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之行(三)
洪丕柱

                    農貿市場

離市中心不遠,朝東十幾分鐘步行的路程,過了港口,東面就是一個很大的農貿市場,叫中央市場(Central Market) ,有點兒像布里斯本大市場或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市場。
市場主要賣農產品,每星期開放六天。農產品據說絕大部分是對面那個島出產的,農民一大早就帶著他們的農產品坐渡輪來這裡擺攤,每天從早上八點市場開門直到下午五六點鐘關門。
也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大型農產品市場,我在霍市的街上就沒有看到過有任何賣蔬菜水果或魚的商店,只有肉店。
除了賣新鮮蔬菜(所見的有豇豆、空心菜、莧菜、小白菜、番薯葉、長茄子、韭菜以及好些不知名的當地特有的蔬菜),還有根莖類的番薯和大芋頭。芋頭是大宗產品;太平洋群島島民大多長得粗壯,大概同以芋頭為主食有關。沒看到土豆和大蒜,雖有看到葱薑。青椒、番茄、南瓜等都長得很小,水果也一樣,說明這裡的農產品應該是有機的,不施化肥的緣故吧。這裡我沒看到什麼昆蟲,因為昆蟲少,連蜘蛛也不多見,農民應該不會用農藥的吧,就是說食用比較安全。
水果品種不多,有香蕉,同椰子一起算是本地的大宗出產。出了市區,公路兩邊到處可以看到香蕉樹和椰子樹。香蕉有兩個品種,青香蕉(同原來中國的廣東香蕉差不多,只一個巴掌長,不像南美或澳洲那些尺把長的大香蕉。顏色雖是青的,剝開來吃味道已同黃熟的香蕉一樣了)和一種黃紅色的像lady fingers的芭蕉。此外就是芒果、木瓜、西瓜和菠蘿,也有些楊桃(star fruit)。
所羅門群島看來還沒有大規模的農業或農場,除了可可和甘蔗種植場,看來農業還是小農經濟為主。大市場裡有雞蛋出售,但沒有看到禽類如雞鴨之類出售,也沒有肉類出售。肉類都要去專門的商店購買,猜想是天氣熱,怕變質。
還有海鮮,種類不多,主要是馬鮫魚一類大魚,有些切成段出售,以及貝類,都是出海漁民的所獲。貝類是大宗產品,年出口達2200萬美元。這些產品,漁民有冰桶保鮮。在大市場裡沒有看到蝦和螃蟹之類。但在鄉村的河邊有看到過農民釣魚抓蝦,將抓到的蝦煮熟了放在公路邊的攤頭上出售,可能數量不多,所以不會拿到大市場來賣。
市場東邊是一排小雜貨店,南邊是些服裝攤和布料攤,北邊出售飲料和點心,如各種麵包、蛋糕、油炸魚塊、爆玉米花之類。當地人很愛吃油炸食品,但我不敢吃,怕炸食品的油是重複使用的。帶殼花生很貴,以小把出售。另外有小瓶的椰子油作為食用油出售。在另一邊有很多工藝品攤頭,主要出售木工藝品、貝殼項鍊、耳環和裝飾性的擺件。
一件有趣的事是,市場裡任何攤頭出售農產品都沒有秤。價格以個、把、捆、束、堆、瓶為單位。這是較誠實公平的作法,因為有了秤,不誠實行為就有機可乘了:秤裡可以玩花樣。看來島民雖貧窮落後,還比較純樸老實,文明發達的副產品爾虞我詐和造假還沒有太多地侵入他們的品格。

相當昂貴的物價

目前澳幣同所羅門幣的匯率大約是5:1。以此比例來看,所羅門的物價要比澳洲貴,雖然澳洲的物價已經很貴了。這一點連有些ex-pats也感覺到了,他們有時出去買些食品飲料回來, 就會告訴我它們比澳洲貴得多。他們的解釋是這裡很多東西需要進口,所以價貴。說老外不計較物價,這不正確。有些人還能告訴我們哪裡買什麼東西比較便宜,包括食品(如三明治、漢堡、炸魚和薯條) 、吃飯喝咖啡、買旅遊紀念品,他們其實比我精明。
上面已講了汽油比澳洲貴很多。我住的房是請人代訂的,入住時問了下前台,每晚1150所羅門元(SBD),相當於 230澳元(下面所舉物價都折算成了澳元) !甚至現在還不是假期。澳洲的四星酒店絕沒有這麼貴。
在外面吃一頓在布里斯本用10澳元可以吃到的午餐便餐要20澳元,還要另加10%的稅。買一瓶600毫升的冰凍瓶裝水是4澳元。有一次在一家西人開的正宗的西餐廳吃晚餐,40澳元一盤魚加薯條,要了一杯水,這在澳洲是免費的,那裡要另付3澳元。澳洲人喜歡吃的roast meal 是25澳元。還有一次吃了飯,吃不完的想帶走,要了一個能用微波爐加熱的塑料盒,被收取了1澳元。
在霍市還沒有麥當勞、KFC、Subway、 披薩屋之類的外國快餐店,當地人自己開了些賣烤雞、三明治、漢堡等的快餐店,價錢還可以,比布里斯本略貴一點,但披薩就貴得多了,看到一個披薩餅的廣告:週五的特價的是19元一個 ,廣告還著重說“只要”(only) 19元!新的全西式的賭場在十二月初開張後,裡面的餐廳、咖啡館就什麼都有賣,包括魚和炸薯條,價錢略超過布里斯本,於是很多ex-pats就在周末去那裡吃飯、喝咖啡。
比下來還是中餐最便宜,不講究的話吃碗雲吞麵或一碗水餃或一客蓋交飯或點個一般的炒菜加上飯,10到20澳元可以搞定(另加稅金) 。
由於帶的某種藥正好吃完了,去當地藥房買,我在澳洲的醫生處方他們承認,但同一種藥的價錢相當於澳洲的250%,當然是由於進口的緣故。地攤上有各種手機出售,我看了一下 價格:200到600澳元一部。
這些都還不怎麼樣,最可怕的是互聯網的上網卡。因為230澳元一晚的客房還不提供免費的互聯網上網,我只能花 50澳元的價格從酒店前台買了一張上網卡,卡面寫著250MB/ 7days。我已經對 250MB有多大没有概念了,因為目前我們都是講多少GB 的。前台小姐解釋說查查發發電子郵件,看看網上新聞的話,可以用一個星期。可是我還沒有用到一天 (6個小時),這張卡就已經用完了。這就是說,照這樣的用法,根本還沒有下載任何東西,我一個月要用 1500澳元於上網發郵件和看新聞!嚇得我不敢再買第二張卡了!
酒店底樓大堂可以免費上網,可是網速慢到令我要打瞌睡! 打開郵箱收發刪幾個郵件就要一個半小時,打開新聞或者查Google同樣很慢。我的房裡沒蚊子,可拿著電腦去大堂查電子郵件,晚上小蚊子不少,還要忍受牠們的叮咬!因此在這裡最大的不便是有與世隔絕感,這才是第三世界的感覺。

難以忍受的汙染:第三世界的真面目

我發現第一世界國家同第三世界國家的主要區別不在有多少汽車或GDP 有多高,而在於 環保做得如何。這你去過歐洲、美國、日本、紐西蘭並看看自己的澳洲就可知道,雖然澳洲人自己總是批評政府如何不重視環保、不重視碳排放。可是你去中國,看看她的霧霾和嚴重汙染就可知道她仍然是第三世界的一員,儘管她的GDP已佔世界第二位,印度也是一樣。這條標準也適用於所羅門群島。這些國家的共同特點是將環保放在次要的地位,不管政府口頭講得如何好聽,人民也大多缺乏環保意識。
在霍市唯一的一條河流馬他尼可河(Mataniko River)的河邊上豎著一塊很大的牌子,上面 寫著“清潔的習慣、清潔的環境、健康的人民;馬他尼可河,我們的驕傲、我們的責任”的口號 ,還畫著將垃圾扔進廢物桶的宣傳畫,可牌子底下驕傲的河道裡各種垃圾:塑料水瓶、飲料瓶、鋁罐、塑料袋、塑料飯盒、各種包裝袋、包裝盒、包裝紙、瓜果皮等成堆,叫人不忍目睹。這樣的垃圾堆或零星垃圾我在霍市到處都可看到。
路邊上我還常常可以看到人們吐出來的像血一樣的東西,叫我噁心。後來發現是人們吐 出來的嚼過的檳榔(betel nuts) 。當地人好多嚼檳榔,在一些小路邊常見到檳榔攤,一問,六 毛到一澳元一個。人人都嚼得嘴巴像血盆大口,嚼完就隨地亂吐。
一位白髮的當地老人家對我說,檳榔是drug,會上癮,他不嚼。我則聽說經常嚼檳榔會 得口腔癌。以前台灣有好些賣檳榔的檳榔西施,去年去台灣,發現檳榔攤明顯減少。
幾天後我在《所羅門之星報》上看到一篇文章《檳榔會上癮》,證明這位老人家說的是 對的。文章說檳榔是一種能上癮的毒品,世界上有六億人嚼檳榔,排在咖啡因、酒精、菸草之後佔第四位。它對大腦的作用類似於尼古丁。巴布亞新幾內亞科學家發現(巴國嚼檳榔率也很高) ,除了口腔癌,經常嚼檳榔者還可能發生心動過速、動脈變窄,能導致心臟病突發。
後來我留心看一些公共場所和酒店的告示,發現有不得在這些場所嚼檳榔的條文。看來 嚼檳榔的問題已經引起了一些重視。不過要改變這種全民的壞習慣,還有待時日。
另外男女抽菸的比例也很高,菸蒂亂丟,也成了一種汙染。除了酒店,公共場所包括飯 店都不禁菸,我已經不習慣在這種場合中吃飯了,所以吃飯匆匆,儘早離開。
霍市的馬路上到處可以看到狗,一位當地朋友告訴我這是這裡的native dogs。他們的體積和形狀同中國從前農村裡的黃狗類似,或者同澳洲native dogs丁狗差不多大。我在台灣也看到那裡的native dogs,台灣人叫土狗,模樣和大小也差不多。我在台北街頭看到環保人士在馬路上帶著這些狗遊行,宣傳保護牠們,因為據說純種只剩下幾百隻了,台灣人目前養的狗都是西方社會所養的形狀大小各種各樣的變種的狗,有的比貓小、有的比小牛大。說明狗的原生態就是這個模樣,這樣大小。這些狗公的母的小的滿地亂跑,也是一種汙染源。還好牠們不叫也不咬人。我問當地人牠們是否野生的,答案是,牠們是有主的,晚上會回各自家去過夜,白天主人就將牠們放出來讓牠們到處覓食。
更糟的是,很多居民還將垃圾堆起來燒,空氣裡瀰漫著怪氣味。他們根本不知道這燒垃 圾冒出來的氣體是強致癌物質!這你不能責怪老百姓。政府第一沒有教育百姓絕不可焚燒垃 圾;第二街上的垃圾桶也很少,是些破舊癟塌的鐵皮桶,垃圾堆滿也沒見人定期來收(一天清 早我外出散步時,忽然看到有垃圾被倒空的垃圾桶,居然為之震奮,便拍下照片);在一些市場,我也看到有汽油桶一類的垃圾桶,形同虛設,因為裡面的垃圾滿到地上都無人收取,看來政府根本沒有回收垃圾的服務,因為一個多星期裡,我從沒見到過收集垃圾的卡車。

所羅門島民

所羅門群島島民中美拉尼西亞人佔絕大多數:94.5%,其他有波里尼西亞人和密克羅尼西 亞人,共佔4.5%,其他各種民族總和只佔1%。
島民皮膚黝黑,有的黑到發亮,有的淡一些,深或淺棕色,其中有些可能是亞洲人或歐洲人的混血後代 。
雖然皮膚很黑,島民的五官卻大多比較端正,眼睛是圓圓的,雙眼皮。女性的面貌看來 比較柔順,有的雖黑卻還很秀氣。少數混血青年,除了膚色較淡,五官也有別於當地人。
島民的頭髮是緊貼頭皮的黑色鬈髮,男性多數鬍鬚興盛;年輕女性大多將頭髮養長,拉 直了打成髮髻盤在頭上,或編成很多小辮;有的年輕人還將頭髮染黃,跟我們這裡的一些年輕人一樣。年老婦女則任鬈髮長得蓬鬆而無所謂。
因為地處熱帶,人們的衣衫顯得相當隨便、簡陋甚至破舊。男性短褲、恤衫、人字拖或 打赤腳,沒有看到什麼穿名牌的人。 女性短袖花上衣或花恤衫、裙子、人字拖或赤腳。極少數崇尚西方生活的青年也有穿運動鞋的,而女青年則有在黝黑的皮膚上作了刺青,或將手腳 指甲塗上紅色指甲油的。
在馬路上,我看到好些年輕人似乎無所事事,坐在路邊嚼檳榔,估計當地失業率頗高。
所羅門人雖然收入大多很低,但用錢卻很爽。我是那種晚餐20澳元左右就能搞定的人,但有幾次去不同的唐餐館吃晚飯,總會看到有六七名所羅門人,絕大多數是男人,女人很少見,點了一大桌子的菜,雞鴨魚肉都有,還有啤酒和大盤的飯,圍坐在圓桌四週吃喝聊天抽菸。而在那裡吃飯的同我住在一個酒店的ex-pats,也只點一兩個菜。
我有一次很好奇地問唐餐館裡的華人員工,所羅門人的收入很有限,這一頓可能會吃掉他們整個星期的收入,他們其餘的日子怎麼過?答案是:所羅門人也很能忍飢挨餓,沒錢時他們也許能餓上幾頓,或者只吃個芋頭就行,他們絕對不會像華人那樣精打細算有計畫地過日子和存錢,真所謂是今朝有錢今朝飽,莫管他日飢餓難熬。
我想起有個華人朋友在布里斯本土著聚居的地區開了家雜貨店,我曾問他在那裡開店生意怎樣。他說生意並不難做,賺錢也許比華人地區容易,因為土著絕不懂有計劃地過日子,一有錢就會用光,從來不存錢。可能那些從比較原始的社會突然進入文明社會的民族都有類似的消費觀:有錢及時享樂。中國經濟轉型為消費型經濟相當困難,恐怕同中國人的消費觀有關:工薪階層要存錢買車買房還要供子女出國留學,那就只能犧牲自己的消費啦。雖然你看他們很多穿著名牌,假冒的恐怕佔多數。這就是為甚麼所羅門群島雖然窮,還是有華人願意去那裡做生意。
有一次晚上我經過我住的酒店附近的一個教堂模樣的當地傳統建築,聽見裡面傳出讚美 歌聲,就信步走了 進去。原來是一個基督教會在那裡開聖誕晚會。門口有一位派單張的穿著整齊的青年對我表 示歡迎。裡面,一名所羅門人的牧師,正在傳講耶穌誕生的意義。我瀏覽一下會場,會眾,包括男女老少,穿著都比較整齊,還有不少白人男女,後來我知道其中有好些是從第一世界來的義工,甘願在那裡做神的事工,服務當地社會,令我十分感動。
我同島民和那些白人弟兄姐妹一起唱了詩歌、聖誕歌曲,也聊談了一會。我了解到島民 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天主教或 基督教(聖公會、聯合教會和衛理公會等),佔全人口95%以上。難怪大街上、酒店裡、商場裡、餐館裡都已經扎了聖誕樹、做了聖誕的裝飾和布置,其中也有耶穌降生場面的布置。
離開的時候,在簡陋的機場裡,我為所羅門群島這個基督教國家做了禱告,求神眷顧這個貧窮的新興國家,讓她在進步和發展的道路上處處得到祢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