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大選2019競選開始
洪丕柱
終於,莫里森總理於星期四4月11日拜謁了總督並宣佈將於5月18日舉行聯邦大選。其實,這個大選的日期比2016年7月2日的大選還提前了一個半月。而對對莫里森來說,他做了才七個月的總理。
幾年來民調的兩黨選擇的支持率(two party preferred)工黨一直領先聯盟黨(指兩黨經換票後的支持率,比如工黨會加上綠黨等的支持率,不是兩黨首選支持率),所以看來這次大選懸念不大,工黨很可能取勝。不過也有人說,在政治上24小時有時可能很長,就是說有時一天內可能會發生驚人的變化,所以在政治上任何變化都有可能,特別是自莫里森上台後,兩黨支持率的差距正在縮小,聯盟黨的首選支持率已超工黨。
聯邦大選揭開競選序幕後,兩黨領袖開始四處奔走,策略家門也開始玩弄“陰謀”:逐個分析各議席勝負的可能性,特別是要努力奪取的那些所謂邊緣議席,即各黨領先的邊緣(margin)很小極可能易手的議席,而這樣的議席在昆州特別多,所以有人說,這次大選的勝負在於誰能在昆州取勝,所以聯盟黨已於14日在布利斯本召開了有莫里森總理及其內閣成員出席的競選大會。
對我來說,只能滿足於做些宏觀的概論而已,不可能對邊緣議席逐個分析。
第一,我常聽到有些人說要因自由黨去年的內訌和不團結懲罰它一下,即不投它的票。我覺得這是個很幼稚和不負責任的想法,因為無論哪個黨今後執政是否於國於民有利,主要是視它的政策以及領袖的能力、品格、魅力和努力。我們不妨先看看兩黨領袖的能力。
從領袖的能力來看,工黨領袖大大不如聯盟黨,長期以來,蕭登同不管是藤博或莫里森相比,民意滿意度都要低十個百分點或以上,包括口才、反應、吸引力等,總之蕭登給人的感覺是boring或索然無味;相反,莫里森從上台以來工作非常勤懇努力,給人以積極向上、正面樂觀、開朗幽默、機智反應快的印象。
其次,自由黨的內訌和不團結其實不能讓現總理莫里森背鍋,現在的自由黨是非常團結的;要責怪的倒是藤博,因為他在聯盟黨政府內開了個無先例的壞頭,以連續三十多次民調落後工黨為由靠“宮廷政變”突然將民選總理艾博德搞下台自任總理。那麼去年自由黨的達頓想以藤博比艾博德當權時更多次數的民調落後工黨為由扳倒藤博就言之成理了,是遵循藤博創下的先例。至於工黨吹噓的看來沒有內訌似乎更加團結,也不是蕭登的功勞,而是陸克文在輸了2013年大選後痛定思痛,利用當時還是工黨領袖搞了個全黨投票,制定了一條紀律,即每位領袖至少應有兩屆任期,在此期間內不得挑戰他/她,所以蕭登在黨內無人挑戰並非因為他有能耐而是因為這條紀律。如果這次大選他無法取勝,那麼下屆聯邦工黨的領袖就不會是他了。我覺得自由黨也應制定一條類似的紀律。
第三,對莫里森領導的聯盟黨政府,是否選它繼續執政要看兩個因素:第一,自莫里森但任總理以來這個政府幹得如何,即以前不團結的帳不能算在他的頭上。我冷眼旁觀,莫里森政府幹的很出色,包括失業率繼續下降已到5%以下,創十年新低,預算案十幾年來第一次扭虧為盈,這在七個月裡應算是了不起的成就。第二,他是否很努力,這個您只要經常看電視或報紙就會知道莫里森是個幹勁充沛的實幹派,他的副手、財長符拉登堡(Josh Frydenberg)和內閣部長個個如此。我覺得公平來說選民應給他更多時間,因為莫里森已明顯顯出他的能力遠在蕭登之上,給他一個fair go對澳洲有益。
澳洲從2007年大選來近12年的兩黨輪替中,我覺得有兩個領袖是繡拳花腿或繡花枕頭一包草,一個是工黨的陸克文,他以土崩式(landslide)的勝利擊敗了霍德華的聯盟黨政府,弄得老霍連自己的議席都保不住;但他當總理只兩年半多些就被反對黨領袖艾博德搞得焦頭爛額,被自己的副手吉拉德副總理取代,哭哭啼啼地坐到後排。另一個就是藤博,人們以為億萬富翁的他應有能力領導自由黨擊敗工黨。但在藤博當總理後所舉行的2016年大選中,聯盟黨勉強以76席勝出,幾乎敗光了艾博德打敗陸克文的工黨政府後所獲得的眾院86席的絕對多數,而且他也是連續三十多次民調落後工黨,毫無起色,故被達頓挑戰並不奇怪;更兼他肚量極小,吉拉德還給陸克文一個重要的外長職位,藤博什麼職位也不給自由黨的功臣艾博德!
現在來看看看兩黨的一些重要競選政策。工黨涵蓋政治上的中間派加左派,屬於社會主義黨派或社會民主黨一類的黨派,比如前總理吉拉德年輕時曾是共產主義者,後來參加過費邊社。它同政治上左到遠左的綠黨有著割捨不開的關係。蕭登屬於工黨左翼,靠搞工運起家,所以得到工會大力支持和巨額捐款。近二十多年的聯邦工黨領袖,從比茲利、克林到陸克文都在盡量減少工會對工黨的牽制和影響並力圖將工會出身被選進議會者的比例減少到50%以下。聯盟黨霍華德執政時,工會的發展和罷工等受到限制,工會會員大幅減少,所以澳洲二十多年來工潮很少,我還能記得此前大罷工經常可見,影響澳洲經濟發展。本次競選剛開始,工會就已派人按家按戶敲門拉票,特別是在昆州那些邊緣選舉。可以預見蕭登若當選,工運一定會再次活躍。
工黨已宣佈若上台馬上會大幅增加對new start的補貼(目前的補貼系按物價上升指數CPI而增加),而這其實是綠黨十多年來施壓的結果。估計福利局Centre-link會對包括失業者等的各種津貼和福利全面提高,因為工黨的競選口號是要“給家庭等多地財政補貼”,蕭登說“是時候讓澳洲實行公平了”。為此而造成對預算的壓力定會通過各種形式的加稅或變相加稅來消化。蕭登同時答應會對低薪員工較大幅度地加工資,錢哪裡來,當然從僱主那裡。簡單地說,工黨的所謂“實行公平”就是“劫富濟貧”:靠努力工作積累個人財富的就得多付稅金去接濟沒工作的或低收入族群,比如對投資房產的所謂“負扣稅”(negative gearing)的改革,以及在報稅時對可合法扣稅的額度作限制(不信任專業稅務會計師),這些都是變相的加稅;而聯盟黨的思想是鼓勵個人投資,比如購買投資房產,即藏富於民,失業或養老可在相當程度上依靠自己的投資收入或回報,可以減少政府的補助/津貼支出。工黨的政策會讓人們更依賴政府,造成很多澳洲人有錢就花光,很少有存款。另外,對員工多加工資當然使員工皆大歡喜,但澳洲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如果要對員工多加工資,企業必然會減少僱傭人數,這就會使失業率上升(反正失業了福利局也會多發失業津貼)!我最崇拜的工黨總理基廷可算是工黨中最會管理經濟的,那時還沒有綠黨對工黨的綁架,仍讓工黨政府背上了數以千億計的債務。所以大選的選擇之一是選擇誰更能管理經濟、減少失業、減少政府債務、使澳洲經濟變得更加健康強大,這也是聯盟黨的競選口號。之前這已有先例:工黨陸克文政府就敗光了聯盟黨霍華德政府努力十多年還清工黨債務後積累的幾百億盈餘,他的做法是在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中向低收入者每人發800澳元的支票以刺激消費。不過很多拿到支票的人卻用它付了房貸或存了起來,故對經濟刺激甚微;且因為發支票是以個人收入而非家庭收入為標準,所以出現了這樣不公的情況:有的家庭丈夫工作收入稍高而妻子不工作,就拿不到支票;有的家庭夫妻都工作但收入稍低,這個家庭夫妻倆都可拿到支票!
這次大選的另一個戰場是環保和減排。工黨標榜它更注重減排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批評聯盟黨政府不關心減排,使電費上升,當然這裡也有綠黨將工黨拉向更左的因素。綠黨早在十多年前就叫喊禁開煤礦,至於這會造成多少萬煤礦工人失業、多少礦業城變成鬼城、減少多少億元的出口收入,它就不管了。目前一個例子是綠黨和工黨聯合反對印商投資的昆州大型的Adani煤礦,儘管因為它已通過了政府所有的環保要求而獲聯邦政府批准。前天在報上看到強大的澳洲印商理事會向工黨副領袖潑里波山克(Tanya Plibersek)發出警告,因她對Adani礦發表了歧視性的言論,說這種言論會引起同印度的外交糾紛。她說“想要印度礦業公司給昆州帶來就業是靠不住的”。印商理事會主席瓦幾斯(Jim Varghese)博士警告那些發表給人造成印度公司不可信、不會對澳洲提供就業機會的言論的靠考慮後果。我想起了綠黨曾在1990年代因反對木屑片(woodchips)出口日本使塔州木材業崩潰造成很多靠木材出口的小鎮變成鬼城的往事。至於高度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否會降低電費這就更無依據了,只能使我想起南澳曾因此而發生過供電危機。昆州是旋風和水災高發地區,過多依賴太陽能發電會造成更頻繁的斷電。
工黨另一個雄心是電動汽車。目前澳洲電動汽車(EV)只佔汽車總量的0.2%,但工黨要在2030年讓EV總量達到車輛總數的50%,這等於每年至少要有60多萬輛新EV上路。目前EV一是價貴,一輛便宜的Hyundai只要一萬多澳元,但一輛EV Hyundai要4萬5千澳元,一輛EV SUV高達10萬澳元以上,更有高達14萬元的EV,且還沒有EV的四輪驅動車。對於價高,蕭登說要對購電動車者實施75%的補貼,這就等於政府每年要多支出200億元,錢哪裡來?二是充電費時,目前有三種充電方式,在家用插頭充電要花11-14小時,用專門的充電器充電要花兩個多鐘頭,在城市裡商業運行的專業付費公共充電站用高壓直流電充電最快,也要半個小時,一般在氣溫30度以下能連續開400多公里,如果氣溫高要用空調的話,距離會縮短一半,只能開200公里左右。EV很難在人口稀少的偏遠農村地區推廣,因為無法運行商業的高壓充電站,也很難在昆州的旋風、洪水、冰雹頻發地區推廣,因為那裡因氣候造成的斷電較頻繁,影響充電,連可再生能源也往往會英雄無用武之地。此外工黨的汽車排放標準太高,澳洲20款最受歡迎的汽車型號無法滿足蕭登的排放標準!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說澳洲只有2500萬人,因人少使人均排放很容易超過國際要求(綠黨的減排理由),但澳洲總排放量只佔全球總排放量的百分之零點幾,哪怕再減一半,對全球排放總量的減少所起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即使以目前的排放水平,澳洲大城市的空氣質量仍是世界第一,況且澳洲地理距離大,沒車難以生存,無法同那些人口密集的國家相比,綠黨和工黨過高的減排目標也是澳洲經濟無法承受的。
兩黨政策角力的另一個領域是公費醫療。猜想經歷過上次大選的人不會忘記蕭登的著名謊言之一:聯盟黨政府再次上台的話會將公費醫療私有化,一時造成民心大亂,幫蕭登多拿了好多個議席,幾乎推倒了藤博再次當選的機會。工黨這次在醫療方面的口號是“改善醫療保健還是削減服務?”即認為聯盟黨只會削減服務。為此聯盟黨發出了下列數據來駁斥工黨的謊言:從聯盟黨上台(2012-13)以來,政府對公立醫院服務的撥款從工黨前政府的133億增加到目前的212億元,增幅為59%;已同各州簽訂的協議,在醫療系統今後五年將進一步增撥310億元。莫里森最近講話說為了改善全體澳洲人的健保,會再投資9200萬於增加醫生和護士數、加強護士培訓,縮短排隊候診時間,改進精神健康、產假服務和癌症診斷的掃描檢查等,並說會以強勁的管理,在不增加稅收的情況下改善醫療。這要比蕭登一句“改善醫療保健”要具體得多。
限於篇幅,還有很多競選政策就不一一列舉了。較大的憂慮是若蕭登當選,邊境保護可能會削弱、船民入境和難民到澳可能會增加(因為綠黨一貫以人道為由要求多收難民),澳洲負擔得起更多的非法船民和聯合國源源分配的更多難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