每克¥20。買黄金保值的美夢破滅!出現買金容易賣金難的怪事!
世界首富之一,股神巴菲特早就教導人們,藏黄金是最愚笨的投資,因爲黄金放在家裏是死錢,不像股票每年還有兩次分紅(他老人家不知道中國股民是以炒股或投機為主的,不停地炒進炒出,而非如他所教導的长綫投資),若您不缺錢用,可將分得的紅利再投資,利上滚利,多年後回報就很可觀了。可惜中國人不肯聼他老人家的教導,現在叫苦不迭。
我不懂經濟,所以不能準確說出現代中國人從何時代以來學會了買金保值,因爲中國歷史上就是用金、銀、銅作貨幣和財產計算單位的,所以有“金銀財寶”這樣的詞。但我曾從母親那裏聼到,現代中國人買金子保值是拜蔣介石政權所賜。抗戰勝利後,由於蔣政權腐敗叢生,造成物價飛漲,鈔票不值錢。母親告訴我,她省吃儉用從我們還是BB時就在為我們以後上大學存錢,可是很快她辛苦所存的錢就成了廢紙。那時候去米店買米要用麻袋背錢去,我猜想很可能錢的重量還超過所買米的重量。所以那時連勞動人民也盡量藏些金子,我家以前的老保姆就戴兩個金耳環、鑲幾顆金牙、還有金戒子和金手鐲。蔣政權垮台,很大程度是没能控制通膨所致,逼使老百姓買金保值的吧,比如從前上海人用“小黄魚”代表一條一兩重(老秤)的小金條,一些貨品的價錢用多少條小黄魚來表示。
今天很多中國人是有錢了,但他們依然心神不寧,非常害怕通膨會奪走他們的辛苦錢,會讓他們財產縮水,所以才出現瘋狂搶購黄金的現象。其實不光是搶黄金,中國人現在還搶玉、翡翠甚至如名人字畫一類藝術品,都是為了一個目的:保衛自己的錢。這代表老百姓的一種無奈,因爲他們不相信中國的股票市場,投資股票風險更高、回報更低,股市腐敗也時有所聞;房子呢,買投資房有限制,況且房市泡沫什麽時候會破裂也難預料,比如温州有些高檔房子,房價已掉了一半。看來看去還是黄金。但一旦黄金被套牢,他們還有什麽戯可唱呢?
(本雜文並非有關投資的文章,特此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