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參議長訪臺及其他
洪丕柱
8月28日,捷克共和國參議院主席(或稱參議長,Czech Senate President,捷克的第二號人物)魏德奇(Miloš Vystrčil)率領了一個令人覺得出乎意料地龐大的89人的代表團去訪問臺灣,其中有7名參議員、布拉格市長和其他政界人物、36家企業的代表,還有科技醫療文化藝術界等各界代表。
代表團於8月30日抵達臺灣,在那裡眈了六天,於9月4日晚11點離開,相比較於8月初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至今訪臺的最高級別的美國政府部長)率團訪臺,時間是雙倍地長。
位於東歐的內陸國捷克在歐洲範圍內不算是個小國,雖然它的面積只有78,866平方公里(約等於臺灣的兩倍),人口近1100萬(不到臺灣的一半)。在歐洲它雖不算是個富國,但它的貧困人口數在歐洲僅次於丹麥,算是一個貧富比較平均的國家,人均月收入為1000美元。它是個多山的國家,風景優美,有特別多的中世紀以來留下的古堡,布拉格古堡是世界最大的古堡。
捷克有較强的工業系統:汽車、機械製造、鋼鐵、冶金、化工、電子產品、交通運輸製造、紡織、玻璃、瓷器、製藥業和國防工業均較發達。捷克還出產很多啤酒,它的人均啤酒消耗量為世界第一。在歐盟範圍內,捷克為GDP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而失業率最低。也許人們都曾聽說過捷克著名的車玻璃。
在臺訪問期間,魏德奇率領的代表團同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遊錫堃、外交部長吳釗燮、衛福部長陳時中等臺灣領導人作了會見,雙方討論範圍涉及商貿、科研和防疫。
9月1日,代表團訪問立法院,受到遊錫堃的歡迎。魏德奇受邀在立法院發表演講,並被授予“外交榮譽一等勛章”。在演講中,魏德奇用中文說了“我是台灣人”,受到長時間的鼓掌。這句話是美國前總統甘廼迪1963年在西柏林所發表的演講中所說的“我是柏林人”(表示支持在東德共產統治下的柏林人)的翻版。魏德奇並邀請遊錫堃訪捷,遊表示感到榮幸並當場答應。魏德奇還受邀訪問了政治大學並發表演講。捷克代表團訪臺期間雙方企業家舉行了“臺捷經濟論壇”,簽署了三項理解備忘錄(MOU)
9 月3 日上午,蔡英文總統和賴德清副總統在總統府接見了魏德奇率領的代表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為訪臺的捷克貴賓演奏了捷克的偉大音樂家德沃夏克的作品E大調小夜曲。會見中,蔡英文向已故捷克前參議長柯佳洛(Jaroslav Kubera)追贈了“特種大綬卿雲勛章”。然後魏德奇發言,他表達了對臺灣民主的支持並頗有歉意地說,我們來遲了!(指的是今年2月柯佳洛原定的訪問計劃沒有實現),蔡英文回答說,公理和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不會不到。她說,這次交流要向國際社會表明雙方對民主自由的信念;臺捷會堅持自由民主,不會屈服於壓力。
兩位領導人說,對於民主自由,雙方有共同的語言。捷克參議長這麼說,應該同捷克自己的爭取民主自由的鬥爭有關。年長的人也許還記得1968年四月的“布拉格之春(Spring of Prague)”,當時東歐共產主義國家之一的捷克斯洛伐克,在捷共中央第一書記杜佈切克(Alexandr Dubcek)的創導下,實施政治和經濟改革,意圖取消計劃經濟和國營經濟體制並給人民以自言論自由。按杜佈切克的說法是要建立“帶有人臉的社會主義”(socialism with human face,即有人性而不是冰涼無情的社會主義)。但它馬上遭到了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國組織派出的軍隊的武裝鎮壓,72名抗議群眾被殺害,數以千計的抗議者受傷或被拘捕,杜佈切克被開除出黨並軟禁。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終於爆發了“天鵝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結束了共產主義專政。1991年蘇軍被迫撤出。然後杜佈切克成為第一屆國民議會主席(他於1992年去世。1993年捷克同斯洛伐克同意分成兩個獨立國家,猜想也許是這個歷史使捷克人並不感到統一有什麼重要,訪問臺灣有什麼不妥)。
實際上,這次捷克參議院組團訪臺,是在完成今年初未完成的訪臺計劃:捷克參議院原定今年2月組團訪臺,但當時擔任參議長的柯佳洛在1月份出席在捷克總統府舉行的中國春節參會後突然逝世。據報道,柯佳洛當時曾被中國大使張建敏單獨約談近半小時,還收到過中國大使館的一封信,警告說,他若訪台,汽車製造商斯柯達、金融消費公司捷信、佩卓夫鋼琴等仰賴中國市場的捷克大企業将會付出代價。王毅今次在歐洲威脅,也說要捷克為訪台付出沉重代價,恐怕就是指要制裁這些捷克企業、打擊捷克經濟。談話後的第三天,柯佳洛突然患心梗猝死!按柯佳洛遺孀的說法,他的心臟病突發猝死同受到威脅的壓力有關。
在結束訪臺時,魏德奇參議長說:在臺灣做對的事情,總是會有暴風雨,但必須實現自由民主。告別的時候來到了,希望分開不會很久。
據捷新社(Czech News Agency)、捷克的CNN Prima News和FORUM24等捷克通訊社的報道,9月5日(週六)上午,當魏德奇參議長和他的代表團結束了六天的訪問返回布拉格時,布拉格市民打出一幅帶有捷克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國旗的標語:“我們是臺灣人(We are Taiwanese )”來歡迎他。這是對他9月1日在臺灣立法院發表演講時所宣稱的“我是臺灣人”的支持。在機場,他們受到了一百多名布拉格市民的自發歡迎。歡迎群眾打出“謝謝你們”等標語。傳媒並稱,魏德奇的訪臺受到捷克主流民意的支持。
魏德奇和代表團中的其他參議員們、布拉格市長以及代表團的其他團員們直接從機場回到參議院去匯報他們的訪臺結果,並在隨後開了記者會。在記者會上,魏德奇對傳媒說此行富有成果(fruitful),並且在兩國間(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建立了信任,雙方並成立了一個合作基金會(foundation for cooperation),下一個階段是要看看“政府是想建築壁壘還是橋樑”。他們帶著印有捷克和中華民國國旗的口罩。然後他同捷克總理巴比斯(Andrej Babis)和政府各部長們探討了他的訪臺結果並強調了兩國間的潛在合作。
魏德奇並在記者會上強調了勇氣的重要性。他說他並不隱瞞對中國外長王毅對他訪臺的威嚇存恐懼之心(felt scared by the threat from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over his trip),但他說所謂勇氣,就是克服恐懼和疑慮(overcoming fears, concerns)。這是他在回答捷新社記者的問題,即如何看待王毅8月31日在訪德期間所說的要他為訪臺“付出沉重代價”的話。他說他並不反對同中國發展貿易和商務關係,不過雙方間必須平等相待,他反對的是對中國俯首稱臣和依賴(subordinate and dependency)的關係。
代表團中的捷臺商會會長(The chairman of the Czech-Taiwanese Business Chamber)戴維斯(Pavel Divis)說,在臺期間,捷克的幾十名企業家們同臺灣的相關企業家們一共開了多達280次會議。代表團中的捷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chairman of the Senat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費雪(Pavel Fischer)說,訪問期間,捷克共和國和臺灣同意在綠色革新業(green innovation industries)和國防工業(defense industries)之間加強合作(strengthen cooperation)。
布拉格市長賀吉普(Zdenek Hrib)說布拉格同臺北市長柯文哲在今年早些時間簽署了姐妹城市的協議,並說此次訪問非常成功地深化了布拉格同臺北的關係(successfully deepe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gue and Taipei);在這次訪問中,臺北市同意借給布拉格動物園兩條穿山甲(pangolins),他們並討論了在兩個城市間建立直航的細節(華航參與了談判)。賀吉普是2018年當選市長的,他一上任便改變了同北京的姐妹城市的關係,改為同臺北結成姐妹城市的關係。這次他也學魏德奇的說法,說“我是臺北人”!
由參議長魏德奇帶領的高規格的大型捷克代表團訪問台灣,激怒了中國外長王毅。對此,王毅在訪問德國時說:它挑戰了“一中原則”,這是“公開挑釁”,不會“坐視不管”,並說捷克必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pay a heavy price) ……,一定要讓其為自己的短視行為和政治投機付出沉重的代價。
不過王毅外長的威脅並不能嚇住捷克外長。捷克外長佩特里切克(Tomáš Petříček)當時正在斯洛文尼亞訪問,他立即命令副外長傳喚中國駐捷克大使,要他解釋清楚要捷克付出“沉重代價”到底是什麼意思。上週一,他發推特說“王的評論越了界(over the edge),越出了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的關係(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overeign countries)。”他並說訪臺並不會影響捷克的對華政策,只是希望同臺灣在特定領域進行交往,捷克仍然希望同中國大陸對話。但他認為王毅的言論過火,說“情緒化的言論(emotional talk)無助於外交”。
我亦曾看到這樣一條消息:布拉格區(即大布拉格)的市長Oryeporyje 也給王毅寫了一封信(信件原文為捷克文,我看到的中譯文係經英文翻譯),信中說:
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王同志
尊敬的:
這是您最後一次張嘴談論捷克共和國(Ceske Republic)。你的行為已經在外交上嚴重越界(over the edge),超過了可以接受的範圍。你居然敢威脅我們的參議院主席要“付出沉重代價”,你這沒有教養的粗魯的小丑(rude clown)。
他並要求王毅在24小時內作出回答。
王毅對捷克的威脅激起了很多歐盟國家的不滿。僅拿歐委會和歐盟最重要的國家法國和德國為例,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稱“不樂於聽到這樣的外交語言”;法國外交部發言人封•德•穆勒(Agnes von der Muhll)在9月1日說,歐中關係應當建立在相互尊重(mutual respect)的基礎上,針對任何歐盟成員國的威脅是不可接受的(unacceptable)。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也在同日說“威脅在歐洲是沒門的(threats have no place in Europe)”捷克的兄弟國斯洛伐克的總統查普托娃(Zuzane Capuyova)發推文表示“不能接受針對歐盟成員國及其代表的威脅”;而捷克籍的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喬霍娃(Věra Jourová)也對王毅的威脅表示不滿,她認為魏德奇訪臺是為了完成前參議長柯佳洛的遺願,她預料魏德奇不會因威脅而放棄,“他讓捷克人的腰桿挺得更直”。
現在回到魏德奇所說的“要看看政府是想建築壁壘還是橋樑”,看看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原來,捷克總統澤曼(Milos Zeman)是親中派,他曾在2016年邀請習近平訪捷,讓捷克被視為支持習的“一帶一路”倡議的東歐國家。果然,在王毅發出威脅後,澤曼總統在9月6日批評魏德奇的訪臺是惹怒北京的“幼稚的挑釁(boyish provocation)”。澤曼是在接受接受CNN捷克電視臺的Prima News採訪時這麼說的,他說將不再邀請魏德奇參與國家的最高外交政策會議。不過他也認為中國當局言過其詞,過於誇大。捷克總理巴比斯也是不認同魏德奇訪臺的,儘管魏德奇請他來聽了他的訪臺報告。巴比斯說他過去也不“建議”已故參議長柯佳洛訪臺,而已故前總統哈威爾(Vaclav Havel)也没去過臺灣,“因為他尊重一中原则”。
可見捷克總統、總理同參議長是對中國和臺灣持不同態度和政見的人,可以說政府同議會有分歧。這裡有一個概念,在民主國家,政府同議會可能會在某些問題上持不同觀點。比如美國特倫普總統的政府(白宮)同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就經常會有分歧。
在總統澤曼批評魏德奇之後,魏德奇並不示弱,他在同一個電視頻道發表講話進行反駁。他說他並沒有違反“一中”政策。他用的是“政策”而非“原則”。中方是用“原則”,捷克總統也是用“原則”。美國是用“政策”。當然“政策”要比“原則”更具靈活性。魏德奇又指澤曼說謊,他說他倆間從未討論過是否要訪臺的事,澤曼也從未說過不能訪臺,他僅“建議”不要去臺灣。魏德奇並說他也沒說臺灣是獨立國家。他强調捷克政府並無官方書面文件禁止官員訪臺。所以他“堅信訪臺並不違反國家政策”。他還說若捷克有人(暗指總統)想與非民主國家建立密切的商業關係並給它予支持,那只會使捷克“上瘾(addicted)”(指無法擺脫它),“而如果我们想要繁榮,就必須有民主,並以此對抗毒癮”。
可以想象的是,雖然捷克總統並不支持魏德奇訪臺。但魏德奇能組織起這麼龐大的一個代表團,顯示出捷克國內從政界到企業到社會各界確有同臺灣友好並合作的願望。正因為各界對訪臺持不同看法,這個問題就可能會成為今年秋季一些黨派在地區競選和參議院競選活動中的一個辯論內容。
捷克民眾對中國的不滿還在於中方曾承諾向捷提供更多貿易和投資機會;但時過境遷,中方在當地的投資承諾並未兌現;中方的強硬態度又會讓捷克民眾回憶起以前蘇共時期的威權時代,從而使對共產主義仍抱有惡感的捷克民眾的反中情緒升溫。一個例子就是2018年“疑華派”茲德涅克•賀吉普當選了布拉格市長之後,選擇了“疏中國、親臺灣”的做法,選擇同臺北結成姐妹城市。
BBC中文網刊登了一個分析,它指出捷克有底氣同中國對抗,是因為其實它的經濟並非那麼依賴中國。捷克查爾斯大學的經濟學專家塞梅拉克(Vilém Semerák)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表示,他曾運用經濟模型模擬了北京對捷克實行經濟反制後的最壞情況。這個情況是,如果捷克失去所有來自中國的資金注入以及中國停止了對捷克的商品和服務輸入,它對捷克的影響會有多大:捷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僅為捷克出口總額的1.2%至1.3%,而服務業對中國的出口約佔2.3%,就是說,如果發生最壞的情況,捷克國內生產總值GDP僅會下降1%,並不是很嚴重。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王毅的威脅就不會過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