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秀
洪丕柱

眼下布里斯本有好些旗袍秀的表演或者訓練,也有一些不同的表演隊、訓練隊。據說澳大利亞的其他各州的大城市比如雪梨、墨爾本、帕斯等的華人圈裡也有旗袍秀的活動,而且還有全國性的類似活動。這當然是好事。旗袍秀屬於時裝表演一類的活動,一些經驗豐富的教練或老師,會訓練學員的站姿、走台、步態、轉身、手臂的擺動,直到眼神和笑容。我覺得旗袍秀是一個比較有檔次或者比較高尚的活動,它不但能豐富華人婦女的業餘生活、陶冶她們的情趣、培育她們素養、提煉她們的審美,而且也是向主流文化介紹和展示中華文化中有關女子服裝的重要內容之一。
按我長期在以西人為主的單位裡工作以及同主流社會接觸的經驗,我知道好些西人婦女鍾意中式婦女服裝。我從前工作的學院裡,常有派往中國合作院校工作或教書的女老師,在她們回來時,總會買回一些中式的女裝。有時她們會很得意地將她們買回的中式女裝穿到學院裡來顯示一番,引起其他女職工、女老師的興趣或羨慕,有的還會去近距離觀察或用手去撫摸它們並問長問短的,特別是一些帶有美麗的刺繡圖案的中式女裝和旗袍。也曾有女老師將旗袍穿到學院裡舉行的一些派對上來,有些身材姣好的西人女子,曲線凹凸有致,身體的部位該大的大、該小的小,穿上中式的旗袍,特別吸引眼球。
旗袍姓“旗”,歷史上應該出自旗人或滿人,是滿清時代婦女的服裝。但民國以後,它早已同滿清時代的旗人婦女的袍服大不相同了,不信的話,你去看看老佛爺慈禧太后的照片,或者甚麼珍妃之類的女子的照片吧。就是說民國時代婦女穿的旗袍已經完全不再是滿族婦女穿的那種旗袍的樣子了,它逐步成為這個時代城鎮婦女的日常服裝。你看那个時代的婦女所穿的旗袍,無論是汽車階級、上層社會的人士,比如宋靄齡、宋美齡所穿的,還是出門坐黃包車、三輪車的中產階級或小資婦女,或是知識界、作家和專業婦女,如張愛玲,又如教師和公司女職員所穿的(有些可能是絲質或絲絨等的料子,她們的腳上也許會穿一雙皮鞋);還有大學女學生所穿的,還有家庭婦女去菜場買菜時所穿的,甚至工廠女工所穿的(大多是布質的旗袍,配上的可能是布鞋),這些旗袍的樣子基本上大同小異,雖然式樣、做工、衣料、裝飾和質量很不相同。我很幼小的時候,記得家母、阿姨們、姑媽們日常穿的就是旗袍。最近九十五歲的老舅舅,他這個年齡居然還能在電腦上修輯幾十年前發黃了的老照片,就給我用電子郵件發來幾張我幼兒時的照片,上面家母和阿姨們就是穿旗袍的,證明我的記憶並沒有錯。
和旗袍作為民國時期婦女的日常服裝同步的是,當時男子的日常服裝是長衫和馬褂(馬褂有時並不一定穿),從孫中山、蔣介石到知識界的蔡元培、章太炎、胡適、林語堂、魯迅,還有商人,從他們的照片就可以看到長衫是他們當時的日常服裝。他們頭上有時會帶一頂西式銅盆帽或禮帽或中式瓜皮帽,長衫底下的腳上有的穿雙皮鞋,有的穿中式布鞋。他們有時也會穿上西裝。還有一般的職員如帳房先生,甚至算命瞎子等也是穿長衫的。記憶中的先父也經常同上述人士一樣穿長衫或西裝的。就是毛澤東,也穿長衫,文革中有幅《毛澤東去安源》的油畫,畫上年輕的毛澤東就是穿長衫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不知道為甚麼女子的旗袍就在大陸消失了,同時消失的是男子的長衫馬褂,代之以男女不分(unisex)的列寧裝或人民裝等革命服裝。我這樣年齡的人們一定還記得,旗袍或者長衫在五六十年代的大陸只出現在那時拍攝的一些電影裡,而電影裡面那些穿旗袍的一定是資本家的太太們,或者是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太太們,她們或者穿著旗袍在打麻將、或者在跳舞,過著“糜爛的”資本主義的生活,總之是些反面角色;一拍到穿長衫戴西式禮帽腳上穿雙皮鞋的,有時還臉上帶一副黑眼鏡的,多半是國民黨特務或者其他反派角色。文革中,紅衛兵小將們在資本家或者高級知識分子家裡抄家,如果抄出了旗袍,不光一律是被當做四舊剪掉了,還批鬦這些人,說他們家裡藏著這些資產階級的服裝是為了想變天,想回到“舊社會”,重新去過那剝削階級的糜爛生活。所以多年以來,旗袍在大陸被妖魔化了,根本沒有人敢穿,直到撥亂反正、改革開放以後,旗袍才得以重見天日。
現代的旗袍出現了很多的創新和新的式樣而變得更豐富多彩。當然我也覺得有些變化並不一定很恰當,變掉了旗袍的特點,比如有的變得像超短裙,太短。我覺得旗袍的一個特點是有特殊的中式豎領,把領頭取消了變成敞開胸脯的就不是旗袍而是連衣裙了。旗袍的另一個特點是有朝右邊的大襟,最好大襟上使用傳統的中式的長的布鈕扣,用金屬鈕扣就失去中國文化的風味了。中式旗袍大多是短袖或無袖的,長袖的較少見,不像越南婦女穿的越式旗袍,都是長袖的,旗袍底下還穿長褲,可以穿著旗袍騎自行車。旗袍兩側的開叉是中式旗袍的美之所在。開叉的高低很有講究。現在有的旗袍太短,像超短裙,將大腿暴露太多,開叉就失去了意義,因為畢竟旗袍不是目前很多女士喜歡穿的超短褲, 一直短到屁股跟上,大腿裸露無遺,給人毫無想像的餘地。開叉高低適當的旗袍,會增加女人的嫵媚、風韻和性感,露出似隱若現的曲線優美的大腿,能給人留下想像的餘地。
旗袍另一個特點是比較貼身,能顯示女性凹凸的身材和優美的曲線。民國時代沒有很多肥碩的女士,所以穿旗袍者眾,現在生活改善了,肥胖者比比皆是,好些中年女士的肚皮的高度已經挑戰胸脯的高度,穿旗袍就不太雅觀了。當然適度富態的女士穿旗袍要比過於乾瘦的女士更適宜些。在旗袍秀上我看到有些女士穿旗袍配搭高跟鞋,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配搭,因為高跟鞋能使女士的腿部顯得更秀長挺拔。這個例子說明中西文化合璧有時能創造更好的效果。
要說明的是我根本不懂時裝,以上僅僅是作為一名觀眾的一些想法、體會、回憶,也許好多是無稽之談吧,喜歡旗袍的女士們不用認真對待的。