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男非女,亦男亦女
洪丕柱

    多少千年來,你是做男人還是做女人,出生時已定,不是你本人的選擇,儘管有時候等長大了,你對自己的性別也許會不大滿意;有些父母也可能對他們的孩子的性別不大滿意,他們可能偏愛男孩。這種對孩子性別,特別是男性孩子的偏愛,在有些民族中特別突出,比如中國人和印度人。
        還在不久前,孩子的性別要到孩子出生後才由接生婆/產科醫生宣告。從前在中國,有些不滿意生了女孩的家長,特別是農村的家長,一聽生了女孩,就會把女嬰當場溺斃在馬桶裡;文明一點的,將女嬰包好,丟到馬路上,讓好心人撿去撫養或送去孤兒院。這種做法在當代的中國和印度仍然還不少。中國的孤兒院裡,幾乎百分之百的孤兒是女孩,即使有男孩,也是殘疾兒童。在過去十多年裡,西方國家的家庭,包括美、加、澳等,就從中國孤兒院裡領養了數以十萬計的女孩。有好幾年我去廣州出差,住在中國大酒店,就親自看到這些國家的人在那裡領走數量很大的孤兒,其中我没有看到過一個男孩!
        自從超聲波技術被用來鑑別胎兒性別後,被發現懷了女胎的,有些中國夫妻會選擇對她進行人工墮胎,因為只準生一個,他們希望把指標留給今後可能懷的男胎。看到高新科技被用來殺死無能為力的胎兒,我感到痛心。不過,這也許比將剛生下來的女嬰溺斃要好些,也減少了孤兒院的壓力。  
        領養小孩當然中國也有,不過大多是為了傳宗接代,在自己的親屬間進行,比如哥哥有很多小孩而弟弟沒有,哥哥會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弟弟當兒子。無子女的夫妻從外邊領養孩子,大多要在小孩還很小時,而且不會讓他知道自己是領來的,生怕他長大了會不孝順。但西人領養中國的、印度的、非洲的苦小孩,大多純粹是為了愛,因為從外貌一看就知道孩子不是家長自己生的。   
        對中國來說,孤兒院裡有大量女孩這種情況當然是強制實施所謂一胎政策的惡果。這政策三十幾年實施下來,使中國男女青年的比例嚴重失調,男比女多出三千七百多萬,這究竟會產生怎樣的社會影響,讓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們去探討吧。
        其實,做男人有男人的苦衷,做女人有女人的苦衷,都要經受不同類型的辛苦,沒有哪個性別是十全十美的。從前,男人在地裡辛苦耕作,或做幹體力活的工匠,或成年累月奔波他鄉去做生意到年底才能回家同家人團聚。女人在家裡也勞苦地操持家務,紡紗織布縫衣煮飯打掃帶孩子孝敬公婆有時還要下地幹活。一個幸福的家庭,內外都重要、都少不了。也許男人更多地為家裡帶來收入,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於是在好多文化中出現了大男子主義。但家裡如果沒有女人,亂成一團糟,吃不好飯、有後顧之憂,男人在外耕作或生產的效率就會受影響。更重要的是,傳宗接代必須夫妻共同合作結為一體來進行才行。這就是聖經的教導,也是上帝造男造女設計時的初衷,因為祂覺得一人獨居不好,而且祂要求男女結合生養眾多遍佈全地才好。聖經還有許多關於家庭中男女關係的教導,不抱成見去看看的話,即便不是基督徒,也會覺得其實非常有道理。
        不過做男人非正常死亡的概率要更大,特別在戰爭年代,他們要去從軍、出征、上戰場。有一首亨德爾作的叫《英雄凱旋歌》的合唱曲(清唱劇《猶大⦁麥卡比》選曲),就是歌唱出征男人凱旋歸來時人們高舉鮮花歡迎他們的喜悅。可是我卻想,這時沒有看到自己老公生還的女人會有何種心情!中國有個《花木蘭》的故事,說的是姐姐女扮男裝代替幼小的弟弟去當兵的事,相當浪漫、相當感人。當時沒有變性手術,否則動個手術就成。但這故事是否真有其事,我半信半疑,一個女人跟一批大兵哥兒們一起同吃同拉同睡同打仗同生活這麼多年,居然沒有被他們發現是女人,這好像不大可能。
        如今有了變性手術,哪些對自己的性別不滿意的就有了另類選擇,傳媒上也曾看到一些變性案例的報導。按理說女嬰不需要被殺死了,在很幼小時進行變性也許會省事省錢得多。問題在於也許家長代小孩做出了決定,小孩長大後是會認同還是抗議? 他/她不認同的話,再變回去也很麻煩和痛苦。另外,從報導的案例看,不知道為什麼都是男人變女人的,還沒有看到過女人變男人的呢,也許比較難吧,特別是要製造一條管用的男根。
        最近轟動的報導是一名叫布魯斯⦁傑拿(Jenner)的美國男人,通過變性手術變成了一位美女,改名叫凱特琳。《人物》雜誌(WHO)上登了他/她變性前後的照片,標體是Good-bye Bruce, Hello Caitlyn!好萊塢對她公開开表示歡迎。凱特琳看上去是個挺水靈的妙齡女郎,皮膚光滑,乳房挺拔,一頭秀髮。但我一看她的年齡,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65歲,其實是個八婆!早在近40年前的1976年,他是美國參加蒙特利爾奧運會的國家隊,為美國贏得一塊男子標搶金牌!不要弄錯:標搶金牌!需要人高力大才行!從那時照片上看他的確是個高個子,雖然剃了鬍子,臉上仍然是青青的,混身體毛黑壓壓的十分興盛。現在年近古稀,忽然變成皮膚光潔的妙齡女郎了!
       布魯斯為了變成凱特琳,從服荷爾蒙開始花了兩年時間和四百萬美元!四百萬美元或五百三十萬澳元,在布里斯本是幢非常大的豪宅的價錢!光是打造她的胸部,就花了一萬八。當然65歲早過了更年期,猜想不需考慮生殖系統全面改造的問題了吧,所以凱特琳是否完全的女性,我不得而知。對比之下,那些泰國人妖,大多是窮人出身的男孩,沒有那麼多錢讓他們徹底變成女身,服用女性荷爾蒙從幼小時起就將他們搞得非男非女,雖然看上去他們都是那麼漂亮光鮮,其實據說他們的平均只能活到四十多歲,遠遠不到布魯斯開始變性的年齡,真可憐。
      布魯斯說他從來就覺得自己是女性,現在終於能展示她真實的自身(reveal her true self)了。有人因此便發起了向國際奧委會的請願,要求剝奪布魯斯的奧運金牌,因為女性不應參加男子比賽。這項請願的簽名已達一萬多人。奧委會發言人說他們不會考慮這個issue,因為奧委會曾有過的兩三例取消的獎牌都是體內男性荷爾蒙佔優勢的雙性人參加女子比賽所得,他們在發現後會取消“她們”所得的獎牌,布魯斯在當時不屬於非男非女亦男亦女的雙性人。
        我覺得奇怪的是,從來覺得自己是女人的布魯斯卻生了一大群子女,這可從他全家福的照片中看出。他們當然不是從布魯斯的子宮裡生下來的。如果從來覺得自己是女人的他沒有旺盛的男性性慾和功能,如何會有如此輝煌成就?布魯斯究竟是女是男,抑或亦男亦女耶?  
    按布魯斯/凱特琳自己說,子女們對他的變性都很支持。可是子女們至今還鬧不清究竟應該叫他布魯斯還是凱特琳,老爸還是老媽,也經常在用he/him/his還是she/her稱称呼他/她時搞糊塗。女兒說,他們對這個“新常規”(new normal)有一個習慣過程。  
        幾年前lap top要賣幾千元,現在才幾百元。我想幾年後變性的價錢也會更加affordable,那也許能解決同性戀和非同性戀有關婚姻定義的爭吵。因為我聽說其實同性戀中也是一個做男的,一個做女的;不如他們進行相應的變性,那就皆大歡喜了,這是變性手術的功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