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歐難產(上)
洪丕柱
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直至目前,電視新聞上經常可以看到英國國會(下院)有關脫歐方案的激烈辯論,甚至梅首相都一度幾乎丟失了保守黨(也稱托里黨Tory)的領袖職位!原來脫歐的日期近了,而梅首相同歐盟的脫歐交易尚未獲得下院的認可!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這是2015年當選的首相卡梅隆所承諾的在加入歐盟43年後讓選民決定他們的未來。71.8%的選民或三千多萬人參加了投票,結果脫歐派以51.9%戰勝留歐派48.1%,英國決定脫歐,雖然在聯合王國的蘇格蘭、北愛爾蘭,留歐派勝出,分別佔62%和55.8%,但由於佔人口大部分的英格蘭加上威爾士脫歐派分別以53.4%和52.2%佔上風,全國仍以脫歐派勝出。卡梅隆原先認為留歐派會輕易獲勝,這樣就能阻擋保守黨的選票流失給主張脫歐的英國獨立黨(UKIP)並控制保守黨中的鼓吹脫歐的議員。無人能解釋何以脫歐派會取勝,因為大生意绝大多数支持留歐,對他們來說留歐能使他們的生意在全世界的運作簡單得多:轉錢、招聘、產品開發和生產。脫歐很可能是因為好多英國人想阻止從歐盟流向英國的人口包括移民和難民、想終止英國受控於歐盟的法律。歷史上,很多英國人不認為自己屬於歐洲,英國雖然加入了歐盟,卻保持英鎊作為它的貨幣,而不採用歐元。
為此卡梅隆本人引咎辭職,他的很多重要大臣包括他的接班人、財務大臣奧斯邦等也宣佈辭職。內政大臣德蕾莎⦁梅接任了首相職務。公投後英鎊馬上對歐元貶值10-15%,人們預言英國經濟會因此陷入危機。但2016、17年英國經濟奇跡般地並未出現滑坡,GDP年增率1.8%,在歐洲僅次於德國排第二,失業也保持著43年的低位4%。
很快兩年半過去了,雖然早在2017年3月29日梅首相就讓英國會通過了脫歐法案,6月19日同歐盟開始正式談判脫歐計劃,雙方談判團隊每月在布魯塞爾談判一周,有時還額外增加會議。他們首先討論脫歐後雙方住在對方的公民的權益,以及英國需支付多少所謂“離婚賬單”(divorce bill)的脫歐費給歐盟:歐盟要求英國在離開前付清其所欠歐盟的所有賬單,包括應對歐盟官員支付的養老年金,在倫敦的歐盟機構的搬家費,以及對歐盟預算的承諾,共計390億英鎊的離婚費,當然它取決於匯率、利率、未曾付款的財務承諾的項目等。還有北愛爾蘭同愛爾蘭之間的邊境。一份臨時性的脫歐交易在17年12月8日達成。然後雙方同意了過渡階段的條款,接著討論脫歐後雙方的長期關係。
可是時至今日英國還沒有脫歐!國會吵吵鬧鬧,各黨議員都對政府的脫歐計劃提出不同的方案、修正案,有些是跨黨的,舉行過無數次表決,但至1月底尚未達成共識。現在看來,脫歐並非如想象的那麼容易!
那麼英國應該在何時正式脫歐呢?按2009年成為歐盟法律的、全體成員國簽署的里斯本條約(Lisbon Treaty),對任何想脫離歐盟的國家,由第50款指導其脫歐計劃,其主要內容是該國同歐盟有兩年的時間進行談判,達成脫歐條件的協議即所謂的“交易(deal)”。從英國會正式立法脫歐並同歐盟開始談判起,到今年3月29日(週五)英國時間晚上11點,英國應正式離開歐盟。脫歐時間已迫在眉睫:還不到兩個月!
但歐盟法庭做出決定,英國可以停止這個過程;或者,如果歐盟28國全部同意,脫歐時間可以延遲。不過目前雙方都沒考慮這些,而這個日期已寫在英國法律裡了。那麼脫歐肯定會按時發生嗎?按英國法律,是的,不管雙方是否能達成交易,否則國會要表決是否修改法律。歐盟法庭在18年12月10日裁定,允許英國單方決定取消上述第50款的時限,依然留在歐盟,只要這個決定是按民主程序,即經國會表決做出的。
因此梅首相要求保守黨內部意見統一,不要反對她已同歐盟達成的交易方案,否則會冒“脫不了歐”(no Brexit at all)的風險。但一些小黨,包括自民黨和綠黨,還有少數保守黨議員,卻在同工黨討論給公眾以最後的發言機會(final say)即再搞一次脫歐公投,其中仍有留歐選項;這是因為最近一個叫“人民投票”(People Vote)的組織在發起第二次公投運動。梅首相說再次公投不尊重英國人民已以民主投票明確表達的願望。工黨領袖考斌起先也反對再次公投,希望下院否決梅的方案,迫使提前大選,但工黨黨內會議投票支持另一次公投。考斌的優先是以目前的混亂狀態迫使政府提前大選(下屆大選要到2022年春舉行),希望將保守黨和梅趕下台,所以他說工黨接受公投結果但反對首相的脫歐計劃,要迫使梅在3月29日前提前大選;現在又說若不提前大選就應搞二次公投。考斌說如果工黨當選,它會尋求延期脫歐,即延長50款所規定的兩年時間;他將同歐盟討論一個同目前的海關同盟(customs union)相似的新的永久性的海關同盟,以便讓貿易自由流通並保護就業;他不希望看到北愛爾蘭恢復硬邊境,也不想作為成員留在單一市場(single market)裡,但會同單一市場保持密切關係,某些形式的人員自由流通可以繼續。
海關同盟確保歐盟國家對歐盟外國家的進口收取同樣的關稅,而在歐盟內則可自由貿易,不需經過麻煩的邊檢(不同於自貿區,自貿區對進入的貨物和服務不收關稅)。而梅政府則說英國將會在過渡階段後離開海關同盟,但在內閣中對如何代替它有不同的意見。問題在於蘇格蘭首席部長斯多琴(Nicola Sturgeon)說脫歐對蘇格蘭來說是不民主的,因為它的投票結果是留歐;現在她要求將20個月的過渡階段延長,讓政府有更多時間同各反對黨討論一個妥協的方案,她也要求進行一次新公投。她說蘇格蘭民族黨SNP希望在脫歐後留在海關同盟和單一市場中,說這是對英國整體經濟損失最少的選項。
1992年完成的所謂單一市場被認為是歐盟最大的成就。它允許貨物、服務、貨幣和人員在歐盟各國中自由流通,仿佛是在一個國家裡那樣;人們能在歐盟國家中的任何地方建立生意並尋找工作,這樣可以推動貿易、創造工作職位並降低物價,但需要共同的法律、共同的技術標準並貫徹同樣的其他規章,以確保“遊戲場地的平整”。但問題是成員國無法控制自己的事務,而人口也會流動到較富裕的國家,這就需要制定流動規則。英國脫歐的原因之一就是歐盟內較窮國家來的移民搶走了他們的飯碗。
經過多月的談判,英國和歐盟達成了一個長達585頁的脫歐協議或交易。它涵蓋了英國應給歐盟多少錢的離婚賬單(390億英鎊)以及如何對待居住在英國和歐盟的雙方公民,還有所提議的如何避免恢復北愛爾蘭同愛爾蘭共和國之間的邊境,因為愛爾蘭是歐盟成員,即英國同歐盟是有邊境問題的;另有26頁牽涉到英國同歐盟未來長期關係,包括貿易、移民、防務、安全等的聲明。去年11月14日,英國內閣同意了這個脫歐交易的文本,但當時有兩名內閣成員因不滿而辭職,包括脫歐大臣辣佈(Brexit Secretary Dominic Raab)。關於英歐雙方間的脫歐交易,2017年1月,梅首相曾說過無交易要好過壞交易。但是當時幾乎無人想過“無交易脫歐”的可能,因為雙方有兩年時間,定能通過談判來達成某種交易。但一年半後雙方仍沒能達成最終的交易。有人已經在考慮無交易脫歐了,它意味著英國可以回到世貿成員國的地位來指引它的國際貿易,包括海關檢查和關稅,同美國一樣。
時間只剩下不多了,上述梅的脫歐交易是否能通過下院?她在1月15日企圖讓下院表決這個方案,結果創造了近百年來政府在下院最大的敗績。此後她只能同各黨議員作咨詢,然後在下院作進一步的說明,拿出一個經修改的交易,讓下院作第二次表決。為何有些議員要反對這個交易呢?脫歐派說這個交易只會將英國同歐盟永遠捆綁在一起,卻對歐盟規章沒有任何發言權,這比留歐或至少留在海關同盟更糟,留歐派也認同這一點。但若此方案無法通過下院,其後果又會如何?若國會否決脫歐交易,可能發生的後果包括無交易脫歐,即所謂“硬脫歐”,它使今後的英歐關係無協議可循,雙方人民也不能自由來往,但卻不必付離婚賬單;英國離開歐盟這單一市場和海關同盟,轉向世貿,按世貿規則同歐盟各國分別單獨做生意。
梅害怕硬脫歐會使邊境貿易、雙邊旅行的現行條例突然中止,從而損害英國經濟,引起邊境混亂;若英國只能按世貿規則來處理同歐盟各國的貿易,那就意味著對貨物實施海關檢查、付關稅,對旅行者的邊檢也會更麻煩費時,倫敦可能失去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居歐的英國人可能會失去永居權,歐洲居民也可能需要在英國登記。在過渡階段歐洲居民仍可進入英國,但不一定能享受同原來居英的歐洲人同等的福利和權利,還需申請工作許可。梅認為脫歐的原因之一是英國人希望削減移民數量,她希望淨移民數減少到可持續的每年十萬以下的水平,以有技術的移民為主。從脫歐公投到18年3月,入英的移民數已減少了三分之一,減至每年27萬。脫歐正式實施後,雙方公民需申請簽證才能進入對方作非短期逗留。這樣就會使英國同歐盟的分裂加深,故政府中很多人並不希望硬脫歐,認為這對英國商務會是災難性的,邊境也會出現問題,食品價格會上升,商店會出現貨物短缺。政府的想法是英國承諾其貨物符合歐盟標準和條例,終止人民的自由流動,建立新海關收取關稅,英歐間達成無摩擦的貿易,同時允許英國控制自己同世界其他國家間的貿易的關稅。但保守黨議員並非全都同意梅政府的計劃,要求有更靈活的協議。硬脫歐的支持卻者認為不必擔憂無交易脫歐,它只能讓英國成為一個在國際上按自己利益處理貿易的真正獨立的國家。 (下期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