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不可思議的結果
洪丕柱
引起全世界人民關注的美國大選,11月8日投票後各州選舉人票的點票陸續結束,票數結果相繼傳來,柯林頓和特倫普所得票數交叉上升。到晚上六點多,特倫普已獲278票,超過當選總統所需的270票,最終出人意料地獲得289票(得票佔實際投票者數的50.5%,柯林頓僅獲218票,佔46.7%,其餘為獨立候選人獲得),完勝柯林頓,當選為第45届美國總統。這是美國歷史上從沒有過的:一個毫無從政經驗的商人當上了美國總統!
從五月份以來,傳媒一面倒地力撐柯林頓、醜化特倫普;民調也是如此,雖然特倫普曾三度領先,但從FBI撤銷對柯林頓“電郵門”的繼續調查後傳媒重新一面倒地看好柯林頓:投票前一天民調結果是柯林頓領先4%,明顯地佔有優勢,勝選概率為90%,預計所獲票數為303票。甚至開票日當天開票到中午12:07時,民調仍顯示70%的人認爲柯林頓會贏,勝出概率為74%。可是一小時多以後,到下午1:19,特倫普已逆轉局勢,開始以128票對97票領先;3:04柯林頓反超,票數為171:190;到了3:34 特倫普再次領先:216:197。到4:14,澳洲外長畢曉普向澳洲傳媒表示澳洲承認特倫普為美國總統;6:39特倫普宣佈贏得大選,6:40柯林頓致電特倫普宣佈認輸(conceded lost)並向特倫普表示祝賀;6:47特倫普登臺作勝選演説,宣佈收到柯林頓的賀電,感謝競選團隊、家人和選民的支持。特倫普說:我們即將開始共同重建我們國家的重大任務,重建美國夢,沒有哪個夢是太大而無法實現的,也沒有哪個挑戰是太强而無法戰勝的。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經濟計劃,我們要將我們的增長加倍,我們將擁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經濟體,我們將同任何願意和我們和睦相處的國家和睦相處。他向希拉莉和她全家表示祝賀,説她作了一個非常漫長而艱苦卓越的競選,“我欠她一筆巨大的感激之債(enormous debt of gratitude)”。 澳洲參議員漢森發表言論支持特倫普勝選。
特倫普最後靠三個關鍵州得勝,而他最後關頭的競選,每天衹睡四個小時,風車似地訪問六個城市,相當多時間也是集中地花在這些州:佛羅里達(29張選舉人票)、俄亥俄(18張)和賓州(20張)共計67張,從而後來居上。這三個州特倫普VS柯林頓得票率分別是佛羅里達(49.1%:47.7%)、俄亥俄(52.1%:43.4%)、賓州(48.9%:47.6%);雖然柯林頓贏了有60張選舉人票的最大的票倉加利福尼亞州。從1964年以來的無法解釋的規律是,誰贏了俄亥俄州就入主白宮,這次也不例外!
特倫普的贏面包括:1)白人選民,雖然隨著移民人數的增加,白人佔美國總人口的比例逐年下降,但現在還佔有70%,而黑人、西班牙拉丁裔和亞裔分別佔12%、11%和4%(其他3%);特倫普得到了58%的白人選票。2)男性選民,男性選民總數雖然少於女性(48%:52%),但他們中有53%投了特倫普。3)年長選民,45-64嵗的選民佔選民總數的40%,其中53%投了特倫普;65嵗以上的佔16%,其中53%選擇特倫普;4)住在suburb的選民50%選了特倫普,住在邊遠城鎮和鄉村地區的包括農民有62%選了特倫普(這些是被歷届大選忽視的選民);5)擁有高等和中等學歷的很多也選了特倫普(大學本科以上37%,社區大學即相當於大專學歷的52%,高中學歷的51%);此外,48%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高級白領投了特倫普。
在美國,支持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選民分別有37%和33%,但沒有黨派偏見,按照政策或其他因素甚至自己的個人想法投票的有31%,特倫普抓住了這些選民,獲得了48%無黨派偏見的選民的票,柯林頓僅得到他們中的42%的選票。
雖然所有的民調都大大失準,但有些大學的政治專家,在大家都不看好特倫普的時候卻就在預言他的獲勝了。其中有一位教授是用他自己設計的一份有13個問題的單子來做預測的,從1984年以來預測歷次大選有100%的準確率,哪個候選人符合其中七條就能獲勝,在大選前一個多星期他就預言了特倫普的勝出。
另外,在特倫普處於困難之時,共和黨大佬們和該黨前任總統們都同他劃清界限或抛棄了他,甚至要投民主黨的票,衹有共和黨前議長,特倫普的顧問金尼奇對他不棄不離,説他若能認定方向,不被小事分心(民主黨的戰略是製造特倫普的諸多醜聞,使之被動挨打、分心爲自己辯護)必能以壓倒優勢勝出,這話果然應驗。
特倫普勝選的消息傳來,全世界股市應聲狂瀉,澳洲全權掉了2%,跌幅為今年9個月來最大的!
雖然特倫普已公佈了就任後一百天内他所要做的事的一份計劃單,但本文不擬對此、對特倫普的勝選可能產生的國内外的影響、問題,以及今後他可能的作爲作出分析,把這些留到以後去談吧。本文主要分析爲何被傳媒醜化和不受民調看好的他,而不是受傳媒力挺的她,能夠獲勝。
在這方面,我已看到的觀點非常之多,也非常不同,有些我同意,有些我不怎麽認可。我這裏談一下我本人沒有看到或較少有人提到過的一些原因。
去年剛開始黨内提名的選戰時,我就覺得柯林頓可以在民主黨内勝出,卻不會當選總統,我的理由很簡單:美國人是“喜新厭舊”的民族,連續多少年都由一黨執政是他們忍受不了的,歷史上衹有羅斯福是例外,況且他的任職處於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比如今三十多年來,共和黨的里根擔任總統兩任八年後由民主黨的柯林頓入主白宮八年,然後是共和黨的小布殊兩次被選上,擔任總統八年,再後面是奧巴馬的八年。這種兩黨輪替執政,使不同階層、不同族群、不同政見輪流主導美國的經濟和政治,比較公正,政策也不會過偏,錯誤能較快得到糾正。
第二,柯林頓被山德斯拖累。8月份民主黨全國大會上,被柯林頓打敗的山德斯公開挺柯,讓民主黨開了一個團結的大會,民調支持率應聲上揚,拉開同特倫普的距離。當然這兩人之間一定會達成内部交易,以換取左派山德斯的支持,山肯定會要求柯將她的政策做一定調整,以便能收納他的支持者。這種調整,使柯的國内政策變得更左(更“社會主義”化)。奧巴馬八年民主黨的照顧窮人的福利政策,使美國的負債從8萬億美元上升到18萬億,一度連政府都沒錢運作,關門大吉,逼使國會批准提高國債上限,奧巴馬醫保(Obama care)又使美國每年增加一萬億債務,所以柯要對中上層階級加稅,這是她的票源減少的一大原因。
電郵門一直是柯林頓的誠信的一個包袱,加上柯氏基金會的一些不透明的因素,人們懷疑裏面可能藏有犯罪性質的問題,FBI對此的態度一變再變,可能有暫時不便透露的原因。
民主國家很多議員投身政治的目的之一是爲了實現自己的政見和理想。但給很多人最明顯的印象是,希拉莉更多是爲了留名青史,爲了實現個人的野心,為成爲美國第一位女總統而戰,而不是真正爲了實現自己的政見而戰,因爲她的政策已很難完全跳出奧巴馬的陰影;而特倫普給人的印象則更多是爲了想糾正美國的問題而戰,他對美國的問題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儘管他還不太清楚應該怎麽做。
最後,柯林頓過分依靠打婦女牌和種族牌,其負面後果是可能引發種族對立,不管誰勝;奧巴馬、柯林頓的同性婚姻、LGBT、變性、墮胎和男女同厠等政策激怒了基督徒和傳統的保守力量,他們集體投向受教會支持的特倫普和堅定的基督徒、副總統候選人彭斯。少數族群中以勤勞而跨入中產階級的華人大多支持特倫普,我這次在國際會議上遇到的美國華人,清一色地支持特倫普。有人認爲特主要得到受失業威脅的白人工人和下層人士的支持,這種看法不夠全面,因爲中產階級和農民是特倫普更强大的支持者。
連帶説一下,我在中國發現並覺得奇怪的是,在政府不斷批評、否定民主政治的中國,居然有比關心本國事務更多得多的中國老百姓,欣賞美國的民主,關心並談論美國大選及其結果!(發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